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解詩:在描寫春天的詩Top10私人榜單里,這首,排在前5位是沒有問題的,排在它前面的,在去年的春天幾乎都推薦過了,大概就是蘇軾的「花褪殘紅青杏小」「詩酒趁年華」,韋應物的「春日游,杏花吹滿頭」等。在參考一些資料的時候才知道,這首詩在當時就已經名滿天下了,以致於到了宋代,蘇軾因極愛此詞,怕「聲不可歌,乃稍損益」,於是用《浣溪紗》的詞牌作了一首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黃庭堅知道太平州有磯曰新婦,池州有浦曰女兒,覺得對仗工整,於是用在了和詞里:「新婦磯頭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沉鉤。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斜風細雨轉船頭。」蘇軾聽說之後說:「才出新婦磯,便入女兒浦,志和得無一浪子漁父耶!」傳為一段風趣的故事。由此也能看出,我是蘇軾的真粉,不僅愛他的詩,偶爾愛他的東坡肘子、東坡肉,也愛他愛的詩。
張志和,浙江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他的詞保存下來的只有《漁歌子》(原題叫《漁父》)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吳興縣境內的西苕溪上,從前叫道士磯,是一座突出在河邊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鄰莫干山,風景很優美。這首詞描繪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鄉的可愛: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這一副圖景,比起「獨釣寒江雪」要溫暖得多,色彩也要明快得多,但是,有著同樣的逍遙自適。白鷺的形象也是瀟洒俊逸,靈動活潑,桃花、流水、肥鱖魚,充滿了勃勃生機,可以想像那時的太湖,一定是天氣和暖,兩岸盛開著紅艷艷的桃花,下幾場春雨,河水就上漲,河水陡漲時,逆水而上的魚群便多起來了,江南特有的鱖魚不時躍出水面,多肥大呀。想必此刻的釣叟,心情也是愉快的吧。
Photo by 趙文斌
推薦閱讀:
TAG:白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