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歷代職官大辭典(八)

文/網路 編輯製作/荷花小女子

中國歷代職官大辭典(八)目錄第八部分 十畫01、倅 02、倢 03、案 04、敖 05、 班 06、頒 07、剝 08、筆 09、賓 10、捕 11、部 12、乘 13、黨 14、敵 15、遞 16、調 17、都 18、恩 19、浮 20、高 21、格 22、恭 23、桂 24、海 25、航 26、候 27、家 28、賈 29、監 30、健 31、借 32、酒 33、捐 34、科 35、凌 36、陵 37、留 38、流 39、旅 40、秘 41、難 42、陪 43 起 、44 、錢 45、卿 46、請 47、容 48、商 49、射 50、速 51、綏 52、唐 53、特 54、鐵 55、通 56、徒 57、翁 58、夏 59、校 60、鹽 61、驗 62、倚 63、益 64、娛 65、圓 66、宰 67、載 68、贓 69、造 70、賊 71、齋 72、真 73、振 74、值 75、致 76、秩 77、諸 78、准 79、資 80、租 81、座 82、冢 83、奚 84、徠 85、浣 86、宸 87、挈 88、朕 89臬查詢方法:凡十畫的漢字字頭詞條都按此順序查詢。如:「兵」詞條中含有:兵道部、兵部、兵府...等等。01、倅長倅,百人,倅長,百夫長之意。北周官名中常有此字樣,即取此意,用為下級官官名。02、倢伃一作「婕妤」,妃嬪稱號。其名之意,據《漢書·外戚傳》顏師古注,「倢,言接幸於上也。伃,美稱也。」漢武帝置,為妃嬪之首。元帝時因增設昭儀,退居第二。曹魏時退居十二等中的第九。晉時尚在九嬪之內。南朝宋以下,降至九嬪以下,至清廢。03、案首清制,各省學政於考試後揭曉名次,稱為出案。凡縣試、府試、院試之第一名,稱案首。又學政於取定新生後,將名單發交各府、州、縣時,俗有紅案之稱。04、敖原為古楚國尊大者的稱呼,如貴官有莫敖。春秋以後,敖字又有別意。王逸《楚辭章句·天問》謂:「楚人稱未成君者為敖。」杜預亦主此說。後人或以若敖、霄敖為反證,否定此說。今人張正明則謂:所謂「未成君者」的「敖」,實為未繼國君之位的楚人部落聯盟首領,受封之後,「敖」即稱「子」,或稱「公」、「侯」、「伯」。05、班官宋延福宮使、景福殿使、宣慶使、宣政使、昭宣使皆宦官高級官稱,朝參時位於東班(參「諸司使」)前,故稱班官。06、頒朔大夫司天散官名。金始置,正五品下,元升正四品。明廢。07、剝麻宋大臣有罪,多先任為宮觀官,奪其實權,再由台諫官上書彈劾,皇帝同意後,詔令降官,逐漸貶斥,稱剝麻。08、筆貼式清官名。掌翻譯滿、漢章奏文字等事,置於京師各部、院,盛京五部,外省將軍、都統、副都統官署。以滿族、蒙古族、漢軍旗人充任,宗人府則專用宗室。有翻譯筆帖式、繕本筆貼式、貼寫筆帖式等名目,為滿員進身之階。09、賓部中大夫官名。北周依《周禮》置六部,秋官府有兵部中大夫,正五命,下有小賓部下大夫、小賓部上士。掌大賓客之儀(指北周與北齊、南朝陳及突厥往來通使),相當於《周禮》的小行人。《通典》以賓部中大夫與蕃部中大夫擬唐之鴻臚卿。賓客官名。太子賓客的簡稱。10、捕廳清州縣官署中佐雜官,例如典史,因有緝捕之責,一般稱為捕廳。11、部辦清各部書辦的簡稱,秉承司官命令,輸例行文書事例,不在官制以內,屬於胥吏,通稱書辦。往往久於其職,甚至由其子弟或門徒承襲,因其熟悉例案,故常營私舞弊。清末新設各部廢。部本見「通本」。部刺史官名。刺史原名。漢元封五年(前106),分全國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依六條詔書,查察地方政治。後通稱刺史。部堂清總督稱呼。清稱各官署長官為堂官,意為常上之官,各省總督因例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銜,故通稱部堂。部尉官名。兩漢、魏、晉時掌管一部治官之官。部為區域單位。或一郡分為幾部,或一大城市分為幾部。《漢書·尹翁歸傳》謂河東郡二十八縣,分為兩部。西漢長官,東漢洛陽,各有四尉,即兩城各分四部,設四部尉。《三國志·尉書·武帝紀》謂曹操早年即為洛陽北部尉。西晉洛陽東晉建康亦各有六部尉。曹操為部尉時,造五色棒,有犯禁者,不避豪強,即擊殺之。此即部尉之職責。漢在邊郡要地,往往分部設都尉,此系一部軍政長官,如隴西郡南部都尉,金城郡西部都尉等,職在防務,與內地都尉專掌治安者有別。部院清各省巡撫多帶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或右僉都御史銜,資望特高者往往加兵部尚書銜,對下自稱本部院。部族節度使遼、金皆置,掌統轄所屬部族及本鎮軍事。12、乘黃署官署名。東漢太僕寺有未央廄,三國魏改乘黃廄,北齊與隋、唐稱乘黃署,有令及丞。唐乘黃署令秩從七品下。掌皇室車馬及駕馭之法。遼南面官太僕寺亦置。乘馬御春秋時官名。《左傳·成公十八年》「(晉以)程鄭為乘馬御,六騶屬焉」。「騶」為掌駕車、卸車之官,即《周禮·夏官》的「趣馬」。《周禮》以趣馬為校人的屬官,晉則於校正之外,另設此官,「使訓群騶知禮」。《國語·晉語七》作「使(程鄭)為贊仆」。「贊仆」應即「乘馬御」。乘田官名。春秋時魯國設置,掌畜牧。《孟子·萬章下》:「[孔子]嘗為乘田矣,曰牛羊茁壯長而已矣。」趙岐註:「乘田,苑囿之吏也,主六畜之芻牧者也。」13、黨正一、《周禮·地方司徒》謂鄉以下的行政區,依次為州、黨、族、閭、比。黨有黨正,為一黨之長,以下大夫任之。舊注謂每黨有五百家。參見「州長」。二、北周也有黨正,每黨一人,旅下士、正一命。北朝的「黨」,始自北魏。太和十年(489),因秘書令李沖議,立三長法,五家立鄰長,五鄰立里長,五里立黨長。西、魏、北周沿其制,惟北周稱黨長為黨正。14、敵烈麻都司遼官署名。掌禮儀。屬北面官系。長官為敵烈麻都(清改澤為多啰倫穆騰),下有總知朝廷禮儀與總禮儀事等官。15、遞運所明官署名。洪武九年(1376)始置。掌運送糧物。明初,常以衛所戍守兵士傳送軍囚,太祖因其有妨練習守御,乃命兵部置各處遞運所,設大使主管。16、調人官名。《周禮》謂地官司徒所屬有調人,設下士二人,下有史、徒等人員。掌調解民間怨仇。規定因過失殺傷人或鳥獸者,集眾調解。殺人者如因赦得免,令其遠行,以避被害者親屬。如殺被害者及子弟徒黨,則通令天下捕殺。如義殺,令死者子弟不得相仇。民間糾紛爭吵,令以調解,調解不成,聽候處理,不準報復。調音郎教坊散官名。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始置,正七品下。元升正六品。明廢。17、都部署官名。五代後唐初置,為戰時指揮官。宋置於鄰接遼、夏地區,為地方軍事長官,掌軍隊屯戍、防守、訓練、教閱、賞罰事務。英宗(趙曙)時,為避其嫌名而改稱都總管。遼北大王院、南大王院有此官,北面宮官有諸行宮都部署與契丹行宮都部署,北面邊防官有兵馬都部署。都茶場南宋官署名。掌給賣茶引。建炎二年(1128),隨行在所榷貨務置場,由同一提轄官主管。並置建康(今南京市)、鎮江(今地)榷貨務都花場,並以行在為名,以都司提領,不屬戶部。都察院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由御史台改置,為最高監察機關,以左、右都御史為長官,次為左、右副都御史及左、右僉都御史。下依行政區劃,,分設十三道監察御史(明末定為十五道),巡按州縣,糾察百官。清初沿明制,順治元年(1644),改以左都御史與左副都御史為主官,右都御史與右副都御史分別為總督與巡撫兼銜。雍正元年(1723),以六科給事中隸都察院,與各道監察御史合稱科道。乾隆十三年(1748),廢左僉都御史。都大夫戰國時齊國五都的長官。《孫臏兵法·禽龐涓》記述桂陵之役,有齊城、高唐二都大夫。齊有五都之制,都中駐屯軍隊,都大夫同時又為統率一都之兵的主將。都大提舉茶馬司宋官署名。簡稱茶馬司。掌以茶交換西北與西南少數族馬匹。神宗熙寧七年(1074),在秦州(今甘肅天水)與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分別置官署,主管榨茶與買馬。嗣後以買茶本為換馬,以合併為宜,乃於公豐四年(1081),改稱都大提舉茶馬司,以專切提舉陝西買馬監牧、兼同提舉成都府利州秦鳳熙河等路等場公事。南宋時陝西諸路大都被金兵佔領,又改稱都大主管成都府利州等路茶事、兼提舉四川等路買馬監牧公事。都點檢官名。五代後唐以後,皇帝出巡或出征時,置大內都點檢。後周世宗整頓軍隊,選武藝超絕士兵為禁衛軍,稱殿前諸班,置殿前都點檢為最高 指揮官。趙匡胤以殿前都點檢奪取後周政權後廢。遼南面軍官與金亦有殿前都點檢、副點檢,統率禁軍。遼南面財賦官諸路錢帛司亦有都點檢。都都知宋官名。宦官最高官職。內侍初補為小黃門,得升為內侍黃門,逐級升遷,以都都知為極品。都督官名。一、漢末軍中執法和辦理事務的武官。《三國志·吳書·呂范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謂呂范以孫策軍中「綱紀猶有不整者」,自願暫領都督。孫策不肯,謂「豈宜復屈小職,知軍中細碎事?」終以呂范堅持,乃「委以眾事」,「由是軍中肅睦,威禁大廳」。據此都督所司極繁雜。二、三國初年始為領兵將帥的官號。俗傳周瑜為大都督非事實。漢末領兵官多稱督,駐一地者為某地督,攻城者為升城督,領某部者為某部督。後漸以大督、都督,都督中外諸軍事等為統率諸軍者的官號。魏黃初二年(221),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為設大都督之始。建安二十一年(216),始有都督諸軍事。黃初三年,魏始置都督中外諸軍事。兩晉、南北朝均以以都督中外諸軍事或大都督為統帥的稱號。後世南宋也有以宰相充都督,或以執政充同都督及督視軍馬等,總領兵馬,均為臨時統帥的稱號。元大都督府大都督則專領左右欽察衛軍。 三、地方軍政長官。都督諸州軍事,始見於曹丕即魏王位時,以曹真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後漸多,偶有兼領刺史者。西晉初,都督知軍事,刺史治民。惠帝時遂兼任。自此都督諸州軍事常兼駐地的州刺史,並總攬本地區軍民之政。南北朝沿襲。東魏、北齊時,此職為「行台」取代,雖仍有都督諸州軍事之官,並不多設。北周及隋,改為總管。唐初為總管,旋改大都督、都督。大都督多由親遙領,邊地重鎮,另加旌節,稱節度使。景雲二年(711),以駕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後至辛亥革命前無以都督為地方軍政長官者。四、西魏、北周與隋文帝時,府兵各軍府,以大都督統團,帥都督統旅,都督為隊官。大都督所統僅數百人,與前述為元帥者高下懸殊。隋煬帝改為校尉、旅帥、隊正。五、明五軍都督府分中、左、右、前、後五軍僉事,統轄全國各衛所。左右都督正一品,同知從一品,僉事正二品,位高責重。後各衛僅存虛名,都督亦成虛銜。六、辛亥革命時,各省多以都督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後分行政、軍政為二。行政長官先稱民政使,改巡按使,又改省長。軍事長官先稱某某將軍督理某省軍各。民國五年(1916)袁世凱死後,改稱督軍。十一年(1922)又改為督理。都督行府南宋官署名。紹興五年(1135),以宰相張浚為都督諸路軍馬,籌劃沿江防務,設立官署稱都督行府。紹興七年(1137)廢。都督諸路軍馬官名。南宋初年,常以宰相、執政或其他高級官員總管數路軍事,稱都督諸路軍馬。都官郎中官名。漢司隸校尉屬官有都官從事,掌畿內不法事。三國魏有都官郎,晉、宋、齊、北魏、北齊有都官郎中,梁、陳及隋初有都官侍郎,皆掌京師不法事。隋開皇三年(583)以後乃掌簿錄配沒官私奴婢及良賤訴競、俘囚等事。煬帝改侍郎為郎,屬刑部。唐初改郎中,掌配沒徒隸,簿錄俘囚,公私良賤訴競雪冤。宋都官郎中掌徒流、配隸及京師各官署吏職補換更替,或以功過屢減磨勘。都候官名。漢宮門衛士之長,分左、右,秩各為六百石,屬衛尉,督率劍戟士護衛宮禁,並奉命收考貴戚大臣,所統衛士七、八百,漢以後無。都護官名。漢神爵二年(前60)置西域都護,為駐西域地區最高長官,後廢置不常,晉、宋以後,廣州有西江都護與南江都護,專征討之任。唐前期先後置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各置大都護、副大都護,與副都護,掌所轄地區行政,、軍事與各族事務。元都護府主管畏吾兒(維吾爾)族與漢族間詞訟,有大都護、副都護與經歷等官。都監官名。唐中期後出兵作戰,常以宦官監軍,稱都監,或都都監。宋兵馬都監簡稱都監,其中,路分都監掌本路禁軍屯戍、邊防、訓練,州府以下都監掌本城軍隊屯駐、器械、訓練、差使,以資淺武官擔任者稱監押。遼糺軍中亦置,掌部署約束營伍,位次於詳穩而高於將軍;北大王院有北院統軍都監與北院都監,南大王院有南院統軍都監與南院都監,北面部族官、北面邊防官及四帳都詳穩司,北面軍官與坊官亦皆置。金都元帥府有左、右都監輔助元帥,宣徽院所屬儀鸞局、尚食局、尚藥局、御葯院、內藏庫、雜物庫、內侍局及各宮、殿、門、院亦皆置。都令史官名。即尚書都令史。西晉置,為尚書令、僕射、左右丞屬員。隋改稱都事。詳見「尚書都令史」。都評事官名。明大理寺下設左右二寺,按地區分理天下刑獄,寺設寺正、寺副及評事,寺副為副都評事。成祖時復舊制,都評事仍為寺正。都麴院宋官署名。屬司農寺。掌造麯,以供內酒庫釀酒並出賣。都人明宮女別稱,通行於內廷。見《明史·后妃列傳二·孝定李太后》。都商稅務官署名。宋屬太府寺,掌徵收京城商稅繳納左藏庫。金置中都都商稅務局,掌辦理商務,巡察漏稅。都省北齊尚書省的別稱,亦稱北省。唐武則天曾改尚書省為文昌都省。都事官名。晉設尚書都令史,為左、右丞的輔助人員,處理尚書省日常事務,員八人,秩二百石。南北朝員額多為八人,惟梁為五人。北齊定為從八品官。隋初改稱都事。煬帝減員為六人,分屬六尚書。唐亦置六人,秩從七品上,管收發文書、稽察缺失及監印等事,宋尚書省設三人,秩正八品。元中書省左右司、樞密院、御史台、宣政院以及各行中書省均設,秩正七品或從七品。明都察院、五軍都督府、各都指揮使司亦均設有。清惟都察院有設,掌文書。都事司官署名。清末法部的一個司,設郎中三人,員外郎四人,以及主事等官。掌翻譯章奏,收發罪囚文移。都水長官名。秦及西漢屬太(奉)常。《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引如淳曰:「律,都水治渠堤水門。」又少府、水衡都尉、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及諸郡國都有此官。東漢惟郡國尚置。都水監官署名。秦、漢太常、少府與三輔皆有都水長丞,掌陂池灌溉,維護河渠。西晉始置都水台,掌舟船及水運,以都水使者為長官,南朝梁曾改稱大舟卿。隋至元改都水台為都水監,長官亦稱監,掌修治河渠、津梁、堤堰等事務,明改稱都水司,併入工部。清廢。都水清吏司明、清官署名。屬工部。掌有關川澤、陂地、河防、海塘等水利工程及道路、津梁等陸路工程,清併兼管藏冰事務。都水使者官名。秦有都水長、丞,掌管陂池灌溉、保守河渠。西漢治水之官,原來分散在太常、少府、水衡都尉、三輔(指京城附近地區)各部門,官名都叫都水長、丞。武帝始設左右都水使者,總領水官。西漢末哀帝省都水使者。東漢改置河堤謁者。西晉置都水台,主官即稱使者,以河堤謁者為都水台屬官。南朝宋一度改都水使者為水衡令。梁、陳時稱大舟卿,為十二卿之一。官秩在列卿中最低,為九班(太常卿最高,為十四班)。北朝也有都水台、都水使者。隋官署名與官名都稱都水監,後又改官名為都水使者。唐同,使者官秩,隋從五品,唐正五品上。後宋、遼、金、元都有都月監,官名不稱使者。參見「都水台」。都水台官署名。西晉建立都水台,主管治水,以都水使者為主官。自晉至隋,除南朝宋一度不置、梁、陳以大舟卿為官名外,各代均同。隋同皇三年(583),廢都水台入司農,十三年,復置。仁壽元年(601),改台為監,官名亦稱監,後改使者。唐、宋(南宋紹興十年1140裁撤)、遼、金、元均以監為官署名,一般以監、少監為官名,惟唐稱使者,宋元豐前以員外郎以上官判監事,遼稱監為太監。明在工部設都水司,不單獨置監。都司官名。隋大業三年(607),置尚書左、右司郎於尚書都省,輔助尚書左、右丞處理省內各司事務,簡稱都司。唐貞觀二年(628)改為郎中,永昌元年(698)又置左、右司員外郎,與郎中分掌本部門事務。宋、遼、金沿置。明為都指揮使司的簡稱。清綠營兵軍官有此官,秩四品,位次游擊。都台官署名。參見「文昌台」。都堂唐、宋、金稱尚書省長官處理全省政務廳堂為都堂。明稱各官署長官為堂上官,簡稱堂官,都察院長官都御史、副都御史、僉都御史,以及差遣在外總督、巡撫之帶有上述官銜者,皆通稱都堂。都提舉市易司參見「市易司」。都提舉萬億寶源庫元官署名。至元二十五年(1288)始置,屬戶部。掌寶鈔、玉器。有都提舉、提舉、同提舉等官。都提舉萬億賦源庫元官署名。至元二十五年(1288)始置,屬戶部。掌絲棉、布帛諸物。有都提舉、提舉、同提舉等官。都提舉萬億廣源庫元官署名。至元二十五年(1288)始置,屬戶部。掌香葯、紙札諸物。有都提舉、提舉、同提舉等官。都提舉萬億綺源庫元官署名。至元二十五年(1288)始置,屬戶部。掌諸色緞匹。有都提舉、提舉、同提舉等官。都亭西驛宋官署名。屬鴻臚寺。掌款侍回鶻、吐蕃、党項、女真等族貢奉使節及貿易事項。監官二人,以閤門祗候以上及三班使臣充任。都統官名。前秦建元十九年(383,東晉太元八年),秦王苻堅進攻東晉時,置少年都統,統率禁衛軍羽林郎。前秦末年,置河西鮮卑大都統,為河西地區少數民族首領官號。北齊門下省所統尚衣局,設都統二人,掌皇帝衣服及玩物。唐後期為討伐藩鎮與鎮壓農民起義,乾元元年(758)置都統,或總管五道,或總管三道兵馬,上元末年(761)省。大中年間(847-859)又置。嗣因所置過多,中和二年(882),又置諸道行營都都統,統率各都統。遼北面行軍官有行軍都統、副都統等官。清八旗制度,每旗置固山額真一人,掌有關全旗教養、訓練、生產、戶口等事,並各置左、右梅勒額真為佐官。天聰八年(1634),改梅勒額真為梅勒章京。順治十七年(1660),定固山額真漢語為都統,梅勒章京為副都統。又清制,各省駐防八旗兵,直將軍或都統為長官,二者不置,部分地區,熱河、察哈爾以都統為最高行政長官。北洋政府時期,以熱河、綏遠、察哈爾等地區為特別區,置都統為地方軍政長官。都統制官名。北宋出兵作戰時,常於諸將中選拔一人為都統制總管諸軍,系臨時派遣,並非官名,兵罷即省。南宋建炎元年(1127)置御營司,以大臣為都統制管轄諸將,方為常設官名。後設置漸多,紹興十一年(1141)收諸大將兵權,以其部將為御前統領官,官品高者為御前諸軍都統制,仍駐原地,軍額上加以屯駐州名,權任在安撫使之上。都頭軍職名。唐中期諸軍統帥之稱,後為一部軍隊為一都的長官之稱。唐僖宗時,當權宦官募神策新軍五十四都,各都長官稱都將,亦稱都頭。宋各軍指揮使下設此官,屬低級軍官。宋州縣捕快頭目亦有此稱。都尉官名。戰國始置。低於將軍的軍官。趙國將軍下依次為國尉、都尉,秦與漢初,每郡有郡尉,秩比二千石,輔助太守主管軍事。景帝改名為都尉。西漢有掌管人員也入京畿的關都尉,掌管邊郡與田的農都尉,管理歸附各族的屬國都尉,及與武事無關,掌皇帝所乘車輛的奉車都尉,掌副車之馬者稱駙馬都尉,掌樂府的協律都尉等。西漢後,用都尉為官號的範圍,由廣轉狹,除武職外,惟以宗室外戚與勛官為限。只在用兵歸暫置。又省關都尉,僅保留邊郡都尉與屬國都尉,兼理民政。三國時都尉名號甚多,如建忠都尉、揚武都尉等,均系軍官。晉以宗室外戚為奉車、駙馬、騎三都尉。駙馬都尉專為帝婿之官。自魏、晉至明不變。唐、宋、元、明以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上騎都尉、騎都尉為三、四品勛官稱號。清以都尉為武官官階,正三品為武義都尉,從三品為武翼都尉,正四品為昭武都尉,從四品為宣武都尉。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於民國元年(1912)一月規定軍銜等級,中等官佐稱都尉,分大、左、右三級。同年八月,北洋政府改稱中等官佐為校官。又民國初年,京師警察廳曾設都尉。都巡河官金官名。屬都水監。掌巡視河道,修完堤堰,裁植榆柳。有黃汴、黃沁、衛南、滑浚、曹甸、曹濟等都巡河官,其下各有散巡河官分駐所屬各地。都虞司清內務府所屬機構。初名尚膳監,順治十八年(1661)改采捕衙門,康熙十六年(1677)改都虞司。掌上三旗武職官員銓選任用、官兵俸餉考核及打牲(打獵)、捕魚等事。設郎中、員外郎、主事、委署主事、筆帖式、書吏等員。另在吉林松花江烏拉地方,設有打牲烏拉處,掌管采捕屯庄等事,有總管、翼長、委署翼長、驍騎校、委署驍騎校、委署章京、委官、筆貼式等員,下轄「牲丁」,以三十人為一「珠軒」(打牲隊),共六十五珠軒。都元帥府一、遼北面軍官署,以大將總軍馬事,有兵馬都元帥、副元帥、同知元帥府事。下尚有便宜從事府等。二、金都元帥府,天會二年(1124)以攻宋設置,有都元帥、左右副元帥、元帥左右監軍、左右都監等官。任都元帥者常秉大政,天德二年(1150),始罷都元帥府,併入樞密院。泰和六年(1206),以與宋交戰復置。八年,有改為樞密院。三、元於沿邊地區設都元帥府、元帥府,置都元帥、元帥等官,為地方軍事長官。都知宋宦官官名。宋內侍省以左班都知、右班都知為最高官職,入內內侍省則更有都都知在其上。都知以下,則兩省均同。都知監明宦官官署名。十二監之一,有掌印太監主官,下設僉書、掌司、長隨、奉御等員。原掌宮廷各監行移、關知、勘合,後僅隨皇帝前導警蹕。都指揮使官名。官末有行在都指揮處置使,為臨時差使。五代稱諸將統帥為都指揮使。宋殿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與各軍皆以都指揮使為長官。遼南面官與北面官、金殿前司、京城武衛軍與諸總管府皆有都指揮使。元置各軍都指揮使與兵馬指揮使司,設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等官。明置衛所於各地,以都指揮使司為常設統率機構,簡稱都司,長官都指揮使為地方最高軍事長官,屬朝廷五軍都督府。明京衛與外衛並置指揮使司,有指揮使等官。都指揮使司明官署名。簡稱都司。掌一方軍政,統率其所轄衛所,屬五軍都督府而聽從兵部調令。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稱三司,分掌地方軍政、民政、刑獄。明初,置各行省行都督府,設官如都督府,又置各衛指揮使司。洪武四年(1371)置各都衛斷事司,處理軍官與軍人詞訟。八年,命各都衛皆改為都指揮使司,共設十三都指揮使司,三行都指揮使司,此後又有所增置。宣德年間,全國共有十六都指揮司,五行都指揮司。各都揮使司有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等官。都轉清官名別稱。即都轉鹽運使。18、恩貢科舉制度中由地方貢入國子監的生員之一種。明、清定製,凡遇皇室慶典,據府、州、縣學歲貢常例,本年加貢一次,作為恩貢。清特許「先賢」後裔入監者,亦稱恩貢。參見「歲貢」、「貢生」。恩監科舉制度中監生名目之一。清由皇帝特許給予國子監生資格的稱恩監。參見「蔭生」。恩科科舉制度每三年舉行鄉、會試,是為正科。若遇皇帝即位及皇室慶典加科,稱為恩科。恩科始於宋。明、清亦用此制。如恩科與正科合併舉,則稱恩正併科,按兩科名額錄取。恩騎尉清爵名。正七品。凡陣亡者子孫,襲爵次數已盡,授以恩騎尉,令其世襲。恩蔭清制,文職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職二品以上,俱准送一子入監讀書,稱恩蔭。此外,因遇慶典而給予入監待遇的,亦屬恩蔭。19、浮梁磁局元官署名。司屬路金玉匠總管府。掌燒造瓷器,並漆造馬尾棕藤笠帽等。有大使、副使。20、高等檢察廳官署名。清末改革司法,從光緒三十三年(1907)起,在京師及各省省會,於設立高等審判廳外,又陸續設立高等檢察廳,以執行檢察職權(見「檢察廳」條)。置檢察長、檢察官、典簿、主簿、錄事等。民國沿置,惟改典簿、主簿為書記官長、書記官。民國黨政府時期,合審、檢二廳為法院,高等檢察廳改為高等法院的檢察處,檢察長改為首席檢察官。高等審判廳官署名。清末改革司法,從光緒三十三年(1907)起,在京師及各省省會,陸續設立高等審判廳,以監督下級審判機關,接受審理上訴案件,輕罪為終審,重罪為二審(終審歸大理院)。置廳丞、民刑科推事、典簿、主簿、錄事等員。民國沿置,設廳長、庭長、推事、書記官長、書記官、錄事等。國民黨政府時期,改為高等法院,並將高等檢察廳併入,稱檢察處,置首席檢察官,檢察官等。參見「審判廳」、「檢察廳」。高等文官民國時期,特任官、簡任官、薦任官為高等文官。21、格格滿語,清皇族女子稱號,清親王女郡主,稱和碩格格;郡王女封縣主,貝勒女封郡君,皆稱多羅格格;貝子女封縣君,稱固山格格;鎮國公、輔國公女封鄉君,稱格格。22、恭人婦女封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定,用以封贈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高於宜人而低於令人。元為六品,明、清為四品官之妻封號。明清如封贈四品官之母或祖母稱太恭人。清並封贈宗室奉恩將軍妻為恭人。恭使宮人北魏女官官名。一作「恭信宮人」。地位相當於外廷四品官。23、桂坊唐官署名。高宗龍朔二年(662),改司經局為桂坊,並不隸於原名,仍隸左春坊。24、海道運糧萬戶府元官署名。至元二十年(1283)始置,掌每年由海道運糧供給大都。有達魯花赤、萬戶、副萬戶等官。海軍部官署名。清光緒十一年(1885),設海軍衙門,派醇親王奕擐總理其事,大學士李鴻章專司籌辦。數年,北洋艦隊成。甲午一戰,艦隊覆沒。二十一年,裁撤海軍衙門,光緒末,改建各部時,海軍部獨缺。三十三年(1907),始設海軍處,暫隸陸軍部。宣統元年(1909),派貝勒載洵、提督薩鎮冰為籌辦海軍大臣。次年,設海軍部,置大臣、副大臣及參謀官、參事官等,分軍制、軍政、軍學、軍防、軍醫、軍樞、軍儲、軍法八司,旋省軍防司。各司設長司(以協都統、正參領充)、科長、科員、司法官等。辛亥革命後,民國北洋政府亦設海軍部,主官為總長、次長,分軍衡、軍務、軍械、軍需、軍學五司,後增軍法司。1927年,張作霖組織軍政府,並陸海兩部為軍事部。南京國民黨政府仍設海軍部。海西遼東哈思罕等處鷹房諸色人匠怯憐口萬戶元官署名。屬中政院。掌管理領思罕(今遼寧旅大市北)等處、肇州(今黑龍江肇州東)、朵因溫都兒(今內蒙古札齎特旗雅克山一帶)諸色人匠四千戶,打捕造作。有達魯花赤、萬戶、副萬戶等官。所屬有鎮撫司、哈思罕等處打捕鷹房怯憐口千萬所、諸色人匠怯憐口千戶所、諸色人匠怯憐口千所、肇州等處女直千戶所、朵因溫都兒兀良哈千戶所、灰亦兒等處怯憐口千萬所、開元等處怯憐口千戶所、古州等處怯憐口千戶所、瀋陽等處怯憐口千戶所、遼陽等處怯憐口千萬所、蓋州等處怯憐口千戶所、幹盤等處怯憐口千戶所。25、航空署官署名。宣統二年(1910),清政府在北京南苑設飛行機小試驗廠。旋改為航空傳習所。民國三年(1914),參謀本部在此創辦航空學校,又於清河設廠。八年,國務院設航空事務處。十年,改名航空署。主官有督辦(特任官),下有署稱(簡任官),機構分總務處及軍事、機械、航運、經理四廳。南苑航空學校、清河航空工廠、東三省航空處,京漢航空線管理局籌備處均屬該署管轄。十六年,改屬軍事部。26、候補清制,未曾補授實缺官員,在吏部取得候選資格後,吏部匯列呈請分發官員名單,根據職位、資格、班次,每月抽籤一次,分發到某部或某省,聽候委用,稱為候補,如欲免抽籤,自行指定到某處候補,須另行交錢,稱為指省或指分。候補道清制,捐納文職最高級為道員,捐納得官後,赴吏部報到,等候吏部依法選用,稱為候選。吏部再分發某部或某省,聽候委用,稱為候補。道員實缺有限,捐納道員一般無缺可補,僅能得到差委,故稱其為候補道。候人官名。《左傳·宣公十二年》:隋季謂楚使:「崛 敢辱候人?」杜預註:「候人謂伺候望敵者。」今人楊伯峻注謂此義於義可通,然以釋為「不勞楚吏之迎送」,以候人為道路迎送賓客之吏,較為妥貼。《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使候出諸轘」,杜預注亦以候為迎送賓客之官。候人在《周禮》為夏官司馬的屬官,設上士六人,下士十二人,以下有史、徒等人員,執掌道路的稽查與禁令,遇有外來使臣,負迎送之責。候選清制,內自郎中,外自道員以下官員,凡初由考試或捐納出身,及原官因故開缺依例起複,皆須赴吏部報到,開具覆歷,呈送保結。吏部查驗屬實,允許登記後,聽候依法選用,稱候選。候奄即「候正」。候儀郎司天散官名。金始置,從七品下,元升從六品。明廢。候正先秦官名。據《左傳·成公二年》,晉有此官,與司馬、司空、輿帥等並列。為軍中掌諜報偵察之官。同書襄公十九年有候奄,與司馬、司空、輿尉等並列。清顧棟高認為候奄即候正,亦即《國語》中的「元候」。27、家令司元官署名。屬詹事院。世祖至元二十年(1288)始置,掌太子飲膳、供帳、倉庫。有家令、家丞、典簿等官。家令寺官署名。北齊、隋、唐、遼東宮官署有家令寺,與率更寺(率更令寺)、仆寺合稱東宮三寺。元有家令司,屬儲政院。余見「太子家令」。28、賈正官名。春秋時魯國置。《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臧會「奔郈,郈魴假使為賈正焉,計於季氏。」杜預註:「魴假,郈邑大夫、賈正,掌貨物,使有常價,若市吏。」孔穎達疏:「此郈邑大夫使為郈市之賈正。郈在後為叔孫私邑,此時尚為公邑,故命名賈正送計簿於季氏。」29、監一、西周時負監督責任的封君。周武王克商後,為了監視武庚等殷貴族,設有三監。《仲幾父簋》:「仲幾父使必命名於諸侯諸監」。可知西周於「諸侯」之外,還設有「諸監」。二、官名。西漢時已見。武帝時蜀人楊得意為狗監,《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集解》:「主獵犬也。」後東漢桓帝置秘書監,掌典圖書等事。重要官署的長官稱監者,以曹魏的中書監(官署名中書省)、秘書監(官署名秘書省)為最早。明以前各代以監為官名者不少,或稱太監、少監。北魏女官也有監,位於內司、大監之下,相當於外廷的三品官。三、官署名。出現時代較晚,隋有國子、將作、少府、都水、長秋五監。唐宋、遼、金、元均有諸監。明、清除國子監、欽天監外,一般不稱監。監察御史官名。隋開皇二年(582)由檢校御史改置。唐屬御史台察院。職為「分察百僚,巡按郡縣,糾視刑獄,肅整朝儀」(《唐六典》)。然品級僅正八品下,無出入朝堂正門的資格,只能由側門進出,非奏事不得至殿廷。開元初才取消限制。但因內外官吏均受其監察,許可權甚廣,頗為百官忌憚。員額,唐為十五人。宋減為六人,分察六部百司,品級為從七品。元沿設,員額很多,除內台三十二員,尚有江南行台二十八員、陝西行台二十員。明改御史台為都察院,以都御史、副都御史為主官,所屬監察御史分道負責,各冠以地方名稱,各道人數不等,總數一百十人,均為正七品官。清同明制,乾隆時提高為從五品官。監當官宋掌管鹽、茶、酒稅場務及治錢事務官員的統稱。各地隨事置官,徵稅數目皆有定額,年終據其徵收情況予以獎懲。金為管理倉、庫、院務官員的統稱。監軍太平天國官名。位於總制之下,編排順序,於炎(代「火」)、水、木、金、土下,先分正、副,接加天干與數字(一至十),如炎正炎一丙一監軍,共一百人,後增加無定數。平時轄軍,軍帥獨任,至出師,則由監軍統轄。地方也有監軍,位於軍帥之上,總制之下。女營監軍與總制、軍帥的關係,亦如上述。監軍司西夏地方軍區名稱。西夏分全境為左右廂,下設十二監軍司。每監軍司另有專名,即左廂神勇士軍司(以下「軍司」二字略)、祥祐、嘉寧、靜塞、西壽保泰、卓羅和南、右廂朝順、甘州甘肅、瓜州西平、黑水鎮燕、白馬強鎮、黑山威福。諒詐時又增設翔慶軍司,駐西平府,總領兵事。各監軍司的長官為都統軍、副統軍、監軍使,屬有指揮使、教練使、左右侍禁官等。監門戰國秦、漢時看守里門小吏。《戰國策·楚策一》:「夫史舉,上蔡之監門也。」《史記·張耳陳余列傳》:「為里監門以自食」,裴駰集解引張晏曰:「監門,里正衛也。」《漢書·高帝紀》:「酈食其為里監門。」顏師古注引蘇林曰:「監門,門卒也。」監三省樞密院門宋官名。掌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及樞密院門鑰。原以小使臣及內侍官充任。嘉定六年(1213),改以曾為知縣、通判資序人充任,省罷小使臣,內侍官改以三省,樞密院機察百官為官銜。監生在國子監肄業的生徒。其名始於唐憲宗元和二年(807)置東都監生一百人(唐原稱在監肄業者為國子生)。明初由各省選送了行俱優的生員入監為監生,舉人會試落第者亦可入監。清入監肄業的有貢生(即「貢監」,包括歲貢、因貢、副貢、拔貢、優貢、例貢)、監生(恩監、優監、蔭監、例監)、官生(七品以上官子弟之聰敏好學者)、經提學官考選提拔的廩增附生、及滿州勛臣子弟、先賢后裔等。乾隆以前,考課很嚴,後漸成虛文,生徒不常在監讀書。同治與光緒初年,稍有起色,旋又廢棄。清後期捐納監生泛濫,此類監生多以之求官,監生之名,遂為人賤視,與往日狀況不同。監司有監察州縣之權的地方長官簡稱。宋轉運使、轉運副使、轉運判官與提點刑獄、提舉常平皆有監察轄區官吏之責,統稱監司。元廉訪使與明布政使、按察使亦因有監察官吏之權稱監司。清則布政使、按察使及各道道員皆有督察所屬府、州、縣之權,通稱監司。監御史官名。秦以御史監郡,稱監御史。詳見「御史」。監治謁者官名。三國魏置,掌管冶鐵。謁者猶言使者,參見「謁者」。30、 健銳營總統清官名。乾隆十四年(1749),組健銳營,分左右二翼,各置翼長,選王公大臣兼任總統,常日駐守香山,並在昆明湖習水戰,嗣改總統為總統大臣,無定員,並選一人為掌印總統大臣,掌健銳營政令。31、借紫唐、宋三階三品以上著紫服,未及三品而特許服此者稱借紫。借緋唐、宋官階五品以上著緋衣,未及五品而特許服緋者稱借緋。32、酒醋面局明宦官官署名。八局之一,有掌印太監主官,下設管理、僉書、掌司、監工等員。掌宮廷食用酒醋、糧醬、面豆等物。與另一宦官機構御酒房不相統轄。酒正官名。《周禮》謂天官所屬有酒正,為酒官之長,有中士四人、 下士八人及府、史、胥、徒等。掌酒的生產與供給。所屬酒官,《周禮》謂有酒人(掌造酒)漿人(掌供應水、漿、醴等六種飲料)。33、捐班清朝官吏凡由科舉出身者稱正途,由捐納財物得官者稱捐班。捐監指明、清兩代出資報捐而取得監生資格的人,始於明景帝時。初只限於生員,後無出身者也可捐納而成為監生,稱為例監。捐納捐資納粟以得官爵。秦始皇四年(前243),因蝗災大疫,許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歷代多沿襲,清中期後尤盛。34、科參明置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給事中,掌侍從、規諫、稽察六部百司。凡皇帝命令,如有不便,給事中可駁正繳還,稱科參。科抄清沿明制,置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各科置給事中(參「六科給事中」),掌稽察官府公事。各科每日派給事中一人赴內閣接收題本,按其內容抄送有關官署承辦,稱為科抄,抄送承辦官署者稱正抄,抄送其他有關官署者稱外抄。科道明、清六科給事中與都察院各道監察御史合稱。明六科為獨立官署,清雍正元年(1723),以六科隸都察院,二者合而為一。科第漢選拔、考核官吏時評定科別與等第的制度。《漢書·元帝紀》:「詔丞相、御史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顏師古註:「始令丞相、御史舉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見(現)在郎及從官,又令光祿每歲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賢否也。」科甲漢、唐取士有甲乙等科。《漢書·蕭望之傳》謂望之以射策甲科為郎。顏師古註:「射策者,謂為難問疑問,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有欲射者,隨其所取得而釋之,以知優劣。」又同書《儒林傳》謂平帝時歲課博士歲子,分甲、乙、丙科,中者分別授官。唐進士分甲乙科,試時務策五道,帖一大經,經、策全通為甲第,策過四、帖過四以上為乙第(按試辭章起於高宗朝)。宋也有甲乙科。明、清稱科舉為科甲,經科舉考試中舉人、進士者稱科甲出身。科考明、清各省每屆鄉試前,由提學官主持的考試。科考合格者才能應鄉試,亦稱科試。提學官在任三兩,兩試諸生,此為其一,在到任的第二年舉行,參見「歲考」。科目指隋、唐以來分科選拔官吏的名目。顧炎武《日知錄·科目》: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童子,而明經之別,有五經、三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史科,「此歲舉之常選也。其天子自詔曰制舉,……見於史者凡五十餘科,故謂之科目。」其中進士科已特受重視。宋分科較少,進士科以外出身者極罕見。明、清只設進士一科,有科無目,而仍沿舊稱為科目。科估所清工部所屬機構。掌估算各項工程所需工科數目。設滿族掌印司員一人,滿、漢主稿司員各四人,皆在工部司員內委派。科錢唐、宋官員於俸祿外,並常另給食料,或摺合現錢,稱料錢。35、凌人官名。《周禮》謂天官所屬有凌人,掌藏冰及供應冰塊之事。有下士二人及府、史、胥、徒等人員。36、陵寢禮部衙門清帝後墳墓分盛京陵(興京及盛京城郭)、東陵(河北遵化)、西陵(河北易縣)三處。盛京陵由盛京禮部、工部、內務府管理,東、西二陵則由禮部、工部、內務府設官管理。禮部官掌判署文案,監視禮儀,歲供物品,工部官掌修茸繕治,內務府官掌祭祀奠享之冖與掃簡派府除啟閉。總管大臣則由內務,掌督帥官兵保衛陵寢。東陵與西陵禮部衙門各有郎中、員外郎等官,分掌有關祭祀事務。37、留館清制,翰林院庶吉士學習期滿後,經考試八優等,分別授以翰林院正式職官,名為留館。其原為二甲進士者授編修,原為三甲進士者授檢討。參見「散館」。留後官名。唐安史之亂後,節度使不服朝命,遇事或年老不能任事,常以子弟或親信代行職務,稱節度留後或觀察留後。亦有士卒自推留後,事後強迫朝廷補行任命為正式節度使或觀察使。五代仍有留後。北宋置節度觀察留後,為虛銜。宋政和七年(1117)改名承宣使。留守官名。東漢字和帝南巡祠園,太尉張禹留守亦師。北魏孝文帝南伐,太尉元丕等留守京師。唐、宋皇帝親征或出巡時,以親王或在臣留守京師,稱京城留守,其陪都與行都亦置留守,常以地方行政長官兼任,或以重臣擔任。遼五京置留守,留守行府尹事。金五京留守兼本府尹及本路兵馬都總管。元有大都留守,掌守衛京城,供應皇室需求,營繕宮室。明有中都(今安徽鳳陽)留守,掌防護皇陵。清盛京(今遼寧瀋陽)將軍似歷代陪都留守。38、流官指、明、清在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少數族集居地區所置地方官,有一定任期,相對於世襲的土官而言。參見「改土歸流」。流內三國時,魏按官員地位高低,分九品,歷代相沿下改。隋以後,稱一品至九品為流內,未入九品者稱流外,吏部銓選亦有流內、流外之分。隋、唐流外銓亦稱小選,流外升入流內稱入流。隋並於九品外置視二品至視九品,各有正從,唐置視正五品與視從七品,稱視流內。流內銓宋官署名。屬吏部。掌幕職、州縣官以下注擬、磨勘等事。元豐改制諸官署胥吏。流外隋以後稱九品至一品官為流內,唐稱未入九品者為流外,多充任京師官署吏員,流外亦分品級,經考銓後,可遞升流內,稱為入流。宋吏部分置流內銓與流外銓,分掌流內官員與流外吏員銓選事宜。明、清總稱流外為「未入流」。39、旅一、軍隊編製。《周禮·地官》以五百人為旅,旅有旅帥。《國語·齊語》以二千人為旅,由鄉良人統率。二、春秋時分賞俸祿田的單位。《國語·晉語八》:「大國之卿,一旅之田。」韋昭註:「五百為旅,為田五百頃。」旅騎尉隋武散官名。文帝置,八尉之一,煬帝時廢,詳見「武騎尉」。旅帥官名。一、《周禮》所載兵制,以五百為一旅。以下大夫任旅帥。二、太平天國兵制,亦以五百為一旅,設旅帥。又以軍事編製推行於地方,以五百二十六家(一說五百家)為旅,亦設旅帥。旅下士官名。《周禮》天、地、春、夏、秋五官(冬官佚)的主官直屬的下士均稱旅下士。「旅」之意為「眾」。下士稱旅,以其為理眾事的下級官員。天官冢宰的旅下士又有「宰旅」之稱。北周依《周禮》置六官,在天官府的司會中大夫、夏官府的軍司馬在大夫等位下,也設旅下士,但大部分官員所屬稱下士。旅賁郎唐官名。永徽三年(652),立陳王李忠為皇太子,以「忠」與「中」同音,改中郎將為旅賁郎,郎將也從則改為翊軍郎。顯慶元年(656),以皇太子廢,復原名。旅賁令官名。漢衛尉所屬有旅賁令。《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註:「旅,眾也。賁與奔同,言為奔走之任也。」《周禮》有其名,指夾五車而趨的衛士,漢所任或同。東漢省。旅賁率官名。北周禁衛軍六率之一。設左右旅賁率上士、正三命,左右旅賁率倅長中士、正二命,左右旅賁倅長下士、正一命。左右旅賁率掌旅賁之士,器服皆青色。旅賁氏官名。《周禮》謂夏官司馬所屬有旅賁氏,設中士二人,下士十六人及史二人,徒二人。掌執戈與盾,隨從周王坐車,左右各八人。40、秘閣宋官名。端拱元年(988),就崇文院中堂建閣,稱秘閣,收藏三館書籍真本及宮廷古畫墨跡等,有直秘閣、秘閣校理等官。元豐改制,並歸秘書省。秘閣修撰宋官名。政和六年(1116)置為貼職,用以待館閣之資深者,多由直龍圖閣遷任。秘書監一、官名。東漢延熹二年(159)始置。屬太常寺,典司圖籍。後省。魏文帝又置,掌世文圖籍,初屬少府。晉初併入中書。永平(291)時又置,並統著作局,掌三閣圖書。宋與晉同。梁為秘書省長官,北朝亦置。隋煬帝時曾稱秘書省令。唐高宗時曾改稱太史,旋復舊。西夏、金秘書監為官署秘書監長官。元、明不設,遂廢。二、官署名。遼、夏、金、元秘書監掌經籍圖書。遼長官為郎,下設著作局等官署。夏、金以監為長官,下有少監等官,金下設著作局等官署。元以卿為長官,下設太監、少監等官。秘書郎官名。三國魏始置。屬秘書省,屬秘書省,掌圖書經籍,或稱秘書郎中。南朝士族子弟以為出身之官,唐一度改稱蘭台郎。後魏後各代另置校書郎校讎典籍,訂正訛誤,以秘書郎專管圖書收藏及校寫。明初並其職於翰林院,清末又在翰林院置秘書郎。秘書令官名。漢末曹操為魏王,置秘書令,典尚書奏事,以秘書丞為其佐官。曹丕代漢,改為中書,置監、令。見「中書令」、「中書監」。秘書省官署名。南朝梁始定此名。置監、丞,掌國之典籍圖書。秘書監之官則由來已久,自東漢桓帝始置,先屬太常寺,魏時曾屬少府,晉初裁併,西晉末復置。梁乃定官署之名。北魏亦置。隋秘書省領著作、太史兩局。唐改所屬太史局為司天台武則天曾改為麟台。旋均復舊,北宋前期,經籍圖書歸秘閣,秘書僅掌祭祀祝版。神宗元豐改官制,秘書省職事恢復。宋之日曆所、會要所、國史實錄院等均歸秘書省管轄,規模較唐時較大。元朝將職事劃歸翰林國史院。明因之設翰林院,遂無秘書省之名。41、莫敖楚國官名。《淮南子·修務訓》作「莫囂」。原為楚國最高官職。楚武王初稱王時猶然,武王嫌其封號太重( 參見「敖」),始改以令尹為重臣。《左傳·庄公四年》以令尹與莫敖並提,當處於同等地位。後莫敖廢置不常,地位逐漸降低。《左傳·襄公十五年》敘楚國封官事,列莫敖於令尹、右尹、大司馬、右司馬、左司馬之後。今人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謂莫敖本相當相當於大司馬,後降至左司馬之下。莫賀咄室韋部落首領的稱號。室韋各部,少則千戶,多則數千戶,不相聯合,首領均用此號。42、難蔭清制,凡因先代殉職而錄用其子孫的,稱為難蔭。參見「蔭生」。43、陪戎副尉武散官名。唐始置,從九品下。宋升從九品。元廢。陪戎校尉武散官名。唐始置,從九品上,宋沿置。元廢。

44、起部官署名。兩晉、南北朝時為尚書一曹,屬都官尚書或左民尚書或祠部尚書,司其事者為尚書郎,掌營造及工匠等。晉、南朝遇營造宮室宗廟等大工程時,設置起部尚書,工程完成後撤銷。隋以工部為六部之一,實即起部改稱,而擴大其所轄,並沿襲北周工部在大夫之名。工部所轄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即舊有起部等曹。大業三年(607),修改官制,又改工部一司為起部,主官為起部郎,使與部名有別。唐武德三年(620),仍改起部為工部。起複一、明以前,官員因父母喪而辭官守制,未滿期而奉召任職。本因戰爭之需或行殊才能而召,後亦行平時。參見「奪情」。二、降官後又復職。三、明、清官員父母喪服滿期後補官。起居郎官名。見「起居舍人」。起居舍人官名。隋煬帝時始置,屬內史省。唐貞觀初於門下省置起居郎,廢舍人,掌記錄皇帝日常行動與國家大事。顯慶三年(658),另置起居舍人於中書省。掌記錄皇帝所發命令。龍朔二年(662)改起居郎為左史,起居舍人為右史,咸亨元年(670)復舊。天授元年(690)又改為左、右史,神龍元年(705)再復舊,皇帝御殿時,郎左、右人右,對立於殿中,記載皇帝言行,季終送史館,宋、遼亦置。起居院宋官署名。掌記述皇帝言行。每月以起居注與時政記同送史館。修起居注官以三館、秘閣校理以上官充任。元豐改制前,起居郎與起居舍人為寄祿官,不治事。元豐改制後,門下省起居郎與中書省起居舍人記述皇帝言行,廢起居院。起居注官名。原指帝王言行錄。傳漢武帝時宮中有起居注,此後各朝史官記注皇帝言行,稱起居注,為官修史書主要來源之一。魏、晉及南朝以著作郎撰寫國史,兼修起居注。北魏始置起居令史,另設修起居注、監起居注等官侍從皇帝,紀錄其言行。隋於內史省(中書省)置起居舍人。唐、宋又於門下省增置起居郎,與起居舍人分記皇帝言行,遼起居舍人院有起居舍人、知起居注,門下省有起居郎。金記注院有修起居注官。元初有起居注官,嗣以給事國兼修起居注。明初曾置起居注官,凰漸廢。清有日講起居注官,多由翰林官及出身甲科而曾入翰林者擔任。45、錢法堂清官署名。戶、工二部皆置,分由滿、漢右侍郎兼管。各有鑄錢局,屬戶部者為寶泉局,所鑄錢供全國經費之用。各省亦有鑄錢局,直隸(今河北省)為寶直局,山西為寶晉局,陝西為寶陝局,江蘇為寶蘇局,浙江為寶浙局,福建為寶福局,江西為寶昌局,湖南為寶南局,湖北為寶武局,四川為寶川局,川東為東川局,廣東為寶廣局,廣西為寶桂局,雲南為寶雲局,貴州為寶黔局,新疆為寶伊局,各自鼓鑄錢幣,流通使用。工部錢法堂所屬為寶源局,所鑄錢主要用於工部所管各項工程經費。錢穀清各州縣官署名主辦錢糧、賦稅、會計的幕僚。俗稱錢穀師爺,亦稱錢糧師爺。46、卿官、爵的通稱。西周、春秋時天子、諸侯的高級長官稱卿。春秋時卿中之長,稱上卿、正卿或冢卿。戰國時為爵位的等級稱謂,有上卿、亞卿等。秦漢「三公」下設「九卿」。後沿設,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各置卿及少卿。清常以三品至五品卿作為官爵虛銜。卿監唐、宋統稱各寺、監長官如光祿卿與少府監等為大卿監,各寺、監副長官如光祿少卿與少府少卿等為少卿監,總稱為卿監。卿士一作卿史、卿事。源於商。甲骨文有官名卿史,見《殷虛書契前編》卷二第二十三頁第一片等。西周或為卿的通稱,如《書·洪範》:「王省惟歲,卿事惟月,師尹惟日。」或指總領諸卿的執政大臣。如《詩·小雅·十月之交》列舉七個朝廷大臣,以「皇父卿士」為首位。《詩·大雅·常武》:「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整我六師,以修我戎。」此謂周宣王冊命卿士於南仲的祖廟,受命者為大師皇父,足見卿士即是太師。卿事察西周官署名。見《令簋》、《番生簋》、《毛公鼎》等。掌主管「三事」與「四方」。「三事」指畿外所分封的四方諸侯地區的政務。屬臣為「三有司」即司土(或作司徒)、司馬、司工(或作司空)。其長官,西周初期為太師和太保,中期以後主要為太師。郭沫若認為相當於《禮記·曲禮》所說「六大」: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六大」之上有兼攝群職者,或可由「六大」中一人兼領,稱為卿事。見《金文叢考·周官質疑》。47、 請祠見「奉祠」。48、容華妃嬪稱號。漢武帝置傛華。東漢省。曹操為魏王時,置容華。晉為九嬪之一。南北朝時降至九嬪之下。49、商品宦官官名。唐內侍省有高品一千六百九十六人,見《新唐書·百官二·內侍省》,然下云:品官白身二千九百三十二人」,合而觀之,此「高品」乃「品秩高者」之意,並非正式官名。至宋,乃以內侍高品為宦官官名,金亦有內使高品。商伯克官名。南疆維吾爾族伯克之一。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因其舊名設置,掌徵收糧賦,品級從四品至六品不等。光緒十年(1884),新疆建省後裁撤。商部官署名。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置,掌商務及鐵路礦務等事。置尚書、侍郎、左右丞、參議等官,分保惠、平均、通藝、會計四司,各有郎中、員外郎、主事;另有司務所,設司務。三十二年(1906),將工部併入商部,改稱農工商部。商特卓巴官名。藏語音譯。亦作「強佐巴」。與「仔本」同為「商上」(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庫藏出納之所)的辦事官,品級亦同為四品,員亦二人。參見「仔本」。50、射商武官名。掌射。常以三是人為一隊。稱為「三百射」或「射三百」。西周有小射。《害簋》:「官司仆、小射、底漁。」射策漢考試法之一。主試者提出問題,書之於策。分為甲乙科,射策者隨意解答,按其難易而分優劣。射是投射之意。見《漢書·蕭望之傳》顏師古注。射人官名。《周禮》謂夏官司馬所屬有射人,設下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以下有府、史、胥、徒等人員。掌管公、孤、卿、大夫朝見王的位置,在旁贊相禮依然在射禮儀時,輔導周王發射,並助大司馬演習射儀。其職多關禮儀,而以射儀為主,故為夏官司馬之屬。射聲率官名。北周禁衛軍六率之一。設左右射聲率上士、正三命,左右射聲率倅長中士、正二命,左右射聲倅長下士、正一命。左右射聲率掌射聲之士,器皿皆用紅色。射聲指弓箭手,其意見「射聲校尉」。射聲校尉官名。漢武帝置。八校尉之一掌待詔射聲,秩二千石。所屬有丞及司馬,領兵七百人。射聲意為善射,雖在冥冥之中,聞聲即能射中。待詔意為有詔命方能發射。東漢時屬北軍中候,領宿衛兵,校尉秩為比二千石。魏、晉、南朝與北朝魏、齊沿置,屬領軍將軍,北齊屬左右衛府。隋不置,惟煬帝時稱左、右御(御)衛所領軍士為射聲。51、速古兒赤元官名。為怯薛執事之一,掌內府尚供衣服。52、綏德尉隋散官名。煬帝置,從七品,詳見「建節尉」。53、唐兀衛親軍指揮使司元官署名。至元十八年(1281)始置。總領河西軍三千人,以備征討。有都揮使、僉事等官。54、特進官名。西漢後期始置,本非正式官名,為引見之稱。如成帝時張禹以老病罷,仍以列侯身份朔望朝見,位特進,見禮如丞相。行之既久,漸成加官。以賜列侯中有特殊地位者,朝會時位僅次三公。魏、晉、南北朝沿東漢之制,皆為加官。隋用文散官名號,位於開府儀同三司之上。唐、宋為文散官,第二階,正二品,位開府儀同三司之下。金、元位於開府儀同三司、儀同三司之下,官品相同,金從一品。元正一品。明以特進光祿大夫為文散官最高官階,無單稱特進之官。清無。特進光祿大夫見「特進榮祿大夫」。特進榮祿大夫明文散官正一品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清廢。特勒突厥官名「特勤」之誤。特勤突厥官名。《周書·突厥傳》謂:「大官有葉護,次設,次特勤,……凡二十八等,皆世為之。」掌內典機要,處理邦交,奉命名談判軍國大事。《新唐書》謂特勤乃可汗子弟,不在二十八等之內。史籍中「特勒」為傳寫之誤。以後北方各民族沿用此稱者,如回鶻的「狄銀」,契丹的「惕穩」,即其異譯。特任官官類名。民國高等文官的第一等,由大總統或國民政府主席特令任用。北洋時期國務院總理、各部總長、各省省長等,國民黨時期的中央各院院長,各部部長,各省省主席等,均系特任官。特支宋朝廷發給軍人的特別賞賜。每年寒食、端午、冬至等節日,或遇其他慶典,或命兵士從事某項重大工程時發給,以示慰勞。55、鐵官官名。漢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屬官有鐵官長、丞。武帝元狩四年(前119)以東郭咸陽、孔僅為大農丞、領鹽鐵事,專營鹽鐵,禁止私營。於弘農、河東、河內、南陽、蜀、遼東等郡,連京兆等共四十郡,悉置鐵官,均隸於大農。主鑄造鐵器,不產鐵的地方,亦置小鐵官,隸郡縣。東漢時悉隸郡縣。56、通本清制,各省將軍、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學政、鹽政、順天及奉天府尹、盛京五部本章,俱送通政司,由通政司送內閣,統稱通本。六部及各院、府、寺、監本章,由各官署徑送內閣,統稱部本。通奉大夫文散官名。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置,為文官第九階。金沿置,從三品中。元升為從二品。明從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清廢。通阜司官署名。清末度支部的一個司,設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掌礦政幣制,稽檢銀行和造幣廠的文移。通侯爵位名。秦及漢初原名徹侯,因避漢武帝名諱,改作通作,又稱列侯。「通」意有兩。一為爵位上通天子,見《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一謂通與徹同義,見同書《高帝紀》顏注引應劭說。通濟監西夏管理鑄錢的官署。始設於仁宗天盛十年(1158)。所鑄錢有銀、銅、鐵三種,文字有西夏文、漢文兩種。通進司官署名。宋始置。屬門下省,由給事中領之。掌受三省、樞密院、尚書省六部與各寺、監等官署奏牘,摘錄要點進呈,得批示後,頒佈於外。遼門下省亦置通進司,有左、右通進官。通禁郎金宦官散官名。從六品上,為宦官第十二階。通判官名。宋為加強控制地方而置於各州、府,輔佐知州或知府處理政務,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等州府公事,須通判連署方能生效,並有監察官吏之權,號稱「監州」。明、清各府置通判,分掌糧運、水利、屯田、牧馬、江海防務等事。清各州另有州判,分掌糧務、水利、防海、管河等事。通善君西域車師前國(在今新疆吐魯番西)有通善君、鄉善君之官,車師後國(在今奇台西南)有道(導)善君。均系歸附漢朝以後所置。通商大臣清官名。鴉片戰爭後,汪政府設立五口通商大臣,非正式官銜,以兩江總督耆英用「欽差大臣」名義兼管。耆英調任兩廣總督,仍兼,五口通商大臣駐地亦移至廣州。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廣州於咸豐七年(1857)被英法聯軍佔領。八年底,以兩江總督何桂清為欽差大臣,辦理各國商務。此即南洋通商大臣。十年十二月(1861.1),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後,加設三口通商大臣,管理天津、牛庄(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台)通商事務。南洋通商大臣亦列於總署之下,除五口外,又兼管南方沿海新開口岸。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後,三口通商大臣改為北洋通商大臣,加欽差名義,由直隸總督兼任。南北兩通商大臣所司不僅通商,凡涉洋務均在管轄範圍之內,軍事、交通、稅務、教育等無不與聞,遂為全國事權最重的兩大疆吏。通事郎官名。三國魏始置。與黃門郎同為中書監、中書令的佐官。黃門郎辦就文件後,通事郎署名,既畢,入內奏報,請皇帝書可(批准之意)。通事郎員額四人。西晉改為中書侍郎。東晉一度仍稱通事郎,後又改為中書侍郎。通侍大夫宋階官名。徽宗政和(1111-1117)中,定武臣官階五十三階,第二階為通侍大夫,以代舊官內客省使。通侍郎金、元宦官散官名。金為宦官第十三階,從六品上。元為第七階,正五品。通市監官署名。唐垂拱元年(685),由互市監改置。神龍元年(705)復原名。通守官名。隋煬帝置。職位次於太守,佐理郡務。京兆郡與河南郡稱內史。清各府通判亦俗稱通守。通掖郎金宦官散官名,正七品為,為宦官第十四階。通藝司官署名。清季商部四司之一。商部改工商部後,改為工藝司。通議大夫文散官名。隋始置。唐為文官第七階,正四品下。宋元豐改制用以代給事中。後定為文官第十階。金沿置,正四品。元升為正三品。明正三品初授嘉議大夫,升授通議大夫。清正三品概授通議大夫。通議郎文散官名。隋文帝置,在八郎(見「朝議郎」)中位第二,秩從六品上階。煬帝時罷。唐改稱「奉議郎」。通御郎金、元宦官散官名。金為宦官第十五階,正七品上。元為第八階,從五品。通政使司官署名。簡稱通政司。明洪武十年(1377)置。掌接受內外章奏與臣民建言、控訴等事,有通進使及參議等官。清沿置,因宋有通進銀台司掌接受四方章奏案牘,故別稱為銀台。通政院元官署名。掌驛傳。忽必烈時於全國置驛站,稱站赤,並於各衝要之處置脫脫禾孫(查驗者)以監察驛政,盤查往來人員。至元七年(1270),置諸站都統領使司,總管各驛站。十三年(1276),改稱通政院。次年,分置大都、上都兩院。二十九年(1292),又置江南他院。大德七年(1303),廢通政院,至大元年(1308)復置。至大四年(1311)又廢,漢地事歸兵部;同年又在兩都復置,只管蒙古地區。延祐七年(1320)仍兼漢地事。長官為院使,下設同知、副知等官。通直郎文散官名。隋始置。唐、宋為文官第十七階,唐從六品下,宋從六品。元豐改制用以代太子中允、贊善大夫、太子洗馬。後定為第二十五階。金元均不置。通直散騎常侍官名。晉武帝以員外散騎常侍二人與散騎常侍共同輪流值班,稱為通直散騎常侍。後與散騎常侍、員外散騎常侍成為三個官名。南北朝均三者並置。唐惟置左右散騎常侍,無員外、通直名目。57、徒《周禮》各官在士下有府、史、 胥、徒。胥與徒均服徭役之民。舊注謂徒為步行之意,指步行給役者。參見「胥」、「府」。58、 翁主漢代諸王女之稱,亦稱王主,即後代郡主。翁即父,諸王嫁女,均親自主婚,與天子不為女兒主婚者不同。翁主者,即父主其婚之意,見《漢書·高帝紀》顏師古注。59、夏官《周禮》分設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夏官以大司馬為長官,掌軍事,所屬有小司馬、軍司馬、軍將、師帥、旅帥以及虎賁氏、旅賁氏、方相氏、大仆、職方氏等。後世北周依《周禮》置六官,設夏官府,以大司馬卿為主官,所屬有軍司馬、職方、吏部、司士、司助、左右武伯、兵部、大馭、司右、駕部、武藏十二中大夫及司射下大夫,以及諸大夫屬官。又唐光宅元年(684),曾改兵荒馬亂部為夏官,兵部尚書為夏夏官尚書。神龍元年(705),復原名。夏官尚書唐官名。武則天光宅元年(684),改兵部為夏官,兵部尚書為夏官尚書。神龍元年(705),復原名。夏官正官名。掌司四時之官。唐至清皆置,隸司天台(監)、太史院或欽天監。詳見「五官正」。夏卿《周禮》以夏官司馬掌軍政,後世因以夏卿為兵部尚書習稱。又梁武帝以太府卿、太僕卿、少府卿為夏卿。參見「十二卿」。60、校長一、官名。秦、漢下級軍官。校為軍事編製單位名,校長當取校中之長意,但非校的最高指揮官,後者為校尉。《續漢書·百官志二》謂每一陵園設令一人,下有丞及校長各一人,校長主兵戎盜賊事。則校長為陵園衛兵之隊官。二、秦亭長所屬人員有校長,見出土雲夢秦簡《封診式》,與「求盜」並列。校官古代「校事」的別稱。又民國軍銜有上校、中校、少校,總稱「校官」。校景郎金司天散官名。從八品上。校人官名。一、在《周禮》謂夏官司馬所屬有校人,設中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十六人,以下有府、史、胥、徒等人員,掌馬政,講究良馬的選擇、畜養、使用。春秋時魯國設置。《左傳·哀公三年》:「命校人乘馬。」宋、晉等國又稱為校正,《左傳·襄公九年》:「命校正出馬」。杜預註:「校正主馬。」二、主管池沼畜魚的小吏。《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事官名。掌偵察刺探。三國魏、吳置,吳亦稱典校、校曹、校郎、校官。校書郎官名。掌校讎典籍,訂正訛誤。東漢朝廷藏書於東觀,置校書郎中。後魏秘書省始置校書郎,唐秘書省與弘文館皆置,宋屬秘書省,遼屬秘書監著作局,金、元屬秘書監。元並掌鑒定書畫。校尉官名。校,軍事編製單位。尉,軍官。校尉為部隊長之意。戰國末當已有此官。漢武帝增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虎賁七校,另加不常置的胡騎,共八校。校之領兵官均稱校尉。每校人數約七百。漢大將軍的直屬部隊分五部,部下有曲,曲下有屯。部的領兵官為校尉。則「部」與「校」同。漢官加校尉者頗多。司隸校尉後為京畿地方官,戊已校尉、烏桓校尉等系主管少數民族地區的長官。後世校尉地位逐漸降低。唐折衝府以三百人為團,團有校尉。從唐至清,均用校尉為武散官的低級稱號。唐、宋、元、明六品以下,清只限於八九品。明、清以衛士為校尉。明錦衣衛的校尉同差役。清除散官外,實職不用校尉名,僅為習稱。校正春秋時官名。晉、魯、宋均有此官,見《左傳》。為掌馬之官,職掌與《周禮·夏官》之校人相同。61、繡衣直指亦稱「直指使者」、「繡衣御史」。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使光祿大夫范昆及曾任九卿的張德等,衣繡衣,持節及虎符,用軍興之法(依照戰時制度),發兵鎮壓農民起義,因有此號。非正式官名。繡衣,表示受君主尊寵。直指,《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引服虔曰:「指事而行,無阿私也。」62、鹽池使唐官名。睿宗時,先以蒲州刺使充關內鹽池使,玄宗再以豳州刺史充鹽池使,掌產鹽州鹽池生產。開元十五年(727)後,常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鹽池使。鹽道清官名簡稱。即鹽法道與鹽巡道。鹽法道清官名。置於不設鹽運使處,掌督察鹽場生產、估平鹽價、管理水陸挽運事務。鹽官官名。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以東郭咸陽、孔僅為大農丞,領鹽鐵事,專賣鹽鐵,禁止私營。於河東、太原、渤海、會稽、蜀、南海等二十八郡置鹽官。元帝時罷,旋復置。東漢時隸郡縣,主收鹽稅。鹽課司清官署名。置於產鹽各地。掌鹽場、鹽井生產,各有大使。鹽人官名。《周禮》謂天官所屬有鹽人,掌供應鹽的事務。不設官員,只有奄(宦官)二人、女鹽(管鹽的女奴)二十人、奚四十人。周王畿之內不產鹽,故鹽人不掌管產鹽事務。鹽鐵使官名。唐乾元元年(758)始置,掌食鹽專賣,兼管銀銅鐵錫采冶,多派朝臣擔任,亦有淮南節度使兼領。諸道鹽鐵使常兼諸道轉運使,因稱鹽鐵轉運使。亦有他稱。如轉運租庸鹽鐵使、度支鹽鐵轉運使、轉運常平鑄錢鹽鐵使、水陸運鹽鐵租庸使等。隨事立名,沿革不一。鹽務分司清官署名。掌輔助鹽運使或鹽法道督察各鹽場。長官有運同、運副、運判。鹽務稽核所官署名。民國二年(1913),袁世凱以辦理善後為名,向英、德、日、俄五國銀行團借款,依其附帶條件設立。鹽務署下設稽核總所,以鹽務署署長兼任總辦,洋員一人任會辦兼鹽務署顧問,實權操於其手。各產鹽省區設分所,各銷鹽省區設稽核處,其主管亦均華、洋並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裁撤廣東分支各所,北伐軍勢力所至之處,各所也停止行使職權。十六年(1927),逐步恢復,終於一仍舊貫,惟稽核總所南遷。二十五年改鹽務署為鹽務總局,鹽務稽核所仍為其附屬機構。鹽運使官名。元置都轉運鹽使司於產鹽地區。管理鹽務,明、清沿置。元大都、河間等路都轉運鹽使司長官稱都轉運使。明亦以都轉運使為長官。清稱鹽運使,別稱都轉,通稱鹽台,俗稱運司,其官階略低於按察命名而高於道員,有代宮廷採辦貴重物品特權。辛亥革命後沿設,部分產鹽區並置運副,統轄各鹽場場長,1937年改為鹽務管理局。鹽政清官名。康熙年間由巡鹽御史改置,以總督、巡撫兼任。掌督督征課,調劑鹽價,糾察屬官。鹽政院官署名。清宣統元年(1909),設督辦鹽政處,主管稱督辦大臣,凡產鹽、行鹽各省督撫均充會辦。三年,為增鹽稅收入,改處為院。設鹽政大臣一人、丞一人,總務、南鹽、北鹽三廳各設廳長、參事、僉事、錄事等員。但時已在清朝滅亡前夕,鹽稅久為外債擔保,受列強控制,鹽政院及其前身之成立,不過增一官署。63、驗到清制,各省來京師引見皇帝的官員,到京師後即赴吏部報到,由部官驗其年貌,稱為驗到。驗封清吏司官署名。明、清時置,屬吏部。掌文職官員封爵、襲蔭、褒贈、議恤等事。驗看清制,吏部所選官員,如不引見皇帝,則由特派的王公大臣共同傳見,察視其年力是否勝任,稱為驗看。64、倚閣宋公文用語,意為緩期繳納,常用於災荒時期暫緩繳納稅租及其他雜稅。65、益政院金官署名。正大三年(1226)置於內廷。以學問淵博、議論宏遠大臣數人,每日二人輪值備顧問,並為皇帝講說《尚書》、《通鑒》、《貞觀政要》等書,名為經筵,實為內相。66、娛靈漢皇帝侍妾稱號。與元涓等同處於妃嬪之第十四等,祿秩相當於百石官。《漢書·外戚傳》顏師古註:「娛靈,可以娛樂情靈也。」67、圓明園八旗內務府三旗護軍營總統清官名。掌圓明園翊衛政令,皇帝也入警蹕,守衛圓明園,晝夜警巡。雍正二年(1724),設圓明園護軍營,置八旗營等官,並設內務府三旗護軍營,置參領等官。總統大臣無員限,以王公大臣兼任,並選派一人為掌印總統大臣。68、宰官名。商始置,原掌家務,後為侍從君王左右之臣。西周沿置,太宰為朝廷大臣,總管內朝事務和財務。春秋時齊、魯、邾、吳等國設有太宰,楚、實設有太宰、少宰,鄭稱執政為冢宰。卿大夫有總管家的宰,更有掌管私邑的宰。宰夫一、官名。《周禮》謂為天官屬官,位小(少)宰之下,有下大夫四人及上士、中士、旅下士、府、史、胥、徒等人員。掌朝堂儀式、考核百官治績,報上級予以獎懲。二、《左傳·宣公二年》「宰夫靦熊蹯不熟」,此宰夫所掌為膳食。楊伯峻註:「此宰夫即《周禮·天官》之膳夫,蓋天子曰膳夫,諸侯曰宰夫。」宰衡漢平帝時加給王莽的官名。莽因伊尹為阿衡、周公為太宰,故合二人稱號以自尊。位上公,又改諸侯王上,後常用以指宰相。宰旅《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晉士起將歸時事於宰旅」。杜預注云:「宰旅,冢宰之上士。」宰桑明代蒙古官號,沿襲元代。出自漢語「宰相」。宰相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宰,意為主宰,殷為管理家務和奴隸之官;周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實已為官的通稱。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但唯遼以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與職權廣狹則不同。秦、漢以丞相或相國為宰相,御史大夫為副職。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執政。獻帝建安中,復置丞相,由曹操擔任。魏初以漢之尚書權大,將原魏王所屬的秘書令改為中書監、令。魏、晉遂以中書令監、令為宰相,而相國、丞相變為贈官,或為權臣篡奪之階。吳始終設丞相;蜀漢初設丞相,後改以大將軍錄尚書事主國政。南北朝制度多變,皇帝所與議論政事或委以機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僕射或將軍。其位最尊、權最大者則為錄尚書事。隋朝整理舊制,定三省制,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唐改內史省為中書省,內史令為中書令,納言為侍中。尚書省本無改動,但因太宗曾任尚書令,後不再除人,以左右僕射代為長官。太宗起又以中書令、侍中官高,不常授人,而以其他官職加參議朝政、參知政事等名義,命名執行宰相職務。高宗後,始以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為宰相。後有官居左右丞相、中書令而實非宰相者。宋以同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以知政事為副。從漢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禮,逐漸降級,至宋太祖廢「坐論」之禮,使宰相地位大降。元豐改制,設宰相二人,首相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相。政和時,改左僕射為太宰兼門下侍郎,右僕射為少宰兼中書侍郎。建炎間,再改宰相官名為尚書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相為參知政事。乾道間又改為左、右丞相。金宰相相為尚書省主官尚書令及其下左右丞相及平章政事,為輔佐。元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主官中書令常由皇太子兼領,下常設,下為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為左右丞及參知政事。明初亦設中書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決國政。宰相制度遂廢。後皇帝以不勝庶政之繁,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閣職漸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清沿明制,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閑曹,軍機大臣又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但無正式宰相名份。宰執宰相 與執政簡稱。宋先後以同平章事,尚書左右僕射,左右丞相為宰相,以參知政事,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樞密使、樞密副使、知樞密院等事、同知樞密院事為執政,合稱宰執。金、元制略同。69、載師官名。一、《周禮》謂地官司徒所屬有載師,設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及府、史、胥、徒等人員。掌土地賦役之事。二、北周依《周禮》置六官,地官府所屬有載師中大夫,正五命,下有小載師下大夫、小載師上士,掌人口、土地、畜產、賦稅之政。西魏、北周時關中屢遭災荒,人口稀少,雖仿古制,亦只能將其官階提高至中大夫。69、贓罰庫官庫名。明贓罰庫屬戶部,為內庫之一,掌貯存官府沒收財物,有大使、副使。清贓罰庫屬刑部,掌收儲刑部現審案內贓罰款項,有「贓罰」(罰賠銀)、「贓變」(贓物變價)、「贓贖」(原主取贖入官贓物銀兩)等項銀兩。刑部製備囚衣及關領囚糧腳價等,皆以此項贓銀支放,有滿族司庫、庫使。71、造水使唐官名。掌邊地牧場渠堰。不常設置。72、賊曹漢、魏、兩晉、南朝郡縣均置,主盜賊事。東漢三公府亦置。北朝惟齊清郡及畿縣置。賊曹為「門下五吏」之一。另有門下賊曹之名,或即賊曹。然《漢中部碑》及《晉南鄉太守司馬整碑陰》均先載門下賊曹,後在列曹中載有賊曹,似二者並置,職司區別不詳。賊曹為曹(部門)名,亦為主吏賊曹掾的簡稱。掾下有史,史有分為中、左、右賊曹史者。73、齋長宋學校職事名。宋各類學校皆分齋教學,每齋學生約三十人,置齋長一員。太學齋長由學生充任,按齋規分五等處罰犯規學生,每月記錄本齋學生品行學藝,委終送學諭考核,再逐次交學錄、學正、博士考核,最後由本齋長官考核。年終校定後,注於簿籍以俟複試,按校定之數參驗序進。齋郎官名。屬太常寺。北魏已有太常齋郎、祀官齋郎,均七、八品小官。唐太堂寺所屬郊社署有齋郎一百十人,無品級,供郊廟之役。宋也有此官,員數無定。齋郎官名。屬太常寺。北魏已有太常齋郎、祀官齋郎,均七、八品小官。唐太堂寺所屬郊社署有齋郎一百十人,無品級,供郊廟之役。宋也有此官,員數無定。齋帥局官署名。南朝梁東宮官署有齋內局。北齊東宮官署門下坊所屬有齋帥局,設齋帥、內閣帥各二人。隋沿置。唐改隸左春坊(門下坊改名)。高宗龍朔二年(662),改齋帥局為典設局,齋帥為典設郎,員四人,秩從六品下,掌東宮湯沐、燈燭、洒掃、鋪設等事,所轄幕士二百四十五人。遼南面官也有典設局、典設郎。齋諭宋學校職事名。宋各類學校皆分齋教學,每齋約學生三十人。太學各齋置齋長、齋諭各一人,選學生充任。齋諭協助齋長為本齋學生表率,執行學規與齋規。74、真二千石漢官秩。《漢書·百官公卿表》、《續漢書·百官志》舉百官俸給數,萬石、中二千石之下,為二千石。惟《漢書·外戚傳》言妃嬪等級,云:「傛華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視二千石,經少上造」。據此,二千石之上尚有真二千石一級。同傳顏師古注云:「真二千石,月得百五十斛,一歲凡得千八百石耳。」75、振肅金官名。屬殿前都點檢司。分為左、右。掌妃嬪出入總領護衛導從。振威副尉武散官名。唐始置,從六品下,宋升從六品。振威將軍東漢初始置。南北朝置廢不常。清為武散官名。從一品。振威校尉武散官名。唐始置,從六品上。宋沿置。76、值年河道溝渠處清官署名。掌京師五城河道溝渠。管理大臣四人,年由工部奏請皇帝派工部堂官一人,奉宸苑、頤和園與步軍統領衙門堂官各一人充任,年終奏請更代。77、致果副尉武散官名。唐始置,正七品下,宋升正七品。致果校尉武散官名。唐始置,正七品上。宋沿置。致遠務宋官署名。屬群牧司。掌飼養雜畜以供負載搬運。參見「群牧司」。78、秩渤海國官吏品級。分八秩。三秩以上穿紫衣、牙笏、金魚。五秩以上穿緋衣、牙笏、銀魚。六、七秩穿淺緋衣,八秩穿綠衣,皆用木笏。秩宗官名。《尚書·堯典》:「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王莽據此,改太常為秩宗。後世用為禮部的習稱。79、諸路寶鈔都提舉司元官署名。掌印造、發行交鈔事務。元初,戶部兼管有關交鈔事務。至元三年(1266),始設諸路交鈔都提舉司,二十四年,改為諸路寶鈔都提舉司。有達魯花赤、都提舉、副達魯花赤、提舉、同提舉、副提舉等官。諸路金玉人匠總管府元官署名。主管秩正三品。屬將作院。掌造金玉冠帽、系腰束帶、金銀器皿,並總管所屬諸司與諸局。中統二年(1261)初立金玉局,至元三年(1266)改總管府。有正副達魯花赤、正副總管、經歷、知事等官。後又在杭州設立「行諸路金玉人匠總管府」。諸色人匠總管府元官署名。屬工部。至元十二年(1275)始置。掌管官工匠生產。有達魯花赤、總管、同知、副總管等官。所屬有梵像提舉司、掌繪畫佛像,出蠟局提舉司掌出蠟鑄造,鑄瀉等銅局掌鑄瀉,銀局掌製造金銀器,鑌鐵局掌鏤鐵,瑪瑙玉局掌琢磨玉器,石局掌攻石,木局掌製造木器,油漆局掌髹漆,諸物庫掌出納諸物,管領隨路人匠都提舉所掌工匠詞訟。諸司局人匠總管府元官署名。屬工部。至元十四年(1277)始置。管領兩都金銀器盒及符牌等十四局。二十四年,以八局改屬工部及金玉府,只領大都氈局、大都染局、上都氈局、隆興氈局、剪毛花毯蠟布局五局及收支庫,各局皆有工匠製作氈毯。有達魯花赤、總管、副達魯花赤、同知、副總管等官。諸司使唐前期,朝廷各寺、監分管各項事務。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始置諸使專管某項事務,其後設置日多,各寺、監所管事務亦多歸諸使,朝廷每有詔令,亦常統稱諸司諸使。唐諸命名多以內侍省官員或將軍兼充,唐末,五代方用外朝大臣,以卿、監、將軍及刺史以上官領使。宋初,沿唐及五代舊制,諸使有實職。後漸成階官,僅為武臣遷轉之階,宋以內客省使、客省使及副使、引進使及副使、四方館使、東上閣門使及副使為橫班,以上諸使統稱橫行正使,諸副使統稱橫行副使;以皇城使及副使、翰林使及副使、尚食使及副使、儀鸞使及副使、弓箭庫使及副使、衣庫使及副使、東綾綿院使及副使、西綾綿院使及副使、東八作使及副使、西八作使及副使、牛羊使及副使、香葯庫使及副使、榷易使及副使、氈毯使及副使、鞍轡庫使及副使、酒坊使及副使、法酒庫使及副使、翰林醫官使及副使為東班,以宮苑使及副使、左騏驥院使及副使、右騏驥院使及副使、內藏庫使及副使、左藏庫使及副使、東作坊使及副使、西作坊使及副使、庄宅使及副使、六宅使及副使、文思使及副使、內園使及副使、洛苑使及副使、如京使及副使、崇儀使及副使、西染院使及副使、禮賓院使及副使、供備庫使及副使為西班,統稱東、西二班諸使為諸司正使,諸副使為諸司副使。80、準備差遣宋官名。都督、制置使、總領、留守、安撫使、轉運使、主管殿前司公事、主管侍衛親軍馬軍司公事、主管侍衛親軍步軍司公事的屬官。掌主官臨時派遣處理有關事務。準備將領宋官名。都督、制置大使、經略安撫使、安撫使的屬官。掌主官臨時派遣處理有關事務。准尉民國軍銜。陸海軍官佐分將、校、尉三等九級。另有準尉,實為第十級。北洋政府時期與國民黨政府時期相同。81、資德大夫文散官名。金始置,正三品上,元升為正二品,明為正二品加授之階,清廢。資德院官署名。明建文帝置,為東宮官署,設資德一人、資善二人。屬員有贊讀、贊書、著作郎、掌典籍。意在加強對太子教育。成祖即位後撤消。資善大夫文散官名。金始置,正三品下,元升為正二品,明為正二品初授之階,清廢。資善堂宋皇子讀書處。大中祥符八年(1015)仁宗為皇子時始置。有翊善、贊讀、直講等官,南宋增置說書與小學教授等官。資武庫元官庫名。屬詹事院。掌軍器。有提點、大使。資政宋有資政殿,宋景德二年(1005)置大學士,以授罷職宰相,偶授其他大臣,通稱資政。資政大夫文散官名。金始置,正三品中,元升為正二品,明為正二品升授之階,清正二品。資政殿大學士宋職名。景德二年(1005),參知政事王欽若罷政,真宗特置資政殿學士授欽若,以示尊寵,無吏守、無職掌,僅出入侍從備顧問。旋又以王欽若為資政殿大學士。後由罷職輔臣充任,以示尊寵。此二職除罷宰相外,它官充任僅為特例。南宋則常以侍從官充任。資政院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下諭設立,宣統元年(1909)頒布章程,次年九年(1910年10月)開院。議會性質的機構。設總裁,在王、公、大臣內特簡;副總裁,三品以上大臣內簡充,下設秘書廳,有秘書長、秘書等。議員包括宗室王公世爵十六人,滿漢世爵十二人、外藩王公世爵十四人、宗室覺羅六人、各部院官三十二人、碩學通儒與納稅多額者各十人,以上均由皇帝委派,此外由各省諮議局推選。名義上凡國家每年收入支出、法典朝章、公債稅率及皇帝交議之事,均經議員議決後,會國務大臣奏報皇帝決定,實際僅為籌備立憲的形式。資治少尹明文勛官名。從三品。資治尹明文勛官名。正三品。82、租庸使官名。唐玄宗時,先後置租庸地稅使、租庸使與諸郡租庸使。肅宗又置江淮租庸使。代宗初年置河東道租庸鹽鐵使,永泰元年(765)廢租庸使,以其屬判官、巡官催收租稅。僖宗時,為鎮壓黃巢起義,一度恢復租庸使征斂軍實。五代後梁與後唐以租庸使為最高財政長官。後唐明宗時廢。83、座主亦稱「座師」。唐進士對主考官的尊稱。明、清舉人、進士亦用以稱其本科主考或總裁官。84、冢人官名。《周禮》謂克官所屬有冢人,設下大夫二人、中士四人及府、史、胥、徒等人員。掌管理公墓。公墓指王室的墓地。冢宰官名。太宰的別稱。太宰原為掌管王家財務及宮內事務的官。周武王死時,成王年少,周公曾以冢宰之職攝政。《論語·憲問》:「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冢宰為內朝主宰。在《周禮》作為天官,成為六卿的首位,總管全國大事。鄭玄註:「變冢言大,進退異名也。百官總焉,則謂之冢,列職於王,則稱大。冢,大之上也。山頂曰冢。」春秋時以冢宰為執政之美稱。《左傳·昭公元年》記趙武謂子產:「武請於冢宰矣。」杜預註:「冢宰,子皮。」子皮為鄭的執政。85、奚官局官署名。南朝齊、梁、陳、北朝齊、隋有奚官署,北齊、隋屬長秋寺(監)。隋文帝時曾改稱局,屬內侍省。唐亦稱局,屬內侍省。掌奚隸、工役、宮官品命,宮人有病則供給醫藥,死則給衣服,皆按其品命辦理。有令、丞。奚官女奴見「女酒」。86、徠遠清吏司官署名。清理藩院六司之一,掌回部札薩在及回川土司政令,並掌回城卡倫外各部落朝貢事務。87、浣衣局明宦官官署名。八局之一,有掌印太監主管。下設僉書、監工等員。凡宮人年老及退廢者發此局居住。88、宸妃妃嬪稱號。宸,北極星所在,常用以指宮殿、王位,也用作帝王代稱。永徽六年(665),唐高宗特立宸妃名號,欲封武昭儀(武則天)為之,以韓瑗、來濟力諫而止。宋明道元年(1032),仁宗生母順容李氏將卒,劉太后特命進號宸妃,表示優異之意,明也有此號。89、挈壺郎司天散官名。金始置,正九品下。元升正八品。明廢。挈壺氏官名。《周禮》謂夏官司馬所屬有挈壺氏,設下士六人及史二人,徒十二人。有軍事行動時,掌懸掛兩壺、轡、畚四物。兩壺,一為水壺,懸水壺以示水井位置;一為滴水計時的漏,命名擊柝之人能按時更換。懸轡以示宿營之所。懸畚以示取糧之地。挈壺正官名。唐司天台屬官有挈壺正,秩正八品上,掌漏刻孔壺,考中星昏明,擊鐘鼓報時。宋司天監(元豐改制後為太史局)、遼司天監與明、清欽天監沿置。明、清挈壺正均從八品。90、朕意為我。秦以前,自稱均可用朕,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秦既滅六國,議君主稱號,王綰、李斯等議:「天子自稱曰『朕』」。此後遂專為帝王自稱。91、臬司宋各路提點刑獄司與明、清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簡稱。臬台明、清按察使的俗稱。美景美圖精品美文音樂空間職場技巧音畫圖文感悟哲理星座運清生活百科史海鉤沉健康常識書畫古玩網頁特效電腦技巧在線書架精美相冊

您已閱覽

秒感謝光臨背景音樂:竹林深處


推薦閱讀:

【金鴻】除了中國所有的大國都在死扛,看誰先倒下去
中國通史46—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中國古代四大神獸傳說
問茶 │ 八張圖看懂中國所有茶葉
中國國際時裝周內衣秀 艷光四射

TAG:中國 | 職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