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的魅力
UFO研究者和愛好者關注、思考著人類、地球、甚至宇宙的命運,這種超前視野印證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在科技和生產力不發達的人類文明初期,面對無法理解的自然現象,人類求助於神仙、上帝和宗教,甚至專橫到不容質疑。現在,對UFO等超自然現象的探索使外星人取代了神仙,UFO迷可以任意鑽研、建立UFO組織和網站、質詢政府,各宗教也在準備迎接外星文明的衝擊。這無疑是人類社會歷史性的巨大進步。
人類對美麗浩翰的星空有著本能的喜愛和敬畏。人們難忘童年夏夜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聽媽媽講動人的神話故事。長大後明白宇宙的浩翰和人類的渺小,會更加不由自主地喜愛星空,那裡是人類的未來,隱藏著無窮的未知世界。
一般認為,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的大爆炸,其時間和空間之大難以想像。地球只是太陽系的小成員。美國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太空探測器飛行36年後,才於目前抵達太陽系邊緣,距離太陽約180億公里,是地日距離的125倍。太陽系在銀河系微不足道,銀河系直徑13萬光年,至少有2千億顆恆星。銀河系屬總星系,宇宙有無數個總星系,目前已經發現至少8千個河外星系。哈勃望遠鏡對著夜空保持視角4個月,拍攝到130億年前即宇宙誕生後7億年的星體。筆尖般小的夜空竟然包含1千多個星系,有至少1萬億顆恆星,每個恆星都可能有行星系。地球並非只是繞太陽轉,太陽系以時速7萬公里公轉一周需2.3億年,銀河系公轉周期上千億年,遠遠超出人類目前的測量能力。所有這些可見星系物質只佔宇宙總量的4%,其餘是不輻射也不吸收光線的未知暗物質和暗能量,分別佔22%和74%。
人類文明最初幾千年,對太空的認識幾乎只是簡單重複。直到工業革命後,尤其半個世紀以來的高科技信息時代,人類對宇宙和自身的認識才有了質的飛躍,人類的視野飛速拓展。平行宇宙這個概念1895年就由美國科學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但直到最近對普朗克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研究才表明,很可能存在無限個平行或多重宇宙。宇宙大爆炸理論不過百年,1964年發現3K宇宙背景輻射不過半個世紀,1992年暗物質理論不過21年,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模型和理論已面臨挑戰,有改寫甚至被推翻的必要。
人類、地球和宇宙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宇宙在大爆炸前是什麼?無盡的問號都和UFO之謎相通。科學家認為,「物理研究的盡頭是哲學」,「文明的核心是宗教」,即信仰。科學家無不為宇宙的神秘而震撼。偉大的猶太科學家愛因斯坦這樣解讀:「有種超越一切的力量,支持著全宇宙的科學法則和自然界運行變化,如果把這種力量稱為上帝,那我就要向這位上帝低頭。」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是虔誠的基督徒,他通過研究自然而不是聖經來研究神學。他沒能突破相對論瓶頸,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改變了現代物理學方向,為宇宙探索奠定基礎,把科學帶到更高領域。科研與信仰並不矛盾,牛頓信上帝,愛因斯坦更欣賞佛教,認為「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世界名校也都有教會大學的背景。
東西方古迹和古籍,乃至《聖經》中都有UFO記載,這絕非偶然。UFO僅是無數超自然之謎的一種。宇宙之浩瀚,不會只有地球人類。只是人類的歷史還太短,有待增長知識和開闊視野去發現外星生命和文明。另外,人類目前掌控的科技和能量尚無力作星際旅行。按控制能量年增2%計算,抵達最近的4.3光年之外的恆星所需能量要幾百年後才能實現。有人擔心外星文明抵達地球會帶來滅頂之災,但更多人認為,能星際旅行的外星人必有極高科技智慧,已越過野蠻社會並將善意幫助地球人。
如果把宇宙年齡比作1歲,那麼太陽和地球8月份才誕生,人類誕生於12月31日的22點,人的百年生命只相當於0.2秒。太陽是中年恆星,幾十億年後將衰退為紅巨星而吞噬地球。但人類不必悲觀,今天的科技已讓百年前的先人不可想像,幾十億年後的未來更無法預料。那時的人類會如何笑話今天的世界?也許那時人類能大規模遷徙到其他星球,甚至把地球移往另一顆恆星附近安家。
康德說,人類最應該讚歎和敬畏的是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律。創造奇蹟的猶太人把聖經濃縮為4個字:敬天愛人。黑格爾云:「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錢學森曾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深奧,以其睿智恐怕只是以一種反問的方式道出一種無奈罷了。答案或在另一問題中:為何中國中小學生想像力倒數第一?普遍看法是:應試教育扼殺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好奇心。
當孩子失去天真,國家就失去希望;當孩子失去好奇心和想像力,民族就失去前途。讓孩子更多仰望星空,對UFO、外星人等超自然現象和新科技去進行奇思異想。哪怕是空想、幻想、狂想、夢想,都是積極向上的成長而非凋零墮落,中國的愛因斯坦、霍金就在這樣的過程中誕生、成長。(本報駐特拉維夫記者陳克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