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咂佳茗 丨 品茶用具,茶道用品圖示(全)
茗者八方皆好客,道處清風自然來。
我國最古老的茶具是陶土製的缶,類似現在四川、雲南的烤茶罐,既可煮茶,也可作盛具,它形狀古樸,笨重粗糙。西漢以後發現了釉陶茶具,上釉後,外表不僅光亮平滑,而且具有鮮艷的色彩,在外觀上它比生陶茶具美觀得多。經不斷發展演變,隨後出現的有茶爐、茶壺、茶碗、茶盞、茶杯、茶盤等專用茶具。
據唐代陸羽《茶經》中所述,廣義的茶具包括貯茶、碾茶、炙茶、煮茶、調茶、飲茶等器具共20多種。
所謂「烹茶四寶」是指:潮汕爐、玉書碾、孟臣罐、若琛甌。「潮汕爐」為燒開水的小火爐;「玉書碾」是燒水的水壺;「孟臣罐」則指泡茶用的小花壺;「若琛甌」是喝茶用的小茶杯。
潮汕爐:是燒開水用的火爐。小巧玲瓏,可以調節風量,掌握火力大小,以木炭作燃料。此爐在現代亦使用較少。茶藝館裡,常有三種燒水用具。一種也是紫砂的小爐子,爐內可放置小小的固體酒精燈,配合大的紫砂壺燒水;一種是可保溫電熱器,不鏽鋼壺置電熱板上;另一種則是磁感應燒水器,玻璃壺放在感應盤上。這三種用具,以紫砂爐配紫砂壺最有意境,合乎品茶之道。
玉書碾:即燒開水的壺。為赭色薄瓷扁形壺,容水量約為250毫升。水沸時,蓋子「卜卜」作聲,如喚人泡茶。現代已經很少再用此壺,一般的茶藝館,多用宜興出的稍大一些的紫砂壺,多作南瓜形或東坡提梁壺形。也有用不鏽鋼壺的,用電,可保溫。
孟臣罐:即泡茶的茶壺。為宜興紫砂壺,以小為貴。孟臣即明末清初時的制壺大師惠孟臣,其製作的小壺非常聞名。壺的大小,因人數多少而異,一般是300毫升以下容量的小壺。
若琛甌:即品茶杯。為白瓷翻口小杯,杯小而淺,容水量約10-20毫升。現在常用的飲杯(區別於聞香杯),有白瓷杯和紫砂杯兩種。
「烹茶四寶」演變至今,使得茶藝泡茶多彩紛呈,茶具的使用也增加了許多技法,泡茶成為了一項外行人覺得有趣、內行人覺得能提高修養的茶藝生活。茶藝泡茶的工具種類繁多,大概可分為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滌潔器等,現分別說明如下:
1.置茶器
茶則: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壺的用具。
茶匙:將茶葉由茶則撥入茶壺的器具。
茶漏(斗):放於壺口上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散落壺外。
茶荷:茶荷與茶匙、茶漏的作用相似,但它的功能比較多。用茶荷盛茶時,可根據茶葉的多少來決定置茶量:其次,將茶葉倒入茶荷中,便於觀察茶的特點以決定泡茶的方法,而客人則可欣賞茶葉、聞茶香。
茶擂:將茶葉倒入茶荷後,用茶擂適當壓碎茶葉,以便在沖泡時得到較濃的茶湯。
茶倉:即分茶罐,泡茶前先將欲沖泡的茶葉倒入茶倉,能節省空間且較為美觀。
2.理茶器
茶夾:將茶渣從茶壺中夾出。
茶匙:茶匙可用來置茶,也可用來掏出茶渣,而尖細的一端則可用來疏通壺嘴。
茶針:茶針是用來疏通茶壺的內網,保持水流暢通。
茶槳、茶簪:茶葉沖泡第一次時,表面會浮起一層泡沫,此時可用茶槳撥去泡沫。
3.分茶器
茶海、茶盅、公道杯、母杯:茶壺中的茶湯沖泡完成,便可將之倒入茶海。有些人會在茶海上放置一個濾網,以過濾倒茶時隨之流出的茶渣。茶湯倒入茶海後,可依喝茶人數多寡分茶,人數多時,可利用較大的茶海沖兩次泡茶,再平均分茶;而人數少時,將茶湯置於茶海中,也可避免茶葉泡水太久而生成苦澀味。
藍翠玉釉如意茶海
4、品茗器
茶杯:品茗所用的杯子。
聞香杯:此杯的高度較茶杯高,藉以保留茶香。
杯碟:放茶杯的小托盤,杯碟有裝點、美化的作用。有時茶湯燙手,用杯碟端茶杯較為方便。
雞翅木圓形杯托
5.滌潔器
茶盤: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
茶船、茶池、壺承:盛放茶壺的器具,當壺中的水注滿溢出時,茶船可將水接住,避免弄濕桌面。茶船多為陶製品,更有古樸造型的茶船,增添喝茶的樂趣。茶船也是養壺的必需器具,以盛裝淋壺的茶湯。
清嘉慶松石綠釉纏枝花卉壽字紋茶船
渣方:盛裝茶渣的器皿。
八寶渣方
水方、茶盂、水盂:盛接棄置茶水的器皿。
滌方:放置使用過而待清潔杯盤之器皿。
茶巾:茶巾主要的作用是為了擦乾茶壺,將茶壺或茶海底部殘留的水擦乾,也可用來擦拭清潔桌面的水滴。
容則:擺放茶則、茶匙、茶夾等器具的容器。
6.其他
煮水器:煮水器的種類很多,風爐與水壺、酒精燈與水壺、電茶壺等都可使用,只要在加熱煮水過程中不會使水變質,即可作為泡茶之用。
壺墊:紡織製品的墊子,用以隔開茶壺與茶船,避免因摩擦碰撞發出聲音。
蓋置:放置茶壺蓋、茶盅蓋的小盤子,多用杯碟替代。
奉茶盤:奉茶用的托盤。
茶拂:置茶後,用以拂去茶荷上的茶末。
溫度計:用來判斷水溫的輔助器具。
茶巾盤:可將茶巾、茶拂、溫度計等皆放於茶巾盤上,使桌面更加整齊。
香爐:喝茶時焚點香,可增加品茗樂趣。
————————
推薦閱讀:
※「旅途聚會|杭州站」靈隱寺旁的禪茶飯局 ¥388起
※好的茶藝學習網站?
※築茶而居,藝茶如舞
※茶與咖啡文化篇之茶道
※日本美學核心—侘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