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詩詞稿中的荷花詩詞
【查看評論】
演講人:葉嘉瑩簡 介: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為加拿大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曾任台灣大學教授、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等。現任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將西方文藝理論引入中國古典詩詞研究是葉嘉瑩對中國古典詩詞研究的重要貢獻之一。「荷」的文化含義在講我自己的作品之前,我先要解釋一下為什麼在我的詩詞稿裡邊能夠挑出這麼多有關荷花的詩詞。這就涉及我與荷花的「因緣」了。我出生在八十多年前的一個夏天,是在農曆的六月。按照中國的習慣,一年12個月,每個月都可以對應有一種花,農曆六月所對應的就是荷花,因此大家也把農曆六月稱為「荷月」。我出生在荷月,所以小名就叫做荷。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我從小就對與荷花有關的事物很感興趣。我想先帶大家看一看我寫的《木蘭花慢》詞的序言。在序言裡邊談到了荷的品格特色、我與荷的離合因緣,以及我的感慨。這首詞前面有一篇小序,開端引用中國古代的一本辭書《爾雅》中《釋荷》的一段。《爾雅》說,荷也叫「芙蕖」,它的花叫做「茄」,它的葉叫做「蕸」,它的本叫做「蔤」。什麼是「本」呢?「本」是從藕節上生出來的那個小小的芽,它慢慢長出水面,就成了荷花的梗,然後上面才可以開荷花結蓮蓬。荷的花叫做「菡萏」,荷的果實就是蓮蓬,荷的根是藕。「其中的」,「的」字通「菂」,就是蓮子。「的中薏」,你把蓮子剝開,裡邊有一個綠色的心,那個叫做「薏」。你們看,在中國最古老的辭書中,荷這種植物它的每一個部分都有一個名字。很少有哪一種花身上的每一個部分都有名字,像今天同學們送給我的一捧香水百合,它就叫做香水百合,沒有什麼書上記載著它的葉子叫什麼,它的根叫什麼。只有荷花,從它的花、它的葉,到它剛剛發出的小芽,到它結成的果實,到它的種子、它的蓮心,全都有自己的名字。那是為什麼緣故呢?那是因為荷這種植物絕不只是它的花可以欣賞,是它身上的每一個部分都是有用處的。有的可以欣賞,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入葯。在百花之中,很少有像荷這樣的植物,很多花不像荷有這麼多的用處,因此就只有一個名字。我是在農曆六月「荷月」出生的,所以我的父母就叫我「小荷」,於是荷就成了我的乳名。到我長大了一點兒的時候,開始讀詩了,我就讀到了李商隱的詩,這首詩的詩題叫《暮春獨游曲江》。曲江,是古代長安城外一條水的名字,那裡也有荷花,也有荷葉,李商隱在晚秋的時候獨自到曲江遊玩,就寫了這首詩。他說「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試想,花跟人一樣,都有一個生命的歷程,在這個生命歷程中都有自己的遭遇。李後主《相見歡》詞說,「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他是感嘆花的生命如此短暫,但在這短暫的生命歷程中還要遭受寒風冷雨的打擊。荷花也是如此,在剛剛萌生的時候,它這一生的悲歡哀樂和將要遭受的一切打擊也就伴隨著它生命的開始而開始了。到秋天荷葉凋零的時候,這一切打擊是否就都結束了呢?李商隱說沒有,它還要有一個結果,而結果則常常帶有一種落空無成的憾恨,那就是「荷葉枯時秋恨成」。人生也是一樣啊,一個人在一生中可能是要經歷許多不幸的,我自己就是如此。愛「荷」的緣起在我剛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就趕上了「七七」事變和北平淪陷。「北平」,是現在的北京。我父親跟隨著政府的機關撤退到後方去了,從此就音信隔絕。而在抗戰最艱苦的第四年,我母親去世了。我雖然當時只有17歲,但在家裡是最大的姐姐,帶著兩個弟弟在淪陷區艱苦度日。我們常常好幾個月吃不到一頓白米飯,吃不到一張白麵餅。我們吃的是「混合面」,就是老舍的小說《四世同堂》裡邊提到過的那種東西,這是整個我們那一代人所遭遇過的不幸。李商隱他還寫過一首詩題目叫《送臻師》:苦海迷途去未因,東方過此幾微塵。何當百億蓮華上,一一蓮華見佛身。我在前面第一篇詩的「序言」裡面所引的就是這首詩的後兩句。佛教認為,人生如同苦海,會遭遇種種的災難。為什麼會有這些災難呢?「去未因」是佛家語,因為佛教主張人有三生,你過去的一生做了些什麼,現在的一生是怎樣的,將來的一生又會如何,這裡邊都有因果關係。可是我們人又怎能知道自己過去有什麼樣的因緣,未來又種下了什麼樣的結果?不知道,在這方面我們完全是失迷,所以是「苦海迷途」。人類已經在地球上存在這麼久了,人類的科學也如此進步了,我們的生活本來應該越來越美好,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的災難?「微塵」也是佛家語,就是一粒塵土一樣的人間世界。而佛是拯救世人脫離苦海的,所以李商隱說,「何當百億蓮華上,一一蓮華見佛身」。如果你到廟裡去看,那廟裡的佛像都是坐在蓮花座上的,因為傳說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下來,走在地上,就步步生蓮花。我就是從李商隱的這首詩注意到佛教和蓮花的。蓮花的品格是「出淤泥而不染」,為什麼會如此呢?前幾天我偶然看到報紙上的一篇文章,它說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荷花與荷葉的表面上有一層所謂的「納米」,有了這層納米,污水就不會沾到上邊了。這說法到底對不對,我也不知道。總之李商隱說,什麼時候才能夠見到那百億蓮花一一展開,每一朵蓮花上都現出來一尊佛像?佛是象徵著智慧和慈悲的,但佛如何能使人們脫離苦海呢?在這裡我要先聲明一下,我並不是佛教徒。但各種宗教的書我都願意看一看,因為我想知道我們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到底是什麼。所以,我以前也曾到寺院里聽一位高僧法師講過《妙法蓮華經》,我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他說,人生就如同花開,你看那蓮花展開了,就露出中間的蓮心,將來就在那裡結出蓮蓬和蓮子。這個蓮心就代表著人生的覺悟的種子,實際上在花開的時候你那個覺悟的種子就已經在那裡了。可是,在人生花開的季節,繁華的大千世界對你有那麼多的誘惑,使你耳迷乎五音,目迷乎五色,盲目地去追求許多外在的東西,在那個時候你是不會覺悟的。只有當你的花瓣都落盡了,你對這個繁華世界的種種追求都落空了,要到那時候你才能夠明白你那個智慧的種子是什麼。因為我生於荷月名字叫荷,所以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注意到荷的品質、荷的象徵,也注意到古人詩文中寫到荷花的這些句子,而且被它們所感動,於是那時候我就寫了一首詠荷的小詩: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來原是幻,以渡蒼生。宋朝理學家周敦頤寫過一篇有名的《愛蓮說》,他為什麼喜歡蓮花呢?他說因為蓮花雖然是從很髒的污泥中生長出來,但它卻可以不沾染一絲一毫的污垢。它美麗但不妖艷,在水中直直地挺立,不像西方那種睡蓮,葉子和花都趴在水面上。而且中國的荷「香遠益清」,不像香水百合之類的花有那麼濃烈刺鼻的香氣。你必須離它遠遠的,一陣風過,就會飄來一陣清香。所以我的詩說「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說的是荷花本來的品質。又由於佛寺中的佛像都坐在蓮花座上,所以我說「如來原是幻,何以渡蒼生」。那是因為我本來不信奉佛教,又因為我那時候經歷了國家的淪亡和與父親的生離、與母親的死別所以心情特別痛苦的緣故。接下來,「其後幾經憂患,輾轉飄零,遂羈居加拿大之溫哥華城」,我就像風中的塵埃一樣飄零各地,從大陸到了台灣,最後落在了加拿大的溫哥華城。溫哥華在北美洲的西海岸,那裡有一股太平洋的暖流經過,夏天不太熱,冬天也不太冷,四季繁花如錦,各種花草在那裡長得都非常好。以大自然的環境來說,那是一個很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可是只有一樣,你看那每一戶人家,連公園都算上,就沒有一處種有荷花。荷花這麼美麗,有這麼廣泛的用途,有這麼可愛的品質,怎麼這個地方就沒有人種它呢?「獨鮮植荷者」的這個「鮮」字讀作xiǎn,是稀少的意思。我以為,這是由於這裡的人們不懂得欣賞荷花——他們送人都送玫瑰。而且他們也不懂得吃藕,菜市場里也不賣藕。他們不知道,荷花的各個部分對人類都是有用的。我的根仍在這裡接下來我說,這些年來我常常在春夏之交回國講學,每當看到荷花的時候,就想起了過去的往事。可是當年叫我小荷的人已經沒有了,我的父母都早已去世了。而且,我的年華和逝去的那些光陰也永遠不會再回來了。所以「感身世之多艱」,我就「棖觸於心」。這個「棖」字念作chéng,是觸動的意思。「棖觸於心」,就是被觸動被感動了,所以就「因賦此解」。「解」是歌曲的一個樂章,因為詞在古代都是能唱的。開端「花前思乳字,更誰與、話生平」三句是說,每當我看到荷花就想起我的小名,可是現在還有誰知道我的這些往事?我還可以跟誰談起這些往事?我30年飄零在海外,在溫哥華我看不到荷花,但是我常常做夢回到故鄉北京,見到那些亭亭凈植的荷花。「飄零自懷羈恨」這句,由於「零」是一個韻字,所以讀到「飄零」要稍稍停頓一下。我說,我這麼多年身不由己地流轉各地,從美國到加拿大,心中當然有一種哀怨。溫哥華雖然是個很美好的城市,可我的根卻沒有長在那裡。在我剛到溫哥華的時候,被逼得要用英語教書。我的英文程度不好,可是我上有80歲的老父親,下有一個念高中和一個念大學的女兒,我先生沒找到工作,我不用英語教書怎麼養家啊!那時候我每天晚上查生字查到半夜兩點,第二天我那很笨很不成熟的英語去給人家講我們中國古代的詩詞,那真是可悲哀的一件事情。你想,古代詩詞有那麼美麗的語言文字,在語言文字背後又有那麼豐富的內涵,而當這些語言文字都變成了西洋文字的時候,文字中的美感也就都不見了。前幾天有記者訪問我,他說加拿大那麼好,你為什麼要回來教書?我說因為我喜歡詩詞,在國外講詩詞我覺得對不起中國古代詩人詞人所寫的那些美好的篇章。所以我願意回來,給我們自己同種族、同語言、同文化的人來講詩詞,那種感覺是完全不同的。那麼現在我終於回來了,終於又見到了荷花。在月光明亮的晚上我看到荷葉上凝聚著晶瑩的露珠。不是有人說荷葉表面上有一層「納米」嗎?所以你看那露水不會散開,它變成一個個小水珠,在荷葉上滾來滾去,越來越大,越來越重,風一吹荷葉一搖擺,它就從荷葉上滾落下去,就像一滴淚珠滴下來一樣。所以我說它是「珠淚暗中傾」。「算凈植無塵」用了周敦頤《愛蓮說》讚美荷花的「亭亭凈植」,說的是被種植在水裡的荷花亭亭玉立,不染塵土。「化身有願」,用的就是李商隱的「何當百億蓮華上,一一蓮華見佛身」了。我說,如果真的能夠化身為佛為菩薩,那麼只要能使大家得到一個智慧的覺悟,我寧肯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可是我究竟完成了什麼?我現在已經80多歲,仍然不辭辛苦地到處去講,但我能夠讓幾個青年人因我的講授而喜歡上古典詩詞呢?這個我真的不知道。現在我的頭上已經有了星星的白髮,當西風吹起來的時候,荷花零落,水聲如鳴佩環當秋深月明的時候,我靠在荷塘邊的欄杆上,想起我的內心曾經有過多少往事的影像,有過多少理想的追尋?往事已經過去了,再也抓不住;理想不能夠完成,也同樣抓不住的。所以是「獨倚池闌小立,幾多心影難憑」。喜歡馬蹄湖中的「荷」以上所解釋的詩詞都是我早年所寫,寫的是我那時真實的感情。可是現在我忽然發現,隨著我的年歲越來越老,我的感情反而越來越堅強了。這是因為,當一個人歷盡了人生的憂患苦難之後,就會有一個大的覺悟。先看這首七言絕句:南開校園馬蹄湖內遍植荷花,素所深愛,深秋搖落,偶經湖畔,口佔一絕。蕭瑟悲秋今古同,殘荷零落向西風。遙天誰遣羲和馭,來送黃昏一抹紅。我很喜歡南開大學馬蹄湖的荷花,這應該也是我與南開大學結緣的一個重要原因。可是近些年我一般都是在暑期結束以後到南開來,來的時候已是九月份,大部分荷花都零落了。寫這首詩的時候我住在專家樓,離馬蹄湖很近,傍晚出來散步,看到湖中還殘存有幾朵晚開的荷花,於是就寫了這一首詩。「蕭瑟悲秋」出於宋玉《九辯》的「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從古人到今人,看到草木零落的時候常常都會產生一種對生命消逝的悲哀和感慨。那天我經過馬蹄湖的時候正是傍晚黃昏,看到夕陽照在殘荷之上,荷花依然顯得十分美麗。「羲和」是駕馭日車的神,傳說他每天趕著日車從東方出來,向西方落下。我說,「遙天誰遣羲和馭,來送黃昏一抹紅」——是誰讓羲和趕著太陽的車特為來把美麗的夕陽照在這將要凋零的荷花之上呢?下面再講一首《浣溪沙》的小詞,也是為南開馬蹄湖的荷花而作的:又到長空過雁時。雲天字字寫相思。荷花凋盡我來遲。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痴。千春猶待發華滋。當年,我住的專家樓在南開大學的東邊,我們的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在南開大學的西邊,那時候我每天總是從專家樓走到研究所的辦公室。有一天我走在路上,抬頭看見天上有一排鴻雁飛過去了。古人認為雁是可以替人傳書的,而且雁陣常常排成一個「人」字,所以在詩詞中每當提到雁就代表懷念和相思。因此我說,「又到長空過雁時。雲天字字寫相思」。這個「相思」,其實也不一定有一個很具體的對象,它就是一個人在一生中所追求的那些個理想和願望。剛才我說過,我每年秋天來到南開的時候荷花都已經零落,其實還不只荷花,我現在已經是80多歲的人了,還能夠為我所熱愛的古典詩詞做多少事情呢?所以是「荷花凋盡我來遲」。可是,荷花雖然凋盡了,但荷花的中央有蓮蓬,蓮蓬裡邊有蓮子,蓮子裡邊有蓮心——就是《木蘭花慢》的序裡邊提到的「的中薏」。那綠綠的蓮心是荷花生命的根源和延續。前些年我在一本考古的雜誌里看到,說有個地方發掘出漢代的蓮子,送到日本去培養,後來居然發芽開花了。所以,雖然「荷花凋盡我來遲」,但是「蓮實有心應不死」,因此就無怪乎「人生易老夢偏痴」了。現在我雖然這麼老了,可是我還要不斷地講授。倘若在座的能夠有一位同學因我的講授而愛上古典詩詞,並且像我一樣地追求下去,那麼我的這次講座就沒有白講,就沒有落空。人生是短暫的,但人生完全可以有一個執著的追求。不再悲哀不再感嘆下面我再講兩首更近的作品,這是我去年寫的兩首絕句,前面有一個序:連日愁煩以詩自解,口占絕句二首,首章用李義山《東下三旬苦於風土馬上戲作》詩韻而反其意;次章用舊作《鷓鴣天》詞韻而廣其情。前面,我曾提到我在台灣時所遭遇到的事情,其實在我的一生中還遭遇過其他不幸的事情。我為什麼始終沒有被這些打擊所擊倒?那就得力於我所熱愛的詩詞了。因此當我「連日愁煩」的時候,就「以詩自解」。第一首七言絕句用了李商隱《東下三旬苦於風土馬上戲作》的詩韻,李商隱的原詩是這樣的:路繞函關東復東,身騎征馬逐驚蓬。天池遼闊誰相待,日日虛乘九萬風。我用了李商隱的韻可是卻「反其意」,我不要寫得那樣悲哀。我的第一首詩說:一任流年似水東,蓮華凋處孕蓮蓬。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懼扶搖九萬風。儘管我的年華消逝,一年比一年老去,但是只有蓮花凋落的時候,花中心的那個蓮蓬才能夠成熟啊。我說只要我的理想和願望能夠完成,只要我的努力能夠留下一點點影響,能夠留下一些個中華詩詞的種子,那麼,縱有九萬里狂風的艱難困苦的歷程,我也是不怕的。第二首我用的是我的一首舊作《鷓鴣天》的詞韻,現在我這首詩拓寬了那首詞的感情。返回來先看那首詞:鷓鴣天庚辰九月既望之夜,長河影淡,月華如水,小院閑行,偶成此闋。似水年光去不停。長河如聽逝波聲。梧桐已分經霜死,么鳳誰傳浴火生。花謝後,月偏明。夜涼深處露華凝。柔蠶枉自絲難盡,可有天孫織錦成。這是在2000年秋天作的。我說我們的年華光陰就像流水一樣一刻不停地逝去,當我在月光下小院閑行的時候抬頭看那天上的銀河,就好像聽到了銀河中的流水不斷逝去的聲音。我說像我們這樣經歷過一生憂患苦難的老人,就像一棵經過霜雪打擊的梧桐樹一樣,已經接近了生命的盡頭——「梧桐已分經霜死」。可是「么鳳誰傳浴火生」?有人說,鳳凰每五千年就會自焚,然後在烈火中重生。但事實果真如此嗎?這個誰也不知道。現在已經是秋天,荷花已經零落了,但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明亮。在這秋天的涼夜,寒冷的露水降下來,都凝聚在荷花的葉子上,一閃一閃的。那麼我就想到,我像一隻柔弱的蠶,不斷地吐出自己的絲,希望有人能用這些絲織成一匹美麗的錦緞。可是真的有人能夠織出那匹美麗的錦緞來嗎?現在這第二首詩我雖然用了這首詞的韻,我的感情卻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我說:不向人間怨不平,相期浴火鳳凰生。柔蠶老去應無憾,要見天孫織錦成。現在,我不再悲哀也不再感嘆,不再為過去所遭受的一切憂患苦難而心懷芥蒂。因為,正是在憂患苦難之中我們才能夠完成自己。一個人遇到憂患苦難並不完全是壞事。你們應該學會在逆境中完成自己。至於我自己,我仍然要像柔蠶一樣不斷地吐絲,這樣縱然老去也就不會有什麼遺憾。我和你們相約,我要看見你們年輕人,為了國家也為了你們個人,織出一匹匹美麗的錦緞和一片錦繡的天地。我期待著——「要見天孫織錦成」。聽雨 安雲霽 圖葉嘉瑩的幾首荷花詩詞人民政協網 www.rmzxb.com.cn 日期:2011-01-10 01:57 字體顯示:大中小
【查看評論】木蘭花慢 詠荷 一九八三年爾雅曰:「荷,美渠,其花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蓋荷之為物,其花既可賞,根實莖葉皆有可用,百花中殊罕其匹。餘生於荷月,雙親每呼之為「荷」,遂為乳字焉。稍長,讀義山詩,每誦其「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及「何當百億蓮花上,一一蓮花現佛身」之句,輒為之低回不已。曾賦五言絕詠荷小詩一首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來原是幻,何以渡蒼生」。其後幾經憂患,輾轉飄零,遂羈居加拿大之溫哥華城。此城地近太平洋之暖流,氣候宜人,百花繁茂,而獨鮮植荷者,蓋彼邦人士既未解其花之可賞,亦未識其根實之可食也。年來屢以暑假歸國講學,每睹新荷,輒思往事,而雙親棄養已久。吹年華之不返,感身世之多艱,棖觸於心,因賦此解。(篇內「飄零」、「月明」、「星星」諸句,皆藏短韻於句中,蓋宋人及清人詞律之嚴者,皆往往如此也。至於「愁聽」之「聽」字則並非韻字,在此當讀去讀。)花前思乳字,更誰與、話平生。悵卅載天涯,夢中常憶,青蓋亭亭。飄零自懷羈恨,總芳根不向異鄉生。卻喜歸來重見,嫣然舊識娉婷。月明一片露華凝。珠淚暗中傾。算凈植無塵,化身有願,枉負深情。星星鬢絲欲老,向西風愁聽佩環聲。獨倚池蘭小立,幾多心影難憑。七絕一首南開校園馬蹄湖內遍植荷花,素所深愛,深秋搖落,偶經湖畔,口佔一絕。蕭瑟悲秋今古同,殘荷零落向西風。遙天誰遣羲和馭,來送黃昏一抹紅。浣溪沙為南開馬蹄湖荷花作又到長空過雁時。雲天字字寫相思。荷花凋盡我來遲。 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痴。千春猶待發華滋。鷓鴣天庚辰九月既望之夜,長河影淡,月華如水,小院閑行,偶成此闋。似水年光去不停。長河如聽逝波聲。梧桐已分經霜死,么鳳誰傳浴火生。 花謝後,月偏明。夜涼深處露華凝。柔蠶枉自絲難盡,可有天孫織錦成。連日愁煩以詩自解,口占絕句二首其一一任流年似水東,蓮華凋處孕蓮蓬。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懼扶搖九萬風。其二不向人間怨不平,相期浴火鳳凰生。柔蠶老去應無憾,要見天孫織錦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