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蔣經國與台灣民主化

蔣經國與台灣民主化

文|張鐵志

在大陸,不少人都強調蔣經國在台灣民主化扮演的關鍵角色;在早期的學術文獻中,也的確有部分論文強調蔣經國的民主信念。問題是,蔣經國到底是主動推動了民主改革,還是受到環境壓迫不得不然?

  如何解釋台灣的民主轉型,既是許多台灣人的共同關懷,也是不少大陸朋友關心的問題。有人強調經濟社會現代化結構性原因,有人則強調行動者的策略性互動。  在大陸,不少人都強調蔣經國在台灣民主化扮演的關鍵角色;在早期的學術文獻中,也的確有部分論文強調蔣經國的民主信念。問題是,蔣經國到底是主動推動了民主改革,還是受到環境壓迫不得不然?理解蔣經國的角色,不只是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而是可以真正讓我們理解台灣民主化的動力與原因。  強調蔣經國作為民主改革者角色的論點經常忽略一個歷史事實:亦即就在他宣布解除戒嚴(1987年)的幾年前,發生了嚴重鎮壓黨外民主勢力的美麗島事件(1979年12月)。  如果蔣是一個改革者,那麼我們該如何解釋美麗島事件的鎮壓?  政治學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統治者永遠都想要保持政治權力。面對社會要求改革的呼聲,他會考慮鎮壓成本與容忍成本何者較為巨大。一旦民間要求政治改革的壓力讓他無法忽視,甚至鎮壓也很難維繫其政權時,威權統治者就可能考慮實行某種改革,來維持政治權力的延續。這正是台灣的歷史事實。  美麗島事件  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戰後高壓極權的台灣開始鬆動,所謂的黨外民主運動開始成形,參與選舉、創辦雜誌。1977年底舉辦五項地方公職選舉,「黨外」人士進行全島串聯,多人以「黨外」之名競選,最後贏得4席縣市長、21席省議員、8席台北市議員、146席縣市議員、21席鄉鎮市長。這場大勝利讓他們逐漸成為一個非正式的政團。  1978年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更多知識分子投入選舉,如女性主義鼓吹者呂秀蓮、台大哲學系教授陳鼓應等人。「黨外」人士以黃信介、林義雄和施明德為中心,成立「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作為共同的選舉後援組織,並發表十二項共同政見。  面對黨外勢力逐漸壯大,國民黨無法容忍,開始採取壓制行動。1979年一月,警備總部在1月21日以「涉嫌參與匪諜吳泰安叛亂」的莫須有罪名逮捕余登發父子。翌日許信良、張俊宏等人齊集橋頭鄉,發動示威遊行要求釋放余登發。事後,余登發被判處8年徒刑,桃園縣長許信良被停職兩年。  但黨外持續前進。6月,兩個黨外雜誌先後成立。一份是由康寧祥擔任發行人的《八十年代》雜誌;另一份是由黃信介為發行人,張俊宏為總編輯的《美麗島》雜誌。《美麗島》雜誌不只是論政,而是要組織群眾。在封面「美麗島」的刊名下,英文寫著「The Magazine of Democratic Movement」(民主運動的雜誌)。施明德後來更說,創辦《美麗島》的目的是「要形成沒有黨名的政黨。」《美麗島》雜誌發行到第四期時,發行量已經超過10萬本,顯見民心求變。  197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舉辦一場示威遊行,引發激烈警民衝突,並給予國民黨鎮壓反對運動的借口,事後對黨外主要領導者展開大逮捕。1980年2月黃信介、施明德、林義雄、姚嘉文、陳菊、呂秀蓮、張俊宏、林弘宣等八人在軍事法庭上被以叛亂罪判刑,其餘33人亦被判刑2-6年不等。  很明顯,面對越來越組織化的黨外民主運動,主政的蔣經國決心要一網打盡,徹底鎮壓。但是統治者沒有料到的是,美麗島事件的鎮壓並不能壓制住已經崛起的人民聲音。當80年代的布幕拉起,更多的社會力量和異議聲音開始吶喊。上世紀八十年代:社會力的崛起  首先,1980年底舉行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黨外勢力取得良好戰果,整體得票率比70年代更高,約為3成。尤其,幾位美麗島受刑人的家屬出來參選「討公道」,都高票當選。次年,美麗島大審的律師辯護團多人參選市議員,如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也都高票當選。黨外已經重整出發,並確立了約3成的民意基礎,讓國民黨無法忽視。  黨外政治力量更進一步組織化。1982年9月,再度提出競選共同政見;1983年,不同派別分別成立「黨外公共政策研究會」,「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同時,1983年立委選舉得票率為29.3%,高於1980年的27.9%。1985年,兩派共同成立「1985年選舉中央後援會」。這已經是1986年9月正式組黨的先聲了。  除了政治組織,80年代也有更多的「黨外雜誌」出現。這些雜誌報導政治黑幕、社會不公,激烈批評政府,因此也屢屢遭到查禁。但查禁之後,又會有新的雜誌前仆後繼的出現。  政治之外,進入80年代後,由於政治空間擴大,所以出現各種社會運動和街頭抗議,尤其從1983年開始劇增:環保、勞工、消費者、原住民、學生運動等等。據統計,從1983年到1986年,有3000件街頭抗議事件。  民間壓力之外,國民黨機器也開始逐漸損壞。首先,從80年代初開始,蔣經國的健康就不斷惡化。其次,國民黨的統治也發生一連串危機,如1984年的「江南案」,1985年的十信事件金融醜聞(並導致財政部長下台)。  同樣不可忽視的是美國給予國民黨政權的壓力。雖然台灣和美國在1979年斷交,但是台灣仍然需要美國的政治支持。而80年代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年代,也給予台灣需要進一步革新的壓力,來持續強化作為「自由中國」的國際形象。  必須指出,蔣經國並非黨內最保守的力量。他確實希望透過小部分改革來維持國民黨的權力。所以在上世紀70年代初,他擔任行政院長後,開始拔擢部分本省籍精英;1984年國民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又增加了本省籍的中常委,並提名李登輝擔任副總統;1986年三中全會,決定政治革新。他是一個看到民主化壓力,知道無法逆勢而為的聰明統治者。  這裡的一個關鍵是,台灣的民主化很大部分是與本土化的動力重迭的。因為國民黨作為一個移入政權,把絕大部分政治權力都集中在作為台灣少數族群的外省人身上,而且堅持所謂中央民意機構必須維持中國法統,而無須具有本地代表性。以省籍不公為基底的威權統治,成為反對運動最重要批判主軸。因此,黨外運動要求民主化,也就是要求讓本省族群更能享有政治權利的機會,要求讓政治權力本土化。 蔣經國清楚認知到這個矛盾,所以才先在70年代,後在80年代,以拔擢本省籍精英,作為政治革新的手段,但並未進行大規模改革。直到伴隨著本土化而來的民主運動在80年代前半越來越強時,他清楚知道國民黨不推動本土化,很難具有正當性。因此,在他容忍組黨的1986年,他說出「我也是台灣人」這句話。  第二年,他廢除長達將近40年的戒嚴令。半年後,1988年一月,蔣經國過世。  結論  回顧上世紀台灣的80年代,確實是一個顛簸動蕩的年代,但相對於其它國家的民主轉型,又是一個相對比較寧靜的過程,沒有大規模的暴力與流血。這當然是政府與反對者的摸索與智慧。  台灣的民主化顯然絕非來自蔣經國的良善,說他「開啟」或「帶領」台灣民主化,都是不準確的。是先有了反對運動的精英與民眾冒著各種風險去衝撞體制,形成了巨大壓力,而後蔣經國先從小範圍讓步,而後發現反對力量已經沛然莫之能御,尤其是認清作為少數族群政權的脆弱性後,他做出了一個順勢的決定,提名李登輝擔任「副總統」並且開放民主化。他的貢獻主要是在於認清時勢,做出明智的決定──且這個明智也表現在能讓國民黨成功度過民主化,持續掌握政治權力,並且為他贏來不少人眼中「改革者」的好名聲。


推薦閱讀:

你有哪些「不吐不快」的經歷?
有一個詞叫做思考力
我來說說 精日 吧。
別瞧不起底層人士,對他們的態度決定了我們的格局
天災時期,餓死軍人是否比餓死百姓更為嚴重?

TAG:台灣 | 思考 | 蔣經國 | 民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