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掌握:如何根據經驗行抗菌藥物治療

輕鬆掌握:如何根據經驗行抗菌藥物治療2016-03-14 07:30來源:丁香園作者:lyro字體大小-|+

目前,病原學培養仍是診斷感染的金標準。但由於耗時長,敏感性低,給早期診斷帶來很大困難。故對於臨床診斷為細菌性感染的患者,在未獲知細菌培養及葯敏結果前,可根據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礎疾病、發病情況、發病場所、既往抗菌藥物用藥史及其治療反應等推測可能的病原體,並結合當地細菌耐藥性監測數據,先給予抗菌藥物經驗治療。

感染部位

感染部位對經驗性選擇抗菌藥物的影響主要考慮兩方面。一是該感染部位的常見病原菌以及其對於藥物的敏感性;二是藥物在此部位濃度較高。

急性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所致,病程多有自限性,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藥物,予對症治療即可痊癒。當出現細菌感染癥狀,如咳膿痰、流膿涕、白細胞增高等時才運用抗菌藥物。如泌尿系感染以大腸埃希菌多見,用藥時應用對大腸埃希菌敏感的葯,國內大腸埃希菌對喹諾酮的耐葯程度較高,應參考葯敏選擇。

表 1 常見呼吸道感染的經驗性用藥

註:+ 表示聯合應用,±表示可聯合應用,或可不聯合應用;呼吸喹諾酮類包括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吉米沙星,該類抗生素明顯增強了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同時對非典型病原體也有良好抗菌活性。

抗菌藥物主要通過肝臟和 / 或腎臟清除或代謝。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避免使用肝、腎毒性的抗菌藥物,並持續監測肝、腎功能。根據功能減退程度調整給藥劑量和方法。

老年人因腎功能生理性減退,藥物易蓄積體內,發生不良反應。故可按輕度腎功能減退減量給葯。另外,免疫功能低下或抑制的患者,因其感染的癥狀和體征常不典型、不明顯,病原菌和感染灶也常不明確,感染相關死亡率高。故抗菌藥物也常常採用廣譜、高階抗生素。

表 2 常用抗微生物葯在妊娠期應用時的危險性分類

註:A. 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B. 有明確指征時慎用;C. 在確有應用指征時,充分權衡利弊決定是否選用;D. 避免應用,但在確有應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於可能的風險時嚴密觀察下慎用;X. 禁用

發病情況也是影響抗菌藥物的選擇因素之一。起病危急時,抗菌藥物應廣譜,儘可能覆蓋所有可能的病原微生物。如中性粒細胞缺乏的高危患者感染時,應採用降階梯治療。

伴隨癥狀往往也提示特殊病原體的感染,對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如傷寒面容、玫瑰糠疹。可根據其特點,做出相應診斷。患者來自傳染病疫區,近期有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史,對診斷治療也有提示作用。

用藥史及治療反應

抗菌藥物療程因感染不同而異,一般情況,宜用至體溫正常、癥狀消退後 72 至 96 小時,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藥至感染灶控制或完全消散。單一藥物可有效治療的感染不需聯合用藥。

需要重點注意的是,藥物過敏史也是需要考慮的。藥典規定,半合成青黴素、青黴素或頭孢菌素類、β- 內醯胺酶抑製劑的復方製劑均應按說明書要求做皮膚試驗。無明確用藥、過敏史,在用藥之前可根據相應要求做皮膚敏感性試驗。

細菌耐藥性數據監測

如今,細菌耐葯是全球所面臨的公共衛生挑戰,已引起高度的重視。細菌耐藥性監測網路也已逐漸完善。結合當地病原體流行病學分布及抗菌藥物的耐葯情況,可更合理地指導抗菌藥物的用藥。

(本文部分觀點來源於《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 年版)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感染時間」,在微信對話框中回復口令抗菌即可免費獲取《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 年版

推薦閱讀:

豬場的免疫預防與藥物保健實施程序 (真正免費)
嗑藥成癮 致死率飆升 美國藥物濫用真的很可怕?
輕酸呤、金塔清風等葵花盤的療效如何?能治痛風嗎?
小測驗|新型口服抗凝藥物應用小常識
抗菌藥物的管理和應用原則

TAG:經驗 | 藥物 | 治療 | 輕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