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怎麼不和我做「好朋友」了呢?2017年05月03日 星期三B08成長周刊
煩惱:
小愛是媽媽一手帶大的,小愛的媽媽對女兒很理解,也挺民主,所以,小時候的小愛什麼都會告訴媽媽,遇到問題和困難也是第一個找媽媽。小愛媽媽經常和別人說自己和女兒相處得就像好朋友一樣。小愛升入五年級後,媽媽發現小愛有些不一樣了,有的時候回來會悶悶不樂,問她怎麼了也不一定會說,有時候說了一半又會說不想說了。小愛媽媽想了很多,但是沒有覺得自己做錯什麼,怎麼女兒就不信任自己,不和自己做「好朋友」呢?
指導:袁芳(「陶老師熱線」指導老師)
和孩子情感連接融洽的父母,通常在育兒的過程中都會比較敏銳,並善於自我反思,小愛的媽媽就是一個善於觀察和思考的母親。但同時,和孩子有較好情感的父母也更容易把孩子的很多問題與自身聯繫起來。他們通常會產生的一個觀點是,「如果我的孩子有什麼問題,那肯定是我做錯了什麼。」實際上,孩子與以往有不同的表現並不完全是父母的錯,尤其是在青少年階段,很多青少年不同以往的表現往往與他們的發育有關。
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他們與父母的對話往往會變成,父母提很多問題或主動說一些話題,而青少年的回應比較簡短,如「嗯」「好」「我知道了」。父母聽到這些回答,會體驗到強烈的挫敗感和無力感,因為他們無法從青少年的言談中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此時父母就會想到,是不是因為孩子對自己不信任而造成的?這個想法是會讓父母陷入困境的,因為青少年在青春的成長階段,都不知道自己是誰、都不知道怎麼去表達自己,更談不上信不信任了。所以即使孩子與父母之前的關係再好,到了青少年階段都可能會遇到類似小愛媽媽同樣的困惑。
孩子對父母的信任,的確可以幫著孩子更好地度過青少年階段。但同時,小愛的媽媽必須知道孩子其實是不可能和父母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的。如果一個孩子要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青少年階段就必然會與父母「保持距離」。
小愛媽媽依然可以像以前一樣關心和愛護小愛,但是這種關心和愛護需要更成人化,同時不要因為小愛的有所保留而去評價甚至指責。對於小愛來說,一個平和的成人與家庭環境對於她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楊甜子
推薦閱讀:
※4—10歲的素食兒童如何搭配飲食才有利於成長?
※我和我的100位精英朋友
※沒靈感沒素材,不知如何下筆?模塊式寫作來幫你
※捨棄天賦這個概念,它讓你錯失成長的機會
※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