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黃帝其人其事

古人是這樣記載的。黃帝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馬王堆帛書《黃帝·觀》說:(黃帝)「令力黑浸行伏匿,周留四國,以觀無恆善之法則。力黑視象,見黑則黑,見白則白。」力黑,也就是力牧,傳說為黃帝之臣。黃帝叫他悄悄地查看周圍國家的情況,觀察經常變化的法則。力黑看事物的形象,「見黑則黑,見白則白」。這個人是實事求是的,是可靠的,見黑是黑,見白是白,不顛倒黑白。

皇甫謐還說,「黃帝都涿鹿」 涿鹿在幽州境內。幽州指哪裡呢?據《周禮·職方》載,「東北曰幽州」。《呂氏春秋》載「北方為幽州,燕也。」《爾雅·釋地》載:「燕曰幽州。」其範圍大至包括今北京、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皇甫謐不採一說,他指出,有另一種說法:「或曰:黃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這只是一種說法。

下面的故事就是眾所周知的了:

神農氏衰落的時候,黃帝講修道德、教化民眾,諸侯都來歸附他。黃帝馴化了許多猛獸以備戰爭之用。與神農氏在陂泉之野交戰,三戰而勝。又去征討蚩尤氏,涿鹿之野擒獲蚩尤,叫應龍在凶黎之丘把蚩尤殺掉。一共打了55場戰爭,一統天下。

黃帝有熊氏。少典氏族的人。少典氏族的一個小夥子娶了有蟜氏之女附寶,生了兒子,這個兒子就是黃帝。長於姬水,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黃帝叫歧伯嘗百草味,與雷公一起論經脈,為人治病;叫蒼頡取象鳥跡,始作文字,記載歷史,從此開始。黃帝時,出現了個現象,螾(蚯蚓)長的如虹一樣大。也有人說大星如虹。另據《史記·封禪書》說:「黃帝得土德,黃龍地螾見。」因為有土德,黃龍與大蚯蚓一起出現了。黃帝采銅鑄鼎。黃帝娶四妃,生二十五子,依次名叫西陵氏累祖、方雷氏女節、彤魚氏、嫫母。

在黃帝時期,養蠶、舟車、文字、音律、醫學、算數都先行發明,並得到發展,他的功勞為後世所稱讚,被譽為華夏的「人文初祖」。

傳說黃帝以玉為食。《山海經·西山經第二》說,有一座峚山,這座山長丹木、流出丹水,丹水西流注於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是生玄玉。」看來沸沸湯湯的玉膏,是如玉色的清水。因為下文又說:「玉膏所出,以灌丹木。」 玉膏是灌溉用的。丹木長到五年,五色都分清了,五味都馨香。黃帝便取峚山之玉榮,投放到鍾山之陽面。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

傳說黃帝珥兩黃蛇。《山海經·大荒東經第十四》說:東海水中的小塊陸地上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叫禺虢。這禺虢是黃帝所生,是海神。《山海經·大荒北經第十七》也說,有儋耳之國,任姓,禺號子,食穀。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蛇,踐兩赤蛇,名曰禺彊。」在今內蒙赤峰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發現的興隆窪文化,距今已有8000多年,是中國北方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992年秋髮現第一對玉珥(玉玦),出土在117號墓主人頭骨的兩側,據此確認早期的玉玦就是玉珥。1994年,在135號墓又出土一對大型玉玦。在七號墓也發現了玉珥。玉珥為捲曲的蛇形,所謂禺虢「珥兩黃蛇」,是不是指帶兩個玉珥的人呢?如果是這樣,作為紅山文化源頭的興隆窪文化又給我們什麼啟示呢?凌源市田家溝第四地點紅山文化九號墓地發現的玉蛇,為當時的領袖人物珥蛇提供了一個確證。

傳說黃帝用夔皮做鼓。《山海經·大荒東經第十四》又說:東海中有一座流波山,深入海中七千里。山上有獸,形狀像牛,蒼身、無角、一足,從水中出入必帶來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名字叫夔。黃帝得到它,用它的皮做鼓,並用雷獸之骨做鼓槌,聲音傳五百里,以威天下。在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發現了許多上無蓋下無底的筒形彩陶罐,有人認為是「陶鼓」,如果此說不虛,夔之皮可能是用來做「陶鼓」的。

傳說黃帝之孫始均生北狄。《山海經·大荒西經第十六》說:在西北海之外,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魏書·序紀》開篇說:「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明確表示鮮卑族祖先是黃帝正妃嫘祖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昌意之子。因為昌意封地在北方,封地內有大鮮卑山(今大興安嶺),所以因之名號為鮮卑。鮮卑與漢人都是黃帝的子孫後代,同宗共祖。《魏書·序紀》又說:「其裔始均,入仕堯世,逐女魃於弱水之北,民賴其勤,帝舜嘉之,命為田祖。」意即昌意的後裔始均在堯時為官,並得到舜的賞識,任命為田祖,即管理農業的官員。鮮卑的分支慕容氏也自稱是黃帝後人。《晉書·載記第八》說: 「慕容廆,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鮮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於紫蒙之野,號曰東胡。」有熊氏,指黃帝。苗裔一詞最早出於《離騷》。苗裔之苗,本有「初生的植物、禾穀之實」的意思,後來從禾穀之實轉義引申為「子孫後代」;裔,就是「後代」之意。所謂「有熊氏之苗裔」,就是黃帝子孫後人的意思。慕容鮮卑人關於自己是黃帝、顓頊後人的記憶十分強烈,以至於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紫濛》篇中仍然說: 「慕容氏自雲軒轅之後,從於紫蒙之野。」軒轅,正是指黃帝。

傳說黃帝請女魃助戰。《山海經·大荒北經第十七》說:在共工之台那個地方,有個衣青衣人,名叫黃帝女魃。黃帝與蚩尤戰於冀州之野。蚩尤請風伯、雨師來幫忙,縱大風雨。黃帝對應,召女魃來止雨。「雨止,遂殺蚩尤。」女魃不能再回到天上了,但她所居住的地方不下雨了。叔均把這件事告訴了天帝,後把女魃放置到赤水北邊。「叔均乃為田祖。」女魃做過逃走的努力。要驅逐她的人咒她說:「神北行!」 女魃有止雨之能,能力過了,「過猶不及」,天不下雨了。

傳說黃帝妻雷祖、生昌意。《山海經·海內經第十八》說,流沙的東邊、黑水的西邊,有朝雲之國、司彘之國。司彘之國,似乎是馴養豬的部族。又說,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降處」二字,有被貶之意。韓流,生帝顓頊。若水,據考證,是黑水之意。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白話文 (全文)【中篇】
黃帝統一華夏,去向至今仍是迷
《黃帝陰符經》帶注釋
(2)黃帝內經 二十七
黃帝當真是部落首領嗎?

TAG:黃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