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產家庭盛產「好奇寶寶」?

最近,我那3歲的寶寶,幾乎天天都在用「奪命連環問」讓我無語。

起初,他的問題還只是「這是什麼」、「這是幹什麼用的」之類,能用簡單的常識來回答的問題。

而這些天,他的問題則慢慢變成了這些:

「水和面為什麼會變成麵糰」;

「水為什麼那麼濕」;

「月亮為什麼跟著我走」;

「我不是圓柱體,為什麼我能滾來滾去」;

「為什麼這些星球是圓的,可故事書上的星星有五個角」…

這些問題,有些需要我仔細查查資料才能準確無誤地回答他,而有些,則連查都差不到,還得絞盡腦汁想半天。對於那些我不能回答的問題,他還會催我快上網查查。

總之,得不到一個看似圓滿、專業的答案,他是不會罷休的。

甚至有時候,他還會冒出一連串關於他自己的問題問我。

比如「為什麼我喜歡吃雪糕」、「為什麼我要做這個動作」,以及「為什麼我睡覺的時候抓不緊東西」。

而如果我回答「因為雪糕很甜很涼,你在感覺很熱的時候吃,會感到很舒服」、「因為你喜歡做這個動作」,那麼他就會繼續問「為什麼我喜歡甜的涼的,為什麼我會感到很舒服」、「為什麼我喜歡這個動作」。

就這樣,他每每發問,就必然打破砂鍋問到底,直至我翻著白眼無語凝噎,腦細胞徹底光榮陣亡。

也許,家有小孩子的父母都有過同我一樣的經歷。

家長們一邊欣慰於孩子越發聰明、喜愛思考,一邊又苦惱於自己腦洞有限,不能時時刻刻提供滿意答案。

於是,他們既希望孩子發問,又害怕聽到孩子的問題,繼而在糾結中努力作答。

這些家長還是好的,至少能展示出歡迎提問的態度,也不至於因為孩子的問題而隨意生氣。

另外一些家長,就比較暴力專制了。

因為他們認為,孩子不停問連環問題,目的在於故意刁難、為難和激怒家長。

所以一聽到孩子發問,他們要麼草草敷衍,用胡編亂造的答案快速結束孩子的問題,比如「問那麼多幹嘛,都告訴你是從垃圾桶撿來的了」;要麼乾脆大聲喝止,比如「再問我就生氣了」。

結果也就可想而知,孩子即便非常不情願,也會因為害怕惹怒父母,而不得不自此噤聲,再也不敢隨意問父母問題。

其實,也許那些嫌孩子煩的父母並不知道,在孩子的大腦充滿奇思妙想和無窮問題,並無所顧忌地向家長發問的時候,恰好是他們的好奇心、創造力快速發展的階段。

而此時,家長面對孩子問題的態度、方式,就對孩子日後驅動力、好奇心和創造力的發展走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一個人是否會成為終身學習者,一個很關鍵的影響因素,就是小時候的好奇心得到了何種回應。

所以,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談談,家庭在孩子好奇心的發展中,起著什麼作用,以及家長如何回應才能繼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一天到底問多少問題?

以下的數據,很可能讓你有所吃驚。

有調查顯示,一個4歲的孩子,每天要問200-300個問題。

而來自國外網站Littlewoods.com的研究結果也很有趣。

它發現,由82%的孩子一旦有了問題,最喜歡去找媽媽,而不是找爸爸。

其中原因在於,每當他們去找爸爸問問題,得到的不是敷衍的答案,就是一句萬能語句——「去找你媽媽」。

於是,一整年下來,媽媽聽到的問題,平均就多達105120個。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最愛問問題呢?

先從年齡、性別來看。

還是這個研究發現,4歲的女孩兒最有好奇心,她們每天大約要問390個問題,平均每1分鐘56秒,就會問出一個問題。

隨著年齡的下降,孩子們的問題會隨之減少。比如到了9歲時,男孩每天的問題會縮減到144個(還是很多啊),平均每5分鐘12秒就會問一個問題。

孩子的問題會隨著年齡減少,其中原因可能有幾個。

第一,有的家長會覺得,回答這麼多問題很心累,所以在被動、敷衍的態度中,孩子的好奇心也越來越消極,久了不問了。

第二,孩子入學以後,會在學校學得大量知識,幫助解答了孩子心中的疑問。

第三,等孩子進入學校,處於同輩競爭中,就會有了比較意識,所以,他們會覺得,問問題就意味著他們不懂、不明白、不知道,而這一點就幾乎能說明,你並不是一個優秀的孩子。

人人都想做個優秀的孩子,所以如果沒有父母、老師長期關於「不恥下問」的引導,孩子可能會不懂裝懂,有了問題也不主動提出。

以上,便是孩子問題頻率與年齡的關係。

除了年齡,孩子是否愛問問題,其實還和家庭階層,以及父母的應對方式不無聯繫。

好奇心的強弱,也和家庭階層有關

1984年,英國學者Barbara Tizard和Martin Hughes就發現,中產家庭的孩子,比工人階層家庭的孩子,好奇心更強烈,也更敢於提出問題。

同時,中產孩子進入學校以後,其發育和發展,也會比工人家庭的孩子更加超前。

至於原因,我們曾經在《沉淪還是逆襲?家庭出身遺傳的秘密》文章中就已經說過。

其一,中產家庭生活壓力較小,負面消極因素較少,所以能夠較為高效地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這是因為,當孩子的世界嘈雜、混亂,並充滿壓力的時候,孩子會害怕、緊張,他大腦中的壓力系統也時刻處在開啟狀態。

所以,他會首先選擇熟悉的、穩定的舒適區,而不會輕易跨越舒適區去自由探索。缺乏探索,那麼他們對世界的接觸面就會不夠多,因而好奇程度就會比較低。

也有研究證明,被戰爭、暴力、災難,以及嘈雜的家庭環境、家庭經濟困難影響的孩子,好奇心就很容易受到阻礙。

顯而易見,工人階層的家庭,負面消極因素往往是多於中產家庭的。

其二,工人階級的父母,他們生活壓力大、自身學歷也較低,平時更注重孩子的生存需求, 也不太善於與孩子溝通交流,孩子的教育更多地依賴於學校。

而中產父母,則更喜歡與孩子說話,善於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聊天,挑戰孩子的認知,同時問孩子問題,也鼓勵孩子提出問題。

同時,他們對聊天話題也不會有過多禁忌,無論是天文地理、文化經濟,還是前沿科技,他們都不憚於用專業辭彙、複雜語句向孩子講述和解釋,力求孩子理解透徹、全面。

也正是因為,這些孩子從父母那裡吸收了更多高密度的知識、信息,從而激發了更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獲得了更好的成績和發展,因此也就形成了知識領域的「馬太效應」,即「富者知識愈發豐富,窮者認知更加貧瘠」。

這一點也有科學論證。

有研究得出,那些總是被父母鼓勵提問的孩子,在科學課程中成績更好,創造力更高,也更容易獲得學術高成就。

也許會有人疑惑,那麼小的孩子,講專業辭彙,他們能懂嗎?

當然,語言和辭彙也不能過於晦澀難懂,需要和孩子的發展階段匹配,否則講了也白講。

就好比,給嬰兒講量子物理,肯定不能用大學教科書的方式,摻雜以複雜、嚴謹的概念講,必須用嬰兒喜歡的圖形、色彩,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不過,講述辭彙不能晦澀難懂,並不意味著,不能給孩子講比較專業的知識。

就我的經驗,當我給孩子講《神奇校車》中關於電的故事時,我會配合書上的示意圖和故事情節,向他解釋「電子從一個原子跑到另一個原子,繼而形成電流,讓我們的電燈有了電」,他似乎對這個過程是可以接受的。

況且,即使不是完全接受,如果一個理論在他的心中有了一個初步印象,那麼在他未來關於此主題的學習中,可能會有所幫助,至少理解起來更快。

這就像我們讀書一樣,每本書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你讀A書的時候,心中有了一點感想、一個疑問,那麼這些感想和疑問,是會在你大腦中留下淺淺的印痕的。

等下次你讀到B書的時候,就有可能突然發現,留在A書的疑問、感想,在B書中得到了解答和印證。

這種突遇寶藏一般的過程,其實是非常令人驚喜的。

一個人的讀書史,就是將知識網一點點補全的過程。你永遠不知道,大腦中哪兩點知識會發生碰撞、實現連接,但我相信,這種「織網式」的學習過程,會比「單點式」的學習方法記憶更加深刻,理解也更為透徹。

所以,即便孩子年齡還小,但父母依然可以以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將基本的正確知識講給孩子。

哪怕是你認為很難懂的專業辭彙,也不妨像英語磨耳朵一樣,先給孩子大腦留下一個印象。

沒準在未來某個時刻,孩子就會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將你說給他的知識點,與自己剛剛學到的知識點聯繫起來,織進自己的知識網了。

有點扯遠了。

現在,想必你已經知道了回答孩子問題、鼓勵孩子提問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奪命連環問,才能充分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家長如何在孩子的「奪命連環問」中倖存?

一個可以貫穿始終的大原則,就是「不敷衍、不拒絕、做模範、共探索」。

下面我們就說得再細緻一點。

1、敷衍只會讓孩子更加困惑

有關於兒童發展的研究說,孩子在3歲的時候,會慢慢明白因果聯繫,所以他們的問題,會漸漸從「是什麼」轉向「為什麼」。

他們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急切想分清楚、弄明白這些令他困惑的事物。於是,他們就會向最親近的人——父母,發出提問。而此時,父母的回答方式,會決定孩子是否繼續提出同樣的問題。

2009年,來自美國密歇根大學的Brandy Frazier就進行了一項研究。團隊記錄了6名兒童的生活日常,這些孩子年齡在2-4歲之間,所謂的生活日常,就是他們與父母、手足、家庭訪客的聊天內容。

在記錄完畢以後,研究者們發現,如果孩子提出的問題並沒有得到確切、說得通的解釋,那麼他們再次提問的幾率會提高兩倍。

此外,這個團隊還對42名學齡前兒童做了實驗,實驗中,孩子們會閱讀一本故事書,裡面講述了一個喜歡把橙汁倒進麥片的男孩的故事。

絕大多數孩子都對研究者提出問題——「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一部分孩子得到了答案「他以為那是牛奶,而他喜歡把牛奶倒進麥片」,而另一組孩子沒有得到解釋。

結果發現,沒有得到解釋的孩子,有20%會再次提出同樣的問題,而得到確切解釋的孩子,只有1%再次提出相同問題。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如果孩子的問題一時得不到答案,他們在短期內不會善罷甘休的。

有的家長總是認為,孩子很容易被分散精力,所以對於不想回答的問題,敷衍一下,或者轉移注意力就過去了。

然而事實是,孩子心中的困惑會始終存在,如果知識鏈條中的一環模稜兩可、疑惑尚存,那麼對於孩子未來知識的構建,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2、孩子有好奇心的時候,乘勝追擊

努力克服對孩子的敷衍態度後,家長就應該學習在孩子表現出好奇的時候,乘勝追擊、趁熱打鐵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

這是因為,2014年10月一項關於好奇心與大腦的研究發現,當人的好奇心被激發出來時,他們大腦中管理愉悅和回報的部分(即報償機制)會被激活,繼而釋放出多巴胺,讓人感到愉悅。

除了讓人快樂,多巴胺還可以增強細胞之間的連接,尤其是負責學習的細胞,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研究者的實驗中也證明,當志願者的大腦中顯示出更高程度的好奇時,他們更容易記住所得到的信息。

所以,好奇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吸收知識和信息。

好奇心除了能讓人的刻意學習更加高效,對於不重要、無聊、隨機的信息,好奇寶寶也會記憶更加深刻。

比如,當你觀看很感興趣的美劇時,你肯定會記得大結局,但與此同時,你也很可能清楚地記得,在看劇的時候你吃了什麼、和別人說了什麼,以及在看劇前後都做了什麼。

於是,好奇心讓人更加專註、更有自我驅動力,並更有學習效率,現在也有了理論支持。

因此,當家長發現孩子對某個事物非常好奇時,就不妨趁著這個時候,儘可能讓孩子多學一點東西。

比如,如果孩子某些天對昆蟲很感興趣,家長就可以為孩子買來昆蟲科普書、昆蟲模型,觀看昆蟲視頻,或玩相關的知識遊戲,並從昆蟲主題延伸開來,為孩子科普關於自然界、食物鏈、農業等,與昆蟲息息相關的知識。

這時候的網路式、發散式學習,有了孩子的好奇心作為催化劑,相信會得到更高的效率。

3、不輕易給孩子設限

這一點,就有點老生常談了,我們簡要說說。

孩子的好奇,往往伴隨著大膽的嘗試和探索。而在我們大人眼裡,他們的探索很可能就是破壞性的。

比如,孩子將電燈開開關關,是因為在學習因果關係,他想知道,為什麼自己按下開關,電燈就會亮起或熄滅。而在大人看來,他就是在存心消耗電燈的壽命,所以大人很可能一上來就喝止孩子,勒令其不準再碰電燈開關。

再比如,孩子將水在不同容器間倒來倒去,其實在初步體驗容積、體積的概念,而大人很可能就會以「浪費水、弄濕衣服」為由,禁止孩子隨意玩水。

而這些對探索行為的厭惡、禁止,其實就在悄悄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當然,我並不是在號召家長鼓勵孩子浪費水資源,如果孩子喜歡玩水,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到海邊、泳池,或者在洗澡的時候,在浴盆中允許孩子用各種容器玩上一會兒。

如果孩子喜歡在牆上畫畫,也不放買個掛在牆上的塗鴉板,給他充分的空間去釋放好奇心。

總之,在孩子自由玩耍的時候,不要輕易設立嚴格限制,也不要頻繁在旁邊指導孩子該怎麼玩、不該怎麼玩。

只要孩子安全得到保障,家長其實應該充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允許他們用自己的奇思妙想玩。

4、做榜樣,帶孩子尋找答案

在帶孩子散步、玩耍的時候,家長自己就應該主動觀察周圍事物,引導孩子發現、探索身邊的花園、草叢、蟲洞和森林,並給孩子提出問題。

如果孩子提出問題,可以先不要急著給出答案,家長可以先問問孩子,他自己的看法是什麼,如此也便於家長了解孩子的認知程度。

而對於孩子的問題,簡單的可以直接告知答案,複雜一點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利用網路、圖書館、專家等資源,搜索書籍、觀看視頻,或找專業人士詢問。

其實這個過程,和大人寫論文、做課題十分相像。

首先,提出問題、確定研究主題。

然後,就要利用資源、尋找答案,列出你的思考過程、研究結論。

其間遇到困難、坎坷,還得自己想辦法解決,而要想弄出清晰答案,還需要訓練邏輯思維、寫作能力。

如果家長從小就幫孩子養成這樣一套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那麼就非常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對他的學術素養提高甚大。

結語

其實,你也有可能已經發現,好奇心的強的父母,往往也匹配著好奇心更強的孩子。而在思維上就已然陷入固化的家長,身邊也常常有一個不願意動腦,得時刻催著學習的孩子。

所以,積極回答問題的家長,孩子也往往更加優秀,思維也越發活躍;敷衍、拒絕,甚至恐嚇孩子的家長,自然也培養不出積極主動的孩子。

和自我驅動力一樣,好奇心也需要父母的示範和習慣的影響。

當然,我也知道這不容易。父母們都很忙,忙起來會聽不見孩子的問題,這非常正常,我也經常會敷衍孩子的問題。

不過,寫完這篇文章後,我以後也會盡量豎起耳朵,看著孩子的眼睛,認真傾聽他的問題,與他一起探索答案。想來,這也是增進親子交流的好機會。

人年紀越長,就越喜歡禁錮思想,將未來的生活,寄希望於前幾十年的老本,從而拒絕去求得新知、更換思維。

但好奇心就像是肌肉,沒有鍛煉,就會萎縮。所以,哪怕是為了保護、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我們家長也應該保持十足的好奇心,和終身的學習力。

至少,我們不能因為不求上進,而讓孩子被孩子瞧不起啊。

好了,下期再見吧。

如果還想看:

關於孩子的綜合內部能力(非認知能力),請點擊《如何比父母走得高遠?| 普通子弟逆襲指南:孩子篇》

關於貧困、壓力對孩子智商的損害,請點擊《沉淪還是逆襲?家庭出身遺傳的秘密》

關於各階層父母的教育方案,請點擊《「教育要拼爹」沒錯,然而,爹有錢就萬事無憂了嗎?》

關於中產父母焦慮的根源(軟實力的不可繼承性),請點擊《有了孩子,就有了煩惱》

關於自我驅動力,請點擊《如何讓孩子從「要我學」的學渣,變成「我要學」的學霸?》

關於自控力,請點擊《有什麼能力,比智商、情商和家庭背景更重要?》

關於抗挫折能力,請點擊《那些沒拿到人生好牌的人,憑什麼實現逆襲?| 指南:如何讓孩子扛得住挫折? 》

關於社交能力,請點擊《那些高分低能的孩子,到底缺了哪項能力?》


推薦閱讀:

女生獨自一人時會模仿男生做什麼?
對死亡之神秘好奇
如果一天有48個小時,世界會有什麼變化?
《貓和老鼠》的結局是什麼?
當你16歲的時候,你眼中的生活眼中的生活、世界、未來是什麼樣子?

TAG:家庭 | 寶寶 | 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