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 (60)第57節 樅陽縣b  

樅陽縣位於安徽省中南部的長江北岸。行政區域介於北緯31°38′~31°01′與東經117°05′~117°43′之間。東從臨江,西至獨山長60公里;南從玉板洲頭,北至岱鰲山頂寬50.9公里;總面積1808.1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1.32%。該縣東與無為縣相鄰,北與廬江縣為界,西以菜子湖與桐城市隔湖相望,西南與安慶市郊區連接,南部及東南隔江與貴池市、銅陵縣相對。全縣現設15個鄉,12個鎮。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又名上樅陽鎮。

  一、縣名由來、縣城、古治

  〔縣名由來〕

  樅陽縣是西漢古縣。初創於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幾經撤併改建,至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廢樅陽縣置同安縣,唐至德二年(757年)改桐城縣,境內主屬桐城縣,為其東、南2個鄉地。直至千年後的民國末期(1947年11月15日由中國共產黨創建皖西行署後)創建桐廬縣,幾經易名,才又複名樅陽縣。

  縣名由來向有兩說:一種說法是就字面解釋,據《爾雅·釋木》解:「樅,松葉柏身。」《本草綱目》也說:「柏葉松身者,檜也;松葉柏身者,樅也。」是說樅樹是一種葉形似松,體狀如柏的喬木,多生於縣治北山,縣治位於山南,故名樅陽。另一種說法是古為宗子國,由古國音轉而名。《左傳》是記載宗子國的最早文獻。該書在文公十二年(前615年)載:「春,群舒叛楚。夏,子孔執舒子平及宗子,遂圍巢。杜註:平,舒君名。宗、巢二國,群舒之屬。」這個為楚北上而滅的古宗國故邑位於樅山之南,即今樅陽縣下樅陽鎮,是古代的偃姓方國。據《史記·孝武本紀》及《漢書·武帝紀》載,元封五年(前106年)冬,漢武帝南巡,登天柱山(今潛山縣境)考纖緯,封為南嶽。自尋陽浮江,過彭蠡,親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里,薄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其中,在過故宗子邑時,見此邑北山樅樹繁茂,又在此處親射江蛟並獲之,為紀念這次重大收穫,特在故宗子邑置縣,因邑居山南,山多樅樹,而命名新縣名樅陽,樅陽之名始見。最早記載此事的要數《史記》。縣名本緣於地名,這是在故宗子國邑設樅陽縣是縣名的本源。至於《水經注》中的樅陽湖,《元和郡縣誌》中的樅陽水(今練潭河),則是以縣命名,並非縣名由來。至於《明史·地理志》所說桐城東南(按指今樅陽縣境)的樅陽河,自西北流經樅陽縣境。追其源頭,發源於大別山,上游為練潭河,經菜子湖和長江這段河叫樅陽河。

  

  〔疆域變遷〕

  樅陽縣為古縣舊域。唐以後屬桐城縣東、南2鄉地。民國36年(1947年)11月15日由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皖西行署,先後創建33個縣級政權,分屬於11月29日創建的3個愛國民主行政專員公署。其中,第二專區在桐城縣東、南鄉與廬江、無為縣交界地區創建桐廬縣。38年2月18日,中共皖西二地委決定,各縣舊原屬地區一律歸建,但桐城縣劃為桐城、桐廬兩縣。4月12日,撤銷皖西行署及一、二專區,組建安慶專區,桐廬縣(駐湯溝鎮)屬之,以原桐城縣的樅川——菜子湖——白兔湖等水域為界,以桐城縣東、南鄉及廬江南部、無為縣西部沿江地區組建,設樅陽、湯溝2個鎮,陽和、楊灣、官青、錢橋、軍義、高甸、雨壇、鞠隱、會宮、官埠、安鳳、黃羹、永安、巢山、

山、鳳鸞、陳公、鳳崇、源潭、老武、六洲、施灣、周潭、周水、吳橋、忠毅、四蝦、將軍、後方、白梅、白柳、白石、金社等33個鄉,疆域定型。縣名以桐城、廬江2個縣首字合成,初駐項鎮鋪,後移駐原屬無為縣的湯溝鎮。1951年8月18日,因與浙江省桐廬縣重名,以治所位白盪湖、菜籽湖東而改名為湖東縣。1953年10月7日,安徽省民政廳復函,將原屬桐城縣羅塘洲劃入湖東縣。因湯溝鎮地勢低洼,受水患影響,於1954年11月7日先後將縣政府有關部門遷往樅陽鎮辦公。12月1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備案遷治。1955年5月21日,國務院同意改湖東縣為樅陽縣。7月1日,正式改治樅陽鎮,以境為古樅陽縣而改名。自後,縣境固定。

  〔北朝·北周〕  太建十年十二月乙亥,樅陽郡入北周,仍為樅陽郡,領樅陽、陰安2個縣,改屬合州(治合肥,今為市)。  〔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仍之。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調整州、縣,仍保留樅陽縣(仍治下樅陽鎮),改屬熙州(由晉州改,仍治懷寧)。十八年,改樅陽縣為同安縣(仍治下樅陽鎮,在唐改同安縣為桐城縣前,今樅陽縣境為同安縣東南地區,改桐城縣後為桐城縣東南地區,直到1947年分建桐廬縣前)。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改熙州為同安郡(仍治懷寧),屬揚州刺史部。九年,在今桐城市城東部築同安新城,又名山城。不久,遷治山城。大業十三年,李子通攻克山城,同安縣遷回下樅陽鎮(今會宮鄉焦嶺)。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改同安郡為舒州(仍治懷寧),同安縣仍治下樅陽鎮,屬之。六年,置舒州總管府(治懷寧),管舒、嚴、智3個州,仍之。貞觀元年(627年),廢都督府(由總管府改),仍之,屬淮南道(地理區)舒州。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同安縣遷治山城(今桐城市區東部),下樅陽城廢為桐城縣屬鎮。開元二十一年,舒州屬淮南道(一級政區,治揚州,今為市)。天寶元年(742年),改舒州為同安郡,余仍之。至德二載(757年)二月,改同安郡為盛唐郡,改同安縣為桐城縣。十二月,改盛唐郡為舒州(均治懷寧),屬淮南節度使轄區(治揚州)。元和八年(813年),桐城縣治山城易名為山焦城。  〔五代十國·吳國〕  唐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改屬吳王楊行密控制區,仍為舒州桐城縣東南地區。武義二年(920年),舒州改屬德勝軍,又稱廬州節度使(治合肥)。  〔五代十國·南唐〕  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南唐取代吳國,初仍吳舊制,屬德勝軍舒州桐城縣東南地區。後升舒州為永泰軍節度(仍治懷寧),屬永泰軍舒州桐城縣地。  〔五代·後周〕  顯德五年(958年)三月,舒州複名(仍治懷寧),屬舒州桐城縣東南地區。  〔北宋〕  建隆元年(960年),舒州屬淮南道。至道三年(997年),改道為路,仍之,淮南路治揚州。熙寧五年(1072年),舒州改屬淮西路(治壽州,今壽縣城關鎮)。政和五年(1125年),舒州賜額德慶軍(仍治懷寧),仍屬淮西路,余仍之。  〔南宋〕  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舒州改聽江南西路安撫司節制。十七年,改舒州德慶軍為安慶軍(仍治懷寧,今潛山縣城梅城鎮),改屬沿江制置司。慶元元年(1195年),升為安慶府,仍之,改屬淮西路(治合肥)。嘉定十年(1217年),安慶府及附郭懷寧縣治遷治皖口(今懷寧縣山口鎮)。端平三年(1236年),繼遷羅剎洲(今屬貴池市)、楊槎洲(今貴池市楊葉洲)。後復舊治(今潛山縣城梅城鎮)。景定元年(1260年),再定遷宜城渡(今安慶市區)。宋末,桐城縣遷治於今貴池市境內的李陽河,今縣境仍屬桐城縣地。  〔元朝〕  德元年(1275年)正月,入元。元初,仍屬桐城縣東南地區,遷治山焦城。至元十三年(1276年),桐城縣改屬江淮行省淮西道安慶安撫司。十四年,升安慶府為路(仍治懷寧,今安慶市區),屬蘄黃宣慰司。二十三年,罷蘄黃宣慰司,改屬江淮行省淮西江北道(簡稱淮西道)。二十八年十二月,安慶路改屬河南江北等處行省(改治汴梁路,今開封市,簡稱河南行省)淮西道。至正十二年(1352年),安慶路改屬淮南江北等處行省(治揚州路,簡稱淮南行省。安慶路為淮南行省重鎮、淮西帥兼淮南行省左丞相余闕駐地)。十八年正月初七日,紅巾軍陳友諒部控制這一地區。十九年,朱元璋部控制這一地區。二十年五月,徐壽輝部控制這一地區。二十一年八月,復為朱元璋部控制區,改安慶路為寧江府。壬寅年(1362年),複名安慶府,改屬江南行省(朱元璋創立,初名義上屬大宋龍鳳政權,治應天府,今南京市)。

  〔明朝〕  吳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屬江南行省安慶府桐城縣地。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仍為桐城縣東南地區,所在安慶府直屬中書省。十三年正月,直隸六部。永樂元年(1403年),直隸南京,後稱南直隸,余仍之。  〔附南明〕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為明宗室福王控制區,仍之。後為南明弘光政權控制區,仍為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東南地區。  〔清朝〕  順治二年閏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安慶府改屬江南省,今樅陽縣境仍為安慶府桐城縣東南地區。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1663年2月2日),安慶府改屬江南省安池太道(治池州府,今貴池市區)。順治六年,安池太道還治蕪湖縣(今為市區)。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改屬安徽省(治安慶府)安池太道(治蕪湖縣)。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裁安池太道,改隸江安十府儲糧道(專業道)。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安慶府改屬安徽省安徽寧池太廣道(治安慶府)。十二年十月庚戌(1734年11月3日),安徽寧池太廣道還治蕪湖縣。咸豐五年十月十三日(1855年11月22日),安慶府改屬安徽省廬鳳道。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安慶府改屬安廬滁和道(治安慶府)。光緒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安慶府改屬皖南道(治蕪湖)。清代,江南、安徽省先後屬兩江總督(初名江南江西河南總督,後易名為江南總督,後定名為兩江總督,常駐江寧,今南京市)管轄。  〔附太平天國〕  咸豐三年一月十七日(1853年2月24日),太平軍佔領安慶。9月25日,太平軍在安慶設安徽省,改安慶府為安慶郡,今樅陽縣仍屬該郡所領桐城縣東南地區,並為戰略要地。十一年八月一日(1861年9月5日),太平軍安慶保衛戰失敗後,安慶郡復屬清廷。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  民國期間,今樅陽縣仍屬桐城縣東南地區。元年(1912年)1月,廢道、府,桐城縣直屬安徽省。3年6月2日,桐城縣屬安徽省安慶道(治懷寧,今安慶市區,仍兼省會)。  〔中華民國·南京政府〕  民國16年8月,桐城縣屬南京國民政府安徽省。17年8月,正式廢道。21年4月2日,改屬安徽省第一區(首縣懷寧縣,治懷寧,今安慶市區)。10月10日,改屬安徽省第一專區(駐太湖縣晉熙鎮)。27年1月13日後,安慶作為法定省會結束,國民黨安徽省流亡政府向六安、立煌縣搬遷。6月,淪入日本侵略軍之手,桐城縣政府也流亡至唐家灣等處。11月10日,桐城縣改屬安徽省皖北行署區(與臨時省會同駐金家寨。1954年,淹入梅山水庫)第一專區。29年4月26日,第一專區改駐桐城縣。2月2日,撤銷皖北行署區,第一專區直屬安徽省。抗日戰爭勝利後,於35年5月18日將第一專區改駐安慶城。38年2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桐城縣全境(包括已分往桐廬縣,後為樅陽縣地)。  〔附日偽政權〕  日偽期間(1938年6月至1945年9月),日偽及汪偽時期仍為桐城縣東南地區,28年夏初成立維持會,駐湯溝鎮。31年改為「桐城縣政府」,轄湯溝區、樅陽區,設8個鄉。先屬日偽「南京維新政府」又名「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安徽省維新政府」(駐蚌埠市)。民國29年3月30日,併入汪偽「南京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安徽省政府」(仍駐蚌埠市)。32年7月25日,改屬「安徽省第八專區」(駐安慶)。34年8月18日,偽桐城縣及第八專區為國民黨第七軍接管。  〔中國共產黨建政〕  在解放戰爭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自民國36年11月15日成立皖西行署,組建桐潛(後來的桐城縣)、桐廬縣(今樅陽縣,初駐錢家橋,後遷會宮余街、白石橫鋪鎮,1949年10月10日,繼遷駐湯溝鎮),屬第二專區。這時桐廬縣基本上相當於今樅陽縣,已與今桐城縣(治今桐城市區)無關。38年4月15日,根據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公布,重新調整區劃,桐廬縣改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安慶專區(駐安慶市)。

  〔明朝〕  吳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屬江南行省安慶府桐城縣地。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仍為桐城縣東南地區,所在安慶府直屬中書省。十三年正月,直隸六部。永樂元年(1403年),直隸南京,後稱南直隸,余仍之。  〔附南明〕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為明宗室福王控制區,仍之。後為南明弘光政權控制區,仍為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東南地區。  〔清朝〕  順治二年閏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安慶府改屬江南省,今樅陽縣境仍為安慶府桐城縣東南地區。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1663年2月2日),安慶府改屬江南省安池太道(治池州府,今貴池市區)。順治六年,安池太道還治蕪湖縣(今為市區)。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改屬安徽省(治安慶府)安池太道(治蕪湖縣)。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裁安池太道,改隸江安十府儲糧道(專業道)。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安慶府改屬安徽省安徽寧池太廣道(治安慶府)。十二年十月庚戌(1734年11月3日),安徽寧池太廣道還治蕪湖縣。咸豐五年十月十三日(1855年11月22日),安慶府改屬安徽省廬鳳道。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安慶府改屬安廬滁和道(治安慶府)。光緒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安慶府改屬皖南道(治蕪湖)。清代,江南、安徽省先後屬兩江總督(初名江南江西河南總督,後易名為江南總督,後定名為兩江總督,常駐江寧,今南京市)管轄。  〔附太平天國〕  咸豐三年一月十七日(1853年2月24日),太平軍佔領安慶。9月25日,太平軍在安慶設安徽省,改安慶府為安慶郡,今樅陽縣仍屬該郡所領桐城縣東南地區,並為戰略要地。十一年八月一日(1861年9月5日),太平軍安慶保衛戰失敗後,安慶郡復屬清廷。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  民國期間,今樅陽縣仍屬桐城縣東南地區。元年(1912年)1月,廢道、府,桐城縣直屬安徽省。3年6月2日,桐城縣屬安徽省安慶道(治懷寧,今安慶市區,仍兼省會)。  〔中華民國·南京政府〕  民國16年8月,桐城縣屬南京國民政府安徽省。17年8月,正式廢道。21年4月2日,改屬安徽省第一區(首縣懷寧縣,治懷寧,今安慶市區)。10月10日,改屬安徽省第一專區(駐太湖縣晉熙鎮)。27年1月13日後,安慶作為法定省會結束,國民黨安徽省流亡政府向六安、立煌縣搬遷。6月,淪入日本侵略軍之手,桐城縣政府也流亡至唐家灣等處。11月10日,桐城縣改屬安徽省皖北行署區(與臨時省會同駐金家寨。1954年,淹入梅山水庫)第一專區。29年4月26日,第一專區改駐桐城縣。2月2日,撤銷皖北行署區,第一專區直屬安徽省。抗日戰爭勝利後,於35年5月18日將第一專區改駐安慶城。38年2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桐城縣全境(包括已分往桐廬縣,後為樅陽縣地)。  〔附日偽政權〕  日偽期間(1938年6月至1945年9月),日偽及汪偽時期仍為桐城縣東南地區,28年夏初成立維持會,駐湯溝鎮。31年改為「桐城縣政府」,轄湯溝區、樅陽區,設8個鄉。先屬日偽「南京維新政府」又名「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安徽省維新政府」(駐蚌埠市)。民國29年3月30日,併入汪偽「南京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安徽省政府」(仍駐蚌埠市)。32年7月25日,改屬「安徽省第八專區」(駐安慶)。34年8月18日,偽桐城縣及第八專區為國民黨第七軍接管。  〔中國共產黨建政〕  在解放戰爭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自民國36年11月15日成立皖西行署,組建桐潛(後來的桐城縣)、桐廬縣(今樅陽縣,初駐錢家橋,後遷會宮余街、白石橫鋪鎮,1949年10月10日,繼遷駐湯溝鎮),屬第二專區。這時桐廬縣基本上相當於今樅陽縣,已與今桐城縣(治今桐城市區)無關。38年4月15日,根據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公布,重新調整區劃,桐廬縣改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安慶專區(駐安慶市)。

推薦閱讀:

安徽相法整體判斷思路
徽商為何沒落?
皖南醫學院與蚌埠醫學院哪個更好?
你聽到「安徽」會想到什麼?

TAG: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