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陶西平:家裡的規矩和做人
陶西平現任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總督學顧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副主席、亞太地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聯合會名譽主席。曾任北京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北京市市長助理,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
陶西平:家裡的規矩和做人回歸家庭教育原點作者 ▏吳穎(父母必讀編輯部主任)在家庭教育大家談的論壇上,教育大家陶西平陶老舉重若輕地對家庭教育進行了闡釋,也提出了非常具體而有效的建議。讓我們從根本上理解了家庭教育是什麼,新家風該如何傳承與傳遞,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會對人的一生產生深遠影響。家庭教育,就是先立好規矩但是,是給誰立規矩?說起立規矩,相信大多數父母馬上就在想:「確實要給孩子立規矩。」但是,陶老這次所講的立規矩,並不是「給孩子立規矩」,而是指家庭、父母自己和孩子都要遵守的規矩,是家規。陶老強調,守家規的,首先是家長自己。陶老所說的家規,是指既要有傳承又要符合新時代核心價值觀的新家規。
為什麼要提倡建立新家規?
國家有不少法律規範,但國家卻很難用法律去規範家庭裡面的事,做具體的指導。新家規,則可以讓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具體的行為指導,守規矩本身就是家庭教育。
我們怎麼做?
新家規可以是家長提出來,不用很多條,五條十條都可以,全家人一塊協商,一塊遵守。建立新的家規,可以把規範跟自主,把共性跟個性統一起來。家規還能解決實際教育中存在著的一對矛盾。這對矛盾就是,一面是把孩子給管死了,比如孩子缺乏自主發展的空間,缺乏動力;另一面是該管的又沒管住,比如我們的孩子往往沒有自己的行為規範,不懂得尊重公共秩序,講究公共衛生,維護基本的公共道德,以至於去國外旅行時,國外認為中國國民的素質不高,因為人家看的就是孩子的外在表現,就是我們該管卻沒管住的那一面。
如果家庭中所有人一起參與家規的設定,一起遵守,立規矩跟守規矩也就統一起來了。
家庭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一種互動有時候不知道是誰教育誰?在闡釋這個觀點之前,陶老先講了一個小笑話。一位爸爸教育孩子要誠實,不說謊。結果有一天他爸爸中午要睡覺,就告訴孩子:「如果有人來找我,你就說爸爸沒在家。」結果爸爸睡覺時,還真有人來找他了。這孩子就跟那個人說:「我爸爸在睡覺。但我爸爸跟我說了,如果有人來找,就說他不在家。」這個故事有兩層意思:一是如果父母教孩子一套,做得又是另外一套,那麼你再講一大堆這個那個的道理,也並不一定能變成孩子的實際行動,或者變成他真正接受的那部分;另一層意思是,這孩子確實不說謊話,非常誠實,那麼孩子就有比我們做得還好的地方,值得父母學習。
家庭教育是父母與子女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一個過程,而不是家長在教育孩子,它是一種互動。
另外,現在大家對所謂的「教育專家」有所反感,就是因為專家經常在說,出現什麼問題了,應該怎樣……但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應該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而陶老說:「不是專家說只有哪種教育方式才科學,你的不科學。也許恰恰家長自己的方式更好,因為更適合自己的孩子。其實,我看專家在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教育實踐也很難。有些專家說得挺好,自己的家庭教育也不怎樣。」把斷裂的家風重建起來任何教育的難點都在於轉化為實際行動家庭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標,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的人。在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家訓,如《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這些家訓就是當時的家庭教育,要求家族世代都按照其中的標準去教育孩子,把孩子培養成那樣的人。這些家訓所傳承的,就是一個家族的家風,非常嚴格,但又充滿智慧,更是這個家族共同遵從和認同的價值觀。陶老認為:重視家庭教育,現在可能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同,但是怎樣強化家庭教育,可能認識並不完全一樣。各位專家都有不同的角度,有法律角度;有家長責任和教育方法的角度;有教育規律的角度,都非常好。現在的難點就在於,怎麼把我們這些道理轉化為實際的行動。我們也不能過多地責備現在的家長,比如說現在的家長缺乏責任感,缺乏示範作用,存在著家庭暴力等,因為很多家庭教育存在著家風斷裂的問題,就是父母的家長,就沒有傳下來一個好的家風,所以父母也不知道傳給孩子什麼。
家風是世代相傳的主流價值取向、行為規範和規矩。所以,我們提倡建設現代家風。
現代家風建設的具體做法
現代家風一方面要繼承我們民族的優秀傳統,而我們民族的家風,往往是通過家訓、家規等來表述的,沒有一個是政府制訂的,都是民間自己創造。另外,還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又能抓住「怎麼對人,怎麼對家庭,怎麼對他人,怎麼對社會」這樣一些基本價值準則,這個又可以說是一種習慣,包括人的行為習慣,思維習慣和反應傾向,後者則實際就是價值觀,可以預見一個人。比如看到別人需要幫助,是馬上過去幫,還是事不關己地走開,這就是反應傾向,是一個人的價值觀。習慣培養加上我們剛才所說的家規,就可以成為我們新家風建設的具體做法。回歸教育的原點,形成合力向上、向善,就是「詩與遠方」最近,「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成為了流行語。其實,這也說的是,人無論在什麼時候,有什麼樣的境況,都該保持一顆對生活與未來的希望之心,擁有一雙發現美好的眼睛。這和我們教育的本來目標真的是非常一致。如果孩子在教育中,一直保持著「向上」和「向善」,那麼在他長大之後,自然就會擁有「詩與遠方」。陶老講述了他80歲生日時經歷的一件事:去年的5月3日,我60年前教的第一個班的學生,聚在一起給我過我80歲的生日。這是一個女生班,年齡最小的現在75歲,已經有15個人去世了。她們聚在一起,一群白髮蒼蒼老太太站成一排,原來的黨支部書記給我鞠了一個躬。當時我很感動。我們老在講我們的教育是未來,那麼,現在這些老太太很有資格談談教育對她的『未來』有什麼作用了,因為她們一生的大部分人生道路已經走完。所以,陶老給她們提了一個問題:學校教育對你們到底有什麼作用?在你們一生的發展,覺得影響最大的是什麼?她們談了很多不同的意思,但是最後歸納起來,大概是這樣:在一生中影響最大的,是時代。她們的一生經歷都是非常坎坷的,有各種各樣的情況。有人是教授,有人是官員,也有人就是農村婦女,家庭婦女,但是大家總結起來,大概是這樣一個意思,時代的變化使得她們有了不同的境遇;第二位的是家庭,包括家庭的變遷,家庭的問題,比如夫妻關係問題,父子關係問題,以及家庭的遭遇問題;第三位才是學校教育,對於學校教育她們也很留戀,那天中午大家一起包餃子,說請我吃餃子,我問為什麼,她們說您大概不記得了,60年前我們的一次活動就是同學們一塊和面、和餡、包的餃子。陶老又問她們,那學校教育中,你們覺得對你們一生影響最大的是什麼呢?她們說了半天,歸納起來,大概就是四個字:前兩個字是「向上」,她們說全班同學,儘管遭遇不同,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但是沒有一個退縮的。後兩個字是「向善」,也就是做好人。所以,我想,學校教育最後能夠落到孩子身上的,如果一個是向上,一個是向善,那麼這個教育就是成功的。
所有的教育應該回歸到教育的原點,不要把最基礎的教育給複雜化。時代、社會、家庭、學校,這些形成合力,才能對孩子的發展產生更大的影響,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更大的影響。
留守兒童是家庭教育缺失群體但不要給留守兒童貼標籤!談家庭教育,留守兒童是是現在最被關注的一個群體,被稱為是家庭教育的「痛點」,因為這些孩子確實存在著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但是,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我們該如何去對待這些孩子,用什麼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幫助?教育大家就是教育大家,陶老對此給家庭教育工作者們做出了重要的提醒。
留守兒童問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兒童現在在中國有幾千萬,他們的父母都離開家鄉了,把他們留在農村。其中部分孩子出現了在生活上、交往上、性格上,甚至於道德上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剛才有人舉了例子說,孩子在後邊喊爸爸,但是爸爸頭都沒回就走了。聽到這兒的時候,我想說,我們應該想一想他為什麼沒回頭,那時候他的心裡想的是什麼,心情是什麼,恐怕不單純地他不愛孩子,恐怕他也有焦慮感,因為他要出去掙錢,養家。所以,在城市化的進程當中,這種焦慮感在一些父母當中也會存在。我們也不要單純地責備這些爸爸媽媽,但這確實說明了這些孩子的問題是家庭教育的一個缺失。
不要給留守兒童貼標籤
現在各地都非常關注留守兒童的問題,但是我也不太贊成。因為這經常會給那些具體的孩子貼上留守兒童的標籤。我們把這作為一個問題研究,作為整個政策的關懷,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當讓十幾個這樣的孩子站在台上,我們的領導同志去給每個孩子發一個書包。孩子的心裡會覺得,你看別的孩子都坐在下面,只把我們調在上面。所以當給孩子那個書包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到他們的心理感受。
給他們貼上留守兒童的標籤,這樣會強化這個孩子跟家庭的疏離感,甚至引發他對家庭的那種痛恨。
不管怎麼樣,他們出現的問題雖然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問題,但這並不是他們自己本身的問題。本文選編自「家庭·家教·家風——家庭教育大家談」活動現場及會前採訪。該活動由北京市婦女聯合會主辦,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和父母必讀育兒傳媒承辦。
推薦閱讀:
※特稿:「布希遇刺」電影痛並快樂著
※有些窗口已經永遠關上了 | 越來越多人找我聊特稿,但他們不是記者
※特稿:防範黑天鵝 中國監管新思路
※特稿 | 斯坦福學者利用AI鑒別"同性戀臉" 引發隱私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