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意把萬拳之王少林心意把

少林心意把有三十六種變化,以練底盤功夫、增長內勁為核心,集功、拳、力、意為一體。現在少林拳遺留的心意把有鋤钁把、山河把以及起落把等幾套拳把。流傳於世的十二把有起式把、左右把、翻身把、地盤把、騰挪把、十字把、推倉把、掃潑把、起縱把、展翅把、亮翅把、跳躍把。少林拳有三十六把,除以上十二把架勢外,還有鷹捉、虎撲、斬手、探海深望、正把、斜把、趕馬三捶、白猿洗臉、燕子取水、鎖喉等,一左一右化為七十二種打法。

心意把的練習特點是集步法、身法、破法、打法、內勁、氣功、樁功、輕功、硬功、練力於一身,即使練習者用盡畢生精力,也不易達到最高之境界。

心意把基本樁功練習要求提膝扭腰,左拳右掌,腳弓發力,腳尖上鉤,用鉤崩之勁,力貫足弓,上、中、下齊用,腰催力發,可發敵於丈外。

心意把練習要求全身配合,攻防兼備,呼吸配合,哼哈發聲,嗯咦倒人。練習外形一領一追,一手攻一手防,追風趕月不放鬆;一腿提,一腿撐,腳踩去意刮陣風,腰要擰,胯要松,身體配合,纏墜裹扣,提拉對掙。然雖其變化多,則一理通則百勢皆通。

少林心意把內外兼修,身、步、拳、腳、心、意,要達到三節明:起、隨、跟;四梢齊:上提下墜中束練,一念動四梢皆至;五行固:閉住自己五行,克他人五行,「五行好比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心與意相合,意與氣相合,氣與力相合,達到三齊六合,步要不丁不八。其「氣自丹田起,如虎之恨,如龍之驚,氣發隨聲,聲隨手起,手隨聲落」,一枝動而百枝搖,吞吐務要內提外隨,身以滾身而起,手以滾手而出,身進腳手隨,常有「未見步行身先進」之說。發力起把以鼻發聲;起,長身而起,起若舉鼎;落,展身而落,落如分磚;踩勁發「咦」,如置物於足下。

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左手與右足、左肩與右胯合,左右皆同,內外尤當合,共十二合。

五官合心 :

耳與心合益聰,目與心合益明,口與心合益勇,鼻與心合益力,手與心合益疾,前不實則探,後不實則倒,不探不倒,方見四梢齊,此所合者何也,合之有所助也。譬如耳本聰,有聽聲之用,再加心去聽,則益增聰矣,余可類推。

身行動法 :

心動如火焰,肝動如飛箭,肺動沉雷聲,脾動大力攻,腎動快如風,五 行順一氣,放膽即成功。手似葯箭,身似弩弓,消息須用後腿蹬。此箭引喻最切要,自須明白,五氣練成一家,自然見長,但提氣隨吸用,贅力隨呼出,此猶不可不知。 手足法指要 :

手起撩陰,腳打膝分,膝起望懷,肘發護心,手之出入不離口,足之進退緊隨手,足隨手起,手隨足落,手到步不移,定然打去遲。故曰:手起在人而落於已,足起在人而落於人,步則進盡退存,手則滾出滾回。

身法指要 :

身法者,起、落、進、退、返、側、收、縱也。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之,上提下贅中束練,動靜呼吸一氣連,身心一動腳手隨,要將兩手並一腿,前手領,後手追,兩手互換一氣摧。

習藝指要 :

藝以習而精,力以用而出,頭束肩要提,氣贅腿有力,舉步妙存盡,滾手神出入,身動腳手隨,手到步須移,撥擺分左右,挑接看高低,胸上定眼位,手出口不離,相交手接取,動靜合呼吸,試觀嬰兒玩,天然最可思。

註:對於練習心意把曾還有這樣的說法:最好是夜晚去郊外比較孤僻的墳地、山崖、窯洞、密林等幽靜且無人無光之地練習,在這樣的環境下能更好地鍛煉練者的心意膽識和天地之間自然反應及精、靈、顫勁等,鍛煉效果尤佳。

——武——術——歸——宗——

昔日少年武為尊,而今鄰里少傳人。 冷落多見練武場,人少並非學子貧。

有人甘學跆拳道,喜將韓裝著於身。 我輩武友勤奮起,弘傳國粹萬年春。

謝謝各位師兄關注,我們會一直努力!


推薦閱讀:

、【少林拳】
少林拳 | 正宗少林步拳
少林拳 正宗羅漢神打之外八腿*
南少林金剛鐵骨拳
少林拳 | 少林二門八級拳(上)

TAG: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