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對疾病的影響

四季與臟腑病的關係

摘自《手掌與疾病》梁秋湖、劉彪、王登旗(編著)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是年。地球繞太陽公轉、同時也自轉,地球的自轉軸不與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垂直,而是成一個66度33分的角度,這樣,當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各個不同位置時,日照的時間是夏長冬短,就造成了地球上的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因此說,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的本質是在一周年中由於地球和太陽相對位置不斷變化所形成的氣候現象。按照我國古代天文學上劃分季節的方法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開始,自立春到立夏為春,立夏到立秋為夏,立秋到立冬為秋,立冬到立春為冬。古人所講的四時就是四季,在春夏秋冬四季中還有一個長夏的名稱,即六月為長夏,在四時與五行相配中屬土。四季的氣候特徵是春溫、夏暑、秋涼、冬寒。中醫學認為,在春夏秋冬四季中有寒暑溫涼的變化和陽氣陰氣的盛衰,這種四季寒暑溫涼和生長收藏之間有著內在聯繫的整體,人體五臟之氣的生理、病理活動過程,都與四時五行密切相關。以下根據四時五行的生克乘侮理論,結合人體五臟之氣的情況來分析測知五臟病的變化和預後。四季與肝(膽)病的關係:「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素向·臟氣法時論篇》)。這是由於肝為乙木,膽為甲木,「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肝(膽)病到了丙丁火氣旺的夏季,火克金,金受克則不能制木,病情可好轉或痊癒;否則,到了庚辛金旺的秋季,肝(膽)木受到克制,病情就會加重;如在秋季不死,到了壬癸水氣旺的冬季,水生木,病情雖不好轉,但也不至於加重;到了甲乙木氣旺的春季,病情就會好轉。四季與心(小腸)病的關係:「病在心,愈在長夏,長夏不愈,甚於冬,冬不死,持於春,起於夏」(《素問·臟氣法時論篇》)。這是由於心為丁火,小腸為丙火,「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心(小腸)病到了戊己土氣旺的長夏,土克水,水受克則不能制火,病情可好轉或痊癒;否則,到了壬癸水旺的冬季,心(小腸)火受到克制,病情就會加重;如在冬季不死,到了甲乙木氣旺的春季,木生火,病情雖不好轉,但也不至於加重;到了丙丁火氣旺的夏季,病情就會好轉。四季與脾(胃)病的關係:「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素問·臟氣法時論篇》)。這是由於脾為己土,胃為戊土,「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脾(胃)病到了庚辛金氣旺的秋季,因金克木,木受克則不能制土,病情可好轉或痊癒;否則到了甲乙木旺的春季,脾(胃)土受到克制,病情就會加重;如在春季不死,到了丙丁火氣旺的夏至,因火生土,病情雖不好轉,但也不至於加重;到了戊己土氣旺的長夏,病情就會好轉。四季與肺(大腸)病的關係:「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素問·臟氣法時論篇》)。這是由於肺為辛金,大腸為庚金,「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肺(大腸)病到了壬癸水氣旺的冬季,水克火,火受克則不能制金,病情可好轉或痊癒;否則,到了丙丁火旺的夏季,肺(大腸)受到克制,病情就會加重;如在夏至不死,到了戊己土氣旺的夏季,因土生金,病情雖不好轉,但也不至於加重;到了庚辛金氣旺的秋季,病情就會好轉。四季與腎(膀胱)病的關係:「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於長夏,長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素問·臟氣法時論篇》)。這是由於腎為癸水,膀胱為壬水,「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腎(膀胱)病到了甲乙木氣旺的春季,因木克土,土受克則不能制水,病情可好轉或痊癒;否則,到了戊己土旺的長夏,腎(膀胱)水受到克制,病情就會加重;如在長夏不死,到了庚辛金氣旺的秋季,因金生水,病情雖不好轉,但也不至於加重;到了壬癸水氣旺的冬季,病情就會好轉。四季與肝病傳脾的關係:肝主疏泄,脾主運化,脾胃要保持正常的消化功能,須賴於肝的疏泄功能。如病人先出現胸脅脹滿疼痛,精神抑鬱或性情急躁等,然後又出現納食減少,胃脘疼痛,腹脹腹痛,大便溏瀉等癥狀,這便是「肝病傳脾」。因肝病最易傳脾,故在治療肝病的同時,當先調補脾臟,使脾臟正氣充實,以免肝病傳脾,但是,「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金匿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其理由如《素問·太陰陽明論篇》指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也就是說,脾屬土,土生養萬物,位居中央,為四臟之長,所以脾不單獨主一時,而是寄旺於各季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節氣前的十八天。因此說,凡是各季最後一個月(辰、戌、丑、未月),是中央土寄旺於四時的月份,這四個月各最後十八天是脾本氣旺盛之期,可以不必實脾也不會受到邪侵。二十四節氣也是表示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情況。古人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每個月有一個節氣,一個中氣,如立春為正月節,雨水為正月中,後人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從天文學角度來說,節氣是以視太陽在黃道上所處的位置來確定的,把一年分成24個節氣,等於把黃道分成24段,便有了24個段的交接點,當太陽運行到一個交接點上,就表示到了一個節氣,總共24個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在二十四節氣中,二分指春分、秋分,二至指夏至、冬至。二分表示晝夜平分,即這兩天白天與黑夜各時間相等。春分正處於立春與立夏之間,把春季分為兩半,所以叫春分。秋分正處於立秋與立冬之間,把秋季分為兩半,所以叫秋分。二至各表示最熱的夏天和最冷的冬天快要到來,所以叫夏至、冬至。夏至是一年中黑夜最短、白天最長、正午時太陽最高的一天;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正午時太陽最低的一天。古人認為,冬至是一陽生的時期,就是說將從陰而出陽的時候;夏至是一陰生的時期,就是說將從陽而入陰的時候。二分二至屬於大的節氣轉交之日、陰陽氣交之時,每當大的節氣交替的時候,常常可使年老體弱者此時發生特殊不舒感;慢性病此時可加重;重病此時可惡化發生死亡。有人對2668例因疾病自然死亡的住院病例進行統計,發現在清明、夏至、立春、寒露、冬至等五大節氣里,死亡人數顯著地高於對照組(P<0.05~0.001),尤其在二至時更明顯。看來,重視節氣(特別是二分二至)的交替對疾病的影響,對於防治疾病有現實的意義。從八卦太極圖看二十四節氣養生二十四節氣秋分養生二十四節氣圖24節氣圖二十四節氣表二十四節氣圖二十四節氣歌二十四節氣來歷二十四節氣特點二十四節氣圓運動學說:二十四節氣圓運動的詳細說明圓運動學說:二十四節氣圓運動簡明圖說2010年二十四節氣交接時刻表二十四節氣艾灸養生應該灸那些穴位,都有什麼作用?在中國的曆法中有農曆一說,其中特定的時令節氣主要是指二十四節氣這一天: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一年有24節氣的變化,人類生活在複雜的環境之中,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時人體的氣血也會有微妙的變化。24節氣的變化對人體氣血變化有很大的影響。比如立冬以後病重老人的死亡人數開始上升,立春後病情減輕老年人死亡人數開始下降,等。大體上講,中醫認為人體的變化就是『氣血』盛衰變化。『氣』屬『陽』,『血』屬『陰』。天氣的變化亦是『陰陽』的變化。24節氣亦是天氣陰陽變化的形象標誌。治病和防病如果重點從24節氣入手就可能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防病健體就可用24節氣灸,在節氣當日和前後一天做艾灸。而療病亦在相應的節氣內,效果會比平時好上幾倍!!節氣灸就是根據節氣的變化,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進行溫灸的一種祛病養生的艾灸方法。它典型體現了中醫「天人相應,因時致宜」的防治思想。「節氣灸」是在特定時令節氣進行溫灸以防病保健的傳統方法,它典型體現了中醫「天人相應,因時致宜」的防治思想。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進行溫灸可以溫壯元陽,激發經絡之氣,激發與調動機體的潛能,健身防病。「節氣灸」的保健範圍:消化、胃腸、神經系統、月經不調等。「節氣灸」以其安全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勢,為我國歷代醫家及百姓,沿用至今----目前衛生部已將此法批准為「綠色療法」。節氣灸的主要穴位:節氣灸主要灸八大保健穴:神闕、氣海、關元、命門、足三里、三陰交、湧泉、百會。一年之計在於春,24節氣以立春開始,立春艾灸是24節氣灸的第一部分。立春艾灸主要的穴位有督脈:大椎、命門、肺俞、肝俞、任脈:關元、神闕、中脘、太沖。二十四節氣灸主要灸保健穴----百匯穴百匯穴是人體督脈上的要穴及保健穴和長壽穴,它位於頭部。此穴經過特殊的鍛煉,可開發人體潛能,增加體內的真氣,調節心腦血管系統功能,益智開慧、澄心明性、輕身延年、青春不老,並能有效緩解和調理頭痛眩暈、低血壓、失眠、耳鳴、鼻塞、神經衰弱等症。此穴與人體的湧泉是相對應的,可重點灸此穴,會感覺非常舒適,熱流感很強,打開百匯穴,就猶如宇宙中的真氣能量和陽光清氣源源不斷地通過百匯穴進入體內。二十四節氣灸主要熏烤保健穴-----神闕穴神闕穴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神闕穴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為任脈上的陰穴,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二穴前後相連,陰陽和合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鍊者把二穴稱為水火之宮。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神闕穴是先天真息元氣的唯一潛藏部位,人們通過鍛煉可啟動人體胎息,恢復天真息能。神闕穴(肚臍)是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的一個要穴,是人體中唯一可以用手觸摸的神聖穴位;是母體中的胎兒出生前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屬先天真息狀態,在胎盤發育過程中和腹壁直接相連,當嬰兒胎體臍帶被切斷,先天呼吸中止,後天肺呼吸開始,而臍帶、胎盤則緊連在臍中,沒有神闕,生命將不復存在,人體一旦啟動胎息功能,就猶如給人體建立了一座保健部和能源供應部,人體的百脈氣血就隨時得以自動調節,藥物易於通過臍部進入細胞間質,迅速擴散於血液中!而且內建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皮內筋,人體也就健康無病,青春常在。灸神闕穴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並對腹痛腸鳴等症有很好的調理效果。二十四節氣灸主要灸的保健穴----命門穴命門是人體督脈上的要穴及人體長壽穴位之一。命門穴的功能有平衡腎陽和腎陰兩方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命門之火就是人體陽氣。正氣灸時重點灸此穴可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延緩衰老、疏通督脈上的氣滯點,加強與任脈的聯繫,促進真氣在任督二脈的運行,並能緩解和調理以下疾病的癥狀:宮寒、腰痛、腎寒陽衰、行走無力、四肢睏乏、腿部浮腫、耳鳴。二十四節氣灸主要灸保健穴之一----足三里:足三里是人體足陽明胃經上的保健穴,重點灸此穴位,可健脾壯腎、擴張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進飲食的儘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經常灸此穴位可以緩解和調理:胃痛、腰痛、腹痛、痢疾、便秘、頭痛眩暈、頸膝酸痛、消化系統方面的問題。二十四節氣灸主要灸保健穴----湧泉穴湧泉穴是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要穴及人體長壽大穴之一。正氣灸時重點灸此穴,再配合「崑崙穴」、「秉山穴」等穴,則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發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強盛、行走有力.並能緩解多種疾病的癥狀:如頭痛、中署、耳鳴、腎虛、宮寒、各類婦科病和前列腺等。湧泉穴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湧泉,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水有澆灌、滋潤之能。據現代人體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穴位的分布、結構都有獨特的功能與玄妙,人體肩上有一「肩井」,與足底湧泉穴形成了一條直線,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對應。從「井」上可俯視到「泉水」,有水則能生氣,湧泉如山環水,維護中氣氣場,維護著人體的生命活動。24節氣時間表和取穴立春(為春季的開始) 2月3-5日 2012年為2月5日立春督脈:大椎、命門、肺俞、肝俞、任脈:關元、神闕、中脘、太沖雨水(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 2月18-20日督脈:大椎、腎俞、肝俞任脈:期門、關元、神闕驚蟄 3月5-7日督脈:大椎、肝俞、腎俞任脈:合谷、太沖、關元、神闕、中脘春分(晝夜長短相等,分即平分) 3月20-22日督脈:大椎、肝俞、命門、脾俞任脈:關元、神闕、中脘、膻中、太沖清明 4月4-6日督脈:大椎、至陽、命門任脈:鬼哭穴、足三里、合谷、關元、神闕穀雨 4月19-21日督脈:大椎、百會、命門、心俞任脈:關元、神闕、神門立夏5月5-7日督脈:大椎、心俞、腎俞任脈:關元、神闕、膻中小滿5月20-27日督脈:大椎、腎俞 任脈:關元、神闕、足三里芒種6月5-7日督脈:大椎、脾俞、心俞、命門任脈:神闕、關元、足三里、勞宮夏至 6月21-22日督脈:大椎、至陽、命門任脈:膻中、關元、神闕、巨闕小暑 7月6-8日督脈:大椎、腎俞、心俞任脈:神闕、關元、膻中、湧泉、合谷大暑7月22-24日督脈:大椎、腎俞、心俞任脈:神闕、關元、膻中、湧泉、合谷立秋 8月7-9日督脈:大椎、腎俞、脾俞任脈:關元、神闕、中脘、章門、太白處暑 8月22-24日督脈:大椎、腎俞、心俞任脈:神闕、關元、膻中、湧泉、合谷白露 9月7-9日督脈:大椎、肺腧、腎俞、脾俞任脈:關元、神闕、足三里、中府秋分 9月22-24日督脈:大椎、肺腧、大腸俞、腎俞任脈:關元、神闕、天樞、足三里、合谷寒露 10月8-9日督脈:大椎、肺腧、腎俞、八髎任脈:神闕、關元、太淵、足三里霜降 10月23-24日督脈:大椎、脾俞、腎俞任脈:湧泉、關元、神闕、膻中立冬 11月7-8日督脈:大椎、腎俞、京門任脈:湧泉、神闕、關元小雪11月22-23日督脈:大椎、至陽、腎俞、心俞任脈:湧泉、關元、神闕、膻中大雪 12月6-8日督脈:大椎、至陽、腎俞、心俞任脈:湧泉、關元、神闕、膻中冬至 12月21-23日督脈:大椎、腎俞、脾俞任脈:太溪、關元、神闕、中脘小寒1月5-7日督脈:大椎、腎俞、心俞 任脈:神闕、關元、膻中大寒 1月20-21日督脈:大椎、腎俞、心俞任脈:神闕、關元、膻中二十四節氣灸應用針灸方法激發經絡之氣,可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發生、減輕隨後疾病的損害程度或保健延年。針灸的「治未病」的防病保健效果有獨到之處。「節氣灸」是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選擇具有強壯作用的腧穴進行艾灸,以溫壯元陽,激發經氣,調動機體潛能,提高機體抗病與應變能力。「節氣灸」以其簡、便、驗、廉的優勢,為我國歷代醫家及百姓所喜聞樂見並沿用至今,在傳統防病保健領域裡佔有特殊的地位。目前,節氣灸臨床應用還比較局限,如常用的「節氣灸」中,冬至前後「關元灸」應用頻率較高。許多人在冬至前後施用關元灸預防中風、感冒等多種疾病並達到助陽保健延衰強壯的目的。自冬至之日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復甦充盛,人體可順從自然界的陽升之氣,藉助關元灸來強壯元陽。關元穴又名丹田,具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灸之可使元氣充足,虛損可復,故能祛虛勞百損,壯一身之氣,為歷代強壯保健的主穴。《景岳全書》說:「虛能受熱,所以補必兼溫。」冬至的關元灸恰好滿足了「補必兼溫」的特點,可達到溫壯元陽,從根本上提高人體的強身抗病能力的目的。此外,春分的曲池「節氣灸」預防眼病;秋分的足三里「節氣灸」強壯脾胃、預防胃腸病等,都是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的「節氣灸」方法。我院將結合每個節氣開展根據不同體質的人群結合辨證取穴施灸。節氣和節氣灸的基本理論一、節氣的含義節氣是中國農曆(實際是跟陽曆最吻合)的一部分,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月紀有兩個節氣,在前的為節氣,在後的為中氣,如立春為正月節,雨水為正月中,後人就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二、節氣的來歷人類根據太陽,月球及地球運轉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和順應大自然與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則,從而形成了曆法。在世界上中國是最早發明曆法的國家之一,農曆就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陰曆。農曆屬於陰陽曆並用,一方面以月球繞地球運行一周為「一月」,同時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為變化特徵。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三、二十四節氣劃分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季節有六個,每個月有兩個,前者為節氣,後者為中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上半年的節氣在5日、中氣在21日,下半年的節氣在8日、中氣在23日,二者前後不差1~2日,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每個節氣的命名也很有意思,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所以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開始。夏冬有「二至」,夏至、冬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極致。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高度角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最熱的的時候;冬至這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但也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春分、秋分合稱「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其它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以立春為一年的開始,按先後順序分別是:春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夏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四、節氣對人體的影響節氣是由太陽、地球和月亮的運轉規律產生而制定的,是季節變更的重要標誌。由於太陽、地球、月亮以及其他星體的空間位置總是在不規則地連續變化,同時造成宇宙能量的不斷變化,而這種變化在節氣前後波動最大。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有言:「二十四節氣,節有十二,中氣有十二,五日為一侯,氣亦同,合有七十二侯,決病生死,此須洞解也。」五、節氣對不同地域的影響節氣是中國農曆的內容之一,它產生於二千多年前的中國中原地區,所以準確反映了這一地區的季節變更和氣候變化。但並不是說它隻影響和適用於中國中原地區或者中國,因為節氣是由太陽、地球、月亮及其他星體的運行規律而產生,所以其宇宙能量的變化同時影響地球上每一個角落,不分南半球北半球,也不分東半球西半球。節氣灸理論基礎根據中醫「天人合一」思想,「天」的變化自然影響人體,而節氣對人體影響有兩個方面:1.由於節氣前後氣候變化比較大,一個人如果有舊患或宿疾,他的適應能力和機體抵抗力就弱,往往會在這個時候發病或病情加重。據醫學統計,心臟病、中風、哮喘等疾病多發於節氣前後和半夜。因為當外界氣候條件的變化超過身體的應變能力時,人就會生病。這正是《黃帝內經》所講的「邪之所腠,其氣必虛」。2.由於宇宙能量在節氣前後變化較大,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運用一些特殊的方法進行干預,把宇宙能量轉化為我所用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節氣灸就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成功把宇宙能量轉化為我所用的典範。通過做節氣灸不但可以起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抗病力。這樣,當外界環境及氣候等因素髮生變化時,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如《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節氣灸的具體方法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和艾葉的溫經散寒止痛作用來預防或治療疾病的一種療法。「灸」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灼」,是灼體療病之意。在醫學專著中,灸法最早見於《內經》;《孟子?離婁》也曾記載:「今人慾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灸法不但對寒性疾病和虛證有很好療效,同時也是很好的保健方法。灸法也有多種形式,有艾條灸、艾柱灸、藥物灸、三伏灸、節氣灸等等。根據不同病情採用不同灸法常常能獲得奇效。節氣灸就是利用節氣這個特定的時令節氣,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針對不同的身體狀況選取不同穴位進行灸療的特殊灸法。利用艾絨燃燒產生的葯熱之氣,對穴位進行熏灼、溫熨,以激發經絡之氣,溫通氣血是「節氣灸」主要的刺激方法。時令節氣是「節氣灸」的時間條件,是反應中醫「天人相應」理論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說,一定要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進行「節氣灸」,才能發揮最佳效果。中醫理論認為,自然界之所以出現季節和時序的變化是因為天地陰陽之氣的升降變化。一般而言,每一段時序各有不同的主氣,比如:「春夏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陰氣盛而陽氣衰。」人與自然相應,人體內在的陰陽自然也要受到自然界陰陽消長變化的影響。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自然界天地陰陽之氣升降變化及消長的轉折時期,人與此相應,也會表現出陰陽變動更為明顯甚至劇烈之勢,如果人體內在的自穩功能不能對此作出適當的反應,及時地調整機體的陰陽,使之與自然界的陰陽節律相適應,就會出現陰陽失衡的疾病狀態。季節交替陰陽變化動蕩之時,正是久病、年老、體弱等人群加重病情、誘發宿疾或易生新病的時期。假若能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應用某種簡便的方法調節陰陽,幫助機體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規律,最大限度調動機體的潛能以應變環境、抵抗疾病,則有助於防病保健。「節氣灸」的目的是培壯元陽以扶助正氣,它是從整體角度全面綜合考慮人與環境的聯繫,以及環境特殊變化與人的氣血陰陽關係的。它不僅僅只是一種特異性的對某種疾病有預防作用的方法,更是一種兼顧全身整體機能調節的扶正固本方法。當機體的元陽充盛,整體調節能力就會明顯提高,依「天序」陰陽變化而顯露的疾病端倪就會被機體自身的應變和抵抗能力消滅於萌芽之中。治療原則臨床上比較常用的「節氣灸」除應季應用以外,還有一種是遵循「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反季節的防治思路。比如夏季「三伏」天進行艾炷灸,貼敷肺俞、大椎等穴,防治冬季易發的「哮喘」、「慢支」等病。這是因為按陰陽四時消長規律,人體陽氣在春夏季多旺,秋冬季多斂。久病易傷陽,冬季之時,本不旺之陽受自然界影響更加虛衰,在此季節陰陽明顯失衡,故疾病紛紛在冬季加重或誘發。若反季節在夏季利用「節氣灸」防治,則機體可順應夏季自然界陽氣隆盛的影響與激勵,並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與機體相對陽氣充盛之時順勢而治,達到溫元陽、化宿疾、平衡陰陽消除病根的目的。因此臨床上許多在冬季加重或誘發的慢性疾病,如果能提前在夏季治療,往往可獲特效。具體選穴「節氣灸」常選配具有補益強壯作用的腧穴,比如關元、足三里、三陰交、大椎等。一般根據疾病性質及患者體質的陰陽寒熱傾向,分別選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自然界陰陽變化明顯的時候施用,艾灸多用艾條溫和灸或艾炷灸。一般而言,「節氣灸」只要使用得當,往往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防治效果。節氣灸的臨床應用節氣灸的應用範圍很廣,既可以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尤其是慢性病的治療,還是一種自然而高效的保健方法。節氣灸常用於以下疾病的治療:2內科疾病:治療與預防哮喘,中風;高血壓、冠心病;哮喘;胃痛、胃脹、腹瀉、呃逆;糖尿病、肥胖病、膽固醇高、甲亢;陽痿;慢性腎炎。2外科疾病:頸椎病;急、慢性腰扭傷;各種關節炎;蕁麻疹(風瘼)。2婦科病症:痛經;不孕。2兒科病症:小兒厭食症;小兒遺尿症;小兒發育遲緩。五官科病症:過敏性鼻炎(鼻敏感)、哮喘。以上適應症因根據不同體質結合辨證取穴,在不同節氣施灸。注意事項1.施灸過程中皮膚有疼痛感時應當即告之醫生,以免燙傷。2.若有貼葯,貼敷時間小兒為0.5~2小時,成人為2~4小時,根據病人個體差異也可適當調整延長,如果貼敷部位出現癢、疼難忍時,請當即取下貼敷藥物。3.若灸療溫度過高(或貼葯時間過長),灸後皮膚可能會出現紅腫、起泡、破潰,屬正常現象。極少數人會出現色素沉著、瘢痕,請及時到我科隨診。4.施灸三天內飲食以清淡為宜,應戒牛肉、鴨、鵝及其他煎炸食物,禁食生冷刺激食物,不要吃肥甘厚膩、生痰助濕的食物,禁食海鮮、蝦、螃蟹等易發物,以免影響療效。

二十四節氣灸穴位療方“節氣灸”是根據二十四節氣,選擇與各節氣對人體臟腑功能有影響的腧穴進行艾灸,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根據節氣的不同,對應治療和預防的疾病也不同,節氣灸最好能在節氣當天或前後15天內進行艾灸。小寒(公曆 1 月 5~7 日) 宜養腎;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陰”。艾灸腎俞、湧泉、足三里、對養腎,保護脾胃有顯著效果。大寒(公曆 1 月 20~21 日) 潤肺除惡燥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艾灸肺俞、大腸俞、中府並清痰飲食、可潤肺、保暖潤燥。立春(公曆 2 月 3~5 日) 助陽生髮“打春凍人不凍水”陽氣鬱積易上火,立春養陽助生髮。艾灸百會、風府、風池、肝俞、膽俞、可補陽氣、清熱解毒。雨水(公曆 2 月 18~20 日) 《黃帝內經》說:“春主肝”,肝臟在春季活動比較旺盛。濕邪易困擾脾胃。艾灸天樞、三陰交、足三里、風市、湧泉可以健脾利濕。驚蟄(公曆 3 月 5~7 日) 順時養陽春天肝當令,驚蟄護肝正當時,背痛腳涼者。艾灸肝俞、膽俞、三陰交、足三里、肩井可補足陽氣以健身。

春分(公曆 3 月 20~21 ) 要防舊疾發;百草發芽,百病發作,春分防故疾複發。春季眼病高發,調補肝腎是關鍵。艾灸肝俞、腎俞、三陰交、足三里、可以補充肝的精氣。清明(公曆 4 月 4~6 日) 當防高血壓清明之時,人體肌膚腠理舒展,五臟六腑因內外清氣而潤濡。艾灸神闕、關元、氣海、湧泉、可以預防高血壓。穀雨(公曆 4 月 19~21 日) 三月百蟲生,風熱感冒也流行,人之氣與自然界是相通的。艾灸足三里、天樞、大椎可以清肺熱、防感冒。立夏(公曆 5 月 5~7 日) 養心正當時《黃帝內經》特彆強調:“夏季“更宜調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夏季心火旺。推薦:李時珍極品無煙艾條、艾柱、艾灸盒艾灸足三里、三陰交、關元、中脘、天樞、脾俞可以養心敗火最安全。小滿(公曆 5 月 20~22 日) 除濕正當時人憑藉天地里靈氣而生,順應四季更新變化的規律而成長。小滿濕熱重,當心風疹找上門。艾灸脾胃區域可以除濕、除內熱、除濕邪。芒種(公曆 6 月 5~7 日) 謹防梅雨傷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講道:“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莓也。” 艾灸肝俞、腎俞健脾祛濕。

夏至(公曆 6 月 21~22 日) 日吃補;從中醫理論講,、夏至也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艾絨汗蒸可以調理脾胃,清暑利濕。小暑(公曆 7 月 6~8 日) 避暑濕;《道德經》說:“我命在我不由天,善於養生的人長壽,不會養生的人早亡”小暑謹防暑濕至水腫。艾灸豐隆、承山、會陰可以健脾祛濕。大暑(公曆 7 月 22~24 日) 防中暑;大暑,冬病夏治的好時機,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艾灸關元、足三里、背部俞穴對於那些每逢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痹證等陽虛證,夏季是最佳的治療時機。立秋(公曆 8 月 7~8 日) 養脾胃;秋來“伏”不去,祛濕養脾胃。《素問 . 金醫直言論》所說“秋氣者病在肩背”。立秋養收,以順應天地之氣。艾灸各個關節、脾俞、足三里、豐隆可以祛濕養胃。處暑(公曆 8 月 22~24 日) 防溫燥;秋三月,謂之容平,自然界景象因萬物成熟而平定收斂。“早卧早起,與雞俱興”。艾灸腹部穴位,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白露(公曆 9 月 7~9 日) 當養陰《黃帝內經》指出:“四氣調神者,、隨春夏秋冬四時之氣,調肝、心、脾、肺、腎五臟之神志也。”艾灸血海、內關、神闕、關元、氣海、天樞預防著涼易瀉肚,和養陰。秋分(公曆 9 月 22~24 日) 防燥涼《黃帝內經》講:“肺主宣發肅降,肺是水上之源,肺開竅於鼻,肺主皮毛,諸多憤郁,皆屬於肺,在志為悲,在液為涕,在體合皮毛,在竅為鼻。”艾灸氣海、中脘、關元、天樞、足三里、三陰交可保養肺陰、護肺和養陰。寒露(公曆 10 月 8~9 日) 防寒涼“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後,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無生意,常欲使氣在下。”意即每年農曆八月初一以後,很快進入深秋和寒冬季節,應當重視足部保暖,防止下肢受寒。艾灸湧泉、足三里、三陰交、可以保護下身暖和。艾灸肩井、天宗可防肩周炎。霜降(公曆 10 月 23~24 日)宜進補中醫上有句古話叫“脾是生痰之源,肺是儲痰之器”,痰濕產生的根源在於脾胃功能失調。為什麼脾是生痰之源?就在於它是管濕氣的,濕氣多了化不出去就變成痰飲了,所以從根本上祛濕就要健脾。另外,中醫里還有句話叫“脾為氣之源,腎為氣之根”,就是說氣雖出於肺,但卻是根於腎的,霜降進補,調養脾胃是關鍵。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艾灸風門、風池、肺俞、腎俞、中脘、天樞、足三里可化痰祛濕。立冬(公曆 11 月 7~8 日)養精補腎精《黃帝內經》講“冬三月,些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天進補,開春打虎。”艾灸背部膀胱經可養護陽,補腎精。小雪(公曆 11 月 22~23 日)溫腎陽《黃帝內經》講:“夫百病之始生也,皆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剛傷臟,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這裡所說的“風”“寒”“暑”“濕”,包括“燥”“火”中醫稱之為“六邪”。艾灸腎俞、湧泉、足三里可養腎,保護陽氣。大雪(公曆 12 月 7~8 日) 要溫補避寒冬屬陰,大雪時節是一年中陰氣較盛的季節。這時如果藉助天氣的優勢養陰,則可以調整體內的陰陽平衡,尤其是陰虛的人。中醫認為,水是陰中的至陰,因此隆冬之際,多喝水可養陰。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艾灸湧泉、腎俞、肺俞可溫補不受寒。冬至(公曆 12 月 21~23 日) 護陽氣《黃帝內經》上說:“冬三月,此謂閉藏。”也就是要關閉所有開泄的氣機,要收藏住。冬至一陽生,從這一天開始陽氣慢慢回升了。艾灸腎俞、至陽可以保護陽氣,藏住腎精。
推薦閱讀:

【橫樑壓頂】會嚴重影響家運和財運,你家犯了嗎?
內地孕婦「赴港生子」被叫停 影響仍將持續
人靠衣裝是真的:穿對衣服能-提高影響力
家居廚房風水影響你的愛情和事業
瑜伽變愚伽,這些瑜伽練習的錯誤,將會影響你的健康!

TAG:疾病 | 影響 |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