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腿也能無懼馬拉松
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健身,而跑步是最方便的健身方式,近年來漸成時尚和潮流。我有一個朋友,年輕時沒見怎麼鍛煉,中年時突然迷戀起跑步,而且狂熱馬拉松。在剛剛結束的上海馬拉松比賽中,全程堅持,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我很為他高興。今日來訪,無意中發現我的這位朋友有些「O」型腿,我大腿一拍:朋友,我有可能讓你下次的馬拉松成績提高!朋友有些不解,我就給他詳細解釋了原因。
跑步時,左右腳交互往前踏出,當中會產生單腳站立的瞬間。這時候,腳踝、膝蓋、髖關節會連成一直線,由骨盆來維持穩定,這樣才能不浪費多餘的能量,順暢、輕巧地完成動作。而O型腿的人其膝蓋會往外突出,腳踝、膝蓋、髖關節就無法形成一直線,造成骨盆容易下陷,為了保持穩定,自然就必須用掉多餘的能量,使得跑步的速度變慢。當以O型腿的姿勢踢地面時,膝蓋的方向為外旋,踢出的力量會到達斜前方,使得往正前方的推進力量變小。固定支撐腳那側的髖關節的肌肉其負擔會很大,使得這些肌肉無法將所有的力量運用到跑步動作上,臀大肌難以完全收縮。另外,腘繩肌會以膝關節的屈曲為優先,將髖關節的伸展動作拖延,造成跑步時屁股呈現下陷(骨盆往下)的狀態,這樣一來,骨盆的位置將無法固定,推進力也就變得更差。
因此,O型腿的人與正常腿形的人在骨盆位置和骨盆穩定性上會有非常大的差異。
O型腿形成原因
除了遺傳、外傷或其它疾病導致之外,最常見的原因是長期不良走姿、站姿、坐姿及不當運動導致的失衡。走路外八字腳、稍息姿勢站立、長期穿高跟鞋、盤坐、跪坐、蹲馬步等,會給膝關節向外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會牽拉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長期如此會導致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鬆弛。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是膝關節內外側角度的穩定結構。當外側副韌帶鬆弛的情況下,內側副韌帶偏大的力量就會牽拉小腿脛骨向內旋轉,導致關節發生移位,形成膝內翻。
O型腿有哪些危害呢?
正常的膝關節,壓力會平均分布在關節面上的。而O型腿的人由於膝關節內翻,身體重量就過多集中於膝關節內側掛接面上。過度的壓力和摩擦力,會導致膝關節內側軟骨面磨損,脛骨平台塌陷,繼發骨性關節炎。等年齡大了,就容易出現關節痛。
其次,O型腿的人,由於身體重量集中在膝關節的內側,承重線內移。這就使得在行走和站立時,大小腿都是外側肌肉(外展肌群)用力多,而內側肌肉(內收肌群)無法用上力。這會造成腿部外側肌肉發達,而內側肌肉菲薄,導致內側弧面明顯,下肢輪廓線外移,難免給人一種小腿骨彎曲,雙下肢臃腫的感覺。
下面教幾招自我矯正O型腿的鍛煉方法,供參考:
1.坐骨踏步,每次30秒,每組6-10次。每天2-3組
2.單邊大腿抬起,每次60秒,每組6-10次。每天2-3組
3. 打開髖關節,每次60秒,每組6-10次。每天2-3組
跑步是很好的鍛煉方式,也有很多學問,比如跑步姿勢,跑步時配合的呼吸模式等,在開啟跑步+打卡模式之前,我們提醒注意矯正骨盆與腿型,這樣跑步的成績會更好!
推薦閱讀:
※跑者應該進行交叉訓練的5個理由
※大洋洲堪培拉馬拉松歸來,報告
※一個45歲的家庭煮婦的半馬
※我「參加」2017年上馬了啊!——11月12日上海全程馬拉松現場觀摩4小時紀實(多圖)
※女子駕車闖入馬拉松賽道!險些撞倒選手只為趕去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