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4年過去, 港片導演北漂成「撈金俠」了嗎?

這些男人一過了羅湖之後就不是人了! ——《春嬌與志明》

5月12日,《毒。誡》上映。用句時髦的話說,這部港片色彩濃郁的合拍片,算得上銀都機構的良心巨制了——集齊了古天樂、劉青雲等大牌明星,甚至還有新晉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林家棟,更甚至還有港片史上的「黃金配角」吳孟達與譚耀文。

只是,一部黑幫傳奇,成了戒毒宣傳。你以為看臉,結果卻打臉。於是,跟同檔期已成現象級的《摔跤吧!爸爸》相比,幾乎未曾在偌大的內地市場濺起一絲漣漪。我不提,可能你都未必還想得起。

港片已死的聲音,似乎又多了一道迴響。

香港電影,算得上世界電影史上的傳奇。時光雕刻了上世紀60年代後三四十年的燦然光景:在這個約650萬人口的繁華都市,構建了全球頂尖規模的電影王國。它是當之無愧的「華人電影製作中心」,是娛樂電影的「東方好萊塢」。它更像一個接一個瑰麗的夢:有《精武門》、《唐山大兄》、《警察故事》,有《青蛇》、《胭脂扣》、《大話西遊》,有《阿飛正傳》、《賭神》、《殭屍先生》……還有更多迄今活在豆瓣活在你我記憶深處的高分經典。

就像我們飛奔而去的青春,哭過笑過,罵過厭過,卻是最好的經過。用句煽情的話說,從那個年代走來的國人,大概每個人的青春里都有一兩部熱血或激情的香港電影。大背投的錄像廳,粉紅色的放像館,笨成排的胖沙發,封面模糊的盜版VCD——是香港電影最好的春天。

只是,就像《易經》說,「日中則昃,月盈則虧。」盛極而衰,世間鐵律。氣吞萬里如虎的港片時代,終究成了泛黃影像里的「斷代史」。新世紀以來,即便有《無間道》等一兩部叫好叫座的港片撐住最後的場子,終究力有不逮、氣數已盡——香港電影已然散場,港片導演呼嘯北上。

香港導演跑到內地來創作或走穴,自然不是這十來年才有的事。但,我們更習慣於用2003年來記事——彼時,CEPA(《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簽署。有了政策便利,香港電影光明正大從大陸融資,香港資本風頭正健地控股大陸影院。一邊是港片蕭條的冷風,一邊是北漂掘金的暖流——識時務者,方為英雄。杜琪峰、王晶、彭浩翔、徐克、葉偉民等曾經的港片中流砥柱,都順勢而下地成為「北上」的先遣部隊。陳可辛甚至豪言:「香港電影要麼北上,要麼等死。」

電影可以等死,但人顯然不會。

2009年的內地媒體,描畫了港片導演深度北漂的盛況——「陳可辛與黃建新組建的『我們製作』在北京東城區某 CBD 二層正式開業;徐克、吳宇森定居北京,甚至香港娛樂片之王王晶都在朝陽門附近的某高檔小區買房四五年;《葉問》在香港票房只有2042 萬,而內地票房卻輕鬆超過一億……」港片死不死這個辯題,顯然已經沒有什麼現實意義。

更有趣的是一個故事側寫:2009年春,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前的私人PARTY上,酒已盡、人已醺,香港導演馬偉豪面對某電影投資人,拿起酒瓶慷慨陳詞:「在我們北京話里,管酒瓶里這最後一點兒酒叫『福根』,這是給桌上最讓人尊敬、最德高望重的人喝的……」彼時的馬偉豪已在北京安居樂業,還跟內地新亞洲娛樂簽約,每年至少一半時間待在北京。因此,「我們北京」才那麼地順理成章。如果這些花邊緋聞尚未算不得數,那就不妨看看大數據刻畫的北漂港導之勢力版圖:有數據顯示,14年來,年度十大賣座國產電影中,香港與內地的合拍片所佔比例均不少於50%;及至2016年,票房前10的國產片,皆由香港導演執導,內地導演全部缺席;而在今年,《西遊伏妖篇》以16.57億票房暫居年度第三。更誇張的說法是,橫店的導演里十個有八個是「香港導演」。

不過,港片導演看似群雄逐鹿,但對於內地電影來說,過程可能比結果更絢麗。

如果把話說得更透徹一些,大概就是兩層意思:第一,港片沒落,時代使然。既用不著含沙射影,更犯不上怨天尤人。第二,港導北漂,淘金才是正道。且不說他們背負著怎樣的港片情懷,先把水土不服和物是人為的BUG解決了就謝天謝地。

港片死不死,坦白說我真不覺得有多麼不堪或委屈。風水輪流轉,天道好輪迴。還是先舉個栗子吧:忽然想起年初的羅大佑,在台北小巨蛋劇場舉辦個人演唱會。這個享有「流行樂壇教父」美譽的中老年男子,也是麾集了張宇、林俊傑、陶喆、辛曉琪、官靈芝、許藝娜、戴佩妮、李泉等重量級歌星聯合壓陣。集齊巨星,不談召喚神龍,起碼也能賺個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然鵝,令人咋舌的是,演唱會開場前半小時現場只坐了1成觀眾,以至不得不延遲開場,最後以虧損上百萬的票房成績黯然收場。一代人可以為情懷買單,但,誰也別指望一代人接著一代人為特定的情懷循環買單。

港片牛氣衝天的年代,同樣也是爛片萬箭齊發的時代。比如,你只要看看「賭聖」、「賭王」、「賭俠」、「賭神」系列,就知道一個「賭」的成功,竟然能養活數十成百部山寨片。這種「一魚數吃」乃至吃到吐、吃到死的「作法」,是港片急功近利而同質化的流弊。此外,港片對人性的刻畫入木三分,但,你讓它走宏大敘事的路線,顯然步履輕飄得很。更值得一說的是,港片的黃金時代,恰恰是香港經濟飛黃騰達的黃金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加之好萊塢電影在上世紀90年代才真正覺醒,數字化浪潮席捲世界之前,港片在亞太地區獨孤求敗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全要素。當然,那一代港片里,真有值得我們敬畏的人與事。

因此,真沒必要把港片的沒落,歸罪於「背鍋俠」的審查制度。

千古江山,尋常巷陌。有人說,港片導演北漂的這十來年,雖然票房喜人,卻好像既沒有救活港片、亦沒有將港片文化塑造成中國電影的精神向度。我只能說,少年,你剛拯救完地球,實在是想得太多。港片導演北上,首先是基於生存所需,然後才有情懷考量。你還記得劉振偉的《機器俠》嗎?你還記得王晶的《大內密探靈靈狗》?你還記得爾冬陞的《三少爺的劍》嗎?與其說是他們水土不服,不如說是他們的電影思維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節奏。二十年前,成奎安或溫兆倫去內地十幾線的小城鎮,迎接他們的都是「國際巨星」這種聳人聽聞又叫當地人深信不疑的浮誇宣傳。不過,哪怕在今天中國內地幾十線之外的農村,有網路有手機的農民兄弟,估計分分鐘就能戳破你吹的大牛皮。

港片之死與港導北漂,這兩者的邏輯關係是非常清楚的。這就像農民工奔赴珠三角或長三角一樣,港片之於港導的「鄉愁」,顯然沒有拍片吃飯來得更要緊。還是數字更有發言權:2016年,香港電影票房2.5億美元,相比2015年下滑2%。內地蛋糕是多大呢?457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加3.73%,總量大致是香港的26倍,且有趕超美國的趨勢。連好萊塢大片都有熊貓、有北上廣、有范冰冰、有景甜,港導們放下包袱立地成佛,恐怕也就是「One night in Beijing」的事情。

當然,即便是北漂,港導們的人生也在分野:有人堅持港片原汁原味,有人迎合政策高揚旋律,有人摸爬滾打不識自己,有人原形畢露光芒散去……早在2012年,就有媒體製作了《香港導演北漂之信用危機》的專題:在十位影評人眼裡,導演信譽度達到80分以上的僅徐克與杜琪峰兩人,最低得分者是僅得20.6分的劉鎮偉。影院經理的意見更為嚴苛,在他們的打分中,沒有一位導演獲得80分以上的好評,10位導演被評不及格。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也許對於今天的內地觀眾來說,港片既已散場,港導的符號亦是遲早風吹雲散,一切還是作品說話,老本吃不了幾天。最多,是我們還知道——他還在香港拍過電影。嗯,僅此而已。


例牌打油詩,送給親愛的你

他眼裡的星辰

是最亮的風景

黃昏與你立 粥飯為你溫

斯人若彩虹

遇見只一瞬

像半生戎馬的少年

換不回別後無恙的光陰

所以 三千繁華都盪盡

又千萬里路 又千萬座城

卻終於找不到 一個眉眼如你的人


推薦閱讀:

想當導演的李晨小試牛刀     今日早報
為什麼就沒人相信那個愛張楊的姑娘
八字命理揭秘:60歲導演爾冬陞曾為丁克老來得女
《監禁風暴》導演手記。太黃暴?
?這真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市場!演員跨界當導演背後有何玄機?

TAG:導演 | 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