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中醫西醫大PK

痛經,我想每個女人都有過,痛經發生率為33.9%,其中有10%的人嚴重影響工作、生活。一般的痛經,是子宮痙攣性疼痛,來月經第一天最劇烈,持續2-3天後緩解,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內側,引起腰酸、下腹墜痛、大腿酸痛等,劇烈的痛經會痛的冒冷汗、噁心嘔吐、腹瀉、頭昏、乏力、臉色蒼白等不適。

西醫眼中的痛經

臨床醫學把痛經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痛經是無盆腔器質性病變的痛經,簡單的說就是啥毛病也沒有的痛經,它不是一個真正的「病」,它只是癥狀而已,這種痛經占所有痛經的90%以上。

繼發性痛經,也就是因為子宮有器質性病變,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子宮腺肌症引起的。這種痛經,治好子宮的疾病,才是根本。

原發性痛經是前列腺素太多了

你以為只有男人有前列腺素嗎?女人也有,前列腺素的命名只是因為最初是在精液里發現這類物質才這麼叫的,後來研究發現很多組織都可以產生前列腺素,包括我們女人體內的子宮內膜組織。

痛經和生孩子的宮縮引起的疼,都是前列腺素乾的。前列腺素增多後,引起子宮痙攣收縮,收縮地厲害了,子宮就出現部分缺血,然後就引發疼痛。而前列腺素也可以經過血液跑到胃腸道、泌尿道、血管壁,引起噁心、嘔吐、頭痛等其他的癥狀。

中醫眼中的痛經

祖國醫學認為,痛經大多是由宮寒血寒、氣滯血瘀、身體虛引起。

經前期、經期不避寒:從經前期開始,氣血就開始瘀滯,此時不避寒,寒氣很容易滯留體內,血遇寒則凝;月經期更不能受寒,這時全身的氣血都被調集起來去排子宮裡的淤血,身體處於一種空虛狀態,防禦失守,寒氣一旦進入體內,不但會很快出現痛經,還會因子宮內的瘀血排不幹凈造成嚴重痛經、宮寒、子宮肌瘤、不孕不育。

身體持續受寒:冬天穿的少、夏天吹空調;穿露腰、露肚子的衣服,穿露腳踝的褲子,不注意腿腳的保暖。寒氣長驅直入,直接進入子宮,造成宮寒。

過食冷飲、寒涼食物:冰激凌、冷飲、酸奶、水果、沙拉、涼茶、清火消炎的藥物等都是陰寒之物,易傷陽氣。陽氣不足,則無力消除體內的陰寒,造成血寒。

肝主疏泄,肝氣喜歡調達,就像大樹一樣,喜歡自由的舒展,不能被憋著。當我們緊張焦慮、煩躁易怒、情緒糾結時,肝氣不順暢,肝鬱則氣滯,氣滯則血瘀,氣血不順暢就會痛經。

有些人說痛經,生完孩子就好了,但為啥還有很多寶媽痛經呢。其實身體虛,也會導致痛經,比如熬夜、長期睡眠不足、勞累過度、過度減肥、飲食不規律、人流等,導致腎精和氣血過度消耗,造成氣血虧虛或腎虛而痛經。這種痛經是小腹隱痛、墜痛,或腰骶脹痛。

治痛經,中醫西醫來PK

西醫靠止痛藥、避孕藥

臨床醫學認為,既然是前列腺素增多引起的,那就吃可以減少前列腺素生成的葯,也就是我們經常能買到的止痛藥,80%的痛經吃止痛藥能夠得到緩解。

另外,口服避孕藥可以抑制排卵,減少前列腺素生成,對痛經的緩解是90%,而且還可以避孕、穩定月經周期。

但吃藥畢竟是請外援,身體多少會有些不良反應。

中醫治痛經:寒者溫之,郁者通之,虛者補之

中醫講究的是辨證論治,平衡自身的能量,不同的病因不同的調理方法,並不是千人一方。

寒性痛經,就是那種是遇寒加重,得熱則減的,用手摸摸小肚子冰涼冰涼的,月經的顏色也暗,血塊多或大。可以喝生薑肉桂紅糖水+艾葉泡腳+艾灸肚臍。

氣滯血瘀引起的痛經,平時多運動,常泡腳,促進血液循環,經常用玫瑰花、山楂、陳皮、紅糖等泡茶喝,疏肝理氣,行氣活血。每次生氣或心裡不痛快時,一定要記得按揉肝經上的太沖穴,能疏肝理氣,讓濁氣、淤阻之氣及時消失。長期心情不好的,多推肝經。

身體虛引起的痛經,一定要調整生活方式,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勞逸結合,同時吃些補益氣血的食療,比如南瓜大棗小米粥、當歸燉蛋、黑芝麻、桑葚、黑豆之類補腎精之品。

月經乃是女人的根本,痛經的姑娘最好跟著姨媽調理福袋,階段性的調理,我們會按照你的月經分型,根據月經前、月經期、經後期、排卵期不同的生理特點,配置適合你的食療產品和日用品,還有詳細的調理方案,讓你簡單輕鬆的調月經。


推薦閱讀:

屁股翹好看?非也!此乃骨盆前傾!
診脈賦-中醫脈訣
面相部位詳解(一)
中醫面診圖解
紫極先生漫談古中醫(四)

TAG:中醫 | 西醫 | 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