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禪與禪定的意思是一樣的嗎?
轉載▼
分類: 釋疑解惑-法義 |
答: 禪與禪定截然不同。禪定又叫作靜慮,是能令覺知心「制心一處」而通世間的善法。狹義的禪定則是指四禪八定,四禪者,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空定者,謂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八種定者合四禪四空定,故名八定。而廣義的定,則是含攝智慧上面的止—奢摩他,最主要的是於某一法勝解「心得決定」而不轉移,也就是「心一境性」;例如心能決定於戒法、四無量心等梵行善法,安住其之中而不動搖,進而遠離諸結,藉此四禪八定功夫的修證,降伏我執等法而不退轉,這些皆屬定的範疇。根本禪定的主修實證次第,在大乘別教佛菩提道中,通常是在三地菩薩滿心前主修;在聲聞解脫道中,慧解脫的阿羅漢最起碼也有初禪的實證,因為解脫乃是因智慧而實證,由於解脫的智慧而斷除欲界愛,非唯世間禪定的實證就夠,主要乃是解脫慧的親證;因此佛世甚多阿羅漢只有初禪的實證,雖與俱解脫大阿羅漢於禪定的親證有不同,但是同為四果阿羅漢,皆是具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解脫功德。若是俱解脫阿羅漢則具足四禪八定之修證而發起滅盡定,有別于慧解脫者尚有定障而必須待時解脫。 禪宗的禪則是指「般若智慧」的親證方法,是故通常稱作「般若禪」;這是不通二乘聖人及外道者,主要乃是菩薩親證法界實相心——第八識阿賴耶識,此阿賴耶識乃是大乘參禪體證之標的,與十地菩薩所學「如來禪」皆屬於「大乘禪」。般若禪即證悟法界實相——第八識空性如來藏,因此產生般若智慧,現觀如來藏本來自性清凈涅槃;證悟菩薩同時亦依真如實相不生不滅的中道體性,同時現觀蘊處界諸法生滅無常,因此而證驗緣起性空及聲聞之無常、苦、空、無我(非由蘊處界之緣生性空悟入)。證悟菩薩能夠現觀如來藏於一切時中之運作不輟,現觀如來藏直接、間接乃至輾轉出生三界一切萬法。而真正修禪的人,必須是具備菩薩種性,而且亦須熏習正確的第一義知見及參禪知見,並修學參禪之功夫;若善根因緣深厚者,值遇善知識的開示加持,因善知識有種種善巧方便能令人明心或眼見佛性者,而此實證法界實相心乃至成就佛道,才是佛陀受生人間一大事因緣之所宗,故說唯有實證法界實相心方是禪也;「聲聞禪」則指聲聞菩提之悟入,異於大乘禪。 如《大乘入楞伽經》卷3 所說的四種禪修的層次差別: 【複次,大慧!有四種禪,何等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真如禪、諸如來禪。大慧!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諸修行者,知人無我,見自他身骨鎖相連皆是無常苦不凈相,如是觀察堅著不舍,漸次增勝至無想滅定,是名愚夫所行禪;云何觀察義禪?謂知自共相人無我已,亦離外道自他俱作,於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觀察,是名觀察義禪;云何攀緣真如禪?謂若分別無我有二是虛妄念,若如實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緣真如禪;云何諸如來禪?謂入佛地住自證聖智三種樂,為諸眾生作不思議事,是名諸如來禪。】 禪定通外道,而禪只有在佛法中才有,般若禪、如來禪更是唯大乘才有。但佛門中因對修習二乘解脫道及大乘佛菩提道般若智慧的知見皆產生了嚴重的誤解,因此甚多人「以定為禪」,將禪定之制心一處之修行法門,作為聲聞禪求解脫或般若禪求實相智慧之正修,很不幸地這卻是目前佛教界常見的通病。何況現值末法時期,諸多沒有善根福德者,依邪見、邪教導而誤會禪定、誤會解脫,乃至誤會般若;檢視教門內外諸方大師,連禪定之修證都已誤會而無實證者,亦比比皆是,更何況對於不共世間外道的聲聞解脫及大乘般若禪呢?究其原因乃其對修定、解脫、般若禪的知見不正確所致。因此,修學正確的知見乃是非常的重要,建立正確的修行知見,就是我們佛弟子應該努力的地方。今值平實導師出世弘法二十年來,為回復佛陀正法知見,期使佛教界學人不論於禪定、解脫及般若的實證都有幫助;目前同修會已出版正知見書籍百冊以上,還有很多正在陸續出版中,就是在幫助有緣佛弟子能夠轉入正見而得實證,祈請大心菩薩一起加入弘揚正法的行列。
摘自般若信箱第84期http://www.hymzw.net/epaper/084/ep08411.htm
推薦閱讀:
※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禪定
※從骨節聲聞到止息
※佛教禪定實修體系系列——360
※禪定:禪法要解經
※《了凡四訓》中被忽略的禪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