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

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和學生打交道,幫助學生處理各種問題。因此,與學生溝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有效的溝通,能夠幫助師生雙方達到互相了解、互相信任、感情共鳴,從而有助於更好地解決問題、營造良好的班集體。要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溝通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真誠以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師生之間,只有真實誠懇地袒露胸懷,才能坦誠相對。中學生不是三歲小孩,不是老師說一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便會感動得痛哭流涕、遵守所有的班規校規,他們會不斷地犯錯誤、不斷地考驗班主任的真心程度以及耐性。我班便有一個這樣的學生:經常遲到、上課睡覺、遲交甚至是不交作業、不尊重老師……第一次我找他了解情況,他沒正眼看我一眼,那不可一世、高傲自大、愛理不理的樣子確實令我生氣。我嚴肅地批評他,可他根本一點都不在乎,簡直是當我透明的,我說的話他一句也沒聽進去。我忍無可忍,於是打電話給他父母,知道他對老師有解不開的心結,他不信任老師,把老師視為仇人。為了改變他對老師的敵意,我先委屈自己,對他故意不尊重老師的行為視若無睹;至於他不太過分的「違紀行為」,不再批評而採取了「提醒」的方式,並告訴他「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希望能跟他做朋友」。他經過多次的試驗,覺得我確實有誠意,現在不再故意搗蛋了,而且能跟我正面溝通。需要注意的是真誠並不是放縱宣洩,無節制地流露,這樣會使學生誤認為班主任懦弱、甚至虛偽。我們要準確、理性、恰如其分地表達,避免學生誤會或受到傷害。二、尊重學生人心與人心之間,像高山與高山之間一樣,你對著對方心靈的高山呼喚「我尊重你——」,那麼對面山谷的迴音也會是「我尊重你——」教師尊重學生,把學生當作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來對待、承認學生的價值、相信他的發展潛力。學生受到尊重,才能獲得一種自我價值感,才能積極主動地向老師靠近、尊重老師。尊重學生的人性和個性,會使師生生活在一種相互理解、尊重、關懷、信任的和諧氣氛之中,從而真正體驗到做人的幸福感與自豪感,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班主任對學生的尊重,主要表現在教育情緒體驗、教育語言、教育動作、神態及教育藝術感染力等各個方面。每一個人都喜歡和快樂的人在一起。若班主任經常板起臉孔進課室,學生在緊張有壓力的氣氛下,表面上或許順從老師的意思,但其內心必然是抗拒的;相反,班主任的快樂情緒,可以快速地感染到班級,更重要的是學生覺得老師喜歡他們,這也是班主任尊重學生的表現。班主任每一個細小的動作或微妙的神情暗示,以及積極的情感特徵,都會起到調控學生情緒變化,達到師生心靈與情感的溝通。因此,班主任應始終保持飽滿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與學生接觸時要和藹慈祥,處處體現出班主任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懷。三、善用溫暖的語言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學生由於家庭環境、文化素質、個人心理特徵、性格不一樣,常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果班主任說話不注意,用奚落、諷刺的語言當眾羞辱學生,會造成師生之間的隔閡,影響了教學效果,更嚴重的還會使學生鬱鬱寡歡,造成精神創傷。因此,班主任的語言決不能是一種諷刺挖苦的語言,而應是一種如春風細雨的溫暖語言。在生活中往往遇到這種情況:學生犯錯誤時,會以種種借口來掩飾或推卸責任。這時,做班主任的便會大發雷霆:「你怎麼這麼多理由,明明做錯事情還死不承認!」「我就知道你會找理由來推卸責任,這是你一貫的做法。」「我不相信你所說的,你騙過我好多次了。」這樣,一開始把整個人「否定」了,還能進行溝通嗎?班主任越是訓斥,學生越不服氣。尤其是中學生,自認是大人,有較強的自尊心,更需婉轉地進行說服教育。如果這時班主任說:「你做事情前能否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呢?假如別人做的事情損壞了你的利益,你能若無其事嗎?」「雖然我能理解你為什麼這樣做,但是我不贊同你的行為,因為這樣對你的成長不利。」「你認為這樣做值得嗎?如果我是你的話,我就不會那樣做了。」等等,既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又給學生留有餘地,保住學生的自尊,學生會從中體會到老師的期望和愛護,也會領悟到自己的錯誤,豈不比罵他一百句的效果好多了嗎?要知道,當錯誤的事情已經發生時,教師發脾氣、訓斥人都已經沒有用了。每位活在世上的人都有強烈的發自心底的需要,需要別人的尊重、理解、關懷、幫助、信任,偶犯錯誤時,需要別人的原諒。班主任肩負著國家的重任——教書育人,更應有寬闊的胸懷、力戒急躁,運用「自製——冷靜——引導」的公式,心平氣和地和學生面對面進行交流,使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教育學生吸取教訓,以避免同樣或類似的事情再度發生。碰到不愉快的甚至令人憤怒的事情,班主任首先要在心裡提醒自己:我是班主任,教育學生是我的責任,我要以教師的職責迫使自己忍耐難堪的局面,壓抑發作的脾氣,輕鬆完美的解決問題,給學生以信心和鼓勵,切記勿用惡語傷害學生。四、平等交流、傾聽心聲班主任要十分重視並善於創造良好的班級教育氣氛,使教育活動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進行。平等體現在很多地方,班主任的語言、目光、動作、座位的設計等,都會影響到學生心裡對平等的感受。例如:班主任採用商量的口吻說話,學生會覺得老師尊重他;班主任在適當的時候問及學生對有關問題的看法,學生會覺得自己與老師間是平等的。學生沒有精神壓力,沒有心理負擔,心情愉悅,注意力集中,師生才能夠有效地進行著情感交流。相反,有的班主任不注意班級教育中的人際關係,甚至動輒諷刺挖苦、厲聲訓斥,學生情緒自然就冷淡、消極、恐懼不安,即使班主任理論水平較高,講得比較深入,學生所獲也是微乎其微,印象最深的反而是老師的專制、獨裁、高高在上、無法溝通。最後,師生溝通時,相互討論、切磋,不僅有利於師生感情的培養,更有利於班級管理。成功的交流是相互應答的過程。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如果老師先拿出架勢,顯出「法官」威嚴,或者先入為主地定好調子,學生見勢不妙,說起話來就會躲躲閃閃,這樣的溝通一開始就有了障礙。接下來學生要麼沉默不語,要麼就是針鋒相對。本傑明? 富蘭克林曾說過:「在言談中,用耳朵比用會得到的更多。」如果老師先聽學生解釋,讓他談出內心感受,並與他進行真誠的交流,學生會放下戒心,對老師敞開心扉。
推薦閱讀:

怎樣學會溝通視頻講座在線播放
溝通技能---讀這10本就夠了!
摧毀一個家庭,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4分鐘年度最催淚短片:餘生,願你善良依舊
為什麼直腸子不幸福,假設溝通法讓一切OK!

TAG:溝通 | 學生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