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北朝文學10

南北朝:吳均清晨發隴西,日暮飛狐谷。隴西:郡名,戰國時秦所設置。北魏時轄境約當今甘肅隴西縣一帶。飛狐:古來的要塞關隘,在今河北省淶源縣北、蔚縣南,古稱「飛狐之口」。柳贈吳詩有「夕宿飛狐關」句,即指此地。但兩人的詩都是借用古代地名,並非親歷其地。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霧露夜侵衣,關山曉催軸。催軸:即催車上路。這兩句也是說曉行露宿,飽嘗風霜之苦。君去欲何之?參差間原陸。原陸:高原和平陸。這兩句是說,你這一去遠隔高原和平陸,究竟去到哪裡呢?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無緣:無由。這兩句是說,今後會面恐不容易,面對臨別之景,更覺滿目凄然。「清晨」二句是應柳詩「夕宿飛狐關,晨登磧礫坂」而來,設想分手之後,柳惲的行色匆匆,日夜兼程。「隴西」是郡的名稱,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飛狐谷」即柳惲詩中所說的「飛狐關」,是古代的要塞關隘,在今河北省淶源縣,北跨蔚縣界,古稱「飛狐之口」。這兩句舉出兩個遙遠的地名,極言柳惲所去之地的遼遠。「隴西」與「飛狐谷」相去不啻數千里,但這裡說朝發夕至,自是誇張之辭,形容柳惲的行旅匆忙,道途艱險。這兩句中用兩個具體的地名,給讀者以實在的感受;同時它又是想像的、誇張的,用了虛寫的手法,由虛實的結合,令詩意更為明朗而形象。「秋月照層嶺」四句想像柳惲旅途中的景象與經歷,極言其風霜霧露之苦。秋月照在層層的高嶺之上,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寒風吹拂著高高的樹木,枯黃的樹葉紛紛飄零。「掃」字下得極有力,使人想見寒風陣陣,木葉盡脫的景象,渲染出了邊地秋天的蕭殺氣氛。因為是夜行,所以說霧露侵濕了衣衫,經過一夜的旅途顛頓,至天色拂曉時分,關山才在晨曦中露出了它崢嶸的面貌,似乎在催促著行人快快前去。這裡的「月」、「風」、「霧露」等天象與「層嶺」、「高木」、「關山」等景物結合起來構成了索莫而壯闊的畫面,「侵衣」、「催軸」則將人點綴其中,一幅「關山行旅圖」宛然在目,柳惲旅途的艱險與遼遠於此可見。「君去欲何之」以下四句寫自己由分別而引起的悲哀。「君去」兩句以設問的形式說明友人遠去,去向那參差起伏的高原和平陸之間,正因為路途遙遠,因而最後說,今後會面恐不容易,舊時情景雖歷歷在目,然也只是徒增悲傷,空懷追憶而已。以「君去欲何之」一問從描寫行旅而過渡到抒懷,極為自然。「參差」二字描寫高原平陸,也很形象,最後落實到送友,別情離緒,油然而生。吳均是描寫山水的能手,他的詩文多模山范水之作,風格清新挺拔,此詩描述離情,卻能從想像中的旅況落筆,構思巧妙。詩中刻畫山川阻隔,風露凄涼,形象而準確,體現了詩人描摹自然物象的本領。同時,詩的煉意鍊字也都相當著力,如「寒風掃高木」之「掃」字,「霧露夜侵衣」之「侵」字,「關山曉催軸」之「催」字,都是錘鍊得之,開了後代詩中「字眼」的風氣,令讀者想像出旅途中的風霜之苦,行程的匆遽無息,由此加強了詩的感染力,令離愁別緒更有了基礎,「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就不是無病呻吟了。吳均的詩文後人以為「清拔有古氣」(《南史》本傳),即指出他的詩貌似信手寫來,卻不乏清新勁拔之氣。此詩的描述中就可見既遒練清勁,又古樸自然的風格,全詩一氣流走,似行雲流水,自然寫來,卻不乏匠心,所以被後人視為一首成功的惜別之作。參考資料:1、《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085-1086頁

惜別

擬行路難十八首南北朝:鮑照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即使為你獻上:裝在金杯里的美酒,鑲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綉著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裝飾的帳幔,織著各種葡萄的錦緞被子。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也擋不住年歲將老紅顏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涼。願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希望你節制悲傷減少憂愁,聽我側擊行路難的歌調。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君不見漢時的柏梁台,魏時的銅雀樓都早已灰飛煙滅,難道有誰還能夠聽到古時候的清音管樂?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在平地上傾倒杯水(介賓後置),水向四處分流(比喻人生際遇不同)。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人生是即定的,怎麼能成天自怨自艾。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舉杯飲酒來寬慰自己,歌唱<行路難>。(這句說,歌唱聲因舉杯飲酒愈益悲愁而中斷。)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人心又不是草木,怎麼會沒有感情,欲說還休,徘徊不前,不再多說什麼不敢表達自已的思想。悲愁深沉,鬱結在胸,酌酒難以自寬,長歌為之斷絕。滿腹感慨吞聲不能言,(其內心痛苦可想而知。)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對著席案上的美食卻難以下咽,拔出寶劍對柱揮舞發出長長的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大丈夫一輩子能有多長時間,怎麼能小步走路的失意喪氣?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放棄官銜辭職離開,回到家中休養生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早上出家門與家人道別,傍晚回家依然在親人身邊。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在床前與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織布機前織布。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自古以來聖賢的人都生活得貧賤,更何況我這樣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擬行路難·其六》 鑒賞這首詩也是反映的仕途失意與坎坷。和《擬行路難·瀉水置平地》相比,表現形式上純用賦體,抒述情懷似亦更為直切。全詩分三層。前四句集中寫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憤心情。一上來先刻畫憤激的神態,從「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這樣三個緊相連結的行為動作中,充分展示了內心的憤懣不平。詩篇這一開頭劈空而來,猶如巨石投江,轟地激起百丈波瀾,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的關注。接著便敘說憤激的內容,從「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縛下有志難伸、有懷難展的處境。再聯想到生命短促、歲月不居,更叫人心焦神躁,急迫難忍。整個心情的表達,都採取十分亢奮的語調;反問句式的運用,也加強了語言的感情色彩。中間六句是個轉折。退一步著想,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為,不如丟開自己的志向,罷官回家休息,還得與親人朝夕團聚,共敘天倫之樂。於是適當鋪寫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場景,雖則寥寥幾筆,卻見得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場生活的苦厄與不自由,構成了強烈的反差。當然,這裡寫的不必儘是事實,也可能為詩人想像之辭。如果根據這幾句話,徑自考斷此詩作於詩人三十來歲一度辭官之時,不免過於拘泥。然而,閑居家園畢竟是不得已的做法,並不符合作者一貫企求伸展抱負的本意,自亦不可能真正解決其思想上的矛盾。故而結末兩句又由寧靜的家庭生活的敘寫,一躍而為牢騷愁怨的迸發。這兩句詩表面上引證古聖賢的貧賤以自嘲自解,實質上是將個人的失意擴大、深化到整個歷史的層面——懷才不遇並非個別人的現象,而是自古皆然,連大聖大賢在所不免,這足以證明現實生活本身的不合理。於是詩篇的主旨便由抒寫個人失意情懷,提升到了揭發、控訴時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這是一次有重大意義的升華。還可注意的是,詩篇終了用「孤且直」三個字,具體點明了像作者一類的志士才人坎坷凜冽、抱恨終身的社會根源。所謂「孤」,就是指的「孤門細族」(亦稱「寒門庶族」),這是跟當時占統治地位的「世家大族」相對講的一個社會階層。六朝門閥制度盛行,世族壟斷政權,寒門士子很少有仕進升遷的機會。出身孤寒,又以「直」道相標榜,自然為世所不容了。鍾嶸《詩品》慨嘆其「才秀人微,故取湮當代」,是完全有根據的。他的詩里不時迸響著的那種近乎絕望的抗爭與哀嘆之音,也不難於此得到解答。前面說過,同為詩人抗議人生的哀歌,此詩較之《擬行路難·瀉水置平地》的正言若反、半吐半吞,寫法上要直露得多,但此詩也並非一瀉到底。起調的高亢,轉為中間的平和,再翻出結語的峭拔,照樣是有張有弛,波瀾頓挫。音節安排上由開首時七言長調為主,過渡到中間行雲流水式的五言短句,而繼以奇峰突出的兩個長句作收煞,其節奏的高下抗墜也正相應於情感旋律的變化。所以兩首雜言體樂府仍有許多共同之處。再進一步,拿這兩首感憤言志之作,來同前面那些借思婦口吻言情的篇什相比較,風格上又有不少異同。前詩婉曲達意,這裡直抒胸臆;前詩節拍舒徐,這裡律動緊促;前詩情辭華美,這裡文氣樸拙——隨物賦形,各有勝境。不過無論哪一類題材,都能顯現出作者特有的那種奇思煥發、筆力健勁的色調,這正是鮑照詩歌最能打動人心的所在。《南史》本傳用「遒麗」二字評論他的樂府創作,後來也以「俊逸」概括其詩風,其實「俊」和「麗」還只標示出它的體貌,「逸」和「遒」才真正攝得它的神理。從鮑照的「俊逸」到的「飄逸」,是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的。參考資料:1、《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764-765頁

感慨,人生

華山畿·啼相憶南北朝:佚名啼相憶,淚如漏刻水,晝夜流不息。一邊哭一邊回憶,淚水就像漏刻里的水一樣,從白天到晚上一直流個不停。漏刻:是我國古代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譯賞內容整理自網路(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shiwen.org

民謠,傷懷

玉台新詠序南北朝:徐陵夫凌雲概日,由余之所未窺;千門萬戶,張衡之所曾賦。周王璧台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以玳瑁為匣。其中有麗人焉。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亦有穎川新市、河間觀津,本號嬌娥,曾名巧笑。楚王宮裡,無不推其細腰;衛國佳人,俱言訝其縴手。閱詩敦禮,豈東鄰之自媒;婉約風流,異西施之被教。弟兄協律,生小學歌;少長河陽,由來能舞。琵琶新曲,無待石崇;箜篌雜引,非關曹植。傳鼓瑟於楊家,得吹簫於秦女。至若寵聞長樂,陳後知而不平;畫出天仙,閼氏覽而遙妒。至若東鄰巧笑,來侍寢於更衣;西子微顰,得橫陳於甲帳。陪游馺娑,騁纖腰於結風;長樂鴛鴦,奏新聲於度曲。妝鳴蟬之薄鬢,照墮馬之垂鬟。反插金鈿,橫抽寶樹。南都石黛,最發雙蛾;北地燕脂,偏開兩靨。亦有嶺上仙童,分丸魏帝;腰中寶風,授歷軒轅。金星將婺女爭華,麝月與嫦娥競爽。驚鸞冶袖,時飄韓掾之香;飛燕長裾,宜結陳王之佩。雖非圖畫,入甘泉而不分;言異神仙,戲陽台而無別。真可謂傾國傾城,無對無雙者也。加以天時開朗,逸思雕華,妙解文章,尤工詩賦。琉璃硯匣,終日隨身;翡翠筆床,無時離手。清文滿篋,非惟芍藥之花;新制連篇,寧止蒲萄之樹。九日登高,時有緣情之作;萬年公主,非無累德之辭。其佳麗也如彼,其才情也如此。既而椒宮宛轉,柘館陰岑,絳鶴晨嚴,銅蠡晝靜。三星未夕,不事懷衾;五日尤賒,誰能理曲。優遊少托,寂寞多閑。厭長樂之疏鍾,勞中宮之緩箭。纖腰無力,怯南陽之搗衣;生長深宮,笑扶風之織錦。雖復投壺玉女,為觀盡於百驍;爭博齊姬,心賞窮於六箸。無怡神於暇景,惟屬意於新詩。庶得代彼皋蘇,微蠲愁疾。但往世名篇,當今巧制,分諸麟閣,散在鴻都。不藉篇章,無由披覽。於是燃指瞑寫,弄筆晨書,撰錄艷歌,凡為十卷。曾無忝於雅頌,亦靡濫於風人,涇渭之間,如斯而已。於是麗以金箱,裝之寶軸。三台妙跡,龍伸蠼屈之書;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高樓紅粉,仍定魚魯之文;辟惡生香,聊防羽陵之蠹。靈飛太甲,高擅玉函;鴻烈仙方,長推丹枕。至如青牛帳里,餘曲既終;朱鳥窗前,新妝已竟。放當開茲縹帙,散此絛繩,永對玩於書帷,長循環於縴手。豈如鄧學春秋,儒者之功難習;竇專黃老,金丹之術不成。因勝西蜀豪家,托情窮於魯殿;東儲甲觀,流詠止於洞簫。孌彼諸嫉,聊同棄日,猗歟彤管,無或譏焉。歷代文人所創作的作品集卷首的序似乎僅僅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對於整個文集來說也只是個拋磚引玉的小角色,但是徐陵的《玉台新詠序》讓我重新認識到,文章可以顯色彩,文章可以生音樂,文章可以變成一位隨著醉人的音樂翩翩起舞的香艷美女。古代詩歌用豐富多彩的形式或評,或傳,或詠,或嘆,為後人布下奇異的揣測空間,感人肺腑而又賞心悅目。這是文學的獨特魅力所在。《玉台新詠》卷首的這篇序作被傳承下來,在歷史的文學畫卷中瀰漫著散不盡的香艷芬芳,是千古不朽的駢文傑作。而駢文所具備的和諧美。音樂美。典雅美這些美學特徵也在這篇序中得到完美呈現,為後代的文學創作提供了絕佳的典範。《玉台新詠序》在結構上上體現了和諧之美,文章自始至終在裁對,句式,韻腳,修飾上都保持著和諧的節拍。文章一開始,用賦體的鋪排誇飾手法為我們展現了一處華美的帝王居室「周王碧台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作枝,珠#以毒瑁為押」整篇文章都是以此手法貫穿始終。句式工整,對仗巧妙,其美麗的文字描繪絕倫的畫面,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全文總分五段以「夫」「至若」「加以」「繼」「於是」環環相連,起承轉合,婉轉流暢。在句式上,全文以詩體句為主,無言七言不等,體現了駢文的模式特點。在音節安排上,《玉台新詠序》具有歡快輕妙,舒緩流暢的節奏。首先全文是以對仗句式為主,節奏比較統一。其次,文章四言無言七言相互交叉,使文章有了小橋流水般歡快的節奏。在押韻上雖然整篇韻腳不是完全統一,但是完全遵循了陰陽上去的合理安排,讀起來婉轉頓挫,如吟如唱。在色彩上,這篇序言辭藻華麗,在對帝王居處和美女衣著的描寫上都呈現出了華麗的色彩。金碧輝煌的宮殿之內,穿著鮮艷,化妝濃艷的的宮女載歌載舞。以絢麗的色彩反襯了宮女內心低落的灰暗。所以這篇序言在形勢與內容上都體現了駢文所具備的,如裁對的均衡對稱美、句式的整齊建築美、用事的典雅含蓄美、詞藻的華麗色彩美、聲調的和諧音樂美。《玉台新詠》文如其名,這篇碧玉妝台上的歌詠,在依然是那麼纏綿悱惻,散發著迷人的色彩。譯賞內容整理自網路(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shiwen.org

贈王桂陽南北朝:吳均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未見籠雲心,誰知負霜骨。籠雲心:指高遠的志向。負霜骨:指堅貞的品質。這兩句是說,當一個人高遠的志向尚未表露的時候,誰能曉得他有堅貞的品質呢?弱干可摧殘,纖莖易陵忽。弱干、纖莖:都指松樹幼小時的枝幹。陵忽:欺陵、忽視,也即是摧殘的意思。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何當:何日。覆明月:與前面「籠雲」意思相似。籠雲、覆月,都是指建大功立大業、能「遮無蓋地」的意思。王桂陽可能就是當時的桂陽郡太守王嶸。吳均又有《贈王桂陽別詩三首》,其中說王桂陽「高華積海外,名實滿山東。自有五都相,非無四世公。」可見王的地位很高,又有「願持鷦鷯羽,歲暮依梧桐」等語,說明吳均頗有依附於他的打算。從這種關係推斷,這首詩很可能是他的自薦之作。自薦的詩很難寫,自譽過高,未免有誇言干乞之嫌,因而吳均這裡避開了正面的自我標榜,全以松作比喻。松樹雖可長成參天的大材,但初生之時不過數寸而已,甚至會被雜草埋沒,人們不知道它拔地千丈、籠聚雲氣的壯志,怎麼會明白它具有傲霜鬥雪的氣骨呢!前四句顯然以初生之松比喻自己的沉淪下僚、未見器重,而借形容松樹的性格,表明自己高遠的志向、堅貞的品質。「弱干可摧殘,纖莖易陵忽」二句,更說小松枝幹嫩弱,易被摧殘,喻自己身處下位,易遭人欺凌與忽視,委婉地表達了向王桂陽求助的意圖。最後兩句則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抱負,他說:當幼松一旦長成數千尺的大樹,則可籠雲覆月,庇護眾生,言外之意是說自己一朝出人頭地,就可建功立業、大濟蒼生,至於到那時不會忘記王桂陽的知遇之恩,也是不消說的,「為君」二字,便含有此意。這首詩通篇用比體,托物言志,句句寫松,卻句句落實到人,「數寸」、「草所沒」、「弱干」、「纖莖」諸語,極說幼松之弱小易欺;「籠雲」、「負霜」、「千尺」、「覆明月」諸語,則極言松的前程遠大。兩者對照鮮明,使讀之者既痛惜於詩人的懷才不遇,又凜然不敢對詩人少存輕忽。雖是自薦之詩,氣格卻絕不卑下,這是詩品,也是吳均的人品。吳均的詩已開唐律之先河,元陳繹曾的《詩譜》就在「律體」中列有吳均之名,並以為他與沈約諸人是「律詩之源,而尤近古者』,即此便可說明他在近體詩形成中的作用了。如這一首詩,其音調雖未完全合律,然已頗有律詩的章法,中兩聯為對句,也合乎律詩的規律,這正是由古詩向律體過渡的形態。譯賞內容整理自網路(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shiwen.org

詠物,松樹,言志,懷才不遇

隴頭歌辭三首南北朝:佚名隴頭流水,流離山下。隴山的流水,流離了山下。隴頭:隴山頂上,一說隴頭(平涼、慶陽的一帶)古代隴山指六盤山。甘肅省簡稱為「隴」,這個隴由古代「隴山」而來,因為前人習慣上稱平涼慶陽兩區為隴東。天水為隴右,張掖、武威一帶為隴西,而古代隴西還包括今屬平涼市的庄浪、靜寧兩縣。六盤山處甘肅、陝西、寧夏三省區交界處,主脈在甘肅境內。隴頭流水,指發源於隴山的河流、溪水。一說是發源於隴山,向東流的涇河等幾條河水。念吾一身,飄然曠野。想著我孤身一個人,翩然走在空曠的野外。朝發欣城,暮宿隴頭。早上從欣城出發,晚上睡在隴山。欣城:不詳,我認為指今鎮原縣的「新城」,「新」與「欣」同音。漢代時平涼部分地方,包括今鎮原縣屬北地郡。新城距平涼不遠,距隴山東麓也就一百多里路程;朝發:早晨從欣城出發。暮宿隴頭:傍晚住宿在隴山頂上;暮:傍晚;宿:投宿,住宿。寒不能語,舌捲入喉。凍得說不出話來,舌頭都卷進了喉嚨里。寒不能語,舌捲入喉:形容六盤山一帶氣候十分嚴寒,凍得舌頭都卷了上去,不能說話;語:說話。隴頭流水,鳴聲嗚咽。隴山的流水,也發出嗚咽的鳴聲。鳴聲幽咽:天寒地凍,隴山下東流的河水結了冰,河流在冰層間嗚嗚咽咽,像人哭泣一樣。背井離鄉的遊子於寒山冰河間聽到這種流水聲,心裡那種思鄉之情,那種因種種原因遭受這種漂流之苦的心情可想而知是多麼難受了。遙望秦川,心肝斷絕。遙望著秦川,心肝都要斷絕了。遙望秦川:遙望:遠眺,即向東遠望;秦川,指陝西省中部。這裡的秦川,指隴山以東廣大地區,不一定指中原或關中地區,「秦川」代指「故鄉」,因為六盤山以西就是「塞外」了,離關內越來越遠,所以說痛斷肝腸。由於南北朝長期處於對峙的局面,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族風尚、自然環境等方面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現出不同的情調與風格。南朝民歌清麗纏綿,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摯純潔的愛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獷豪放,廣泛地反映了北方動亂不安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生活風習。漢唐四朝,前後十朝,長安之名真正是名聲赫赫,以至在唐以後長安成了國都的代稱,李白《金陵》詩說:「晉朝南渡日,此地舊長安。」稱東晉宋齊梁陳六朝都城金陵為長安,實即今江蘇南京。長安位居關中的中心,它的地理形勝於天下獨居第一。關中周圍群山環抱,東有華山、崤山,西有隴山,南有終南山、秦嶺,北有洛水東西的黃龍山、堯山和涇水兩岸的嵯峨山、九嵏山。其中隴山又稱隴坂、隴坻,在今陝西隴縣西北,為六盤山的南段,南北走向約一百公里,綿亘於陝西、甘肅二省邊境,山勢陡峭,山路曲折難行,是渭河平原與隴西高原的分水嶺。古稱隴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過,上有清水四注而下。站在艱危苦寒的隴山頂上,回望富麗繁華的長安城和千里平原沃野,眼見隴水一股向東流下,一股向西流下,那種感受真是無可名狀的凄涼和悲壯。古代四方行旅西登隴坂,往往徘徊瞻顧,悲思湧起。歷代流傳歌詠秦隴的詩篇不下數百上千首,其中尤以北朝樂府民歌的三首《隴頭歌辭》最為有名。第一、三兩首均以「隴頭流水」起興,與下文內容的聯繫是在隴頭之水「流離」而下——無定所、不由自主方面。譯賞內容整理自網路(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shiwen.org

古詩三百首,生活,民歌秋思·清波收潦日南北朝:蕭愨清波收潦日,華林鳴籟初。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燕幃緗綺被,趙帶流黃裾。相思阻音息,結夢感離居。

魯恭治中牟南北朝:范曄魯恭為中牢令,重德化,不任刑罰。袁安聞之,疑其不實,陰使人往視之。隨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旁,旁有兒童。其人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雛,不得捕。其人訝而起,與恭決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績也。今蝗不犯境,此一異也;愛及鳥獸,此二異也;童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吾將速反,以狀白安。」魯恭擔任中牟縣令,注重用道德感化百姓,不用刑罰的方式。朝中大官袁安聽說這件事,懷疑它不是真的,暗地裡(私下)派人到中牟縣去視察。那人與魯恭走在田間小路上,一起坐在桑樹下。有一隻野雞經過,在他們旁邊停下,旁邊有一個小孩。那個人說:「你為什麼不把它抓住?」那個小孩說野雞還是幼雞,不能抓。那人很驚訝,對魯恭辭別說:「我此次前來,是要檢查你的政績的。蝗蟲不犯縣境,這是我看到的第一個現象;愛護鳥獸,這是第二個現象;小孩也懷有仁愛之心,這是第三個現象。我久留只會打擾賢者。我將快速返回,把情況報告袁安。」為:擔任。中牟令:中牟縣的縣官。雉:俗稱野雞。德化:用道德感化。任:用。陰:暗中。使:派。阡陌:田間小路。止:停止。方:才。得:能夠。訝:驚訝。今:現今。犯:侵犯。境:邊境。及:關聯。徒:只,只會。耳:罷了。將:將要。反:通「返」,返回。狀:情況。白:告訴。異:過人之處。譯賞內容整理自網路(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shiwen.org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讚頌,寫人

渡黃河南北朝:范雲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檜楫難為榜,松舟才自勝。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不睹行人跡,但見狐兔興。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此詩當為作者公元492年(永明十年)出使北魏途中作。黃河在北魏境內,時魏都在平城(今山西大同),故須渡河北上。前四句寫渡河情況。「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起筆寫出了黃河的氣勢和特徵:水流迅猛而渾濁。「湯湯」,水勢浩大。「不可陵」,不可超越,極言渡河之難。「檜楫難為榜,松舟才自勝。」「檜楫」,檜樹做的槳。檜和松都是堅硬的木材,常用來製造船槳,《詩經·竹竿》有「淇水滺滺,檜楫松舟」的句子。這裡說,連檜楫使用(榜,划船)起來都好像力不勝任,松舟也只是勉強勝載,可見河水的迅猛,渡河的危險、困難。中四句寫岸畔所見。「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庭戶是空的,舊木橫躺著,像要倒塌的樣子;田地荒蕪了,還可以看到往日的田埂畦壟。「不睹行人跡,但見狐兔興。」周圍也看不到行人,只見狐兔橫行。這裡的村莊完全破敗了,像《古詩·十五從軍征》所寫:「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這就是作者眼中所見異族政權統治下的情形。在這描寫中見出作者傷感、同情、憤慨等心情。「狐兔」既以紀實,當兼喻異族統治者。由此回過頭來看前面關於黃河的描寫,似也有興寄:那洶湧渾濁的河水,當影射北中國的淪喪、淆亂。南宋張元干曾將這兩個比興融在一起,寫道:「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賀新郎》)以憤慨中原之陷入金人之手。最後兩句:「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河上老」,河邊的老人。「何當」,何日。這兩句是說:請問河邊老人,這河水什麼時候才能澄清呢?這意思明顯是指澄清天下、撥亂反正。由於前面寫有渡河情況,這兩句出現就不顯得生硬;又由於前面寫有社會凋殘、生民塗炭情況,這兩句也就顯得很有感情、很有力量了。這表現了作者渴望國家統一、拯救生民出洪荒的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還可交代一下,「河上老」或許用河上公的典故。葛洪《神仙傳》謂河上公住在黃河之濱,能預卜未來。作者「寄言」於這種決疑釋惑的人物,更能見出他渴望河清心情的急切。這裡的用典是渾然無跡的。「渡黃河」這種題材在南朝詩歌中實屬罕見。作者身臨北境,寫出了旅途的感觸,從而流露了澄清天下之志。這在「江左沉酣求名者」(辛棄疾《賀新郎》)不復顧念中原塊土的情形下,這詩的創作就顯得很是難能可貴了。譯賞內容整理自網路(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shiwen.org

黃河,渡河,憂國憂民

戰城南南北朝:吳均躞蹀青驪馬,往戰城南畿。戰士騎著青黑色的戰馬行走在去城南的路上,欲往那裡參加戰爭。躞蹀(xiè dié):行走的樣子。驪馬:黑馬。畿(jī):區域。五歷魚麗陣,三入九重圍。他十分英勇,曾經五次參加作戰,多次突入敵軍多層的包圍。魚麗陣:古代作戰時軍隊布置的陣勢。九重圍:形容多層的圍困。名懾武安將,血污秦王衣。他的聲名可比秦國名將白起,他曾經跟隨秦王作戰立下了不世的功勛。「名懾」兩句:這兩句借用歷史上秦國的強大和白起的威名來襯托戰士的英勇。武安將,指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白起,他曾被封為武安君。為君意氣重,無功終不歸。為了君王,他十分注重報國立功的意氣,發誓如果自己沒有建立功勛一定不會歸來。意氣重:倒裝句法,即「重意氣」,實際指重報國立功的意氣。《戰城南》,六朝文人常用漢樂府舊題寫作詩歌,往往和原作的情調不同。吳均這首詩寫得較為悲壯,抒發了自己期望建功立業、立功邊塞的壯志豪情。譯賞內容整理自網路(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shiwen.org
推薦閱讀:

紀念日(千百歲)——沒茶茶會
沒遮攔追趕九紋龍.中
李敖:初見你那年,我十五歲,在路邊攤
日本「無賴派」的兩個極端
莫泊桑所作的短篇小說除了《羊脂球》、《莫泊桑》之外,還有哪些?

TAG:文學 | 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