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培養成財富

家的影響

把孩子培養成財富(1)

1999年9月30日凌晨5點15分,就在國慶50周年大典的前一天,我的83歲的慈母離開了我們。

全家人悲痛萬分。那些天,我只要看到媽媽生前的照片,想起媽媽慈祥的面容,悲痛的淚水就止不住奪眶而出。

媽媽生前,她房間的桌子有一個抽屜一直是鎖著的,鑰匙就放在她的衣兜里,誰也不知道裡面放著什麼「寶貝」。

媽媽去世後,二姐打開了這個抽屜。我們全都愣住了:裡面沒有一分錢,也沒有金銀珠寶,只有一個小本子,前三頁工工整整的記錄著她的每個兒孫的出生日期,既有陽曆,也有陰曆,甚至精確到出生時的幾點幾分。

這就是媽媽的「存摺」!這就是媽媽的全部遺產!

媽媽生前總是說,她一生最大的財富就是她的孩子,她用她全部的心血來撫育孩子。記得我們小時候,爸爸在外地工作,因為孩子多,家裡生活不寬餘。為了撫養我們長大成人,媽媽一直沒有出去工作,卻千方百計地讓我們吃飽穿暖,好好上學,教會我們生存的本領。每逢國慶節,為了讓我們參加遊行,她總是熬夜給我們趕製新衣服。平時,媽媽不給我們什麼零花錢,可是當她知道我考上了北京市少年宮繪畫組,每周日要去景山公園學畫畫時,她立刻為我買了一張月票。

她非常支持我們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和發展特長的學習,她教育我們從小要誠實做人,不佔便宜,想要的東西要通過自己努力去爭取,不要企求不付出勞動就能得到……在童年的時光里,快樂和幸福、勤奮與上進總是伴隨著我們一家。

我們兄弟姐妹深知媽媽的期望,從小就下決心為父母爭氣,每個人學習都十分努力,以後工作也很勤奮。我們成人後,為了支持我們工作,年邁的媽媽先後帶大了六個孫兒。

媽媽走了。帶著微笑走了。雖然她沒有給子孫留下一分錢,但是,她卻留下了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生存。

媽媽走了。在83年的人生旅程中,媽媽沒有參加過工作,更沒有什麼職稱,但是,媽媽創造的價值是無法衡量的,她畢生從事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作——為共和國培育了有用的人才。

媽媽走了。她的一生辛辛苦苦,沒有享受過什麼富貴,但她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快樂——天倫之樂。我們在為她老人家送行的花籃上分別寫著:「媽媽,我們愛您!」「奶奶,我們愛您!」「姥姥,我們愛您!」

媽媽走了。她那麼幸福地走了,走得那麼安詳,那麼無牽無掛——因為,她一生的心愿都實現了,她完成了撫養我們長大、教導我們成人的任務!

媽媽是一本書。這本書不僅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還感染了我們的孩子。在我們孝敬老人的日子裡,孩子們看會了、學會了關心長輩,他們心中有了老人,同時也有了父母。

母親去世的那天早晨正趕上國慶遊行前一天,醫院外在戒嚴區,10點要戒嚴。在京的小輩能夠通知到的都來了,唯獨沒有叫我的兒子,因為他所在的大學在中關村,離城裡太遠了。

好像是有什麼感應,那天早上8點多鐘,媽媽剛剛被推進太平間,兒子就在BP機上呼我,我立刻給他回了電話。

「姥姥怎麼樣了?」兒子急切地問。

「姥姥今天早上5點15分過世了……」我哭著說。

「……你們為什麼不告訴我?」停了半天,電話那邊才傳來兒子哭泣的聲音。

「太遠了,你來不了!」

電話掛斷了。緊接著我的BP機上顯示出這樣一行字:「你們應該告訴我,我能趕回來的!」

我的淚水忍不住又流了下來——我真後悔沒有叫兒子趕來見姥姥最後一面,留下了這終生的遺憾!

這時,6年前,87歲老父親過世時的情景浮現在眼前。

父親去世的那天晚上,我很晚才回到家。一進家門,在中學讀書正準備考試的兒子馬上關切地問我:「姥爺呢?」

「在醫院裡。」我怕影響他考試,沒有把實情告訴他。

「姥姥呢?」兒子接著問。

「在家裡。」我含著淚走進自己的房間。

第二天,我去看望母親,告訴了她這件事。母親批評我說:「你應該把實情告訴他,他已經長大了!」

晚上,我對兒子說:「姥爺昨天早上已經『走』了。」

「我已經知道了。」兒子的話讓我很吃驚。

「誰告訴你的?」

「今天早上六點多,我騎車到醫院去過了,姥爺的床已經空了。旁邊病床的大爺告訴我,姥爺一清早就『走』了。」兒子說完,又含著淚補充了一句「我沒有耽誤考試」。

我的眼淚忍不住湧出眼眶,失聲痛哭起來,我為自己失去了父親而傷心,也為父親有這麼一位懂事的外孫而欣慰。

母親去世後,我們姐妹幾個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孩子們突然長大了!妹妹告訴我,她女兒回家說:「爸,我媽沒有媽媽了,你可要好好待我媽啊!」

母親的遺體火化不久,兒子把一個「小劇本」交給我看,是他剛剛寫完的。

其中有一段「兒子」對他「表妹」的話是這樣說的:「為姥姥送行的那天,媽媽哭得好傷心,我還從來沒見她哭得這麼厲害。我一直在她身邊扶著她。以後,我要好好照顧我媽……」看到這兒,我的淚水刷刷地流了下來。

自從我父母相繼過世後,我發現兒子對我更加關心了。每次打電話回家,聽到我的聲音有一點兒異樣,都會關切地問:「媽,您是不是不舒服?」我的姐妹們也說,孩子們在我們一起關心、照顧老人的影響下,學會了關心父母,變得懂事了

把孩子培養成財富(2)

並不是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得到這番兒女深情。在醫院陪伴母親的日日夜夜,我親眼看到一些兒女在父母病床前為了家產爭爭吵吵,看到一些兒女照顧老人時那不耐煩的臉上布滿冷漠……我的心難以平靜。一位到了彌留之際的老爺爺生前吃苦受累,一直在為兒子積累財富。可他病重住院時兒子一直沒來看他,老人很傷心。一天,兒子來了,待了一會兒就回去了,同屋陪床的人勸他:「別傷心了,你兒子不是來看你了嗎?」老人老淚縱橫地說:「他哪裡是來看我的,他來是把我的手錶摘走了!」

這一切讓我心碎,令我深思。做父母的,是把財富留給孩子,還是把孩子培養成財富,究竟應該留給孩子什麼呢?

只把財富留給孩子,不把孩子培養成人,那麼孩子長大了,便會只認錢,不認父母,到頭來,只能是人財兩空。同樣,只把財富留給孩子,不鼓勵孩子自己成才,孩子不會成富翁,倒有可能成為乞丐。

近年來,我去各地演講的主題多為「把孩子培養成財富」。

我的一位女友,是位成功的企業家,她自己擁有上千萬的資產。在一次女性論壇上,我的發言讓她淚流滿面。會後她激動地對我說:

「事業上我是一個成功者,可是在教育子女方面我是失敗者。我失去了丈夫,就把愛全部給了兒子。兒子17歲,我就給他買了輛寶馬汽車,兒子18歲,我又給他買了棟房子,兒子19歲時問我:『媽,你知道我哪天最高興嗎?』我問:『哪一天?』他說:『你死的那一天!你死了,你的錢都是我的了!』我傷心極了,氣得差點吐血。今天聽了你的報告,我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兒子要是不成人,我給他留下財富就是留下禍害呀!」

「你說得很對!」我肯定地說。過去講「富不過三代」,現在是「富不過兩代」。古今中外,無數事實告訴我們:留給孩子太多的財富,會剝奪他的自我創業、享受成功的樂趣。

只有自己創造財富,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感。

面對「富二代」,我們不能不覺醒。我們這一代人用辛勤的勞動,創造了改革開放的成果,而我們的孩子正是成果的享受者。我們教育的失誤,不僅會斷送孩子的前程,還會斷送國家的前途。如果富人的子女躺在父母營造的「錢財」中生活,高官的子女躺在父母的「功勞簿」上生活,那麼,改革開放的成果將會付之東流,我們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我的一位歐洲的朋友就十分明智。她是一個巨富。她的兒子上中學時問媽媽:「媽媽,你愛我嗎?」

媽媽說:「我當然愛你,兒子。」

兒子說:「你愛我,就應該知道我最喜歡什麼。」

「你說說,你最喜歡什麼?」媽媽好奇地問。

「我最喜歡名車保時捷了。」兒子不假思索地說,看來他想了很久了。

「我知道了。」媽媽平靜地回答。

「那你知道什麼時候把這個禮物送給我,我最高興。」

「什麼時候?」

「我過生日的時候。」兒子緊追不捨。

「我知道了。」媽媽依然很平靜。

兒子離開屋時,又跟了一句:「你可別忘了,我可快過生日了。」

兒子過生日那天,媽媽果然送他一輛「保時捷」,但是不是一輛真正的汽車,而是一輛汽車玩具。在玩具汽車裡有一張小紙條,上面寫了四個字:「自己掙去!」

數年之後,兒子果然自己用勞動掙來一輛真正的保時捷。我的朋友去歐洲時,兒子親自駕車帶她去旅行,春風得意。

我們把財富留給了孩子,人家把孩子培養成財富,未來誰強,誰弱?不言而喻。

一個真正快樂的人,是能夠享受他的創造的人。那些像海綿一樣,只取不予的人,只會失去快樂。」

愛孩子的父母請切記:不要把財富留給孩子,而要把孩子培養成財富。

推薦閱讀:

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
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
帶孩子出門做客,這些禮儀讓別人誇你教得好!
爸爸帶孩子七宗罪
家長與孩子的如何溝通?

TAG:孩子 | 財富 | 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