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認定的風水寶地,最終竟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艷

大明的歷史,幾乎是與黃河水患不斷鬥爭的歷史。從朱元璋的洪武元年(1368年),一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近兩百年的時間裡,黃河決口竟然有五十七次之多,平均不到四年一次的河患,給沿岸的百姓帶來難以想像的災難。嘉靖後期,黃河的治理終於有了顯著成績,而負責這項工作的人就是潘季馴。

嘉靖四十四年和隆慶五年,潘季馴兩次總理河道。這期間他不辭辛勞,千里奔波,深入工地,不顧個人安危,與役夫一起勞作,率領民眾堵口、築堤、修堤,黃河治理初見成效。

萬曆五年(1577年),潘季馴第三次總理河道。有了前兩次經驗,又經過認真勘查,他總結出一套治黃、淮的治理方針,提出「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八字策略。其中的「以河治河」,便是通過對淮河的築堤束水,再利用淮水對抗黃河的大量積沙,達到疏浚、治理黃河的目的。然而,淮水弱於黃河,想要「束水攻沙」就必須大築高家堰,從而將淮水蓄到洪澤湖內,再從清口全部放出,如此以增強淮水沖沙的力量。潘季馴將自己的治河策略上報,飽受河患問題困擾的萬曆皇帝此時卻猶豫不決了。

因為,在洪澤湖西畔的淮河入湖處,坐落著明代第一陵——明祖陵,這是朱元璋為其高祖、曾祖、祖父修建的陵寢,是太祖認定的一塊風水寶地。若依潘季馴言加高加長高家堰,淮水蓄入洪澤湖內,抬高其水位,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明祖陵被水淹沒。把祖宗的陵墓都給淹了?這不是觸犯了龍鱗?

一邊是因河患飽受塗炭的百姓,一邊是保佑大明江山的祖陵,該如何抉擇?萬曆皇帝苦苦思索著,若是淹了祖陵,黃泉之下如何面對自己的祖先?最終,萬曆皇帝下令,高家堰大堤只許整固,不可加高,其餘的工程措施全權交給潘季馴。

於是,一些潘季馴創造發明的遙堤、縷堤、月堤等堤防工程體系在黃河邊相繼築起,而具有決定意義的高家堰大堤卻只能被加固修復。潘季馴望著這無法加高的大堤,心裡不禁生起隱隱的憂慮。

新建的堤防體系發揮了作用,此後的將近十年,黃河沒有大的事故,這讓萬曆皇帝大喜過望,對潘季馴大加稱讚。可是,安靜了幾年的黃河接連在萬曆十五、十六年再次決口,治河難題又擺在了萬曆皇帝面前。他希望任用「老成才望」之人,其實,就是心裡惦記著潘季馴呢,潘季馴就這樣第四次被推到總理河道這個職位上。

上任的潘季馴舊事重提,上呈萬曆皇帝的奏摺中,他陳述黃河利害,是與百姓性命相攸關的大事,懇請皇帝以民為重,批准他加高加長高家堰,以達到長期杜絕黃河水患的目的,避免生靈塗炭。然而,這次萬曆皇帝仍是不予同意。

年事已高的潘季馴無奈,只得整修加固一些堤防、閘壩,將對堤防的防禦工作提到新的高度,希望通過主觀人為的防守制度,為治水防汛提供最後一道防線。萬曆二十年,「世事誤人稱老馬,機心終日愧閑鷗」的潘季馴以年老多病為由辭官,結束了自己漫長且艱辛的治河生涯。

然而黃河的治理再也沒有大的進展,到了明朝末年,黃河水禍不斷,所經之地滿目瘡痍,糧食絕產。水災又帶來瘟疫,老百姓缺吃少穿,貧困交加,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紛紛揭竿而起,奮起反抗。內部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外邊又有女真不斷擾邊,內憂外患、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大明這座帝國大廈最終轟然倒塌。也許,萬曆皇帝拋棄百姓,以祖陵為重而否決潘季馴提議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這樣的結局。

大明皇帝棄百姓安危於不顧也要特意保護的明祖陵,到了清朝康熙十九年,黃河奪淮,終於還是沉沒水底。這個被朱元璋認為是風水寶地,以期可以保佑大明社稷永固的祖輩陵寢,卻最終導致江山的覆滅,這點恐怕是朱元璋不曾料到的。


推薦閱讀:

頭領是怎樣從一群人中產生的,比如劉邦,劉備,宋江,朱元璋,毛澤東等等,他們成為頭領有什麼共同點?
朱元璋處理明朝貪污第一大案,凌遲、剝皮、抽腸、夷三族
明朝開國功臣, 朱元璋發小, 卻因為一件小事被滿門抄斬, 原因很現實
朱元璋顏值與子孫相差這麼大?其實可能是畫師問題
朱元璋為什麼能殺功臣?

TAG:明朝 | 風水 | 明太祖朱元璋 | 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