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經常膝關節痛?不妨試試從「髖」入手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鉸鏈關節。跑步中膝關節承受很大的負荷,所以也很容易出現損傷,讓許多跑友飽受困擾,比較常見的有前膝蓋疼(又叫髕股關節疼)、髂脛束症候群(最常見的跑步膝,可占膝關節問題的80%以上)、四頭肌腱炎等。

通常,我們在遇到膝關節問題時,首先會想到加強的鍛煉,比如:靠牆靜蹲,深蹲,半蹲跳。下蹲類練習確實可以加強腿部肌肉力量,特別是膝關節上方股四頭肌的力量,加強緩衝能力,減少膝關節的衝擊力。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卻忽略了,加強髖部也可以為膝蓋「減負」。

髖在跑步中的角色

理解髖在跑步中的作用,首先要搞清楚跑步的動作特點,跑步是一項以下肢為主要運動部位的全身運動。跑步時,上肢擺臂主要對平衡和節奏起到輔助的作用,軀幹在跑步時保持穩定,下肢則不斷重複蹬腿擺腿動作,而髖關節就是下肢的支點。

髖關節是連接軀幹(含骨盆)與下肢的唯一關節,跑步時的下肢運動就可以理解為是以髖關節為中心,完成蹬腿、擺腿運動。向前抬腿邁步動作的本質是「屈髖」,向後蹬伸即為「伸髖」動作。所以,髖部對軀幹和下肢的協調發力起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只有這個樞紐強大了,才可以帶動腿部,提高腿部動作效果、減輕腿部負荷,從而直接提升跑步動力、減少傷病風險。

跑步中,髖是如何影響膝關節的

髖關節具有前屈、後伸、外展、內收四個基本運動功能。跑步實際上就是表現為髖關節前屈—擺腿,後伸—蹬腿,同時還要依靠一定的外展、內收力量來保證側向穩定性。所以說,花大力氣訓練胯部力量,就是在訓練跑步所需要的的擺腿、蹬腿、保持側向穩定的能力。

外展功能主要由髖外側的臀中肌實現,它可以穩定骨盆和膝關節,減少下肢受傷。比如有些跑友,特別是女性跑友,在跑步時容易出現膝蓋內扣的情況,這就是髖關節外展力量不夠的一種表現,也是髕骨勞損、小腿脛骨應力綜合征、前十字韌帶損傷的主要誘因之一。髖關節外展力量不夠還會誘發髂脛束摩擦綜合征。

髖內收(內收大腿)的肌肉由大收肌等五塊肌肉組成,合稱內收肌群。如果內收肌力量不足,容易形成O型腿,還容易出現外八字腳,降低動作效率,增加損傷風險。

髖關節前屈的肌群主要是髂腰肌。髂腰肌力量不足會使得抬腿和前擺無力,影響步頻。當髂腰肌無力髖屈曲不足,還會啟動股四頭肌進行代償,因為股四頭肌中的股直肌越過髖關節、不僅可以做膝關節伸展活動、還可以做髖關節屈曲。股四頭肌代償過多就會出現疲勞、緊張,繼而膝關節出現問題。

髖關節後伸的肌群主要是位於髖部後方的臀大肌,還有一部分下背部肌群和大腿後側肌群,可以為下肢蹬伸提供充沛動力。這些肌群薄弱會出現:後蹬無力,「坐著跑」;重心很難前傾,動作向前性不好;蹬地反應慢、落地後著地時間長。這些都會使得膝關節壓力增加。

另外,髖的靈活性和柔韌性不夠,會使動作僵硬、擺腿和蹬腿效果差;髖周圍的力量不平衡(比如髂腰肌過緊)也會影響髖部的發力效果。

由於我們對於髖部缺乏足夠認識,練了太多蹲、跳和提踵這樣的一般腿部力量練習,而經常對髖部缺乏訓練,或者跑步中不會用髖發力,導致膝關節負荷增加。也有不少跑友膝關節損傷後只注重附近部位(如股四頭肌)的訓練,沒有注意髖部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其實在膝關節已經出現損傷的情況下,用大量下蹲、跳躍類練習動作鍛煉股四頭肌反而可能加重損傷,因為這些動作中膝關節的壓力都不小。而從髖部入手,可能效果更好。

當然,這並不是說腿部力量不重要,而是提醒大家有時候不妨試試從髖部找原因。

如何從髖入手改善膝痛

找准了病根,一定有預防和戰勝膝關節疼痛的好方法。下面與大家分享幾個比較簡單的練習動作,對髖部薄弱引起的膝關節運動損傷可以進行預防和康復訓練。

1.俯身支撐髖外展、外旋練習(加強髖部外展、外旋肌群的肌肉力量)。

2.單側跪姿支撐側向擺腿(提高髖關節的穩定性和多方向力量)。

3.仰卧單腿挺髖(提高伸髖肌群力量)。

4.雙腿仰卧挺髖(提高伸髖肌群力量)。

5.跪撐屈膝抬腿,膝蓋綳直(提高伸髖肌群力量)。

6.側弓步(提高內收肌群力量)。

7.高抬腿(提高髂腰肌力量和快節奏運動能力)。

8.仰卧交叉、轉體(訓練髂腰肌力量)。


推薦閱讀:

運動只消耗一點熱量,真的能減肥嗎?
獨自跑步或散步時,你在想什麼?
馬拉松賽事運營到底是門什麼樣的生意?
波士頓馬拉松:想憑實力跑波馬,你得達到真實的那個「BQ」才行
跑姿錯誤恐令跑步變自殘

TAG:跑步 | 關節 | 關節痛 | 膝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