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法華探微》(10)一大事因緣

《法華探微》(10)一大事因緣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佛陀就告訴舍利弗:「這個勝妙的法,諸佛如來只在恰當的時機才講,正如曇花一現。」可見這個法並不是常常會講的。佛說大乘法時常常要觀察根器,一乘佛法更是如此,一般是佛將要入涅槃時才說,像前面的日月燈明佛,講完就入了涅槃,要是錯過了,下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聽得到。即使是文殊師利菩薩,聽聞《法華經》的場合也極為罕見,不然他不必追溯久遠劫以前的往事,可以找時劫近一些的佛來說。

接下來佛說:「你們一定要相信佛言,佛不會說虛妄的話。佛法深奧難懂,諸佛在說法前,都要觀察眾生的因緣,再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開演。因為『是法』不能用思量分別來理解,只有諸佛才能夠究竟知曉,所以佛要運用方便善巧,根據種種不同的因緣來進行譬喻演說。」

這個「是法」是什麼?大乘經講「是法」,是指勝義諦的「一真法界」──沒有能見的覺知相,沒有所見的境界相,也離於一切語言文字相,所以又稱為「不二法門」。這裡說「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一真法界就是這樣,只要一思量、一分別,立刻離開了勝義諦。因為相、名、覺想,屬於世俗諦──只要執著於覺知心、境界相和語言文字,就落入了世俗諦;正智、真如,就是你用正智緣在真如上,這才是勝義諦。所以說,一起虛妄的分別思量,便離開了「是法」、離開了一真法界。

已經見道的菩薩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們所證的勝義諦並不圓滿,究竟圓滿的勝義諦,在成佛的時候才能證得。這個道理很深,佛希望大家不要去猜測,而是依照教法如實地漸次修證。

佛又說:「為什麼佛要這麼大費周章地來演說深法呢?因為諸佛世尊,都只為了一件『大事因緣』而現於世間。這個『大事因緣』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和入佛知見。」

簡單來說,「一大事因緣」就是讓大家都具備佛知見,「佛知見」就是般若波羅蜜(親證自性清凈心的功能作用,通過這個正智,住於自性清凈心的真如境界)。

前面提過,「般若波羅蜜」的意思是「大智慧到彼岸」或「度一切法到彼岸」,這個「彼岸」就是涅槃。菩薩悟佛知見,明白第八識如何出生三界萬法,就懂得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從而入於一真法界、不二法門,泯滅一切法相,遠離一切語言文字的差別相,證得本來自性清凈涅槃,這是入佛知見。用這個一直修,可以修到究竟佛,所以把菩薩的悟入稱為「大乘見道」。

「開、示、悟、入」佛知見,前面也提過,「開」和「示」是說法人的事;「悟」和「入」是學法人的事。

「開」、「示」主要指說法人所用的方法:「開佛知見」相當於語言文字的教導;「示佛知見」則是直接指出清凈本心的所在,也就是教外別傳的手法,例如中國禪師所用的機鋒。

「悟」、「入」是佛弟子在說法人的開、示下,得以悟、入佛知見,二者之間也有區別:「悟佛知見」,是知道清凈本心是什麼;「入佛知見」,是能夠轉依在清凈本心的真如性上,修習真如三昧。所以必須先悟而後入,次序和層次不一樣。對尚未見道的菩薩而言,悟、入比較重要,之後才好從事開、示。

說「悟、入佛知見」,就表示佛知見並不是一定要究竟成佛時才能知道,前面經文說諸佛深法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沒有說菩薩不能知,因為見道位以上的菩薩都知道一些(發心菩薩還不知道,關鍵就在「悟」和「入」)。但這裡又說「唯有諸佛乃能知之」,不說菩薩能知,這其中是有差別的:唯佛乃知的,是圓滿的佛智,包括很多微細的法;見道菩薩所知的,是部分的佛智,還有很多法需要窮究。

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常為一事」,就是為了這一件事,從沒打算跟你講第二件事。因為根本就沒有第二件事,三界萬法就是從這裡出生的,這是事實。打個比方,電視機播放出各種影像,影像是假的,電視機才是真的。但是小朋友看電視,常常不知道裡面的影像是假的,如果出現了可怕的壞人、妖精鬼怪,他會跑去躲起來。

整個三界萬法,其實都是清凈本心出生的幻法,就像電視的影像一樣,但眾生不知道這是假的。聲聞、緣覺人,知道這是假像,但不知道電視機具體是個什麼;佛菩薩既知道影像是假的,也知道電視機如何顯示出這種種影像。所以,佛菩薩除了講這個清凈本心,沒有別的東西可講,當他說「杯子」,也是在說心,只是眾生不知道,以為他就只是在說杯子。

三界唯心,再怎麼說也離不開,就像孫悟空再怎麼變化,也逃不過如來的手掌心一樣。禪宗祖師們示現那麼多機鋒,比如胡餅、凈瓶、庭前柏樹子、狗子無佛性等等,還是在講這個心。離開這個「心」去說法,都是偏邪,落入外道見。所以佛陀教化眾生,只是為了這一件事。

「舍利弗!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這是說:「不只我釋迦牟尼是這個樣子,過去無量無邊諸佛都是這樣,用無量方便為眾生演說諸法。」無量方便,自然包括「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你不要小看這個,很多佛菩薩聽到你念佛以後,就知道你有一些善根了,他們會想盡辦法來接近你,用各種方法增長你對佛法的信心,到時候你一定可以成佛。當然,你自己也得有這個條件,就是對佛菩薩懷著一份恭敬的心。

為什麼眾生統統都會成佛?因為有漏的東西終究會爛壞,無漏的東西永遠不爛壞。有漏的都爛壞光了,當然只剩下無漏的,所以無漏法是可以一直累積的。與成佛有關的法,都是無漏法,所以會一直增長。你現在再怎麼不想成佛,再怎麼貪玩,這些都是有漏的,遲早會漏光,總有一天你會知道:「唉!我拼了這麼久,做了這麼多有為、有漏的事業,還不是統統都沒用!」當你發現花力氣經營有漏法,到頭來毫無意義,只是平白受罪,你就會把主要精力放到佛菩提道上來,繼續增上無漏法,到時候一定成佛。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佛所做的事,都是為了讓你成佛。「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智慧的一種。智慧分很多種,二乘人有二乘人的智慧。菩薩剛明心的時候,有了「根本智」;接下來有般若的「後得智」;成為菩薩摩訶薩,就會有「道種智」;究竟成佛時,對第八識所含藏的種子的一切功能差別都能夠了知,就稱為「一切種智」。

「舍利弗!未來諸佛當出於世,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舍利弗!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概括來說,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都只講一乘佛法,沒有例外。這部經的後面還會講,聲聞、緣覺人入的涅槃,雖然時間很長,說到底只是一個暫時休息的「化城」(變化出來的城池),他們終究要從無餘涅槃出來,修習佛菩提道,究竟成佛。不過,他們會在裡面待很久,也沒有辦法修行。

《大智度論》里有個故事,一個阿羅漢,經常渡過恆河去乞食,每次到河邊,他都對河神說:「小婢,住,莫流!」意思是「小婢!把河水停住,讓我過去。」河神看到是阿羅漢的吩咐,只能照做,因為阿羅漢是聖人,一般的神都得聽令。但「小婢」這個詞有帶有輕鄙的意味,所以河神覺得很委屈,就到佛那裡告狀,說阿羅漢每次都罵他是「小婢」,佛就讓阿羅漢向河神道歉。阿羅漢走過去,雙手合十對河神說:「小婢,別生氣,我跟你道歉!」在場的大眾都笑了。

這時佛就說,因為這個阿羅漢在過去五百世,常常生在婆羅門家,養成了這種說話的習慣,很難改變。這就是「慢習」,由於過去五百世的熏習,就算這一世證了阿羅漢,習慣也很難改。不過,這不是凡夫的「慢」,因為他肯道歉,只是習氣一下子改不過來。

當他入了無餘涅槃,這個習氣也還在,因為沒有歷緣對境,所有的修行都停息了,該修集的福德、智慧也全都沒有辦法修。這就像電腦硬碟里有錯誤的資料,我們如果想修改,只要把資料調到屏幕上來改好,再存回去就行了;但如果電腦關機或休眠了,再放上幾個月、幾年,錯誤的資料還是在那裡,沒有辦法更正,新的資料也放不進去。

所以,真正的菩薩會覺得,入無餘涅槃還不如下地獄。因為在地獄受苦的時候,他會知道這是因為自己過去世造了惡業,就會一直賭咒、發誓「以後絕對不要再造惡業」,這對修行還比較有用。阿羅漢或辟支佛,命終一定取證無餘涅槃,這在大乘法看來,是「焦芽敗種」,因為在無餘涅槃里是無法成佛的。

而且,無餘涅槃不會讓你覺得是在休息,因為涅槃的狀態是斷一切覺知,等你出了涅槃,如果有宿命通,你只會記得那時把覺知心消滅了,下一瞬你又受生了,只記得這樣而已。而以前的親戚朋友、同修道友,還有原來那些破壞佛法的「大壞蛋」,都已經成佛了。你只要有宿命智,就會知道那個涅槃對你來講是毫無意義的,只是在浪費時間。所有的佛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只想跟你講唯一佛乘,不希望你走彎路。

其實,如果你想休息,可以到極樂世界去,不用受人間的苦,又可以聽聞佛法,休息夠了再到人間來行菩薩道。如果你悲心特別重,不願意離開娑婆世界,每一世都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重新投胎也是一種休息。因為在小孩子的時候,不知道菩薩的這些責任,可以玩得很高興,這種休息還比較有意義。

「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佛知道眾生的各種欲求。比如,欲界眾生想要眷屬和樂、升官發財,想要買房子、結婚、長壽等等,這些都是眾生常有的願望。雖然你現在不想成佛,但佛要想辦法成就你。種種的方便善巧,都匯歸唯一佛乘。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妬,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

「又,舍利弗!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所以者何?佛滅度後,如是等經受持讀誦解義者,是人難得。若遇余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十方世界中,實際上只有一乘佛法,連大小乘都不能分,更何況分三乘。這裡的「二乘」,是大乘、小乘兩種;「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乘(又名佛乘)。不過,因為有言說的差別對待相,這種解釋還是站在世俗諦上說的。如果就勝義諦而言,一真法界,無有一法可得,離一切差別相,連眾生、成佛、一乘佛法都統統不可說,更沒有什麼二乘、三乘可言了。

「五濁惡世」是對世界整體狀況的描述,五濁是: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和命濁,其中,煩惱濁、見濁是因,劫濁、眾生濁和命濁是果。「濁」是渾濁、不清凈的意思,所以五濁也譯作五滓、五渾。簡單解釋一下五濁:

一、「劫濁」,前面講過,「劫」是時間單位,但是為什麼用「劫」字?「劫」有打劫的意思,就是說你要被人家搶,不是什麼好意思。中國人講「劫數」,也是從佛經里來的。

劫濁主要有三點,首先是「刀兵劫」,小規模的是兩個人的打鬥,大規模的是國家之間的戰爭,甚至世界大戰。其次是「疾病劫」,很多人都生病死亡,比如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一下子減少了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很恐怖。最後是「饑饉劫」,因為天災、戰爭、人口過剩等原因,糧食供需失調,餓死很多人。

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屬於五濁惡世,這三個全都有,只是並不普遍:刀兵,小有人與人的鬥毆,稍大的有國家的內亂,更大的則是國際間的戰爭;疾病,禽流感、非典、甲型病毒,有時候會在部分地區流行;饑饉,非洲還會餓死人,但別的地方糧食比較豐富。這三劫,都是眾生福報不足的表現。

二、「煩惱濁」,眾生有種種的非法,比如爭訟、斗亂、諂曲、虛誑、妄語、攝受邪法等等。爭訟就是吵架,諂曲是拍馬屁,虛誑就是吹牛,妄語是撒謊,攝受邪法就是把那些不該做的事當做理所當然。比如打電話來騙錢,既是妄語,也是攝受邪法,因為他把這當成職業,「攝受」的意思就是說:把它當成是一件合理的事情。

三、「眾生濁」,人的心性變得糟糕,不修善,專做惡。佛經里舉例有「不識父」,不是說真的不認識父母,而是沒有把父母當作父母來對待;「不識沙門、婆羅門」,不把出家人、修行人當作出家人、修行人來尊敬等等。

四、「見濁」,眾生有很多邪見。這個「見」主要指邪見,即不符合事實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可以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我們如果修行,就要先從「見」下手。眾生的一切煩惱,都從無明而來(廣義來說,無明也屬於煩惱)。無明是對事實真相的不了解,「見」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眾生的大部分煩惱都由它引發。雖然如此,「見」終究只是一種認知,只需用事實來說明,很容易就能糾正過來,所以我們的修行,從「見」下手是最得力、最高效的,這種煩惱也叫作「見所斷煩惱」。

相對還有「修所斷煩惱」,是剷除了邪見之後,要依正見慢慢對治,才能斷盡的煩惱,貪、瞋都屬於這一類。比方說貪愛,貪愛是煩惱,假如說我很貪吃,我也知道這不對,但我就是喜歡吃,控制不了。知道不對是見解,但貪愛這個煩惱還是控制不了,所以煩惱和見解還是有差別的。當然,最初還是和見解有關,如果說你過去世一直在用「凡夫我見」為自己的貪愛找理由,你的貪愛就會一直強化下去。

假設說我現在吃一種很美味的東西,我就說:「我必須要活下去啊,民以食為天嘛!」這樣為貪愛找理由,就肆無忌憚地越吃越多。眾生貪愛的增長,就是因為過去世不斷為貪愛找理由,所以貪愛就一直增長,變成一股勢力,停不下來。就算你這一世斷了三縛結(聲聞見道),或者開悟了(大乘見道),你的貪愛也不會馬上停下來,必須要悟後起修,才有辦法把煩惱斷掉。

五、「命濁」,就是短命。佛經說,人類的平均壽命,可以短至十歲,長至八萬四千歲。我們現在不到百歲,算是很差的了,這就是命濁。有一個說法是,人壽兩萬歲以上就不是「五濁惡世」了,兩萬歲以下的話,五濁多少都會出現一些。

釋迦牟尼佛就是在這個五濁惡世出世並度化眾生。前一尊的迦葉佛,人壽兩萬歲,還不是五濁;而現在不足百歲,這個時候的眾生根器頑劣,不容易度化。在這裡成佛要受很多罪,比如提婆達多放出醉象想把佛踩死,又慫恿人家設火坑陷阱,在佛的飯里下毒,還丟大石頭想把佛砸死等等。所以在五濁惡世,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用三乘佛法來接引心性不同的眾生。

如果不是五濁惡世,就不一定會講三乘,比如後面會講到:舍利弗尊者將來成佛時,名叫華光如來,當時的眾生都是善根深厚的菩薩,只講大乘法就可以,但華光如來還是講三乘佛法。因為他過去世看到釋迦牟尼佛這樣講,所以行菩薩道時發了「成佛時講三乘法」的願,到時候就會這樣做。

佛又說:「雖然我釋迦牟尼講三乘佛法,但如果我的弟子中,有人自認是阿羅漢、辟支佛,卻不明白唯一佛乘的道理,那麼,他根本就不是阿羅漢、辟支佛,也沒有資格做我的弟子!」這話講得很嚴厲。「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無有是處是絕對不可能的意思,絕對沒有一個阿羅漢會不信受一乘佛法。

在講《法華經》之前,佛現起大神通變化,照東方萬八千佛國土,讓與會的大眾看到那麼多佛世界,其中還有無數菩薩在行菩薩道。在現場看到這種景象的人,如果還對唯一佛乘有懷疑、只想取證無餘涅槃,只能表明他是增上慢人。除非是佛不住世的時候,一個人修聲聞法,不想成佛,這有可能。因為很多佛法,必須有佛陀住世的威德力,人們才會相信。

「佛滅度後,如是等經受持讀誦解義者,是人難得。若遇余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我們現在就是佛滅後,很多人沒有親眼看到佛的神通變化,也看不到其它世界的眾生,還有鬼神、天人、龍這些,他們都看不到,會懷疑也很正常。那麼,現在佛陀不在人間,為什麼還有人相信《法華經》呢?因為你可能過去世就在法華會上,目睹佛陀示現的神通,現在世自然就相信,未來世也會。

當初你看得目瞪口呆,印象非常深刻,這個無漏法種,深深地種在了你的心田,讓你永劫不忘。但如果你當時不在場,現在突然看到《法華經》,很可能會起懷疑,這個時候只要你不毀謗,等到下一尊佛出世,你親眼看到佛的神通、威德,就會接受這個法,沒有絲毫的懷疑。不過,這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所以佛告訴我們:「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而且,雖然現在沒有佛住世,我們也還是要廣說《法華經》,因為這裡還有很多菩薩在修行。現在在人間的,基本都是菩薩種性的佛弟子;二乘根器的人,或者已經取證無餘涅槃,或者在天上,就算人間有,也沒幾個。當時的阿羅漢,命終入了無餘涅槃;三果人,死後往生到色界的「五不還天」,禪定好的甚至去了無色界,他們在那裡取證無餘涅槃,不會再來人間;二果或初果人,死後會先到欲界天,在欲界天死後再下來人間,而天上的壽命和時間又比人間長很多[4],所以佛陀當時的二果、初果人,現在都還在天上。

佛陀時代,人間修菩薩乘的弟子雖然相對較少,但他們常會發願再來人間,經過兩千多年的累積,大部分的修行人都是學菩薩乘的了。大乘法在中國傳了一千多年,中國的出家人,基本都是受菩薩戒,幾乎沒有人修聲聞法;現在世界上大概只有東南亞的南傳佛教還是學聲聞法。《法華經》在中國一向被稱為「經中之王」,相關的感應事迹也不少,所以我們現在講《法華經》完全沒問題,你過去世一定熏習過,過去世沒有學過佛法的人不會一撞進來就能聽到《法華經》。下面是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懷增上慢, 優婆塞我慢, 優婆夷不信, 如是四眾等, 其數有五千, 不自見其過, 於戒有缺漏, 護惜其瑕疵。 是小智已出, 眾中之糟糠, 佛威德故去, 斯人尠福德, 不堪受是法。 此眾無枝葉, 唯有諸貞實。

這個重頌是世尊對剛才說法的總結,比較長,講的方面也較多,所以分段來講。首先,佛說剛才離席的五千弟子,不僅對自己錯誤的知見沒有自覺,反而因為害怕聽到佛說的法會動搖自己的信念而退場。這些人沒有多少福德,不堪聽受接下來要講的一乘佛法,剩下來的大眾,才是真正的佛子。

舍利弗善聽! 諸佛所得法, 無量方便力, 而為眾生說。眾生心所念, 種種所行道, 若干諸欲性, 先世善惡業。佛悉知是已, 以諸緣譬喻、 言辭方便力, 令一切歡喜;或說修多羅、 伽陀及本事、 本生未曾有, 亦說於因緣、譬喻並祇夜、 優波提舍經。 鈍根樂小法, 貪著於生死,於諸無量佛, 不行深妙道, 眾苦所惱亂, 為是說涅槃。我設是方便, 令得入佛慧, 未曾說汝等, 當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說, 說時未至故, 今正是其時, 決定說大乘。我此九部法, 隨順眾生說, 入大乘為本, 以故說是經。有佛子心凈, 柔軟亦利根, 無量諸佛所, 而行深妙道。為此諸佛子, 說是大乘經, 我記如是人, 來世成佛道,以深心念佛, 修持凈戒故。 此等聞得佛, 大喜充遍身,佛知彼心行, 故為說大乘。 聲聞若菩薩, 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 皆成佛無疑。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 諸佛出於世。 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 濟度於眾生。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 以此度眾生。 自證無上道, 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 乃至於一人, 我則墮慳貪, 此事為不可。若人信歸佛, 如來不欺誑, 亦無貪嫉意, 斷諸法中惡。故佛於十方, 而獨無所畏。 我以相嚴身, 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 為說實相印。 舍利弗當知, 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 如我等無異。 如我昔所願, 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 皆令入佛道。 若我遇眾生, 盡教以佛道,無智者錯亂, 迷惑不受教。 我知此眾生, 未曾修善本,堅著於五欲, 痴愛故生惱。 以諸欲因緣, 墜墮三惡道,輪迴六趣中, 備受諸苦毒, 受胎之微形, 世世常增長。薄德少福人, 眾苦所逼迫, 入邪見稠林, 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 具足六十二,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我慢自矜高, 諂曲心不實, 於千萬億劫, 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 如是人難度。 是故舍利弗! 我為設方便,說諸盡苦道, 示之以涅槃, 我雖說涅槃, 是亦非真滅。諸法從本來, 常自寂滅相, 佛子行道已, 來世得作佛。我有方便力, 開示三乘法, 一切諸世尊, 皆說一乘道。今此諸大眾, 皆應除疑惑, 諸佛語無異, 唯一無二乘。過去無數劫, 無量滅度佛, 百千萬億種, 其數不可量。如是諸世尊, 種種緣譬喻, 無數方便力, 演說諸法相。是諸世尊等, 皆說一乘法, 化無量眾生, 令入於佛道。

世尊開始講法:「如來對眾生的種種根性、想法、言行和過去所造的業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以無量方便力、隨各個眾生的心性說九分教法,令大家都有所成就。你們這些小乘根器的人,計著輪迴生死的苦為實有,對成佛也沒有興趣,所以佛先說無餘涅槃的小乘法,讓你們先入門,從佛智中得到一定的解脫功德。之所以之前不說你們將來能成佛,是因為時機未到。現在時機已經成熟,如來就為你們開演此法:如來說法的根本目的,是希望眾生都來學習成佛的大乘法。

以佛說法的方便力,聲聞人就算只聽到一偈一句,將來也必定成佛無疑,在這點上與菩薩無異。實際上,十方的佛國土中,只有這一乘佛法,除非是佛為了度眾生,方便說有別乘佛法。諸佛在世間所做的,只有度眾生成佛這一件事。佛自己證得大乘法,如果只用小乘法來度人,就算只度一個,都是慳貪惜法的凡夫行為,佛絕對不會這樣做。

但是,如果佛見到每個眾生,都無差別地教授大乘法,沒有智慧的眾生一定會迷惑錯亂,不肯受教。所以,為這些福德淺薄的眾生,先方便說小乘的解脫法,教他們入涅槃。雖說是涅槃,也不是真正的涅槃寂滅。要知道,諸法實相,從來都是清凈寂滅,這些佛子們總有懂得這個深法的一天,之後他們順著這個法修行菩薩道,將來一定會成佛。一切諸佛,其實都只說一乘佛法,運用各種善巧方便,令諸眾生入於佛道。」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相當於《心經》的「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因為諸法皆是第八識流注種子所現起的功能差別,若以種子來看,一向都不曾有變異。這個道理《大乘起信論》稱之為「如理正念真如法」[5],發菩提心,還要懂得這個道理,才能保證三個阿僧祇劫之後成佛。

 又諸大聖主, 知一切世間, 天人群生類, 深心之所欲, 更以異方便, 助顯第一義。 若有眾生類, 值諸過去佛, 若聞法布施, 或持戒忍辱、 精進禪智等, 種種修福慧。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諸佛滅度已, 若人善軟心, 如是諸眾生, 皆已成佛道。 諸佛滅度已, 供養舍利者, 起萬億種塔, 金銀及頗梨、 車璩與馬腦、 玫瑰琉璃珠, 清凈廣嚴飾, 庄校於諸塔。 或有起石廟, 栴檀及沉水, 木櫁並余材, 磚瓦泥土等。 若於曠野中, 積土成佛廟, 乃至童子戲, 聚沙為佛塔,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若人為佛故, 建立諸形像, 刻雕成眾相, 皆已成佛道。 或以七寶成, 鍮石赤白銅、 白鑞及鉛錫, 鐵木及與泥, 或以膠漆布, 嚴飾作佛像,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彩畫作佛像, 百福莊嚴相, 自作若使人, 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戲, 若草木及筆, 或以指爪甲, 而畫作佛像, 如是諸人等, 漸漸積功德, 具足大悲心, 皆已成佛道。 但化諸菩薩, 度脫無量眾。 若人於塔廟、 寶像及畫像, 以華香幡蓋, 敬心而供養。 若使人作樂, 擊鼓吹角貝, 簫笛琴箜篌、 琵琶鐃銅鈸, 如是眾妙音, 盡持以供養。 或以歡喜心, 歌唄頌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亂心, 乃至以一華, 供養於畫像, 漸見無數佛。 或有人禮拜, 或復但合掌, 乃至舉一手, 或復小低頭, 以此供養像, 漸見無量佛。 自成無上道, 廣度無數眾, 入無餘涅槃, 如薪盡火滅。 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已成佛道。

剛才講的是佛說法的方便,這裡佛又說了很多「異方便」,比如前面講的「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就是其中一種。這些都是佛菩薩為了眾生的福德、智慧能夠增長,護佑他們漸次成佛而行的方便。

 於諸過去佛, 在世或滅度, 若有聞是法, 皆已成佛道。 未來諸世尊, 其數無有量, 是諸如來等, 亦方便說法。 一切諸如來, 以無量方便, 度脫諸眾生, 入佛無漏智, 若有聞法者, 無一不成佛。 諸佛本誓願, 我所行佛道, 普欲令眾生, 亦同得此道。 未來世諸佛, 雖說百千億, 無數諸法門, 其實為一乘。 諸佛兩足尊, 知法常無性, 佛種從緣起, 是故說一乘。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於道場知已, 導師方便說。 天人所供養, 現在十方佛, 其數如恆沙, 出現於世間, 安隱眾生故, 亦說如是法。 知第一寂滅, 以方便力故, 雖示種種道, 其實為佛乘。 知眾生諸行, 深心之所念, 過去所習業, 欲性精進力, 及諸根利鈍, 以種種因緣、 譬喻亦言辭, 隨應方便說。 今我亦如是, 安隱眾生故, 以種種法門, 宣示於佛道。 我以智慧力, 知眾生性慾, 方便說諸法, 皆令得歡喜。 舍利弗當知! 我以佛眼觀, 見六道眾生, 貧窮無福慧, 入生死嶮道, 相續苦不斷, 深著於五欲, 如氂牛愛尾, 以貪愛自蔽, 盲瞑無所見。 不求大勢佛, 及與斷苦法, 深入諸邪見, 以苦欲舍苦, 為是眾生故, 而起大悲心。 我始坐道場, 觀樹亦經行, 於三七日中, 思惟如是事, 我所得智慧, 微妙最第一。 眾生諸根鈍, 著樂痴所盲, 如斯之等類, 云何而可度? 爾時諸梵王, 及諸天帝釋、 護世四天王, 及大自在天, 並余諸天眾, 眷屬百千萬, 恭敬合掌禮, 請我轉法輪。 我即自思惟: 『若但贊佛乘, 眾生沒在苦, 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 墜於三惡道。 我寧不說法, 疾入於涅槃。 尋念過去佛, 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 亦應說三乘。 』作是思惟時, 十方佛皆現, 梵音慰喻我: 『善哉釋迦文! 第一之導師, 得是無上法, 隨諸一切佛, 而用方便力。 我等亦皆得, 最妙第一法, 為諸眾生類、 分別說三乘。 少智樂小法, 不自信作佛, 是故以方便, 分別說諸果。 雖復說三乘, 但為教菩薩。』 舍利弗當知! 我聞聖師子, 深凈微妙音, 喜稱南無佛。 復作如是念: 『我出濁惡世, 如諸佛所說, 我亦隨順行。』 思惟是事已, 即趣波羅柰。 諸法寂滅相, 不可以言宣, 以方便力故, 為五比丘說。 是名轉法輪, 便有涅槃音, 及以阿羅漢, 法僧差別名。 從久遠劫來, 贊示涅槃法, 生死苦永盡, 我常如是說。 舍利弗當知! 我見佛子等, 志求佛道者, 無量千萬億, 咸以恭敬心, 皆來至佛所, 曾從諸佛聞, 方便所說法。 我即作是念: 『如來所以出, 為說佛慧故, 今正是其時。 』舍利弗當知! 鈍根小智人、 著相憍慢者, 不能信是法。 今我喜無畏, 於諸菩薩中, 正直舍方便, 但說無上道。 菩薩聞是法, 疑網皆已除, 千二百羅漢, 悉亦當作佛。 如三世諸佛, 說法之儀式, 我今亦如是, 說無分別法。 諸佛興出世, 懸遠值遇難, 正使出於世, 說是法復難。 無量無數劫, 聞是法亦難, 能聽是法者, 斯人亦復難。 譬如優曇花, 一切皆愛樂, 天人所希有, 時時乃一出。 聞法歡喜贊, 乃至發一言, 則為已供養, 一切三世佛, 是人甚希有, 過於優曇花。 汝等勿有疑, 我為諸法王, 普告諸大眾, 但以一乘道, 教化諸菩薩, 無聲聞弟子。 汝等舍利弗, 聲聞及菩薩, 當知是妙法, 諸佛之秘要。 以五濁惡世, 但樂著諸欲, 如是等眾生, 終不求佛道。 當來世惡人, 聞佛說一乘, 迷惑不信受, 破法墮惡道。 有慚愧清凈, 志求佛道者, 當為如是等, 廣贊一乘道。 舍利弗當知! 諸佛法如是, 以萬億方便, 隨宜而說法, 其不習學者, 不能曉了此。 汝等既已知, 諸佛世之師, 隨宜方便事, 無復諸疑惑, 心生大歡喜, 自知當作佛。」

世尊接著說:「十方三世的諸佛,都是這樣以方便力,令諸眾生入於佛道。我釋迦牟尼剛成佛的時候,諸天神恭請我為此界眾生說法。我觀察眾生的根器,利鈍有別,準備說三乘佛法,這時,十方佛在我眼前現身,用梵音稱讚嘉許這個決定。然後,我便去到波羅柰國的鹿野苑,為最初的五比丘說法,這就是初轉法輪。

舍利弗,今天我看見無量有志成佛的佛子到這裡集會,以恭敬心求聞佛法,心裡非常歡喜,也不再擔心說的法會令聽者困惑煩惱了,所以在你們面前,捨去方便,正直說這一乘佛法。你們要知道,親身聞佛說法本身就很難,而佛演說此法的機會更是極少,無量無數劫中難以得聞;聽後能信受的人,也都不是普通人物,非常稀有可貴,就算只說一句稱讚的話,也相當於供養了一切三世佛。所以,你們不用再懷疑、困惑,應當知道這一乘佛法是真實正直之法,你們將來都一定會成佛!」


推薦閱讀:

2012年十二生肖運程大事提醒
VR元年即將過去 但還有三件VR大事不能錯過
陳馮富珍參選是也國家大事
只要認出其中一個字,就是轟動世界的大事!
「乖孩子」往往沒出息,淘氣的孩子才能幹大事?

TAG: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