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赤道坐標系的獨生子----十二支

赤道坐標系的獨生子----十二支 摘要 十二支,有的學者稱它為地平十二支,有的學者稱它為黃道十二支,這兩種稱謂都是用西方天文學的內容張冠李戴中國天文學的十二支。追溯中國天文學的史前史體現的十二支與天極、赤道二十八宿、北斗指向之間的關係,結合在六、七千年前已經開始行用的干支四柱與渾儀的功用,可以證實十二支只能被稱作赤道十二支。 關鍵詞中國天文學史前史十二支屬性赤道 學術界有的學者將十二支稱作是黃道十二支;有的學者將十二支稱作是地平十二支;惟獨不稱十二支是赤道十二支。 比如研究中華傳統文化的學者說:「『太歲』原本指假設的歲星(木星),它與天上歲星的運行方向正好相反,以便於與黃道分為十二支的方向相同,便於用每年太歲所在的部分紀年。」[1]又如天文學史專家說:「……我國自古以來使用的干支記日法,也是十乾和十二支的組合。……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干支表。證明在公元前十四世紀的武丁時代,就有了十二支的劃分。十二支應用於天空區劃,就是十二辰,即沿著地平線的大圓,以正北方為子,向東、向南、向西依次為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正東為卯,正南為午,正西為酉。這種十二方位的制度今天仍然在應用,所以把正北到正南經過天頂的一線稱為子午線。」[2] 《中國天文學史》則認為:中國古代的地平坐標最初只有地平徑度,它廣泛系用於以日晷測量太陽出沒運行的方位角上。它的產生是很早的。但是最早的方位角是如何表示的,這已難考查。在漢代,常用十二支來表示方位,如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周髀算經》卷下有:『冬至夜極長,日出辰而入申;夏至晝極長,日出寅而入戌。』或更精確些用四維、八干、十二支來代表二十四個方位。四維是:用艮表示東北,用巽表示東南,用坤表示西南,用乾表示西北。八干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3]見圖1 因為子午線既經過天頂也經過天極,天頂屬「地平」坐標系,天極屬「赤道」坐標系,加上黃道有「十二」宮,所以這三者很容易混為一談。

圖1地平大圓與天極赤道交角圖 十二支究竟是地平十二支?還是黃道十二支?抑或是赤道十二支?鑒於這個問題直接關係到對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的正確認知,故非常有必要對十二支予以正名。 一、年深日久的北斗觀象授時系統與十二支 根據星象來判斷一年的季節,並制訂出曆法叫做觀象授時。依據北斗的周天徊轉規律制訂出曆法叫做北斗觀象授時系統。 河南濮陽出土的六千多年前蚌塑的北斗、蒼龍、白虎星圖證實,北斗觀象授時系統在六千多年前的中國已見成型。考古學家馮時先生在《遠古文明的絕響:記中國最古老的天文星圖》中,用十分流暢、歡愉的筆調介紹了這一系統的發現過程:「1987年盛夏,位於豫北平原的濮陽,考古學家們正緊張地忙碌著。在一片數十平方米面積的遺址上,已陸續發現了宋以前幾個時代的遺迹,然而當疊壓在最深處的文化被清理出來之後,人們驚呆了,一組仰韶文化時代的神奇遺迹呈現在眼前。 遺迹中包括一座編號為M45的古墓奇特異常,它南邊圓曲,北邊方正,東西兩側尚有一對弧形小龕,一位老年男性墓主頭南腳北地仰卧於墓中,周圍葬有三具殉人,顯示了墓主人高貴的地位。尤其令人驚異的是,在墓主人骨架旁邊,考古學家剔剝出三組用蚌殼精心擺塑的圖象,東側是蚌龍,西側是蚌虎,北側是蚌塑的三角圖形,三角形的東邊還特意配置了兩根人脛骨。墓葬的年代在公元前四千紀中葉,準確時間為距今6460±135年。 面對古墓,人們開始思考這樣一些問題:墓中蚌塑圖象的意義何在?龍、虎以及北側的一組圖象是否為一個整體?古人的這種安排意味著什麼?一連串的疑問使人們不能不認真地比較墓中的一切。當所有注意力集中到北側的那組圖象上時,人們驚訝地發現那正是一幅包括北斗和龍、虎星象的天文圖!」見圖2《蚌塑天文星圖》

圖2蚌塑天文星圖 最古老的《天文星圖》,「蚌塑三角形表示斗勺,蚌塑的龍、虎表示二十八宿中的「蒼龍」、「白虎」星象。又因為早期圭表(測量日影的儀器),是由測量人的身影長度轉變而來,故墓中的兩根人脛骨表明,當時的人們已經行用了測度日影的天文觀測方法[4]」。因為數千年前北斗的位置較今日更接近北天極,所以終年常顯不隱,觀測十分容易。隨著地球的自轉,斗勺呈圍繞北天極做周日旋轉,一日一夜繞天穹一周並過一度,猶如錶盤上的秒針與分針。在沒有任何計時設備的古代,可以指示夜間時間的早晚;又由於地球的公轉,斗勺呈圍繞北天極做周年旋轉,猶如錶盤上的分針與時針,人們根據斗勺的指向可以掌握季節的更替。從蚌塑天文星圖中可以看出,先民們已經學會了觀象授時,他們在認識北斗的同時,還認識了天球赤道附近部分區域內的恆星,在北斗與二十八宿之間建立起了一種有效的聯繫。這就是以北極為中心,以北斗為指針,以二十八宿為圓形天道(天赤道)的最古老的天文學體系,十二支就寓於這一體系之中。 二、「十二斗建」與十二支 在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學體系中,以斗柄徊轉的指向建立十二個月並用十二支來紀的曆法,古人稱它為「十二斗建」。1.北斗觀象授時系統天文學史專家鄭文光先生明確指出:「《夏小正》里觀星方法中的第六種,是對北鬥鬥柄徊轉的描述。這是一種截然不同的觀象授時系統。 由於地球自轉軸正對天球北極,在地球自轉和公轉所反映出來的恆星周日和周年視運動中,天球北極是不動的,其他恆星則繞之旋轉。我國黃河中下游流域,約為北緯36度,因此天球北極也高出北方地平線上36度。以36度為半徑畫的一個圓,叫恆顯圈,其中的星星雖則總在繞北極徊環不息地轉動,卻始終不會隱沒到地平線下。 北斗正在恆顯圈的這部分天區,它的七顆星都比較亮,所佔天區也很廣,很清楚地顯示出一個大杓子的形象。根據北斗所指的不同方位是可以定四時的。如《鶡冠子·環流》說:『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鶡冠子》雖是後人所託,但所反映的則是比較原始的根據斗柄徊轉而定四時的民諺。

……視斗柄所在方位而定時令,正是後世曆法中『斗建』的起源,所謂『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都是指以斗柄所指的方位來定歲首。觀察斗柄徊轉以定四時,在世界各古代文明發祥地中,只有我國應用。……」[5]古人所觀測到的北斗星周日、周年旋轉,與我們現代人所認知的地球自轉、公轉的原理是一致的,如地球在自轉一周的同時,在公轉的軌道360度大圓上,還要移動一度。地球一年繞太陽一周, 北斗一年繞天極一周。古人正是利用了北斗七星的這種可以終年觀測的特點,建立起了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截然不同的最早的時間系統。即「北斗觀象授時系統」(見圖3《北斗對應二十八宿圖》)。

圖3北斗對應二十八宿圖圖2. 「北斗觀象授時系統」與十二斗建「北斗觀象授時系統」與十二支的關係體現在十二斗建之中。十二斗建的具體內容是:北斗星指子謂之(斗)建子,依次為建丑、建寅……直至建亥。在這裡十二支又被叫作月建,如北斗星指子,即月建為子。我國長期使用的夏正(夏代的曆法)就是以這一曆法中的寅月為正月。簡言之,十二斗建,就是依據斗柄在周天徊轉時指向的十二個方位,建立的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的曆法[6]。斗柄周天徊轉時指向的十二個方位,是依據二十八宿代表的周天360度等分出來的十二種標準星象,古人稱這十二種標準星象為十二辰(見圖4《十二支與二十八宿對應圖》),並用十二支來予以命名。

圖4 十二支與二十八宿對應圖 以斗柄徊轉的指向建立十二個月的曆法,在蔡邕《月令章句》中被稱作:「占斗綱所建」,即觀察測算斗柄指向所建立的月份。司馬遷《史記·曆書集解》中有:「隨斗杓所指建十二月」,即觀測斗勺的徊轉以定一年十二個月的月份。《淮南子·本經訓》「瑤光」下高誘註:「瑤光謂北斗杓第七星也。居中而運,歷指十二辰。」意為斗勺正對北極星的那顆星,居於天穹的正中而運行,統領著整個勺星輪流經歷指向十二辰的位置。 柳洪亮先生指出:因為「每天一定時刻斗柄所指的方向平均變動一度,每月變動三十度,旋轉一周等於一回歸年的日數。古人把周天劃為十二等分,以十二支配於十二方位,北方為子,接著依次向東、向南、向西、再向北。形成固定的十二支紀十二個月。包括冬至的這個月,因為斗柄指向正北,所以將這個月定為子月。這一對應關係一直為歷學家們所遵循。」[7]古代中國天文學在制訂曆法時,除了依據測日影以定冬至,作為一回歸年的起點之外,同時必須依據斗柄徊轉時所指向的正北,為一回歸年的起點。從「北斗觀象授時系統」與十二支的關係可以看出,與十二支相配的十二個方位是對赤道大圓的十二等分。子午線雖然既經過「天極」也經過「天頂」,但是「天頂」與「天極」是有區別的。「天頂」是以觀測者為中心;「天極」是以地球「自轉軸」為中心。依據「天頂」劃分的地平大圓與依據「天極」劃分的赤道大圓,其空間取向不一致(這一點必須明確),所以依據赤道「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劃分的南半球、北半球、東半球、西半球與依據地平「子半球、午半球」劃分的「可見半球、不可見半球」也不一致。以「天頂」為中心在赤道坐標系中,只是起定出以觀測點為「起止點」的作用,這一作用與我們熟知的本初子午線作用的其原理是一樣的。既然與十二支相配的十二個方位是對赤道大圓的十二等分,就不應該稱十二支是地平十二支。 3.十二斗建是對天地陰陽之氣運行規律的考察與分紀 《史記·天官書》中,賦予北斗以十分顯赫的地位:斗為帝[8]所乘坐的車,在天穹的中央運行,駕臨維繫天地的四面八方,分陰分陽,建立四時,均衡五行,遷移節氣的度數,對天地之氣在每個時段的考察與標紀,全都由北斗徊轉所指的方向而定[9]。漢武梁祠石刻中,就有相當生動且藝術感染力極強的圖5《斗為帝車圖》。

圖5斗為帝車圖 《鶡冠子·環流》中記載的斗柄四指,也證明了古代中國天文學劃分四季的依據是「斗」和「宿」。而十二支所紀的十二月則與這四季直接對應,在《史記》、《禮記》、《素問》等古籍中都有記載:「春建寅卯辰,夏建巳午未,秋建申酉戌,冬建亥子丑之月也。」從這些記載中也可以看出,古人選擇北斗為坐標,是與劃分陰陽,建立四時,均衡五行,遷移節氣的度數,制訂紀年、月、日、時的曆法這些實際內容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換句話說,十二支被用來紀年、月、日、時,除了依據太空中的天體運行規律之外,還要依據天地陰陽之氣運行規律。這兩條「規律」,是建立赤道坐標系的科學依據,而地平、黃道這兩個坐標系卻不具備這方面的內容,這也證明十二支不應該被稱為地平十二支、黃道十二支。 4.制訂曆法的依據----十二支與二十四節氣、十二中氣直接對應 古代文獻記載,制訂十二支紀十二月曆法的依據是二十四節氣的十二中氣。古人將二十四節氣分為十二節氣與十二中氣,十二節氣稱為「初」,也稱「始」;十二中氣稱為「中」。《漢書·律曆志第一上》載:「日至其初為節,至其中斗建下為十二辰。視其建而知其次。」 二十四節氣依據「日」一年在天球十二辰的「中」位----「斗建下」為準,所謂「舉正於中」,意即指此,是為「中法」,即定月份的方法。《後漢書·律歷下》曾載:「故置十二中以定月位。有朔而無中者為閏月。中之始(日)〔曰〕節,與中為二十四氣。」這裡的中氣是指將一年等分為十二個中氣,每個中氣30日左右,中氣的開始之日稱為節氣,十二節氣與十二中氣合起來,為二十四節氣。儘管自周朝以後已使用依據月亮圓缺規律而定的太陰曆,但是制定太陰曆仍然離不開由十二支來標示的十二中氣。而且古籍中所記載的十二支紀十二月的曆法就是使用全部與二十四節氣相一致的十二個中氣的天文位置[10], 十二個中氣的天文位置是由赤道大圓等分出來的(見圖6《地球十二條經線圖》),由此也證明十二支只應該被稱為赤道十二支。

圖6地球十二條經線圖 5.十二支紀十二月的曆法與季節直接對應 十二支紀十二月的曆法與季節直接對應,這方面內容對學術界來說並不陌生。只是因為自周朝以來一直行用太陰曆,學術界對十二支紀十二月曆法中每個月的月初與月中,很少有十分明確的論述。應該充分提起注意的是,十二支紀十二月的曆法與月亮的圓缺規律沒有直接的對應關係。儘管學者們都相當清楚,十二支紀十二月曆法的依據是十二斗建,但是也常常是去太陰曆的閏月要建在沒有中氣的月份里,分析十二支紀十二月曆法的內容[11]。 尤其是經常用到「月柱」的命相學,在遇有一年分為十三個月的閏月時,如某年閏八月,多是把「酉」這個月的兩個八月(60天左右)合為一個八月,這就導致很多人忽略了十二支所紀的十二月曆法與現行太陰曆之間的本質區別。這一忽略可能最晚起源於漢唐之際,因為在漢代天文志這類文獻中,就已將十二支紀十二月曆法與太陰月曆法並提,如司馬彪撰《後漢書·志·第三·律歷》:「故置十二中以定月位。有朔而無中者為閏月。」有關這一問題引起的混亂,在《隋書·律歷·上·侯氣》中就記載了:開皇九年平陳後,高祖派遣毛爽及蔡子元、於普明等用律管候氣。所候的氣與月份的對應有早有晚,有時剛入月其氣即應;有時至月的中下旬間才應,高祖對此感到詫異,就問牛弘。牛弘回答說:「灰飛出一半為和氣,灰全部飛出為猛氣,灰不能飛出為衰氣。與和氣相應者其行政治理平和,與猛氣相應者其臣子放縱驕橫,與衰氣相應者其君王暴虐無道。」高祖反駁他說:「臣子放縱君王暴虐驕橫,其行政治理不平和,不是因為月份有差別才會有差異。現今十二月律,在一歲內相應與否並不相同。暴君縱臣,怎麽能夠有如此厲害呢?」 [12]負責測氣的官吏以「氣應」與月份的不相吻合來妄議朝政,得到漢高祖的駁斥,證實了有賢能的君王是不輕易相信這些迷信說法的。 這些記載證明,當時的古人就已經因為混淆了十二支紀十二月曆法與依據月亮的圓缺制訂的太陰曆之間的區別,所以才會有十二律管測氣與當時的月份不相感應的現象。唐代王冰所著《素問》中,有的章節也是按太陰曆的內容來釋義十二支紀十二月曆法。因為十二支的確立取決於十二律。《漢書·律曆志》就記載了:「六律六呂,而十二辰立矣。」所以十二支紀十二月曆法與月亮的圓缺沒有直接的對應關係。太陰曆的正月初一,與寅月(遠古時期也稱「正月」)的月初----立春,很少是在同一天,太陰月中每個月的天數也不與十二支所紀的每個月的天數直接對應。故而根本無法將十二支紀十二月曆法的實際內容揭示出來,進而也很難將十二支與十二斗建關係的知識傳播開來。 其實要了解十二支紀十二月曆法的月初、月中並不複雜,只要分析了斗柄所指向的十二個方位,以及這十二個方位與四時季節、二十四節氣、十二中氣直接對應的關係,就會清清楚楚。因為斗柄所指向的十二個方位中的北方(冬)為:亥、子、丑;東方(春)為:寅、卯、辰;南方(夏)為:巳、午、未;西方(秋)為:申、酉、戌。所以每個季節90天左右,每個月30天左右,月初是「節氣」的第一天,月中是「中氣」的第一天。與十二支紀十二月直接對應的季節如二分、二至、四立這八個主要節氣,其天文位置也是由赤道大圓二十八宿等分出來的。二十八宿是將整個天球赤道帶附近絡繹不絕地從東方升起,經過南中天,向西方落下的星分為二十八群,分別用動物和事物的名稱予以命名的恆星。「戰國時代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和《禮記·月令》用以記述時令的昏旦中星,就是採用二十八宿體系,到西漢時代的《淮南子·時則訓》,也還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著作都保持了自古以來天象與物侯並存的傳統。」[13]也就是說,古代中國天文學在天文觀測中選定天體坐標,如北極、北斗、二十八宿等,是與物候----季節直接對應的,有關這方面內容在《史記》中有明確記載,因篇幅所限不贅。十二支紀十二月的曆法與依據二十八宿(天赤道)劃分的季節直接對應,則體現了十二支的赤道屬性。 三、干支四柱與十二支 囿於殘編斷簡和古史傳說的隻言片語,學術界對商周以前十二支與古代中國天文學赤道坐標系的關係介紹得比較少,我們只能從古籍中所記載的干支四柱與十二支無法分割的關係中去了解這些內容。 據中華歷術學專家蔣南華先生考證,「我國先民在六七千年以前的炎黃時代就已使用了干支紀年、十二地支紀月、十天乾和甲子干支紀日及十二地支紀時。《資治通鑒·外紀》:「包犧氏沒,女媧氏作;元年辛未。」「神農納奔水氏女曰聽訞,生臨魁。帝臨魁元年辛已……辛承元年辛已……帝明元年丁亥……帝直元年丙丁……帝釐一日克元年辛酉……帝哀元年己酉……帝榆罔元年壬辰……」是說干支紀年始於女媧氏和神農。以上元太初曆創製於公元前5037年(甲子)為佐證,說明《資治通鑒·外紀》之說可信。又,《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堯以甲申歲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徵舜,甲寅舜代行天子事,辛巳崩。」「舜以堯之二十一年甲子生,三十一年(歲)甲午徵用,七十九年(歲)壬午即真,百歲癸卯崩。」《史記·夏本紀》集解:「夏啟元年甲辰,十年丑崩。」《史記·周本紀》集解:「武王定位元年,歲在乙酉,六年庚寅崩。」威烈王「元(年)丙辰,崩己卯;安(王)元(年)庚辰,崩己巳。」《史記·十二諸候年表第二》:「欲一觀諸要難自共和訖孔子表」《表》云:「庚申共和元年,以宣王少,大臣共和行政……」從共和元年庚申,經六個「甲子」至周敬王四十一年(亦即魯襄公十六年)壬戌孔子卒,再至周敬王四十三年甲子,凡365年有條不紊,可知干支紀年由來久矣! 關於天干紀日,20世紀三十年代湖南長沙子彈庫出土的楚《帛書》(乙編)云:『共工口(筆者認為此缺字為「推」)步十日四時。』十日,就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紀日。天干紀日,十天一輪迴,即為一旬,三旬為一個月。《戰國策·楚策二》:『十日十二辰』,也是用十天干紀日,用十二地支紀時。《史記·封禪書》和《漢書·郊祀志》云:『黃帝得定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始。』可見早在炎黃之世就用干或干支紀日了。《世本·作篇》、《呂氏春秋》和《史記·五帝本紀》正義等云:『黃帝命大撓作甲子,容成造歷。』還說明從黃帝時代起,歷代王室就委任有專門編製『甲子』(曆書)的官吏」[14]。其中「共工推步十日四時。」十日,就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紀日。「十日」除了代表時日的日以外,還代表古老的中華民族曾經使用過的由彝族人民承傳下來的十月曆(一年十個月分為五個季節,五季與五行直接對應),這已由民俗學專家劉堯漢先生、自然科學史專家陳久金先生[15] 等學者予以證實。而且《素問·臟氣法時論》指出的:「肝主春,……其日甲乙;……心主夏,……其日丙丁;……脾主長夏,……其日戊己;……肺主秋,……其日庚辛;……腎主冬,……其日壬癸。……」其中的甲乙日、丙丁日……,就是指甲、乙月,丙、丁月。現今學術界也一貫承認「干支曆法起源甚早,殷商時期甲骨書契上就有干支紀年的記錄。」[16]甲骨書契有時也稱「卜辭」,「卜辭用的是干支記日法,並有長達五百多天的日數累計結果。……」[17]甲骨文中的干支曆法,「書法整齊,刻筆挺秀,就象我們今天的月份牌一樣。……從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到現在,已有二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沒有錯亂或間斷過,這是世界上最長的紀日法,是我國古代文明值得驕傲的一例。」[18] (見甲骨文殷歷甲子表)

甲骨文殷歷甲子表 中華文字發展到甲骨文就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漢字了。有確鑿文字記載的干支曆法,體現出干支四柱起碼在四千多年前,甚至在六、七千年前就已經成為相當正規和相當完善的曆法。 干支紀年、十二地支紀月、十天乾和甲子干支紀日及十二地支紀時,實質上就是干支四柱的紀年、月、日、時。而干支四柱的紀年、月、日、時,也是十二地支的紀年、月、日、時。北斗周年徊轉360度;一月30度;一日一度;一個時辰十二分度之一。十二地支的紀年、月、日、時,其空間取向全部在北斗觀象授時系統之中。干支四柱的源遠流長證實了十二支的源遠流長,二者無法分割的關係證實了十二支與北斗觀象授時系統無法分割的關係。 四、觀測儀器與十二支 赤道坐標系的觀測儀器有晷表、律呂、渾儀等。晷表、律呂筆者有另文分析,不贅。 我國赤道式裝置渾儀的出現早於世界各國。《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記載:「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舜乃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 璇璣玉衡就是觀測天象的古老儀器。渾儀則是璇璣玉衡之後用來對天體進行觀測的儀器,七政指日、月、五星這七個天體。 徐振濤先生指出:「渾儀的基本結構是一個與天球赤道相一致的圓環,——赤道環和一個通過天極、與赤道環垂直而可以轉動的圓環——時圈環,再加上一根可以在時圈內徊轉的窺管(當然實際的渾儀裝置還要複雜些)。這種裝置使得觀測者只要轉動時圈環和其中的窺管,便可以通過窺管內觀測任何一部分天空上的天體,並且可以在時圈環上讀出這天體的『去極度』,在赤道環上讀出這天體與另一天體的『距度』。『去極度』就是赤道的余弧,距度就是兩天體的『赤經差』。如果天體之一換為春分點,距度也就是赤經了。因此,渾儀結構的基本原理,就是使它對應於天體繞天極的圓周運動。這種赤道式裝置十分便於跟蹤觀測天體的周日視運動,因而一直到今天還在現代化的天文望遠鏡中採用著。……沒有渾天說的宇宙結構理論,沒有赤道坐標系統以及按照這個系統裝置的渾儀,是不可能有甘氏、石氏星表的誕生的,也不可能有馬王堆漢墓帛書的比較精確的五星行度表的誕生的。」[19] 李約瑟先生也指出:「環和渾儀的發展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可以肯定地說,最原始的渾儀是一個簡單的單環,附有某種照準線或照準器,裝在子午面或赤道面上。測量的結果,或是某星的北極距即緯度,或是入宿度即赤經。無疑,石申、甘德當時能用的也就是這樣的儀器。一些證據表明,到落下閎、鮮於妄人的時代(約公元前一世紀)情況就是如此。不過這以後,情況變化很快。耿壽昌於公元前52年首次使用固定赤道環,公元84年傅安、賈逵加上了一個黃道環,公元125年張衡又加上了地平環、子午環,渾儀至此完整。……」;「由於中國人看重天極—赤道系統,這導致了在儀器方面的兩項重要成果,一是發明窺管和望遠鏡的赤道式裝置,一是發明轉儀鍾和機械鐘。我們來做些說明吧。對渾儀我已有暗示,僅需再加幾句解釋,它基本上是以天球為模型的大圓體系,窺管裝於其中,因而它儘可能精確地指向視天穹上的任何一點。其次是支撐裝置,它一直流傳到今天,仍為所有望遠鏡裝置的零部件形式,它的進一步發展導致了這個大廳中央天象儀的支撐裝置。……」[20]也就是說,現代天文望遠鏡的支撐裝置,是在中國人所創造的赤道式渾天儀的基礎上承傳而來的。古代中國使用赤道坐標系觀測儀器來觀測天文現象制訂曆法,也證明了十二支非赤道坐標系莫屬。 五、四維、八干、十二支是地平方位還是赤道方位? 在六千多年前已見成型的北斗觀象授時系統,無庸置疑地證實起碼在距今6460±135年以前中國天文學不是採用黃道和地平坐標系。四維、八干、十二支的出現也都在公元125年以前,而且是以斗柄指向確立出來的,這在漢初天文著作《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得相當齊備:「斗指子位則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加十五日指丑位則大寒;加十五日指報德之維,則地氣開始向上騰越,故曰冬至後四十六日而立春,陽氣解開冰凍。加十五日指寅位則雨水;加十五日指甲則雷驚蟄。加十五日指卯位為春季的正中間,故曰春分,則有雷運行; 加十五日指乙位則清明風至。加十五日指辰位則穀雨;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維則春分盡,故曰春分後四十五日而立夏,大風濟。加十五日指巳位則小滿;加十五日指丙位則芒種。加十五日指午位則陽氣到達極盛,故曰立夏後四十六日而夏至。加十五日指丁則小暑;加十五日指未則大暑。加十五日指背陽之維則夏分盡,故曰夏至後四十六日而立秋,涼風至。加十五日指申位則處暑;加十五日指庚位則白露降。加十五日指酉位為秋季的正中間,故曰秋分,雷戒蟄蟲北鄉;加十五日指辛位則寒露。加十五日指戌位則霜降;加十五日指蹄通之維則秋分盡,故曰秋分後四十六日而立冬,草木全死。加十五日指亥位則小雪;加十五日指壬位則大雪。加十五日指子,又為冬至。 故曰陽氣生於子;陰氣生於午,陽氣生於子位,所以十一月正中為冬至。陰生於午位,故五月為小刑,斗杓為小歲;正月建於寅位,月(十二支所紀的十二月)順從由左向右行的十二辰。」[21]《淮南子·天文訓》中的四維(在《中國天文學史》的《地平方點陣圖》中用艮、巽、坤、乾表示)、八干、十二支都是依據赤道劃分的二十四節氣而定位,可知由四維、八干、十二支所標示的方位不是地平、黃道方位,而是赤道方位。與二十四節氣的十二中氣直接對應的十二支不應該稱作地平十二支、黃道十二支,而應該稱作赤道十二支。 六、為十二支正名的意義 十二支賴以創生的北斗觀象授時系統、渾天觀測儀器;賴以存續的干支四柱等瑰寶,在出土實物與文獻記載中相互輝映,充分證實了十二支的赤道坐標系屬性。 因為對十二支屬性的認定,直接關係到對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六合、八卦、九宮等諸多知識的正確認知,所以如果將地平、黃道的桂冠戴在十二支的頭面之上,就會導致學者們在研究中國傳統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中的十二支、十干、二十四節氣之類曆法時,常常是去黃道坐標系和地平坐標系中尋找這類知識的空間依據,比如黃道十二宮是在黃道兩側8度範圍內劃分的12個星座。由於地球每年繞太陽公轉一周,故太陽在天球上大約每月沿黃道移動30度,相當於每月位於一個星座。對比以上所談十二斗建的內容,可知這二者之間沒有相同之處。如果在黃道坐標系中尋找十二支的天文依據,只能是收效甚微,這就使對中國傳統科學思想中「天地」空間背景的探討無章可循,進而導致在探詢中國傳統科學思想源頭時歧義橫生。不僅無法找到古代中國天文曆法如十二支之類的科學依據,而且很容易否定古代中國天文學的科學性,並使與古代中國天文學息息相通的中化傳統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知識,總是籠罩在充滿巫術色彩的陰雲密布之中。 如果李約瑟先生所論述的古代中國天文學之獨特性已經引起學術界的足夠重視,如果河南濮陽出土的六千多年前蚌塑的北斗、蒼龍、白虎星圖能夠為現今學術界在論述十二支所代表的方位角之前而知曉的話,相信學者們一定會將十二支稱為赤道十二支。然而現實的學術界並沒有「如果」,有的只是近現代以來的西學東漸、中學西范,使本來有一套獨特理論,並且曾經一度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古代中國天文學,被併入西學之中。儘管古代中國天文學的傳統和本色並未全部被泯滅,但是這一學科的很多基本知識卻被西方天文學的概念張冠李戴得面目全非。其中一個非常不應該有的重大失誤就是,給十二支定錯了屬性,把非赤道坐標系莫屬的十二支,隸屬於黃道坐標系或者是地平坐標系。只有澄清在這一問題上出現的謬誤,才能為發掘中國傳統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的累累碩果撥開重重迷霧,支撐起春光明媚的艷陽天,這就是為十二支正名的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周士奇·「太歲頭上動土」·當代文萃〔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1999.2:73 [2] 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北京:科學社,1979:109;[5]:61-62;[12]:66[3]中國天文學史整理研究小組·中國天文學史·北京科學社·1981.5:49;[17]:110[4]百科知識·1997.4:52 [6]李勇·北斗觀象授時系統·南京大學學報·1991.10:653[7]柳洪亮·新出鞠氏高昌曆書試析·西域研究·1993.2:16[8]「帝」字的本意是化生萬物的處所。[9]「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均繫於斗。」[10]秦廣忱·中國古代一項特殊的農業季度問題----論《素問》的農業季節歷·自然科學史研究·1985年第4期(京):333-341 [11]見柳洪亮·新出鞠氏高昌曆書試析·西域研究·1993.2:16[12]《隋書·律歷·上·侯氣》:「開皇九年平陳後,高祖遣毛爽及蔡子元、於普明等,以候節氣。依古,於三重密屋之內,以木為案,十有二具。每取律呂之管,隨十二辰位,置於案上,而以土埋之,上平於地,中實葭莩之灰,以輕緹素覆律口。每其月氣至,與律冥符,則灰飛沖素,虆出於外。而氣應有早晚,灰飛有多少,或初入月其氣即應;或至中下旬間,氣始應者;或灰飛出,三五夜而盡;或終一月,才飛少許者。高祖異之,以問牛弘。弘對曰:『灰飛半出為和氣,吹灰全出為猛氣,吹灰不能出為衰氣。和氣應者其政平,猛氣應者其臣縱,衰氣應者其君暴。』高祖駁之曰:『臣縱君暴,其政不平,非月別而有異也。今十二月律,於一歲內應並不同。安得暴君縱臣,若斯之甚也?』」[14]蔣南華.光輝燦爛的古代曆法.貴州社會科學.2001.1:79-85[15]彝·劉堯漢·中國文明源頭新探·道家與彝族虎宇宙觀·昆明:雲南人民社,1985;陳久金·陰陽五行八卦起源新說·[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史[J]·1986.5:15 [16].張其成·易學大辭典·北京:華夏社,1992.2:555 [18].唐漢良·談天干地支·西安:陝西科技社,1980.12:8[19]徐振濤·從帛書《五星占》看「先秦渾儀」的創製,《考古》1976.2第89-94[20]潘吉星主編·李約瑟文集:李約瑟博士有關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論文和演講集(一九四四——一九八四)·瀋陽:遼寧科技社,1986:486;468[21]《淮南子·天文訓》:「斗指子則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加十五日指丑則大寒;加十五日指報德之維,則越陰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陽氣凍解。加十五日指寅則雨水;加十五日指甲則雷驚蟄。加十五日指卯中繩,故曰春分,則雷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加十五日指辰則穀雨;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維則春分盡,故曰有四十五日而立夏,大風濟。加十五日指巳則小滿;加十五日指丙則芒種。加十五日指午則陽氣極,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加十五日指丁則小暑;加十五日指未則大暑。加十五日指背陽之維則夏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涼風至。加十五日指申則處暑;加十五日指庚則白露降。加十五日指酉中繩,故曰秋分,雷戒蟄蟲北鄉;加十五日指辛則寒露。加十五日指戌則霜降;加十五日指蹄通之維則秋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草木畢死。加十五日指亥則小雪;加十五日指壬則大雪。加十五日指子,故曰陽生於子;陰生於午,陽生於子,故十一月日冬至。陰生於午,故五月為小刑,斗杓為小歲;正月建寅,月從左行十二辰。」correct title for the twelve branches_Abstract: The twelve Branches are also called twelve Horizontal Branches or twelve Ecliptic Branches by some scholars. The two kinds of titles both replace the twelve Branches of Chinese astronomy with the content of western astronomy. Tracing back 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elve Branches and celestial poles, the twenty-eight Constellations of Equator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lough embodied by the prehistoric history of Chinese astronomy, combining the functions of four stem-branch pillars and the armillary sphere which had been put to use six or seven thousand years ago, it maybe proved that the twelve Branches can only be titled the twelve Equatorial Branches.Key words: Chinese astronomy, prehistoric history, the twelve Branches, attributes, equator
推薦閱讀:

一部坐標不明的觀念史——《佛教戒律與中國社會》

TAG:生子 | 坐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