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平失陷內幕:宋哲元與日軍妥協後主動撤防

1940年,宋哲元因病去世,得年55歲,可謂英年早逝。在他身後,國共雙方的很多軍政要員都撰寫輓聯,其中不乏褒揚之詞,特別是對於長城抗戰宋的愛國舉動加以讚頌。不過,對於宋哲元的功過朱德和彭德懷共同撰寫的輓聯似乎更加精確和真實:「一戰一和,當年變生瞬間,能大白於天下;再接再厲,後起大有人在,可勿憂乎九泉。」一戰,當指長城喜峰口大捷,關於這場宋哲元的成名之戰我們在之前的節目中已經講過,此處就不再贅述。我們在這裡講一講所謂的「一和」。

喜峰口大捷之後,宋哲元特意寫了「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有進無退,死而後已」兩幅條幅,立即被多家報紙製版刊載,成為傳送全國的狀語,更是激勵了全國的抗日熱情。1933年5月31號,中日簽訂《塘沽協定》。長城抗戰結束,二十九軍撤出了長城陣地。

宋哲元在下達撤退令的同時,特地撰文昭告全軍,稱「我以三十萬之大軍,不能抗拒五萬之敵人,真是奇恥大辱。現狀到此地步,我們對於時局尚有何言?所可告者,仍本一往之精神,拚命到底而已!」然而,隨著蔣中正的嫡系部隊撤出華北,二十九軍控制了北平、天津、河北、察哈爾等地,宋哲元對於日本人的態度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二十九軍進駐平津,是得到了日本的華北駐屯軍的默許。

日本人認為,宋哲元、張自忠長期受南京政府的排擠,早就和蔣中正離心離德,最有可能培養成為親日勢力。對於日本人的拉攏,宋哲元雖然是堅拒,不過他同樣不希望蔣中正的勢力進入華北,希望保住這塊來之不易的獨立王國,也正是這種模稜兩可的猶豫態度給了日軍奪取華北的可乘之機。

1937年,蘆溝橋事變爆發。面對日軍,宋哲元仍心存幻想,他談話稱「能平即能和」,並執行了撤兵。盧溝橋駐軍撤至長辛店及衡門口,蔣中正電令宋哲元「不屈服、不擴大」方針,就地抵抗。13號,蔣中正再電宋哲元決心全力抗戰,「盼與中央一致,勿受敵欺」。然而,宋哲元與日方在北平成立了第二次協議,並報請中央批准,主動撤除了北平的城防。這一系列的舉動,導致了華北守軍的千里大潰敗,致使華北失守。在這方面,宋哲元是難辭其咎。作為軍人,宋哲元無愧其勇。然而作為政治人物,宋氏的行為可以說是不太合格。平津失陷後,宋哲元的部隊被取消了番號,他本人憂憤交加,最後大病一場,黯然離開了軍界。

推薦閱讀:

林瑞陽深情凝望張庭 揭秘其當年拋妻內幕
媒體揭羽絨製品內幕:幾塊錢飛絲冒充幾百塊鵝絨|羽絨製品|以次充好
服裝行業內幕
民國八大胡同的行規、內幕

TAG:內幕 | 日軍 | 妥協 | 宋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