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博士、奧數冠軍們為何紛紛入佛門? | 中國人信仰危機

盧雁 騰訊文化

不管時代怎樣進步,人們的煩惱、痛苦一點也不會少,不僅不會少,還會不斷有新的煩惱和痛苦。今天的人類,就處在這樣一種似乎無法擺脫的焦慮之中。而宗教就是一條消解這種焦慮之路。這或許可以解釋近些年來許多寺院香火日盛的原因。

兩隻缽碗放在桌沿,不想要太多菜?就用大拇指碰碰小拇指;希望粥稠一點?請把筷子立在碗中央;希望粥稀一點?用筷子尖兒順著碗口繞一圈兒;不想要這個菜?直接擺擺手。在北京龍泉寺用齋(佛家稱「過堂」),除了用齋前十分鐘全場端身正坐齊唱《供養偈》,其餘時間,必須保持安靜。不能剩菜剩飯怎麼辦?於是就有了上述肢體語言。建於遼代的千年古剎,吸引了一批最具現代特徵的出家人,他們當中有清華博士、奧數冠軍、中科院博士、北大哲學研究生等。這種精神的魅力來自哪裡?宗教信仰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解救中國人的精神危機?

斑駁的紅牆、狹窄低矮的山門正中,「龍泉寺」三個字得湊近了才能看清。

龍泉寺坐落在北京海淀區鳳凰嶺山區,是中國近年來最引人注目的寺廟。

這是一個有點神秘的獨特的所在。

建於遼代的千年古剎,卻吸引了一批最具現代特徵的出家人,他們當中有清華博士、奧數冠軍、中科院博士、北大哲學研究生等。由此,龍泉寺尤其受到知識人的關注,而在這背後的是一種精神的魅力。

這種精神的魅力來自哪裡?澎湃新聞記者幾經周折,獲得了拜訪龍泉寺住持學誠法師的機會。學誠法師,正是這群現代學子的精神領袖。

其實,在過去的若干年中,龍泉寺一度破敗,甚至被廢棄。直到2005年,經北京市宗教局批准,恢復為佛教活動場所。而帶領龍泉寺重走復興之路的,正是學誠法師。

在很大程度上,學誠法師是新一代僧人的代表。1989年農曆二月初八,年僅23歲的學誠法師成為全國漢傳佛教寺院中年紀最輕、學歷最高的名寺方丈,之後,其歷經中佛協副秘書長、秘書長、副會長、駐會副會長。2015年4月21日,學誠法師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新一屆會長,49歲的他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長。

龍泉寺,古樸,安靜。而寺外,就是北京著名的風景旅遊區,鳳凰嶺,熱鬧、喧囂。佛牆內外,兩個全然不同的世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象徵著神聖和世俗兩個不同世界的張力。

擺在這位新會長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張力的現實。其實,這並非佛教一家的困境,全世界的宗教都面臨現代化轉型的難題。

人類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整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現代化,在這樣一個世界上,宗教的位置在哪裡?如何尋找一條與世俗社會共處的途徑,成為世界上各大宗教面臨的共同挑戰。

應當說,世俗社會的發展,一方面擠占著神聖世界的空間,另一方面也反激起人們對於精神信仰的渴求。由此,我們看到一種奇異的景觀,一方面是世界日益的現代化,一方面是宗教在許多地方的復興。

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上的宗教,本身具有多樣性,且兩千多年來形成了「儒教治國、道教治身、佛教治心」的格局。不管時代怎樣進步,科技怎樣發展,經濟怎樣繁榮,人們的煩惱、痛苦一點也不會少,不僅不會少,還會不斷有新的煩惱和痛苦。今天的人類,就處在這樣一種似乎無法擺脫的焦慮之中。而宗教就是一條消解這種焦慮之路。這或許可以解釋近些年來許多寺院香火日盛的原因。

4月22日,在澎湃新聞記者與學誠法師逾兩小時的訪談中,法師多次提到兩個詞:法治和律制。「國家要有法治,佛教要有律制。」具體到一座寺廟,法師定下一切規矩的初衷,即要寺廟恢復清凈的道場,商業退出廟門,讓出家人能夠很好的持戒。

學誠法師一直是「人間佛教」的倡導者和踐行者。很多年來他一直在思考,究竟寺廟應該怎樣辦,才能走出一條既符合佛教傳統規制,又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道路?在傳承和變革之間,如何尋找一種通融和均衡。

人們依然樂意聞見暮鼓晨鐘的清凈寺廟和戒行嚴謹的苦行僧人,對於過於世俗化的寺僧則多持反感貶斥。那麼問題就來了:佛教這塊凈土如何抵禦世俗化、商業化的侵蝕?佛教在日益現代化的社會裡如何與人們的心靈形成一種契合?佛教在傳統與現代弘法中如何堅守其傳統內涵?更重要的是,佛教如何參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保有自身獨特的話語權?

但畢竟這一道佛牆難以阻斷外面日新月異的喧囂世界,比如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怎麼辦?法師說:「佛教界從來都不是落伍的。」

2006年,法師開通了新浪博客;2008年,「龍泉之聲」網站上線;2009年起,法師創建多語種微博;2013年,龍泉寺繼網路弘法後開始動漫弘法。

從莆田廣化寺,到扶風法門寺,再到北京龍泉寺,學誠法師在佛牆之內觀察社會,在與澎湃新聞記者的對話過程中,法師說得最多的不是佛教本身,而是國家、宗教、社會、法治、文化,「你不了解社會,你怎麼說話?」這位新會長微笑著反問。

對話:拿什麼拯救中國人的信仰危機?

1.近些年來,社會的道德底線被不斷突破,很多人呼喚道德重塑,我看了您的很多微博,讀後確實能夠產生一種人性的共鳴和回歸,您覺得佛教的教義能在多大程度上助力於整個社會的道德重建?

現代人類道德危機的癥結可以說是一切從個人出發、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一切服從於自我價值的價值標準和評價體系。形成這種道德意識結構的根本原因是真正宗教信仰的缺失,真正宗教精神的失落。

信仰的失落使個人無法找到「終極關懷」,無法實現生命的根本轉變,從而沉淪於各種慾望之中,永無休止。個人利益的追逐變成生命的唯一意義,自然也就無法、無暇正確認識自身存在於其間的整體世界和各種關係,無法獲得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

哪裡沒有信仰,哪裡就沒有道德。因此信仰的缺乏是人類道德危機的深層原因。社會道德建設離不開法律、法規的硬約束,但僅僅依靠這些硬約束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通過信仰和倫理的正信,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

2.您能不能具體分析一下佛教對於道德養成的關係?

佛教是內明之學,是一套系統有效的對內認知方法。人有六個煩惱:貪、嗔、痴、慢、疑、惡見,都是需要對治、克服的。只有從內心去除了這六個根本的煩惱,其它枝末的煩惱才有辦法對治。只有真正認識到問題的源頭,查找到道德危機的根源,才會有正確的方法、途徑、行為解決道德缺失,形成人心內在的自覺自律。從善去惡、勸善止惡是佛教對人生和社會的價值引導。

佛教的五戒十善對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和樂的家庭生活、和睦的社會秩序、和平的世界環境,具有直接的教育作用和約束力。十善業應是每一個公民具備的基本道德品質。

佛教的慈悲智慧、平等圓融、普渡眾生的精神和教義,能與任何時代、任何民族的文化中的優秀部分相協調、相彰顯,具有亘古常新的普世價值。

3.有些西方人詬病中國人,其中一個說法是,認為我們是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所以很可怕,您怎麼認為?宗教信仰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解救中國人的精神危機?

宗教固然有其世界性的特徵,但總體而言,中國人的宗教信仰,跟西方人不一樣。就佛教來說,主張人跟佛平等,就是每個人都有佛性,通過長期的修行、覺悟,最後都能成佛。佛的本意就是覺悟。儒家講,人人可以為堯舜;道家講,人人都可以得道成仙。我們對宗教的界定不像西方人那樣,不能說我們就沒信仰。世界上的四大古文明,只有中華文明沒有斷絕,其他文明都斷了。

中華文明為什麼沒有斷呢?這裡面就有信仰的因素。中國的特徵是,宗教信仰更加突出它的文化性,所以宗教信仰是在文化的鏈條上面得到傳承的。如果沒有這種信仰的力量來支撐,中國的文化不可能傳承這麼久。

信仰是人的性格中一種穩定的力量,有信仰的人會從內心自發地規範和約束自己。文化實際上也是一種信仰。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在於它重視信仰和倫理,使個體可以從中找到對人生的「終極關懷」。不過,近現代以來,由於傳統文化不斷地被拋棄,又隨著市場經濟的普及,西方文化的衝擊,人們對於物質過分追求,內心越來越空虛,乃至引發了國人的精神危機和心理危機。實際上這種危機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其根源就在於西方文化中主客二元、理性至上、功利主義的引發的個人中心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

4.我們怎麼來解救這種危機呢?

要解救這種危機,需要我們對症下藥。還是要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啟迪。

在中國文化的土壤中,內向的心靈智慧發展得尤其充分,佛教講「內明之學」,儒家講「正心誠意」,道家講「乘物以游心」。佛教性空緣起、萬物一體、和合共生的世界觀,身心不二、自他不二、依正不二的思想境界,以大慈悲心和般若智慧為核心的大乘道的生命觀念和價值取向,可以為解決現代性危機提供寶貴的精神資源。

人類需要融匯優秀文明的智慧,創造一種新型的心靈文化,促使一場源自內心、踐於社會,以「心文化」為核心的人類新文明的形成。

5.在互聯網時代,您覺得佛教的傳播應如何適應這樣的形勢?您是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一步步走進這個時代的?

在當今時代,媒體傳播對於社會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新媒體的日新月異,正對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產生革命性的影響。然而另一方面,在新媒體上也充斥著大量不良資訊,刺激現代人的物質慾望,並不能帶給人真正的幸福和安全感。

互聯網只是一個信息載體,關鍵是人們怎麼面對它、如何選擇它。我們可以去學習、借鑒別人好的東西,同樣,我們也能夠把我們好的東西奉獻給別人。佛教有許多凈化心靈,提升道德品質的理念和方法,通過博客、微博來宣傳佛教,能夠為現代人提供方便、及時的心靈幫助,讓人們增長智慧,消除煩惱。

佛教界從來都不是落伍的。與時俱進地掌握和利用新媒體技術來做好佛教文化的傳播工作,不僅能夠減輕寺廟管理方面的壓力,同時也能夠為信教群眾提供更多的方便。同時,藉助網路傳播手段還能讓普通民眾、國外信眾及國際友人了解到中國佛教界的點點滴滴,從而減少他們對佛教、對中國宗教信仰方面的誤解和偏見。

出家人不是生活在古代的人,要有勇氣接受新事物。

6.您在微博上用多種語言進行佛教教義的傳播,功德無量,但從傳統傳道的角度出發,這樣做有沒有必要?網路時代,給您帶來哪些挑戰?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世界各國越來越關注中國的崛起和發展。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往來,不僅是政治和經濟上的互惠合作,更重的是為文化上的互相交流。佛教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有著兼容並包、廣納一切的開放心胸。這在當今世界的多元文化語境之中更顯示出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跟世界的各地聯繫越來越緊密,但是了解我國佛教的人並不多,其主要原因就是語言的障礙和主動傳播得不夠。開設多種語言的微博,是希望以此成為架起不同國家、民族與文化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樑,更好地向世界傳播優秀中華文化,拓展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這也是推動中國文化走向國際的一種嘗試,為東西方的文化交流貢獻一份力量。

互聯網就是一個大海,再有能力的人,面對大海都是微不足道的,都是大海裡頭的一朵浪花。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宗教,乃至一個人,都離不開互聯網。高科技的傳播效率之高、之快、之廣,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任何一種技術都是有兩面性的,有它的積極面,也有它的消極面。因為如果好人,在上面發好的內容,那可能對社會有益,如果不好的人,在上面發不好的信息,那可能對社會就有害。現在網上充斥著大量的負面信息、不實信息和垃圾信息,甚至有害的信息,嚴重污染了現代人的精神空間。在這個信息的海洋中,我們應該去傳播正面的信息、積極的信息、健康的信息。

2010年開始我就開了多語種的微博,可以說是涵蓋了世界2/3以上的人口國家和地區。我們每天都發布一些佛教的信息、寺廟的信息,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人、怎麼處理好自己的家庭關係、如何來促進社會道德的提升等等。這些內容受到許許多多網友的關注和歡迎。有很多人通過這種新媒體的方式向我們提問,問題多是精神層面的,比如擇業、內心孤獨和疏離感、家庭等方面的問題,我們通過這種新媒體的渠道給他們一些適當的關注、安慰和鼓勵,這樣就能夠幫助、利益到很多的人。

7.我們現在有時候到寺廟裡能夠看到一些近乎於斂財的做法,您怎麼看?在這樣一個價值觀尚不統一的世俗世界,佛教會不會也受到波及?又如何獨善其身?

現在是一個信息的社會,也是一個商業的社會,哪裡有商機,商人就會找到哪裡去,也包括寺廟。另一方面,佛教界本身人才隊伍的建設,還不能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慢慢社會上面的一些做法和風氣影響到寺廟裡面來,商業的味道越來越濃,道風的味道逐步淡化,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被商業化。寺廟宗教的功能發揮不足,發揮的都是一些比較枝末的作用。而實際上宗教的功能才是老百姓以及我們整個社會所缺乏的,所需要的。

這兩種力量的影響也是相互的。如果佛教界自己的力量比較強,善的力量比較強,慢慢就能夠把這種善的力量釋放到社會裡面,也就能夠促進社會的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繁榮。如果佛教自己的主體意識不明顯,自身建設搞不上去,沒有自己的團隊,沒有自己的事業,不知不覺就會被社會邊緣化,乃至成為社會和時代進步發展的一個落後者。

我覺得任何一個寺院或者說任何一個教派和組織,都必須要去面對當前這個全球化、商業化的社會,佛教也不能固步自封,不能說把廟門關起來,這顯然是不合時宜。佛教的寺廟首先是佛法僧三寶的體現,其次是出家人修行用功辦道的道場,第三是廣大信教群眾參與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開展慈善事業的基地,是弘揚佛教文化的中心,開展海內外交流的平台,也是中國文化的載體。

佛教只有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的過程當中,發揮它積極的作用,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發揮它特殊的作用,佛教才能為社會,為這個時代所歡迎,所接受。

8.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裡,您是如何管理好寺廟的呢?

中國佛教要振興、要發展,從主觀上來講,尤其要重視律制。我的想法是寺廟應該要恢復清凈的道場,商業應該退出廟門。這樣出家人才能夠很好的持戒。

我在這裡立了一個規矩:僧眾不發單資,普通僧眾不允許擁有手機,用電腦、上網要申請,外出要有人陪同。所有的錢都歸公。寮房只有被子、衣服等,不放書、電腦和飲食。需要什麼去庫房領,特殊需要可以申請。這樣保證出家人的道心和作風。僧事僧斷,俗事俗斷,僧俗分開,各有各的活動區域。這樣建立一個清凈和合的僧團,把寺廟的各種防範措施做得比較到位,寺廟裡面的各種功能比較具足,各項事業才能比較好的發展。

這幾年,文化、慈善的事業相繼開展,也取得了一些比較好的社會影響。但是一個寺廟的作用還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不僅僅是為一個廟培養人才,而要為佛教培養人才。

這裡只是作一個試點,試點能夠做得好,做得成功,慢慢佛教可能就能走出一個新局面。


推薦閱讀:

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1949至今 中國人究竟花過多少錢
說中國人愛出軌?日本人就笑了
2009中國人權白皮書全文-搜狐新聞
美國俄羅斯種族分子逞凶 中國人血濺莫斯科紐約

TAG:中國 | 博士 | 中國人 | 信仰 | 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