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武核心筋骨練習答疑解惑之(綜合)篇

豆大師:能否給一個具體的系統的日周月訓練計劃和檢驗標準,比如如每日應訓練項目和數量,每周應完成哪幾大項,怎麼樣的標準算練到位了,哪些是每天必練的基本功等等。

答:現在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一起制定不現實,大體來講比如撥胯在哪些整體勁力有,比如雲遮對撥胯的強化是非常強的,我們可以今天練撥胯不練雲遮練熊膀或者鷹捉虎撲,以關節錯分開。組合的勁力像熊膀、刮地風、鷹捉、鷹捉虎撲。比如鷹捉和鷹捉虎撲能打鷹捉虎撲了鷹捉就可以放,刮地風打好了手臂抽提也沒必要了,比如開肩、開肘、開胯這三個初練每天都要打,但到後面不一定每天都打。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身體的部位來定,只要每天把身體的所有部位練到了就可以了,不需要一定要練完多少量,把自己練的很累。像我平時練的話一般是開肩、開肘、開胯各打兩百準備活動,然後開始練幾個大的組合動作,每天練三到四個,每個動作練200個,身體基本就打開了,這時候組合動作的選擇要盡量錯開,有以背為主的,有以手腳的合勁,如刮地風和鷹捉虎撲屬於兩種類型的可以選擇,大劈是一種類型,可以錯開練習。可以根據我說的去領悟一下。

平凡之路:關於之前分享的「把身體掛在手上」,在梢節打擊過程中,是在遇到阻力瞬間掛在手上。這個「瞬間」是怎麼去感覺,具體怎麼樣來操作呢?是不是說開始梢節運動不帶勁,到遇到打擊點的瞬間才發勁嗎?

答:這個需要把筋骨的速度遠遠高於肢節的速度,才可以體會到的,這個不是一門是技術,當你能夠運用大筋發力,打比方講鷹捉的動作,你手放在上面,瞬間一個坐胯,坐胯帶動整個身體骨節的拉伸崩彈,你會感覺手上似乎抓住了一個物體,瞬間的扯下來,這個勁力就是把身體掛在手上,這個扯下的勁力其實就是把整個身體的勁力作為動力源,往下墜動,帶動肢節。

董政君:平日里練習自己所會的傳統拳,老師會要求某些勢子盤的很緊,蹲的很低,保持的時間也會長一些。解釋這樣才叫練「功」,才會長「功」。這種練功方式與典傳體系練習人體的五張弓,多練「功」少練拳的體系理論有無衝突,兩種練習方式能否融合,更應該傾向與哪種?

答:沒有任何衝突,是相輔相成的,甚至可以在你練拳的時候給你帶來很大的變化,完全可以融合的。平時注意所有的拳的根本都是以撐筋拔骨為基本功,比如勢子盤的很緊,蹲的很低,都是一樣的,都要求把大筋進行撐拔髮力,能夠崩彈出來勁力就叫」功」,但單純的捆住,蹲低,還不能叫做」功」,在這樣的狀態下能崩彈出勁力才叫」功」。

武漢陸軍:1.在武學上有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之說,在典傳接觸到的更多的是筋骨關節內髒的訓練其中也含有意念方面的訓練受益非淺,但功夫到了後來不都是意氣神上的修鍊,期望陸老師指點一下這方面的迷津,尤其是對氣這點認識理解上缺乏方向感。

2.筋骨的崩彈有了但苦於在實踐接觸時用不出來咋辦?包括我在平時練太極拳的棚、捋、擠、按發勁練習空發沒問題,但一接觸真人就發不出來或發變味了。

答:1.「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這個是後來說出來的話,是在傳統拳發展到了一定程度,道家學說加入以後才會有「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之說,在典傳不會這樣去說,典傳教授大家的是筋骨關節內臟,然後用精意發動,所謂的精氣神是什麼呢,很簡單,一個人瞬間的整個精神狀態到達一個極度的程度,精力極度膨脹,能打出如火光電鳴般的動作,就叫精氣神,瞬間表達出來的一種超越常人的能力。千萬不能在氣方面研究太多,以前一些練拳練的好的老師傅,他們都沒有講到氣,氣我們的理解就是維持身體內外的大氣壓,以前練拳的時候也講氣出去一部分,進去一部分,把它想像一下就是維持內外的大氣壓,把這個想法放在氣上講就是有句話說「在氣則滯,在意則靈」。

2.這個是因為整個身體的裹沒有裹緊,在練習過程中,太極是把腋下空出的,然後棚、捋、擠、按等於在用手臂再去支撐發力,筋骨抖彈,身體的勁力在手臂空的支撐下是無法發力的,所以勁力無法顯示出來,當你能夠做到兩臂跟身體的摩、裹,那麼你試一下,勁力直接傳遞到稍節。再說簡單一點就是你的整個跟對方的接觸體還是你的手臂,沒有質的提升,沒有支撐力的話,身上所有的勁力是無法在對方身上表現出來的。

德行天下:一直以來在武術界喊叫: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給眾多的武術愛好者蒙上了神秘的面紗,也促使部分武友們終日尋找著所謂的「功」而以至於最終抱憾!而我們典傳國術推出的核心內容,是否能代表著社會上的練拳不練功的「功」?恭請師父予以更進一步的闡述!

答:所謂的功就是功夫,功夫是什麼呢?其實我們練拳的第一步就是撐筋拔骨了,需要做到筋骨撐拔,因為能夠伴隨我們身體的就是大筋,在人的一生中不會出現急劇衰退的現象,通過練拳可以讓它保持的很好,讓它從始到終具備功力,不會退卻,這就是所謂的「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練大筋的話,即使到了晚年,依然擁有一把很好的勁力。除了大筋以外就是內臟,內髒的盤練,要說到功夫的話可以看一下動物,比如一隻貓,它的筋骨的撐拔程度和內髒的活躍程度遠遠超過人體的,內髒的運動和脊柱運動息息相關的,內臟運動帶動脊柱的運動,脊柱的運動帶動內髒的運動,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同時我們知道胯脊是人體的運動的主宰,胯脊的運動和四肢的運動合稱形五張弓,所以到最後和內臟和脊柱和胯脊,胯脊又和四肢,整個人體就是一個動力源,我們只要做到這幾點,其他就不是問題了,功夫就是自然而然,能夠做到以前說的把功夫練到身上,像貓一樣它就是把功夫練到身上了。

羅子國公民:1、典傳的每式是否都有精神假借也就是意念的配合?比如撥胯時想像身前有棵大樹,那麼練習鷹捉虎撲和大劈時應配合什麼意念也就是精神假借?我想,典傳源於心意和七式拳,就應講究心與意合,應該每式都有意念配合,不知道是否正確?2、典傳練到一定境界後是否也有諸如渾元樁,無極樁類似的樁功訓練?還是不屬於典傳的教學內容需正式拜師入門弟子才教授的內容?

答:1.意念是必須要有的,它是產生阻力的其中一個源泉,有的是通過兩臂跟身體的摩,肢節跟肢節的摩來產生,也有通過假想,因為有些部位是無法通過身體的摩來實現,就得通過假想,其目的就是一個就是形成阻力,所以在練習鷹捉虎撲或者大劈等動作的時候,它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形成阻力,使關節能夠撐拔,使那張弓能夠拉開,從而能夠放箭形成筋骨崩彈的勁力,這就是根本目的,這與站樁的道理其實是一樣的,站樁是靜拔,是在靜止的過程中使關節撐拔,從而達到大筋的拉伸,因為靜拔狀態下很難在短時間內體現出很強的筋骨勁,就是很慢,但也是一種方法。

2.典傳是不教學任何樁的,我們是通過動練的方式達到筋骨撐拔,為了幫助大家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全部是動態,所謂的樁不分靜樁動樁,樁都是動的,看外形不動,實際內在還是在動,還是需要做到關節撐拔。

阿龍:我在練拳里加入胯勁,打出去之後感覺是到達稍勁以後好向點軟,就向行意拳崩拳,前手崩還行後手就崩不到位,請問師父這是不是胯擰的不到位?

答:比如說你把練拳加上胯勁,必須經過一些硬性傳遞,就是說其他關節都打開,第一要保證勁力傳到稍節,第二要形成合勁,比如前手有勁,後手沒勁,到達不了崩的位置,說明身體沒有合好,兩臂要合,這點非常關鍵。第三就是要把勁力加到打擊的稍節上,注意要把身體的重量加進去,你現在有五張弓,比如兩臂兩腿帶身弓,但有弓還不行,還得有箭,要把內髒的提墜,身體的重量瞬間加到打擊的稍節上,那個勁力就瞬間到達了,這裡面還是需要調配的,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雷聲:我聽別人說過「丹田鼓盪」這個詞,什麼是丹田鼓盪和鼓盪勁?

答:在典傳里不講丹田,所以不存在丹田鼓盪的問題,只有內髒的驚起驚落,帶動整個身體重量的起落,形成整體如球,將身體掛在手上打擊的效果。

底牌:最近看到一個視頻,裡面是講述把腰椎的生理彎曲練沒,稱為尾骨內收,形成類似動物骨架(動物腰椎骨架我特地百度是沒有s形的),但是醫學上沒有生理彎曲又是病態的,由於人類是直立,所以生理彎曲進化成s形更為符合。到底哪種才是正確?

答:我們在發力的時候一瞬間有整個背脊和胯形成一張弓,打好之後就恢復正常了,還是S形的,所以這裡面不相違背,不是說練著練著人就變動物了,一天到晚腰椎就是直的,就是弧形的,那就不對了。所以人還是人,動物還是動物,練拳的時候有整個脊柱拉弓的崩彈,並不是說打好之後人就變那樣了。

歐陽子大海:我想請問下,我己經55歲了,是否還能把功夫練上身嗎?

答:55歲年齡並不大,只要循著筋骨的方式去練。循序漸進,慢慢來,只要越來越好就行了,不需要跟別人去比,只要在自己原來的基礎上邁出一大步就可以了。

積柔成剛:1.在拋鋼珠時,練到什麼程度才可增加包的重量。

2.脊柱崩彈可帶動手臂上下左右運動,可如何帶動手臂前後運動呢?

答:1.拋到感覺包很輕,感覺很輕鬆沒有任何壓力的時候就可以加了,但是要循序漸進,慢慢加。2.脊柱的崩彈不是單獨存在的,必須是與身體其他關節一起存在,就像一隻貓,它的脊柱拉伸成弓,但是它並不是單獨存在,而是跟肢節一起形成整體的運動。運動是不需要說誰帶動誰,我們在練習開肩、開肘、開胯、開肋、開脊柱,它整體每個關節都是動力源。可以肢節帶動脊柱,也可以脊柱帶動肢節,都是相輔相成的,不存在誰帶動誰,是一個整體的運動。

大槐樹下:練完後,出汗較多,容易感冒。問一下,訓練結束後應該注意些什麼?有沒有對收功的特別要求?

答:盡量不要在空調間里練,練後勤換衣服,沒有收功方面的要求,注意生活習慣就可以,背部不要吹風,因為我們練的撐筋拔骨,關節開的比較大,容易著涼,注意一下。

天下一米:師父和師兄平時如何進行體能訓練與典傳訓練如何分配?

答:目前沒有安排任何體能訓練,平時課程的所有動作就是我們訓練的內容,並沒有安排體能訓練。

涅槃:太極講聽勁,在典傳中怎樣體現?聽勁的實質是什麼?是開關節後的靈敏反應,還是對敵時的察顏觀色?師父講講聽勁的實質。

答:聽勁就是靈勁,所謂「靈勁上升天地翻」,所謂「一羽不能加」,練到一定程度後,對方輕輕碰你手的時候就能感覺很大的阻力,瞬間用身體的勁力反應到產生阻力的點上,這就是靈勁,也就是聽勁,其實我們不講聽勁,只講靈勁,「靈勁上升天地翻」也就是「一羽不能駕」。平時我們找阻力,要很大的阻力使關節撐拔,筋骨崩彈,慢慢的阻力越來越小,也能使筋骨崩彈,到最後手在空氣中也能感受到阻力,慢慢後面的話即使別人輕輕的搭一下你,都能迸發出很強的勁力,這就是聽勁的實質了。

賈小昂:太極里有中心線的說法,練習時感應一直模糊不清,不知道怎麼提高身體重心方面等應用。

答:太極裡面中心線就是身體中正,頭頂中正,頭中正了,整個身體就中正了,這就是為什麼在練熊膀等動作的時候要保持頭中正的原因,就是身體中正。

helloliang:傳統武術非常重要的概念一個是內勁,一個是內氣。請師父談談傳統武術內勁的實質是什麼?以及它和典傳所講的勁的關係。現在典傳學生裡面有許多同學同時也是練習太極拳的,特別是那些傳統太極拳的練習者在太極拳學習過程中師父都講內氣,但是關於內氣似乎沒有一個統一的可以用現代生理學或者現代醫學解釋的概念,能否請師父談談對內氣的看法?

答:典傳不講內氣,講的是筋骨、關節、內臟,主要是通過使筋骨崩彈,使內臟和筋骨一起產生將身體掛在手上的勁力,將整個身體作為一個球體進行打擊的方式,就是整個人身體的重量就是最後你賴以生存的核心,或者可以講你身體所有的大筋就是這張弓,身體的重量就是弓上的箭,可以這樣去理解。關於內氣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呼吸只能到達肺部,肺泡增大以後橫膈膜下降,引起了整個小腹的鼓起,稱之為氣沉丹田,從醫學角度上來講是這樣的,實際上氣不能到達小腹的位置,人體只能維持身體內外的大氣壓,而不存在固定的氣盤。講氣實際也是這麼多年,大家練拳的過程中無法達到的比較高的層次,所謂「在氣則滯,在意則靈」,要用呼吸去配合拳去訓練的話,呼吸是需要時間的,沒辦法做到瞬間若干下,一秒幾下的效果,如果可以在一秒鐘呼吸七八下的話,呼吸是很急促的,沒有辦法去配合,這也是目前傳統拳跟現代搏擊無法接軌的關鍵原因所在。所以在典傳主要是幫助大家提升功力,大家如果比較喜歡練氣的話也是沒有問題的,把筋骨關節內臟訓練好,把勁力打出來,還可以配合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訓練,都是可以的。

拼搏:我想問一下光練筋骨,是否需要站樁之類的功法練一下內氣?

答:站樁就是在練習筋骨的撐拔,是一種靜練法,所謂的靜練其實還是動的,從外形看是靜,其實在不斷的撐拔各關節,是一種慢練,最後也是達到筋骨的撐拔,只是相對而言速度慢了些。

笑傲江湖:我想問一下我練了二個多月了,撥胯包括其他動作是不是打了時間長了動作隨意一點也可以打出崩彈之勁,不要太拘泥於動作正確與否,只要在大範圍之內。

答:理解是正確的。只要能打出崩彈之力就可以,不用太拘泥於動作,筋骨崩彈是我們的根本目標,而動作不是根本目標。

萬丈光茫無人敵:請問典傳有沒有某些門派所謂百日築基和百日之內禁慾這一說法?

答:典傳沒有這樣的說法,沒有任何的禁忌,請放心。

陸鳳龍:我在打套路時腦子會不由自主的想其他事,有什麼方法能夠靜心打拳?

答:我覺得練拳的時候如果你可以把功夫練出來,你想其他的事情也沒關係,可以一心兩用,像我經常一邊看新聞一邊練拳,只要每下感覺筋骨在崩彈,內臟在提墜,筋骨跟內臟一起形成勁力就行了,不去思考這些問題,甚至每次看新聞都會很入迷這也沒關係,但是身體練好之後會很舒服,這就是我的目的。

賽博坦:在練習拓展動作盤樁撞擊肋部肘會震得頭痛,請問有關係嗎,如何避免。

答:在練習盤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肋部撞擊的時候會震到頭還是頭部固定的不夠好,撞擊時肋部要主動往外挺出,而不是凹胸,越是避讓,勁力越是往身上走的多,盡量主動迎上去,整個身體就像球一樣,你撐拔了,氣足了,那麼跟樁碰撞的時候就具備支撐力。

老侯:我想問一下練五行掌鋼珠包的問題,每天練五行掌500次(雙手數量),特別是手背受不了,因為我的手背比較瘦,給我建議個合適的練習數量

答:練的數量挺多,應該循序漸進,不要一下子練習這麼大數量。注意在拍擊的時候由輕到重,不能讓自己感覺到手臂打的很痛,輕輕去打,慢慢抗擊能力強了再把量或強度加上去,不要急於求成,500下有點多,不用太多。

公益課

【本期主題】:《突破功夫瓶頸聽陸老師講述筋骨理論》

【主講老師】:陸功翰

【時間】:2018年3月6日(周二) 晚19:00

【本期主題】:《突破功夫瓶頸聽陸老師講述筋骨理論》

1、如何調理頸肩腰椎等病痛,並解除困擾?

2、如何通過鍛煉解決各種身體亞健康?

3、如何達成真正的身心靈合一?

4、如何做到局部發力?

5、如何做到少走彎路開發身體潛能?

6、如何做到步動一寸,手長一尺,能將自身的"筋骨.關節.內臟"協調提升至極您就是「高手」?

7、如何實現身體聯動螺旋纏繞?

8、如何讓"拳架「華而有實?

9、破解傳說中千斤墜、隔山打牛等的奧秘!

10、如何提高整體勁力,隔膜帶動內臟提墜呢?

撐筋拔骨是關鍵,五弓合一產生彈性,內臟動一動,身體顫一顫。沉.刷.搖.擰.插內動,踩.踏.撲.裹.崩外動!循環往複,連續打擊!


推薦閱讀:

摩登舞四大技巧練習
【實用可操作】兩胯旋轉虛實的練習方法
古詩詞鑒賞練習題(二)
左右腦協調練習–手指操練習「韓
太極拳與呼吸如何配合練習?

TAG:練習 | 綜合 | 傳武 | 筋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