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民族概況
百色市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有壯、漢、瑤、苗、彝、仡佬、回等7個世居民族,據2007年底統計,總人口388.20萬人,其中少數民族336.58萬人,占人口總數的86.71%。由於歷史原因,各民族居住環境有所不同,傳統習俗形式各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各民族世代相傳,共同生息,以他們的勤勞勇敢和聰明才智,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民俗文化。
壯族
百色壯族是本地區的主體民族,共308.61萬人,占人口總數的79.50%。12個縣(區)均有分布,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百色市的壯族有南壯、北壯兩種,分多種族群。南壯主要分布在德保、靖西、那坡等縣;北壯主要分布在右江區和田陽、田東、平果、西林、田林、凌雲、樂業等縣。南北壯間語言、習俗不盡相同。
百色市的壯族源於我國南方古老越人的土著民族,民族民俗文化多姿多彩,每年農曆「三月三」歌節是壯族隆重的傳統節日,壯族在青銅鑄造、制陶、民居建築、稻作農業、扎染、刺繡、服飾以及民間藝術等方面,顯示出濃郁的民族特點,有著令人矚目的成就。
漢族
百色市的漢族有51.62萬人,占人口總數的13.30%,各縣均有分布。其中,居住在田林、凌雲、樂業、隆林、西林等縣大石山區的高山漢,是漢族中的「少數民族」,使用漢文,講西南官語。從明末清初起,他們為逃避戰亂災難從川、黔、湘、鄂等遷移到桂西北大石山區,已繁衍了十幾代。
百色市的漢族依然保持漢民族的共有心理特徵和習俗特徵。高山漢在長期的社會生產生活過程中,繼承了漢民族固有的傳統習慣,同時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尤其在民間文學方面具有獨特的表現形式和價值。
瑤族
百色市的瑤族有14.04萬人,主要分布在右江區和田林、凌雲、田東、平果、德保等縣,瑤族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或苗語支。瑤族歷史悠久,與古代的「荊蠻」、「莫瑤」等有淵源關係,從明代起陸續遷入百色。瑤族頻繁遷徙的游耕遊獵生活,形成了不同支系,百色市的瑤族有藍靛瑤、盤古瑤、背簍瑤、木柄瑤等支系,支系間語言、習俗差異較大。
悠久的歷史,鑄造瑤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盤王節」是瑤族隆重的傳統節日,色彩斑讕的服裝銀飾和刺繡工藝令人感嘆。
苗族
百色市的苗族有12.53萬人,主要分布在隆林、西林、那坡等縣。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族支。苗族是我國古老民族之一,與古代的「尤」、「三苗」等有淵源關係,清初起陸續從雲南、貴州等省遷入百色。百色市的苗族有偏苗、紅頭苗、清水苗、花苗、素苗、白苗等6個支系。支系間語言、習俗差異較大。
苗族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跳坡節」是苗族隆重的傳統節日。苗族的蠟染、刺繡工藝精美,服飾銀飾做工精緻,民間音樂舞蹈獨具特色。
彝族
百色市的彝族有0.69萬人,主要分布在隆林、那坡等縣。彝語屬漢藏語系緬語族彝語支,彝族是西南古老民族,與古代「昆明」、「臾」、「及」、「烏蠻」等有淵源關係,明代起從雲南、貴州等省遷入百色。百色市彝族有黑彝、白彝、紅彝等3個支系,支系間語言、習俗不盡相同。
彝族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火把節」和「跳弓節」是彝族盛大的傳統節日。彝族的服飾製作精美,色彩質樸,民間樂器「五笙」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仡佬族
百色市的仡佬族有0.33萬人,主要分布在隆林、西林等縣。仡佬族系屬未定,從類型看,它與漢藏語系有廣泛的共同性。仡佬族是我國西南古老民族,其先民是古夜朗的主體民族之一,史稱「葛僚」、「革僚」等,清初由貴州遷入百色。
仡佬族民族傳統文化豐富,「拜樹節」是仡佬族最重大的傳統節日,其民間文學和民間音樂各具特色。
回族
百色市的回族有500多人,主要分布在右江區和靖西縣的城鎮里。回族是唐代以來,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各國到我國定居,與漢、蒙、維吾爾等族通婚繁衍生息而成,現代回族多使用漢語和漢文。明末以後,陸續從其他省區遷入百色。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其社會文化生活具有濃郁的伊斯蘭文化色彩。
壯族服飾
壯族是百色的一大民族,人口眾多,分布廣泛,風俗習慣各有千秋,服飾各有特點,但也有共同的特徵和趨勢。
解放前,男女多穿自種的用藍靛染成的深黑色棉布衣裳,棉布有平板布及斜紋細格兩種。清代男子多穿無領的對襟衣,袖口0.3~0.5米寬,褲腳0.3~0.6米寬,褲頭圍寬1~1.3米,頭戴四方形狀的黑帽。近代男子多穿胸有7~9對布質扣子的對襟上衣。剃頭、不纏頭巾,只帶各種形態的帽子,多穿草鞋或赤腳。而婦子服飾則多種多樣,因地而異,各有特色。有的穿長至膝的鑲花邊無扣短衣,在右腋下用紅綠綵線打結,綵線余頭為流蘇,袖寬0.3~0.4米。有的穿圓領斜襟短衣,下著細榷簡長裙或者寬褲頭的黑褲。髮式隨年齡不同而異,少女留一條長辮,額前劉海垂至眉毛,婚後盤鬢,插入各色花朵或髮釵。許多地方婦女頭包0.7米長花格布,有的地方包兩頭綉有花形圖樣的1.6米左右長的黑頭巾。一般赤腳,只是在冬天和出門時才穿自做的對扣布鞋或尖頭的繡花鞋,少女和初婚婦女帶些小巧耳墜、戒指、手鐲等。能穿上機制布、綢緞和著鞋襪的多為富人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種服裝、式樣新穎,特別是八十年代以來,穿「土布」的已甚少,一些青年男女燙髮,穿高跟鞋,皮鞋等。老年人仍著唐裝衣褲,頭包機制毛巾,穿涼鞋和各類布膠鞋。
黑衣壯服飾
一身黑色的衣著,一曲嘹亮的「呢的呀」山歌,使那坡黑衣壯名揚內外。黑衣壯的服飾是黑衣壯民族民俗文化的顯著特徵,無論樣式及其民俗多麼複雜,但具體到每個人的衣著,總是分布於人體的各個部位。
1.頭衣。在黑衣壯族婦女中,人人都戴上頭巾頭飾,她們所戴的頭巾頭飾,已婚的和未婚的,戴的方式不一樣,都各自保持一定的裝束,保留著一種濃濃的頭衣文化。
關於頭衣的產生,黑衣壯婦女的解釋是:主要是為了保護頭部。戴上頭巾可以在天氣炎熱的時候防止日晒,在天氣寒冷的時候防止頭部免受寒冷和風吹。
頭衣有兩件:一是一條較深的白頭巾,長以剛好繞包住頭宜,寬2~3寸。婦女們通常把頭髮束盤成髮髻,卷在頭頂,將髮髻包住,然後用這條白頭巾沿髮際將頭包住,以能穩插各種頭飾;二是一條長約9尺,寬6寸的黑布條。黑布條是經折蓋在頭上,如飛機樣蓋在頭上,蓋住前額。此兩件頭衣是婦女們自己剪裁縫製,白的不需加任何裝飾,而黑的則用紅線來縫,以為裝飾。縫的紅線只有在近處仔細看才看得出來,在遠處或不注意看就不能看出了。由於此黑巾用土布來做,所以質地很硬,打了折蓋在頭上,無論風吹抖動都不易變型。為了能戴頭巾,裝頭飾,本地婦女一般都留長發。
2.體衣。黑衣壯的上衣都是用土布來做,且都是自種、自紡、自織、自染、自裁、自縫的土棉粗布,既暖和又耐穿。據《那坡縣誌·民族篇》(審議稿)載:在明、清土司統治時期,規定凡土民只准穿黑、藍兩色,讀書人可穿灰、白色,土官及其親屬可穿綢、緞料子,考中秀才的人,可與土官一樣,穿上大襟衣寬筒長褲,這可能是黑衣壯人為什麼穿黑衣的原因。
黑上衣的構成分衣領、衣襟、後身、衣袖等。黑衣壯婦女的上衣衣領是交領,即衣領直接連左右襟,衣襟在胸前相交,領子也就相交。衣襟是右掩的左衽,衣袖較窄。本地婦女的服式,大襟衣短至肚臍,剛好接著裙頭,紐路從領口往右腋下開,胸前和袖口,用不同條布捆飾,配上藍布條;紐扣一般是自己縫製的布結扣。第二代的藍上衣及領也是交領,衣領綉有各種圖案的花紋,胸前繡花,衣袖也飾有綵線條繞縫,是從街上買回的。下身則穿大筒長褲,外再套上百褶黑裙子,裙腳捆三條邊,折起插在裙褲頭中。據說,百褶黑裙子本來是自然放下的,但當地婦女為了勞動方便,把裙腳三條邊捆起,插在裙褲頭中。改裝後的婦女褲子依然是黑色,但一般不是自製,而是從街上買回,無褲頭,直筒褲,無前後之分,穿時褲頭處用布帶來綁。
3.足衣。過去,黑衣壯的婦女一般穿翹頭繡花布鞋,男子則穿黑布鞋。現多穿解放鞋,還有運動鞋、皮鞋。
在黑衣壯地區,女孩子長到12、13歲,做母親的便要手把手地教她做布鞋了。做鞋底時,先將舊的衣服或布撕成片狀,用玉米糊一層一層地粘在鞋樣上合成板塊,晾乾,然後撕下,用攪錘將煮熟的糯米攪成糊,一張張粘上,約一厘米厚,正面用白布包裹使鞋底輪廓既圓滑又白凈,然後再用紗線來納縫的方法,在鞋底、襪底等上面密密地縫,使它結實耐磨,依鞋樣做成,鞋面用黑布包圍,用紗、線將圍邊一針針地縫納結實,鞋面、鞋底納好後,把預先縫好的鞋面沿鞋底邊用粗紗等密密麻麻地縫上去,這樣,一雙布鞋就算做好了。
襪子舊時用土布做,現在一般從街上買來。
4.裝飾(佩飾)。黑衣壯女子的髮式,在成年前頭髮可順其自然,但成年後,就按要求去改裝髮式。成年以後的髮式一般要梳理成綰髻,把頭髮梳成一束,結成髻,置腦後。用白頭巾沿髮際將頭髮墊上,頭髻插著班簪、頭籠、頭叉、頭花等。頭籠和頭叉交叉插上,起著固定作用,後再插上6朵頭花,並用一條玉環珠(有黑、紅、蘭紫色)繞著6朵頭花,頭龍為銀制,刻有龍樣,還有其他花紋,班簪也是銀制,刻有玫瑰花紋圖案,或其他花紋圖案。如臟,則用洗衣粉或木炭來擦洗,頭花共有6朵,為未婚女青年或已婚但尚未落夫家帶,而已落夫家的婦女則只帶頭叉。蓋上頭巾後,6朵花及頭叉、頭龍、班簪仍露出外面,以顯示美。
①耳飾 中華人共和國成立前,女嬰滿三日,即在耳垂處用錐刺扎穿孔,並用紅線穿孔作結。成年後以拴掛耳環、耳墜,或玉珠等飾物。耳環、耳墜一般用銀製作,玉珠則買的居多。如今黑衣壯婦女所戴的耳環,大多數是家傳,或是出嫁時,從娘家帶來的「浮財」(首飾之類)。
②頸飾 黑衣壯婦女所戴項飾主要有項鏈、項圈等,多系銀質。項圈有大小兩種,同時戴上,大的項圈雙面都雕刻有草葉、花紋的圖案,小的項圈刻有動物(如貓頭)的圖案。銀項圈上扣著兩串銀鏈,垂掉胸前,項鏈有的用銀質自製,有的在市上買,有的用石珠、石管等材料製作。
③手鐲 婦女喜愛戴手鐲,手鐲有圓圈形的,也有圓筒形的,一邊手戴2個,共4個,以銀製成,在製作銀手鐲時,婦女們喜歡在手鐲上有規則地雕刻各種動植物的圖案,或燕子,或太陽,或草木,或花紋,做工精細。
④戒指(指環) 黑衣壯婦女所帶的指環主要有:金、銀戒指,玉石翡翠戒指等。還有的婦女為了方便做針線活,如納鞋底、襪等,也經常戴著頂針戒指。戴戒指不單純是為了裝飾,同時也標誌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年齡、性別等,如訂婚戒指、結婚戒指等。
婦女服飾中還有圍裙,在冬天戴,或做家務活時戴,圍裙還可以用來包紮東西。
隆林壯族服飾
1.婦女服飾。隆林壯族婦女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委樂一帶壯族婦女穿短衣、長褲和短裙。衣短齊腰,黑白藍三色,右襟紐行從頸口往右下腋開,右腋下和衣襟邊繫上條帶。白衣和藍衣頸後綉有花邊,繞至頸前。黑衣的縫製更為講究,用黃綢緞作底,然後用各種花線按一定圖案綉上,並在衣的邊、角、袖、領綉上各種花紋圖案,嵌上黃、紅、黑邊,顯得格外端莊艷麗。褲長至腳底,多為黑色土布,式樣與唐裝褲相同。褲外的短裙與苗族的百褶裙相仿,但在裙的兩側佩有兩條長短不一的綉帶,帶的末端接有彩須穗子,系扎時從前腰往後繞,短帶垂吊於後腰,長帶繞前緊束後沿兩腿垂吊,穿著起來十分端莊艷麗。婦女以黑衣、黑裙為禮服,只有結婚、赴宴做客、新年初一以及其他喜慶活動和冬天才穿上。白衣短裙為平常的勞動服,布質比較粗糙。婦女們認為短衣短裙配長褲可以遮羞,冬天可禦寒,熱天時把褲腳捲起來勞動也方便。1945年國民黨政府強迫婦女改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宣傳民族政策,大部分婦女又恢復短衣短裙長褲服飾。到「文革」時又批判委樂壯族婦女的「三層樓」服飾。此後,穿這種服飾的婦女已經極少了。現在的婦女穿的服飾和者浪、者保一帶壯族婦女已無差異。
者浪、者保、扁牙一帶的婦女穿唐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穿的都是自紡自織的花方格布、直紋白布和用藍靛泡染花方格布三種。花方格布和白布做內衣和包頭巾,黑布做外套。新中國成立後,青年女子普遍穿從商店購買來的藍色和綠色的土林布做的衣服。上衣長及腰,黑色羽絨為褲。現在大部分青年女子用高級料子制衣服。褲子為西裝,上衣剪裁縫製得體,穿起來有線條又合身,衣扣衣邊也是新式的,左襟衣邊用不同色布嵌鑲,形成明顯的線條,華麗得體,似舞台上演員穿的戲裝。
革步一帶壯族婦女的服裝比較古老而獨特。上衣既寬且長,分有內衣和外衣,外衣衣袖寬而短,內衣袖窄而長,內外衣形成兩層衣袖,每件衣袖各用藍布條縫製形成三個圈,外衣衣頸圓形無領,上胸用三條一寸寬的藍布條按左彎至右下腋嵌上,右下腋開襟,有五顆布條扣,胸右下側衣襟邊各配有兩朵各三顆銀鈴組成的銀花。衣服和褲子都用自己紡織的土布製成,但上衣布質比較講究,一般都用「花肖」和「郎泥」縫製。「花肖」是一種布面呈小方塊形圖案,「郎泥」是一種布面呈小麥穗圖案,製作工藝複雜,用藍靛泡染而成。現在青年女子的服裝已向者浪壯族服裝演化,有的已逐步漢化,只有老年婦女還保留古老的服式。
2.男子服飾。大約近百年前,隆林壯族男子衣服是大襟,沒有衣領,右襟的上衣扣子扣到右邊,有的用銅扣,有的用布扣。衣袖寬七、八寸,長到手心,反摺一層;衣長蓋過褲帶兩寸,民國後,與漢人來往較多,受漢族影響,改穿唐裝。現在青年男子的服裝已普遍現代化,西褲西裝、牛仔、喇叭褲、花衣服等已普遍流行,特別是縣鄉鎮所在地更是五光十色。
3.包頭巾和鞋。婦女包頭巾有藍、黑、白三種,黑的長6尺,一端織有網狀的格子,末端有長約3寸的垂線。白頭巾長2尺,兩頭織有黑色或綠色花紋成方格圖案,末端有白色垂線約3寸長。者浪一帶的白頭巾兩端綉有蝣蝶、水浮花、桐果樹花、松樹葉等花紋圖案,精緻美觀,俗稱花頭巾,壯語叫「便那雖」。男人包頭巾有黑白兩種,式樣和長短與婦女的包頭巾一樣。這些頭巾都是自織自染的。白頭巾是在熱天和勞動時戴用,黑色頭巾只在節日、辦喜事、赴宴和冬天戴用。
婦女的鞋有花鞋、便鞋,草鞋三種。現在已普遍穿膠鞋、方口布鞋和塑料涼鞋。男子過去有布鞋和草鞋兩種,現在穿解放鞋、皮鞋、球鞋、塑料涼鞋等。
4.婦女飾物。15歲以上的婦女頭髮結成髮髻,垂在腦後,插上 橫、直簪四、五支,垂有銀鏈,並用紅線繞系。婦女喜歡戴耳環,貧家婦女戴銻環,中等人家戴玉環,富裕人家戴金、銀耳環。
果化菜巾
平果縣果化鎮南部山區的壯族有一種具有多種功能被視為寶貝的特別菜巾,這種菜巾,當地婦女每人都有一兩張。
菜巾,是由一塊長80厘米,寬60厘米的黑布,加一塊長60厘米,寬15厘米的白布,把白布連接黑布的一頭作為巾頭,再在巾頭兩個角縫上兩條各1米左右的帶子組成的。使用時,把巾頭在腰前一圍,像穿裙子一樣,帶子繞腰一周或兩周後系在一起,便成了褲子防臟外套如圍裙,做耙田犁地等臟活時,把巾尾垂下的兩個角收起給帶子系住,就成了一個拴在腰前的袋子,即可往裡面裝東西。可以用來撿豬菜、摘野果、撿豆、收南瓜,特別是用來收玉米更為合適,減少拿籮筐進玉米地的麻煩。收玉米時,籮筐可以放在地頭,當菜巾內收集的玉米達到一定程度(一般為20公斤)才回地頭裝筐一次,十分方便,解下菜巾,可以作睡單、坐墊、肩墊,也可以做防蚊防寒頭巾、背帶、襁褓。菜巾是果化鎮山區婦女必不可少的一件寶,不可小看,它可以展示出一位婦女(或女主人)的勤勞與能幹。
以黑為美
居住在那坡山區的布壯,被稱為「黑衣壯」。他們崇尚黑色,以黑為美,黑色是他們的族群的標記。他們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穿黑色土布衣褲,皆清一色著黑。男子以黑色頭巾、黑色前蓋大襟上衣、黑色寬腳褲示人,黑得精神抖擻;女子則以黑色火棱裝頭巾、黑色右蓋大襟、葫蘆形圓領上衣、黑色寬腳褲,腰圍垂至小腿的黑色大圍裙亮相,黑得容光煥發。黑衣壯的「黑」不止於衣著上的黑,還覆蓋到他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除衣服是黑的外,房屋的瓦也是黑的,木樓的柱子也是黑的,家裡養的畜禽也是黑的。
黑衣壯以黑為美,源於一個神話般的傳說。相傳古時候,黑衣壯遭到了外族入侵,其首領儂老髮帶兵抵抗,不幸受傷,在退入密林中隱蔽時,儂老發發現一片青綠的野生藍靛,他隨手摘來藍靛葉,搗爛敷在傷口上,果然消腫止痛,傷口很快癒合了。後來,儂老髮帶兵重上戰場,擊退了敵人,保衛了自己的家園。於是,儂老發便令族人移植野藍靛,用藍靛染衣,本族人一律穿藍靛染制的黑色服裝,作為族群標記,「黑衣壯」因此而得名。傳說歸傳說,現代的黑衣壯人,幾乎沒有多少年輕人能說出什麼時候,為什麼要以黑為裝飾,也幾乎沒有人能說出這麼裝飾的原因,他們只會強調「這是一個傳統」、「老人家傳下來的」。
以黑為美是黑衣壯的民族習慣,是歷經千百年而不變的民族特色。隨著社會的進步,各民族的融合,黑衣壯與外面世界的接觸不斷增多,黑衣壯服飾不斷改裝,已從原來的全身黑色過渡到多姿多彩了。如今的黑衣壯,平時的勞動和生活中,大都不穿黑色土布衣裳了,只有在接待貴賓、過節慶日、舉行娛樂活動時,他們才會穿起黑衣黑褲來,一片黑壓壓的,著實壯觀,特具民族神韻。
漢族服飾
漢族是百色的「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民族融合和互化過程中,在保持漢民族的共有心理特徵和習俗特徵的同時,許多地方的漢族在許多方面特別是在服飾方面和壯族基本一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住在城鎮內的漢族男女多穿機制或綢緞做的唐裝衣服,而散居在山區農村的漢族服飾基本上和壯族一樣。有些婦女頭扎毛巾或束腰帶,講平話的漢族一般穿自染自製藍靛唐裝,式樣色澤單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除鄉村漢族的老年人有些還著唐裝外,年輕人普遍穿上西裝,特別是城內漢族,服裝款式多樣化,可謂多姿多彩,世界新潮服飾也在不斷地改變著百色漢族的生活情調和色彩。
瑤族服飾
百色瑤族人口雖少,但歷史悠久,其服飾紛繁複雜,不僅有族內支系和地區差異,還有性別、年齡之間的差別。
藍靛瑤 男子服裝沒有什麼裝飾物,穿自製的藍靛粗布對襟衣,寬腳寬褲襠,頭包3米左右長的黑布頭巾,多赤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穿草鞋或布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穿涼、膠鞋很普遍。成年婦女上衣長超臀部,從腰部以下中間開叉,開叉處每邊鑲一條約0.1米寬、0.5米長的紅布,衣服前面的上半部為對襟開,下半部為右斜開襟。衣服的邊緣、領口綉有各種彩色花紋,兩袖分三節綉有花,腰束1米多長的彩色飄帶。少女的上衣較短小,裝飾和成年婦女基本相同。老年婦女的衣服繡花挑針的相對少些,甚至鑲的紅布改為白布,下著寬腳寬襠褲,無裝飾。成年婦女與少女頭飾相同,將發編成辮纏繞在腦後成髻,用一塊長方形的黑布包頭,頭巾中間綉有精美圖案,頭巾兩頭為白細紗做成的流蘇,行大禮、結婚時,頭巾包頭之後,還要用銀頭蓋套上,銀頭蓋為圓形,由100片銀片疊成,有長壽百年之意,看起來似魚鱗。銀蓋左右插有兩條銀釵,銀釵系兩條銀鏈,鏈上有龍魚形。兒童帶的帽很有特色,帽子分為五節,從下往上,第一節為紅布鑲帽口,第二節為黑布,用絲綉成13個「保命長生福壽主生保照訓注經」字,第三節為紅布,第四節為繡花紋的紅布,第五節是黑布圓頂,在帽頂系幾根紅線,帽周圍相隔掛著硬幣、絲穗、銅錢和穿山甲鱗片等。女孩的帽子與男孩基本相同,只是第二節不綉字,而是綉八角圖形等,男的在帽頂多一塊紅布及兩條珠鏈。
盤古瑤 男子服裝和壯族一樣,婦女衣服都是用藍靛染成的黑色土布製成。衣服分內外套,胸襟和衣領均有紅、藍、白、黃、黑五種顏色的擔線綉成圖案。有的胸前還拄銀牌,束有腰帶,內衣無袖口,後部下縫布,只在胸前掛一塊0.3米寬0.7長的紅布條,鑲有紅、藍、黃的布條於其上。婦女頭髮不全留,把周圍剪掉,留頭頂上部,能編成辮子,再用7米左右長的黑布包,頭頂還墊一塊銀片。隨著生活的不斷提高,出來工作讀書及搞生意的人穿中山裝、青年裝和西服。
青蔞瑤 自種棉花,但很少自紡自織,多將棉花上市出售,換買土布作衣料。男人衣服為唐裝,婦女則明顯殊異。《鎮安府志》記載:「男女衣青衣,婦女裹頭以花布」。從清末到民國年間,婦女都穿青布左襟齊腰短衣,滾襟邊,鑲紅花紋,袖口鑲一塊約4寸寬紅布條,頭裹花巾,下體系百褶裙。青蔞瑤婦女喜歡佩戴項圈、手鐲、耳環、銀牌、銀戒指等銀飾物,這些銀飾品都是用紋銀(純銀)或銀圓製成。家庭富裕的婦女,一般都有全套飾品,外出走親、過年、趕圩、辦喜事等,必須佩帶耳環、項圈、銀牌、銀泡、4個手環、4個銀戒指。家窮者,則不全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瑤族青年男女穿上了西裝、夾克衫等,中老年婦女有的仍喜歡穿傳統民族服裝。
木柄瑤 愛穿粗厚黑色上布衣服,男女均纏繡花黑頭巾。男式上衣系羅漢式,為古代唐裝,左衽銅扣,衣長及臀部,系腰帶,褲子為直筒寬褲頭,長至小腿中部,扎三角帶綁腿。女式上衣如男服,右衽、外衣襟斜向右腋下,長齊腰,扎腰帶,褲長至膝蓋。褲之外罩以百褶裙,比褲短0.6厘米左右,腿扎人字形綁腿,民國期間及解放初,少部分人改穿和壯族一樣的服裝,如今,傳統服裝已少有人穿。
苗族服飾
歷史上,苗族為了生存、發展,進行過多次的、大幅度的遠距離的遷移,使之居住分散,支系繁多,其服飾也就具有多樣性,各個地區形成各自的服飾類型,同一地區不同支系有不同的服飾款式,同一個支系在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特點。區域和支系的差異,是形成苗族服飾紛繁複雜,多姿多彩的主要原因。苗族被譽為「花一樣的民族」,「銀飾+花衣+蘆笙的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飾主要體現在婦女的服裝上,男子裝束與其他民族男子大同小異,大都是上短衣,中開襟,布紐扣,下長褲,大褲襠,大褲腳,也有穿右衽長衫的,現在已不多見了。
從全國苗族服飾分類看,桂西高原的隆林、西林等縣的苗服屬於川黔滇型,即幾何花衣披肩型,款式多樣,色彩鮮艷,刺繡精緻,穿著輕盈飄逸。女裝基本特徵是大領對襟中開,大領左衽或右衽,部分為大襟衣和由大襟衣演變的款式,有些衣外設計附屬飾件。大都著中長百褶裙,部分著短裙。裙子為多節式,以蠟染、刺繡、花邊、花帶為主要裝飾。髮型大體分盤發和挽髮髻兩種,外包頭帕頭巾,少數盤發、挽發後,不戴頭巾、頭帕。分為邱北式、馬關式、安龍式等款式。百色市轄區內,苗族分為6個支系,其服飾如下。
偏苗服飾 男裝上穿短衣,布紐扣,下穿大襠長褲,頭戴黑色長帕,腿扎綁帶,與大眾男裝無大差異。女裝別具款式,上著大襟短衣,圓領,中開襟,無紐扣,在左襟緣和右下腋各設一條細帶拉扯,胸襟露出內衣,呈長三角半開半掩,襟緣及袖口用彩布花邊滾壓,衣兩側從腋下開大衩。衣服用紅、藍、青、紫、灰、白、黑等多種布料製作。下著半筒半褶蠟染長裙,蓋過小腿,褶紋在兩側,前面系一條寬約5寸的圍腰,平行下垂兩條細彩帶。裙子從上到下兩節製成,上節裙頭是蠟染花布,寬1尺左右,下節是一塊寬幅黑布,滾壓兩道紅、白綵線,上下節用一條兩指寬的刺繡裝飾布帶連接。衣裙分開,不系腰帶,不束腰,體態顯現寬鬆粗獷。頭飾,平時便裝,中老年人多數愛挽髮髻於頂,偏右插一把木梳,不包頭帕。盛裝時,年輕人喜戴彩巾,中老年人戴多疊盤狀黑帕。小腿纏白布綁帶。
白苗服飾 以穿著自織白色麻布百褶裙得名的白苗,在桂西高原,其女裝主要有短裙和長裙兩種款式。從貴州遷來,多數居住在隆林的白苗,上穿大襟短衣,中開襟,無紐扣,襟邊、袖口滾花邊或彩布,後領寬大,向後翻,刺繡或採花邊。衣服用多色布料製作,一般喜歡青、藍、紫、黑、水紅等布料。下穿長及膝的中短裙,裙子由裙頭和裙腰兩節構成,色全白,不裝飾任何花紋。系腰帶,將衣腳和裙頭紮緊。圍腰刺繡或採花邊,長及足踝。盛裝時腰纏多條腰帶,在臀部打結形成多聯飄帶。飄帶尾端用彩布或線尾、絲須編製。頭纏精工刺繡的頭帶,繞成桶狀。腿纏白綁帶。
從雲南和越南遷來,多數居住在西林、那坡的白苗,衣裙與上述白苗款式大體相同,穿開襟短衣,但穿長百褶裙,衣袖從臂膀到袖口用紅、黃彩布摺疊滾壓成多節式裝飾。白色裙子長蓋小腿,由裙頭、裙腰、裙腳三節組成。圍腰與裙子一樣長,寬約1尺。頭飾用白毛巾墊底,外扎黑帕、沙帕成桶狀。腿纏繡花滾邊長三角綁帶(形似長三角旗),通常3~5尺長。
另還有介於上述兩者間的第三種款式,是居住於西林普和鄉的苗族服飾,頭纏刺繡花帶,繞成桶形,穿白色麻布長裙,手袖、圍腰以刺繡裝飾。與鄰近的雲南省廣南縣阿科、洛里兩鄉的白苗形成一派體系。
紅頭苗服飾 常用紅布,紅、黃線裝點服裝而得名的紅頭苗,體現在男裝上,主要是頭纏盤狀黑帕,在帕尾用紅布或紅線、彩色絲須編接。其短衣長褲、布紐扣、纏綁腿與其他民族男子類似。女裝的民族特色突出,衣、裙、頭、腿,處處有紅、黃色裝飾。蓄髮挽髻,呈鳥頭狀,纏盤狀頭帕,外飾紅花邊或綉紅色花紋。穿大襟短衣,中開襟,無紐扣,顯露內衣,兩襟角交叉於肚臍,用黑色腰帶將衣腳和裙首紮緊。後衣領縫製一小塊長方形飾件,長5寸,寬3指,著裝時豎立如「牌照」。左胸襟邊緣縫一塊附件,向左翻,猶如一扇打開的窗扇,附件大多設制美觀的花紋圖案,也有單色無花紋圖案的。衣袖用花邊或刺繡花紋滾壓。衣料常用藍、綠、灰、白、紫等棉、麻布。百褶蠟裙由裙首(白色的麻或棉布)、裙腰(蠟染花布)、裙圍彩帶(簡稱「彩帶」,用紅、黃毛線或蠶絲線精工刺繡)、裙腳等四節組成,屬中長裙,蓋過膝,圍腰寬長,接近腳背。盛裝時系多條腰帶,打結於臀部形成多聯飄帶。腿纏白布或黑布綁帶,富裕人家之女佩帶項圈、耳環、戒指、手鐲等金銀飾品。居住在隆林的紅頭苗女裝,還存在上方和下方苗族的差異。住在縣境南部地勢較高,靠近雲南的叫「上方苗族」,頭飾盤狀稍小,衣袖上附設一個紅色花紋飾件,猶如警察的袖章。住在北部地勢較低,接近貴州的叫「下方苗族」,頭飾盤狀較寬大,衣袖無附設飾件。紅頭苗女裝,是各支系中設計最為複雜,採用色料多樣而突出紅色的一支,盛裝時猶如山花開放。
清水苗服飾 男裝。上短衣,下長褲,頭戴帕,腿纏綁帶,與其他民族大同小異,過去也有穿長衫的。女裝與紅頭苗有許多相同之處。蓄髮、挽鳥頭狀髮髻,纏盤狀頭帕,外緣以花邊或刺繡裝飾,頭帕是黑白兩條相間同時纏繞,百褶蠟裙與紅頭苗完全一樣,由四節組成,屬中長裙,圍腰寬長,裝飾也一致。盛裝時,也系多條腰帶,在臀部打結產生多聯飄帶,腿纏白布或黑布綁帶。不同的是過去用的布料,清水苗是自織的青麻布,紅頭苗是自織的火麻布。差異最大的是上衣,青水苗是右衽短衣,用布紐扣,胸襟不露內衣,衣領圓,沿圓領周圍采兩圈花邊裝飾,最外一圈從左肩繞到胸前,又順著衣襟延伸到右腋下,衣腳與裙頭在腰間相交,用黑色腰帶結紮,束腰,肢體顯得上下勻稱,有曲線美感。
花苗服飾 男裝上穿短衣,下穿長褲,頭戴黑帕,腿纏黑綁帶,衣褲色料呈多樣性,與其他民族男裝雷同。「花苗」的特色主要表現在女子的衣服上。大襟短衣,圓領,從領口沿左、右襟緣,滾壓一條花邊連通,再按一定格式把左、右胸襟,左、右肩膀、背部、腰部、兩隻手袖都用刺繡圖案,多種花邊鑲嵌縫綴,使整件衣服不留一處空白,橫豎正斜都是花紋,以棕黃為主色調,適當調配藍、黑、灰、白等色,滿眼繁花。左、右兩面衣襟交叉點在兩個乳房之間偏上,兩個衣角在腋下方與裙頭相交,用黑色腰帶扎穩,再系圍腰,使形體粗細有度,上下均衡。中長百褶蠟裙,掩齊小腿,由裙首、裙腰和裙腳三部分組成。與紅頭苗、青水苗、素苗不同的是沒有刺繡裝飾的彩帶部分。腿纏長綁帶與前三者相同。頭飾獨具特色,蓄髮,梳理時,將一半月形物件置於前額偏上,將長發向後挽蓋,形似一個無遮掩的高檐帽斜戴於頂,用一條摺疊的頭巾包紮穩固。這類頭飾在廣西眾多苗族支系中並不多見。
素苗服飾 男子便裝與其他民族男子類似,上著短衣,用布紐扣,下穿長褲,大褲頭,大褲襠。頭戴黑色長帕,腿纏綁帶。古時也有穿左衽長衫的,布料多用黑色棉、麻布。女裝是上衣下裙,便裝與盛裝區別較大。便裝單調素雅,青色的百褶裙,無刺繡的彩帶,藍色的右衽短衣,圓領,袖口鑲簡易花邊,輕便瀟洒。腰間系一條腰帶,將衣擺與裙頭紮緊,前面系圍腰,後面系一塊方形護墊,刺繡花紋,既是裝飾品,又是背負的護臀。盛裝則是大衣大袖,外觀顯得寬大厚重,類似鎧甲加身的古代將士,古風突出。胸襟、肩頭、背部及兩袖皆用挑滿幾何圖案的大塊布料縫製,無開襟,無紐扣。衣領用白布鑲邊,大開口,往外翻,領口在前頸開小叉,呈雙式三角形,穿時由頭往下套,百褶裙染成藏青色近似黑色,中長掩至膝下,由裙頭、裙腰、裙腳三部分構成,裙腳是綵線刺繡的彩帶。頭包方巾或沙帕,將盤狀長發挽固,腿纏黑色滾邊綁帶。系多條腰帶,尾端縫接刺繡花帶,打結於前腰(過去打結於後腰),形成多聯飄帶。飄帶、圍腰、裙子三者一樣長。盤發於頂,包黑沙巾,盤成二重式盤狀。小腿纏摺疊綁帶,使小腿呈現粗壯。此款服飾,在廣西苗族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百褶裙 百褶裙是苗族婦女的傳統裙式著裝。進入近、現代,東、中部方言區的一些苗族逐步被漢化,苗族婦女平時已很少穿百褶裙。但是逢年過節開展活動,仍有不少人穿這種傳統衣裙。苗族百褶衣裙原來都是用自種自織的麻布縫製,後來有的地區使用上棉布,現代大部分苗區使用了棉布、混紡布、化纖布,麻布較為少用了。
百褶裙製作工藝延續了數千年,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但是各地區、各支系在具體製作上略有差異。一籠裙子,從種麻到製作成品,要經過四、五十道工序,花一年左右時間,婦女付出艱辛的勞動,融入了聰明的才智。單從直接使用白色麻布開始,到做成一件蠟染百褶裙這一過程,就要經歷滾布、點蠟花、染色、脫蠟、綉彩帶(全稱叫「裙圍彩帶」或「裙圍花帶」)、拼縫、打褶等七個工序。其中點蠟花、綉彩帶,做工精細,操作緩慢,最見功底。如果自己不能做,還需請人代勞。從三大方言苗區來看,川黔滇和桂西北操西部方言的苗族婦女製作麻裙的技術保存得最典型、最古樸完整。看其中幾道工序,可見技藝一斑。
滾布,是將織好洗凈的白色麻布置於一個表面光滑的,直徑8寸左右,長約2尺的大木滾子上,再用一塊長約2.5尺,寬1尺,厚2.5寸的光潔石板壓上,女子踩著石板,左右來回愰動,滾壓麻布使之平展柔軟。操作的女子,象現代雜技的輕功演員一樣有驚無險。
點蠟花是用蠟液在白布上繪製花紋圖案,再將蠟幔染色、脫蠟、洗凈,就成臘花布。蠟花布是製作裙子的重要部分即裙腰。裙腰的長度,依個人體形大小、高矮有別、通常繪蠟布料寬1~1.2尺,長2丈左右。點滿一卷蠟花,有經驗熟煉者,專工15天能完工。
綉彩帶,是做裙子的第二要件,所用布料與裙腰布一樣長,黑色或藏青色麻布,寬5寸左右,綉滿花紋圖案,挑花為主,刺繡配合。以布的經緯紗交叉呈「十」字形為坐標,對角插針成「×」形,通稱「十字花」或作「一字花」,應用基本的平挑針法。一般使用紅、黃、白三樣綵線。料質是細羊毛染成大紅或水紅色,蠶絲染黃或淡黃色,不染色的棉或麻線做白線。精工製作的彩帶,呈現爛漫山花色調。一條彩帶,熟練女子專工刺繡,要用20天功夫才能完成。
最後是拼縫、打褶。將臘花布與彩帶、裙頭、裙腳布拼接縫合,再打褶皺,按壓定型,一件完整的蠟染百褶裙才算做成。
上述制麻裙工序流程在西部方言苗區,也不盡如此,如桂西北、滇東南的白苗支系,裙子不染色,不用裙圍彩帶;花苗、偏苗支系不用裙圍彩帶。素苗和桂北、黔東南一帶的黑苗支系的裙腰不點蠟花或少點蠟花,省了一些環節,造價也低一些。
彝族服飾
彝族服飾承襲漢晉先祖服飾之流風遺韻,保持了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民族特色。多數專家認為彝族服飾與古氐羌部落有淵源關係,《隋書.党項傳》載:「党項羌者……服裘褐披氈以為飾。」傳承性極明顯的涼山彝族服飾似與此有相通處。居住在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境內的彝族服飾以古樸、典雅長見,其花紋圖案來源於生活,內容十分廣泛,寓意深遠,充分反映了彝族婦女的藝術才華和彝族人民強悍的民族性格。
隆林彝族服飾
隆林彝族服飾,不同的年齡和性別有不同的式樣和款式。
1.幼兒服飾 嬰幼兒上衣穿無領和圓領對襟開的短衣,有的穿左右前片均成三角形的和尚衣。下穿有圍服的連襪褲,襪底均納成棱形的九點針,彝語稱為納「九眼針」,與漢語的「久遠」同音,即祝孩子健康長壽之意。衣服或褲子至少要縫一個口袋,據說這樣可以保護孩子的靈魂。
帽子是以一塊黑、蘭、紅或綉有花紋的棉、綢布為面料,帽子上小下大,有的女孩子帶虎頭形繡花帽或鷹頭帽子,帽圈上綴有一排觀音、佛像銀飾,後面垂吊銀鈴,型狀十分可愛。右手腕上戴著用花椒樹根製成的飾物,彝族認為帶此種飾物既能避邪又可防止蛀牙。
2.婦女服飾 中青年婦女上衣選黑、蘭、淺蘭等顏色的棉、綢布為面料,大襟右衽,上衣長蓋過膝,衣袖寬6、7寸左右,袖口另接一節兩層7寸左右與衣服顏色有差別的布,並在此節布上用另一種顏色的布條壓鑲其上,袖長齊手腕,衣領圓形無領,環肩、前胸至右下腑往下和袖口處分別滾大小或一道大、兩道小的黑邊上衣。在衣頸及胸前右下側衣襟邊各配有兩對銀鈴扣,內穿有三顆布條扣的中領白衣襯托。
明清時期婦女服飾上衣款式與中青年婦女上衣大致相同,但衣釵的四個角均綉有花紋或布貼銀鉤花,下裝為四幅至八幅金、黃、黑、蘭等顏色棉、綢布繡花長裙,裙長齊腳跟。老年婦女服飾上衣選顏色較深沉為衣服面料,款式與中青年婦女上衣相同。不同的是有的喜歡只在衣領至前胸右腑以下滾大小兩道黑邊。彝語稱「佐冷溝」。
婦女頭布一端綉有細彩花邊,另一端織有網狀形的格子,末端有3寸左右的垂線和線球。圍時先將頭布對摺成寬約3寸左右,再以髻發開始往前圍,並在髻發下反覆交叉,前額處重疊,最後留出兩端於左右兩邊,繡花一端插於左邊,另一端垂於右邊,老年婦女圍頭布時最後開兩端頭布蓋頭頂。有的戴黑色圓圈帽,帽子上綴有龍、虎、星星等銀飾。
彝族女子15歲以後都在包頭後結髮髻,然後插上橫、直銀簪,橫為扁簪,直為方簪,扁簪一端有金絲錢,方形一端有辨式銀鏈,插時用絲線及銀鏈繞緊髮髻。喜歡掛耳環,戴手飾,戒指等飾物。胸前圍一塊鑲有幾道細彩布邊和綉幾行三步針的螞蟻針的黑色圍腰,配蝴蝶形銀牌和圈式梅花式銀針。
3.男子服式 用黑、蘭等顏色為布料,製成右衽袖上衣,有的穿右衽長衫。便裝顏色根據年齡因人各異,對襟開的圓領短衣,衣服的左右前胸及下面肚臍兩側都各有一個口袋,有五至七顆以上布紐扣,彝族男子大都著黑、蘭色唐裝,頭飾均為黑布,寬約1尺,長約8尺,傳統的彝族男子圍頭布時在前額交叉「V」字型,最後留一端3寸左右朝上作英雄髻,左耳掛圈式銀耳環。彝族男子腳穿自製的拱背鞋、朝鞋、左右鞋及草鞋,婦女穿繡花布鞋,老人有的做成鞋頭尖小且向上彎的布鞋,彝族稱之彎頭或鷹頭鞋。
那坡彝族服飾
那坡彝族服飾很漂亮、美麗,而且很有特點,其主要服飾,男服有三種:一種為「全黑式」(深蘭靛色),從頭至腳「上下一身黑」;一種為「雜花式」,上衣黑白相間;一種為「白衣式」。這三種式樣,下身均是黑色齊膝的寬腳褲,綁腿赤足。全黑式主要是老年人穿,頭纏黑布帕呈園形,著右側直開襟上衣;中青年穿雜花式,以黑白格布包頭,再用黑布纏額數圈,上身穿白色長袖右衽直襟衣,外再罩一件黑色短衫,扎白腰帶;白衣式少年、中青年均可穿,頭式同上或不包頭,衣為右衽直襟白衣,襟邊繡花,美觀好看。
青少年女子多喜歡穿白底齊腰開襟短上衣,與齊小腿的寬襠褲相襯托,使其體態容貌顯得豐滿有神,美麗洒脫,身心純潔;中老年婦女則喜愛穿藍底齊腰開襟短上衣,下身穿黑色齊小腿寬襠褲,以黑褲襯藍衣,使其顯得樸素純潔以及純貞的情操。女服上衣多種式樣,但下身穿著與男子無大區別,都是穿長至膝的寬腳黑褲,黑帶綁腿。上衣基本式樣是白色或淺蘭無領短衣,貼身繡花胸圍,兩襟窄而無扣,襟邊袖邊綉滿錦繡,並鑲上許多銀飾,頸下掛一方形銀牌或各種項鏈銀飾,腰間佩一黑而寬的大腰環。年青的以黑白格包頂,額圍黑帕並有長珠,綵線墮於腦後,年紀大一些的則全以黑帕包頭。現在那坡彝族男人有的改穿與當地壯族、漢族相同的服裝,有的女青年也穿與壯、漢民族相同的服飾,但大多數婦女特別是年紀稍大的婦女,仍然保持穿彝族的傳統服飾。
彝族婦女腰間還佩帶榆樹皮做成的腰環,英武美麗大方,除了夜間睡覺,無論在家或是下地幹活、趕集、走親訪友,都佩帶腰環,時時環不離身。對於婦女腰環的來歷,說法不一,相傳是在遠古時代,彝族婦女參與抗敵,作戰十分勇敢,她們能在地上打,水裡戰,隨時隨地追趕和消滅敵人。而有鐵皮腰環護身,刀箭不入,在頑敵面前,能化險為夷。因此,彝族婦女就把腰環當作一種護身符佩帶於腰間,以求平安吉利。直至今日,逢年過節,彝族婦女們還將自己精心織繡的錦帶包紮在腰環上,使腰環顯得更加精緻,更加美麗多姿。
三種特別服飾
1.五彩裙
五彩裙是隆林彝族別具一格的婦女下裝,因裙子自上而下由白、蘭、紅、黃、黑五色布料拼縫製成而得名。五種顏色各有一定的象徵性和內涵:第一節是裙頭,用白布做,代表白雲,象徵女子純潔、賢慧;第二節用蘭布做,代表藍天,象徵人們生活在廣闊的天地里;第三節用紅布做,代表太陽和火,象徵彝族是燦爛、火紅的民族;第四節用黃布做,代表地面上的莊稼,象徵豐收在望的片片金色麥浪和金黃的稻穀等;第五節用黑布做,代表土地,象徵彝族人民生活在肥沃的土地上,有深厚的根基。
五彩裙的製作,過去都是手工勞動,布料也是自己種麻紡織的土布,用各種染料染制而成。裙的長短視各人身材的高矮而定,一般都從腰部掩及腳背。第一、二節依體形粗細做成桶形,套齊腰部和臀部,第三至第五節,做成百褶裙形,而且由上而下一節比一節寬大,裙腳(第五節)的寬度一般達1.5 丈。第五節的黑布是直接滾壓縫製在第四節布上的,黃布的長度是第四、五兩節之和。第五節實際上是雙層布,一方面是增加裙子的重量,使之平直下墜,另一方面使裙子在走動時自由擺動,使之有飄動之美。裙腳邊,重複用白、蘭、紅、黃、黑等五色小布條滾壓,一是起到護邊作用,二是增強裙子的錦繡感,使整條裙子顯得五彩繽紛,艷麗奪目。
五彩裙是彝族婦女聰明才智的結晶和審美理念的體現,上世紀九十年代,隆林彝族五彩裙在滇、川、黔、桂四省(區)彝族服飾展評中,榮獲一等獎稱號。
2.八角花背帶
八角花背帶是指花背芯內畫繡的圖案中,有陰陽八卦分繪圖的一種背帶。
先天八卦即伏儀八卦,在彝文古籍和民族服飾及古建築調節等方面都尚有傳承。彝文、古籍中記載的八卦,與先天八卦即伏儀八卦序和論理相同。漢稱乾、坤離、坎、震、巽兌、良,彝名哎、哺、且、舍、魯、朵、哼、哈,彝語稱八卦叫「亥啟」,義為「八角」,與南、北、東、西「四象」即四方相稱,所以「八角」是原始概念。彝文書中只有先天八卦即伏儀八卦,而後天八卦即文王八卦,只有八卦而無六十四卦。原因是最早分支入西南的古夷人,直接繼承先天八卦即伏儀八卦,由夷人傳入中原後,繹古人戒人同族演化而成的後天八卦即文王八卦 。它與分支向西南的夷人滑傳承關係。所以在彝文古籍中,只有先天八卦即伏儀八卦,只有八卦,無六十四卦。 這正說明:彝文古籍中或服飾中,如小孩子的八角帽,八角背帶心等等方面中保留的正是八卦的老根子。為何偏在這些服飾中保留陰陽八卦呢?因彝族尚有迷信思想,認為背小孩外出怕有不吉利之災,在背帶上、帽子上綉八卦圖案之後,那怕走遍東南西北,四面八方,都可保平安之意。
除此之外,彝族背帶芯還接受了其他民族風格的「平綉背帶芯、「銀鉤花」、「布貼芯」等背帶的花樣款式,這是民族服飾溶合的結合點。
3.白彝麻公服
麻公服是白彝服裝中一種特殊的禮服,分有麻公爸服和麻公媽服兩種。
①麻公爸服 彝族民間設有「議事會」來民主管理本族的事務,麻公爸就是白彝民間民主管理組織「議事會」的成員之一,每年由族中群眾集體推選出來,擔任民族節日活動的籌備、指揮和祭祀活動的主持。麻公爸服就是麻公爸專用的一種特殊禮服,分內衣和外衣,內衣用麻布製作,中胸開襟,布扣繫結,外衣用黑土布製作,為中胸開襟無扣甲衣,短袖及肘。下為黑土布唐裝褲,寬腳,長僅及膝;禮帽用竹蔑編製、白布包裹,飾以錦帶,錦帶長約2米,尾端飾串珠,貼銀片或錫冠;肩披方格長巾。在主持活動中,麻公爸都要穿麻公爸禮服。
②麻公媽服 是白彝麻公媽專用的禮服。麻公媽的身份與麻公爸相對應。麻公媽服為套袍式樣,即不開襟,穿時由圓洞套下,由蠟染布製作,衣袖端鑲紅、黑兩色欄杆,正胸綉變形的「萬字」紋和太陽紋等圖案。
仡佬族服飾
仡佬族的穿著有多種習俗,如節時穿新衣,不同職業同服。過八月十五時戴頭笠,一生穿衣服不分季節一個樣。顏色為青,古代沒有花紋,後來有織人字花,織在布上,成服後繡花於袖子。布外托巾,花繡口。
男裝 在唐代前的男人穿長袍,長到腳跟,右邊開襟分領,右肩是雙布扣,整件衣7至9顆扣子。布的顏色蘭、黑均可。袖長及大手指丫,袖口6至8寸寬。唐代後與漢族男服相同,仍是唐裝。前胸是對襟的,單個扣子,一般7至9顆扣,袖子與衣服齊長,褲長高腳後跟兩寸,褲腳8寸到1尺寬。青年穿淺蘭色,老人穿深蘭色或者黑色土布。有錢人青年穿洋布(機織布)或綢緞,腰間系一條長帶。頭包1條5尺至1丈長、1尺寬的黑頭巾或金絲帕,腳著圓寶鞋或鉤類布鞋,襪子是用白或蘭土布自己縫製。
仡佬長衫,腰間的右邊留有一個小洞掛一個木製的長4寸,方型煙盒,老人長衫的顏色一般是蘭黑色,青年人為淺蘭色。
徠仡佬多與其他民族雜居,其服裝與苗裝和壯族服裝很容易區分開來,而與彝、漢族卻差不多,很難區別,都是機織布製成的「唐裝」。男服上衣前胸對襟,有5至7顆布制紐扣。袖子與衣等長,四個或兩個衣袋,顏色為蘭、黑兩色,布質較厚,耐磨耐寒。小夥子喜歡穿背心褂和運動衣,個別年輕人若讀過書或是國家公務員亦穿中山裝或青年裝。普通人的褲子多為大褲筒,無褲袋,小孩子的開襠褲也是這種式樣。小夥子多數喜歡穿西裝褲。頭飾不定,老人有較長頭巾。帽子為軍帽多是年輕人戴,小男孩則是自製的「狗耳帽」或是從市場買的「花帽」。
女裝 仡佬族婦女的裝飾要比男子複雜、豐富得多。各個歷史時代有所不同,各個年齡時段的服飾也不一樣。唐朝前,成裝是桶裙(有大裙、腰裙),裙長及腳跟,後側開襟,用彩色綢緞和花邊製成,鮮艷奪目。裙的上半節系吊著4條兩尺長和數條5寸長的彩色絲絨,虛蓋著各色布條,前後對正兩塊約5寸寬,綉有各種樹木花草,房屋人像等圖案,上衣稍短,後側開襟,無領,兩袖均嵌上兩道黑邊和一道花邊,衣腳步用蘭布剪成各種花邊,扣子是銀子扣,有錢人在衣上釘放5雙10個銀扣子,沒有錢的人用不同色的布自製花扣。
少女和嬰孩穿花衣裳,褲子放幾道花邊。頭上梳一條留在腦後的長辮子,有錢人家把銀鑠子和頭髮同編在一起,銀鑠子露出比頭髮長5寸,幼女穿花邊褲腳,頭上梳兩條羊角辮子在耳朵上面,小辮子的未尾用紅頭繩捆紮。女嬰留桃子發,在耳朵上或者留在頭頂上的毛蓋頭,發麵直徑3至5寸寬,其餘周圍剃光,男嬰留「鍋剷頭」,即在頭頂上留象鍋鏟樣髮型。有錢人家不論男女嬰兒頭上均戴上各種銀器裝飾物。青年婦女穿鮮艷的深蘭、淺蘭或粉紅色上衣。
仡佬族婦女還愛用包頭巾,以前都是自織的,清末以後大都是從市場買來,妙齡女子很講究,巾長7~8尺,黑色,其中有一頭是紅、黃、綠、紫等彩絲綉邊,成波浪形,各色交錯。另一頭卻是細線縫,很鮮艷。
唐代以後,仡佬族婦女普遍和當地的壯、漢、彝族一樣穿唐裝。年老婦女的衣服是衣領處每邊有兩排銀扣各4顆,頸下胸上兩肩處及袖口均用黑布鑲邊,一般大邊一條,小邊三條,與壯族服裝沒有區別。不同的是仡家婦女在衣服的正面戴圍腰。圍腰長約兩尺,與衣腳貼平,圍腰上有五寸寬的黑布條壓上兩道邊,兩道邊之間的空隙襯以蘭或白色的布料,還綉了3條細邊,圍腰間掛一條兩尺長的梅花鏈和扣鏈。中年婦女的衣服,三沖與各地有較大的區別,衣長及膝蓋,右邊開襟,腰間系1條1丈長的黑帕子。妙齡少女均穿短衣(及腰)長褲,顏色以淺蘭為主,亦有黑色,喜穿花鞋。褲子方面,不論年老或年青的婦女,均穿黑色唐裝,褲頭3尺寬,褲腳9寸至1尺寬。
徠仡佬女裝以唐裝為主,多為黑色,少女有部分穿「西裝褲」,顏色則為蘭色、灰色,個別有綠色。多穿解放鞋、布鞋。布鞋有單色(黑、蘭、灰色)面、繡花面之分。繡花鞋有半花鞋和滿花鞋,均為手工刺繡的植物花樣。青年人的衣裳以深淺蘭色、灰色為主,亦有淺色者,花衣一般作襯衣用。老年人以黑色為主,右衽、衽下有襟、紐扣為布質挑制,一般不緣邊。個別少女仍以色布緣領口袖鑲邊。胸前普遍戴「圍腰」,與衣長短相等,「圍腰」基調為黑色,緣邊。少女少婦緣彩邊,綉上一排彩花。系圍腰用銀鏈或錫鏈以及棉帶,圍腰上還往往鑲有銀或錫制小花牌。晚清時的徠仡佬女服上衣寬大,以綠綢為底,領袖衣服緣有數寸之寬的裡邊,黑邊之外還緣有一路細彩邊,下裝為裙,此裙以紅色為主,裙腳亦緣數寸黑邊,黑邊與紅底之間有雜色花邊,裙長至腳踝,裙身由前後兩幅構成,每幅邊端又緣一尺多寬的大幅黑邊,黑邊中再緣雜色花樣。將兩幅圖扎於腰間,則黑中夾花的兩幅巨邊正好位於前後兩面,構成裙子的最顯眼的裝飾。
隨著時代的發展,仡佬族的著裝發生了很大變化。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也穿起各種「流行式」服裝,如反領西裝、接鏈夾克、風衣、牛仔褲等以及西式禮帽。但是,老年人還是多穿唐裝,一些傳統禮儀習俗所穿的服裝仍然沿襲不變,如男青年結婚拜堂時,還需按習俗穿長衫,而且要特意向七、八十歲高齡的老人借用,把婚後長壽幸福的願望寓意於穿老人長衫拜堂中。
回族服飾
百色回族主要分布在右江區的百色城內,靖西也有一些。是明末以後經商、逃亂而陸續從陝西、廣東梅南、甘肅、廣西桂林等地遷來,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最初只有幾戶人家,到如今發展有500多人,全部住在城鎮內。在自身的發展中,回族有許多自己的民族風俗習慣,在服飾方面更能體現回族的習俗特點。
回族老年男子喜歡穿黑色或者灰色的長衫,中年男子愛穿白襯衫,外罩黑色馬甲(俗稱「坎肩」),過去回族未婚少女喜扎辮子,戴綠色或粉色蓋頭,已婚婦女多盤頭,戴黑色蓋頭,老年婦女則戴白色蓋頭。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始,婦女興起戴白色防護士帽,老年婦女仍外罩蓋頭。歷史上回族先民戴耳環、頭花、首飾、項鏈、手鐲、戒指,有用鳳仙花染指甲的習俗。
回族同胞的服飾與其他民族不同的最為明顯的地方就是頂蓋頭和「禮拜帽」。蓋頭,亦稱「面紗」,穆斯林婦女的遮面護髮頭巾,回族認為女子頭髮列為蓋體,必須遮蓋起來。蓋頭是一頂大帽子,從頭頂直垂肩部,把人的耳朵、頭髮、脖子都遮在裡面。蓋頭既是裝飾品,也起防沙保潔作用。「禮拜帽」是回族男子喜戴的無檐小帽,也稱「白帽」、「號帽」,顏色以白色、圓頂居多,也有深綠、灰、黑色及六角尖頂、四角平頂的,精緻的帽子上綉有美麗的花紋或經文。
回族服飾,無論何種或新舊,都以整潔、得體為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青壯年男女們的其他衣著與漢族沒什麼兩樣了。戴白帽、戴蓋頭的已逐漸減少,但在本民族的聚會活動中還戴。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閑人馬大姐》?
※夏天夜晚金環蛇活躍,市民出行需提防
※香港旺角:反佔中市民包圍佔中者 雙方發生衝突|香港|佔中
※如何讓農民變市民?
※市民為梁錦光捐款近七百萬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