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曾批張愛玲文風旖旎 張愛玲說傅雷不懂行
2012年09月12日 來源:重慶商報 作者:小四
資料圖:張愛玲。來源:重慶商報。
民國時期,傅雷與張愛玲之間有一場「筆墨官司」。傅對張大興攻訐,極力反對這種文壇的唧唧歪歪之旖旎之風;而張愛玲卻說傅雷「不懂行」。
有天臨睡前,張愛玲無意中拿出一本《傅雷作品》,其中正好有佔了14頁的長文《論張愛玲的小說》。懷著看熱鬧的心情,直接翻到了這一篇。誰知道,體悟的不是熱鬧,而是感動:傅雷用了差不多7頁的篇幅來剖析《金鎖記》及誇讚張愛玲,對張愛玲《金鎖記》評價非常高。他說:「作家們在填補文藝作品的缺陷時,《金鎖記》至少也該列為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穫之一。」此後的7頁內容,則對她的《傾城之戀》、《連環套》進行了評點,同時也就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的寫作技巧進行了探討。其中,對《連環套》的批評是比較嚴厲的,讓人不由自主就想起《傅雷家書》里傅雷對於傅聰語重心長的教導。臧否之間,傅雷對於張愛玲的點評皆為肺腑之言,令人感動。
斯人已逝,空餘惆悵。張愛玲終究是沒有聽進去傅雷的逆耳之言,心靈的窗戶終究沒有多開幾扇。她的天才與她這個人一樣,囿於一隅,人生的道路也越走越窄。她出走美國後,曾寫過幾部英文小說,天才的閃光依然令人驚嘆,但題材基本沒有大改變,此種才華在異域也沒有什麼市場。及至於在紐約終老,她的神奇之筆已日趨平淡,連不多的隨筆和散文,也大多是平凡之作。而她本人晚年除了孤寂,還在與某種看不見的小昆蟲搏鬥而不斷地搬家。如今已經有心理學者認為,這更多的是一種心理疾患,她其實是在與自己搏鬥。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青春正好、風頭正健、機遇很美時,很難去面對那些直接指出我們難堪的缺點的人。即便內心深處知道他說的也許是對的,卻也抹不下面子,只是一味逃避:是不是他說的正好是我們羞於承認的局限性。珍惜他對你說過的不那麼好聽的話,或許正是人生的另一扇窗。
(東方小四)
推薦閱讀:
※捕捉每一個彈片——張愛玲的文字魔網
※浮華背後的蒼涼---看張愛玲
※論張愛玲都市小說疾病敘事的文化隱喻意義
※張愛玲為何敗在無才無貌女人之下
※如果你讀張愛玲跟波伏娃,那麼侯虹斌的這本新書你也該進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