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心得分享之四十二

《文鈔》復白慧導女士書。「所言匹夫匹婦,援天下之道,且勿誤會。即盡己之分,敦篤倫常。父慈子孝,不負天職。又復提倡因果報應,及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尤須注重因果報應。能如是,則一切人,自可期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又復修持凈業,普利含識。其為援也,如是而已。

彼今人動雲「男女平權」,欲令女人做男人事,不知相夫教子處發揮,可悲孰甚」。

大師在給這個婦女的複信中重點提到,盡己之分,不負天職;家庭教育,要注重因果報應。所謂自己在家庭的職分,做父的要慈,做母的要相夫教子,各有職分,這是上天賦予的職責和使命。對於婦女來說,輔助丈夫,教育孩子,這是婦女的最大家庭工作。自從有了孩子,家庭的第一大事就轉移到教育孩子上了。這個工作若是馬虎了,這個家庭續香火的人就出了麻煩,家裡將來的麻煩都來自這個人。所謂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第一個大不孝就是孩子的教育不合格,這叫無後為大。生孩子容易,孩子生下來了,真的有傳宗接代的人,是學成聖賢的人。不是教成一個為富不仁,地位很高,自私自利,不顧父母家人,不顧天下百姓,貪污腐敗,金銀入私囊,轉基因食物給老百姓,不顧及他們的死活。

而成聖成賢的孩子,心裡只有老百姓,只有國家的利益,從不考慮自己的利益。無論多大的誘惑面前,無論對自己的利益有多大,第一個要考慮的是老百姓和自己的天職、使命。按中國人聖賢的標準,也並不是佛法中的佛菩薩,要證果;而是沒有自己的利益,心裡唯有國家和百姓的利益。只這一點就遠遠超過今天的高官。我們佛弟子,孩子的父母,要把培養孩子的目標定得高一點,不要貪圖自己的財色名利,要把老百姓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真有這種遠大理想,做多大的官也是應該的。若是只圖自己的名利,不顧國家和老百姓的利益,這樣的孩子培養是從根上就失敗了。所以自古以來:「讀書為轉變氣質,讀書志在聖賢」,不是為了個人利益。沒有遠大的報復,沒有遠大的理想,只為自己的利益而升官發財,這個心量也太小了,培養出來也是害國害民。

他要是很聰明,就是一個大奸巨滑,有本領中飽私囊,有本領坑爹坑娘。這種聰明人要麼培養成聖賢,要麼不向聰明處培養,省的又出一個害國害民大貪官。可是今天的教育,都是培養聰明,不注意培養成聖成賢的德行。

有德行越聰明越好,沒德行越不聰明越好。

這個德行就是注重因果報應,注重敦倫盡分,注重完成自己的本分。因果者,《感應篇》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本分是什麼?就是五倫五常,所謂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人在各種職位上有各自的本分。五常是每個人須臾不可離的,一生都要在這上面努力做個好人。五常者:「仁義禮智信」,仁者愛人,愛人才是愛自己;義者循理,做事在理上;禮者,真誠待人;智者,用理智不用感情;信者,講話要有信用。講實話是做人的第一步,一個對得起自己和父母的人,才可能對得起國家和老百姓。坑害國家和百姓的人,首先是對不起自己和父母。聖賢是做出來的,不在這個上面用功,總方向錯了。

更何況是學佛之人,方向錯了,努力一生也是失敗。身外之物要放下,帶不走的要放下;放不下,你現在還不是一個合格的學佛人。


推薦閱讀:

教兒教女先教己--落實《弟子規》從我做起
弟子規講解(第九集)
細講《弟子規》19_不學禮,無以立
弟子規的讀後感2000字

TAG:分享 | 弟子規 | 心得 | 四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