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顆雞蛋騙了我們20年!
近日,中國營養學會發布《中國居民營養關注度大數據白皮書》,雞蛋名列國人最為關注的十大營養食物前三甲。都知道雞蛋營養多,但關於吃雞蛋的這些學問,你真的不一定知道。下面海豚君就來給你說道說道。
播放GIF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8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
由此看來,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海豚提醒: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煮雞蛋的最佳時機很好把握。涼水下鍋,水開後算好5分鐘,煮出來的雞蛋既被殺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較完整地保存營養素。
此外,煮蛋時還可掌握以下技巧:
水必須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消化;
煮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
然後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
土雞蛋,也就是散養雞下的蛋,一般被我們認為更加營養、綠色或者更加好吃,也更加安全;而飼養雞蛋(洋雞蛋)總和「人工飼養」、「食用飼料」掛鉤,被認為是人造的、不安全的。
實際上,土雞蛋、洋雞蛋主要營養成分,整體上是沒有顯著差別的。不過,真正的土雞因為生長期一般達到幾個月,甚至幾年,它們的肉質會更勁道、下的蛋吃起來也會更有韌性。
誤區2:常吃雞蛋導致膽固醉偏高
蛋黃中含有較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強有力的乳化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順拉變得極細,順利通過血管壁而被細胞充分利用,從而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
而且蛋黃中的卵磷脂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進入血液中進而合成乙酞膽鹼,是神經遞質的主要物質,可提高腦功能,增強記憶力,不會導致膽固醇升高。
誤區3:生雞蛋更有營養
生吃雞蛋不僅不衛生,容易引起細菌感染,而且也不營養。
生雞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導致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雞蛋內含有「抗胰蛋白酶」,會破壞人體的消化功能。
誤區4:雞蛋不宜和豆漿一起吃
一部分人認為: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分子,與雞蛋中的粘液蛋白相結合,會影響營養成分的吸收。
但是科學家告訴我們:豆漿在加熱之後其胰蛋白酶就已經失活了,所以豆漿和雞蛋是可以一起吃的。
誤區5:感冒時不能吃雞蛋
專家指出:人在感冒發燒時,抵抗力有所下降,基本上是食不知味,體內缺乏營養。
大家都知道雞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所以,吃雞蛋對於病情的恢復是有所幫助的。生病時盡量去吃雞蛋羹、蛋花湯,不要吃油炸或者煎蛋。
誤區6:產婦要多吃雞蛋
在我國,孕婦是受到特殊對待的人群,坐月子時大量吃雞蛋更是一種習俗,但是醫學專家做過實驗:孕婦一天吃十個雞蛋跟吃三個雞蛋身體所吸收的營養是一樣的。
吃多了會增加腸胃負擔,一兩個足矣,再吃點蔬菜、瓜果等以求達到膳食平衡。
關於雞蛋的2個小技巧
挑這樣的雞蛋更新鮮
相同大小、感覺比較重的是新鮮雞蛋;或者用手搖一搖,內部沒有晃動感的是較新鮮的雞蛋。
煮熟後,新鮮的雞蛋不容易剝殼,而不新鮮的雞蛋蛋殼容易分離;蛋黃在正中間的是新鮮的雞蛋,偏離越遠越不新鮮。
這樣存儲更科學
一般來講,存放在2~5℃的環境下,雞蛋的保質期是40天,夏季室內常溫下10天。考慮到在購買時雞蛋往往已經在超市儲存了一段時間,所以購買雞蛋最好以一周的食用量為宜。
買回來放冰箱前,用干布擦乾淨,不要用水洗,水洗會破壞蛋殼外的保護膜。由於蛋黃的比重小於蛋白,選擇將雞蛋的大頭向上,小頭朝下,直立存放,不會很快發生貼皮等現象。
小小一顆雞蛋,居然騙了我們20年,今天總算把你搞清楚了!
推薦閱讀:
※讓我們越做越愛
※90後的我們都懂得了什麼
※一個孩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修行到底修什麼?
※誰敗壞了我們的心態?
※我們是如何變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