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切都是朴槿惠的過錯嗎?

『閱讀需要主張』

11月4日,韓國總統朴槿惠再度針對崔順實事件發表電視講話向國民致歉,「一切事態都是我的過錯」。僅僅四年,那個曾被寄予厚望能為韓國政界帶來新風,並聲稱「我沒有父母,沒有丈夫,沒有子女,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對象」的女總統也深陷親信干政醜聞的泥沼無法自拔。

5日,韓國民眾及多個市民團體在首爾舉行大規模集會,要求朴槿惠下台。數萬民眾聚集在首爾市中心光化門廣場,自發舉行遊行、代表發言和燭光集會,規模非常龐大。據「蓋洛普韓國」4日公布的民調結果,朴槿惠11月第一周的支持率僅為5%,創下歷屆總統支持率最低紀錄。

朴槿惠

韓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也是東亞第一位民選的女總統。

人們好像早已忘記了,那個承諾將和韓國國民一起分擔痛苦,共同解決問題的朴槿惠是東亞第一位民選女總統。

四年前,韓國民眾用一張張選票傳達了他們對於這位執政者的期望,他們稱她是「嫁給了韓國的女人」,兼具溫柔與果敢,耐心與堅強。

人們不斷強化她曾經遭遇的絕望,認為是絕望鍛煉了她,塑造了她,也成就了她。她漸漸變成了不需要私人情感,只剩下家國大愛的神話。

可是,政客們從來就不是神,而是人。即便登上政治舞台,人心不改。我們何必對政客有過分的期待,在為人的道路上,他們和我們並排。

朴槿惠曾說,「要走得快,就一個人走。要走得遠就一起走」。這回韓國民眾似乎不願同她一起走了,那這條路,還走得遠嗎?

撰文 | 賓爽

在2012年底的選舉中,朴槿惠憑著3.5%的優勢以51.56%選票擊敗民主統合黨候選人文在寅,成為韓國有史以來第一任女總統,也是民主化以來首位得票數過半的總統。

她強調其使命是完成父親朴正熙未竟事業,憑藉著「我沒有父母,沒有丈夫,沒有子女,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對象」的競選宣言獲勝並上任。當年,有多少韓國人都曾幻想著,繼前十任總統或其家眷無一例外捲入腐敗案之後,終於迎來了一位在家庭方面了無牽掛的總統。

《絕望鍛煉了我:朴槿惠自傳》

作者:【韓】朴槿惠

譯者: 藍青榮 等

版本:譯林出版社 2013年5月

▲ 點擊圖片買一本

然而這位被期待可以全心全意地為國家工作的女總統,卻在四年之後被大家發現並非如此。朴槿惠、崔順實及周邊事件在韓國媒體的追蹤下,被一點一點頂出水面。曾在梨花女子大學交換學習了半年的我也收到大家爭相轉發的信息,社交媒體更是被韓國及各國友人刷屏。

大家轉發和評論的焦點也有變化,從崔順實之女為何能破格進入梨花女大,且不記考勤、不學習還能順利過關;到崔順實涉嫌要求幾大財團向她名下的基金會注資並牽涉到朴槿惠;到崔順實的父親崔太敏是否對朴槿惠通過其「巫術」進行精神控制,朴槿惠和崔家一直以來到底什麼關係;到韓國媒體JTBC在一台懷疑是崔順實使用的筆記本電腦中發現,崔順實有可能在未經安全審批情況下,協助朴槿惠修改總統演講稿,並在內閣和秘書等核心政治人員任免上進行干預;再到朴槿惠啟動改組內閣等一系列動作,以及民眾要求朴槿惠下台的呼聲高漲……人們像是在看一出政治大戲,爆點頻出:閨蜜政治,「邪教」干政,權錢交易。

大家這才發現,沒有家庭的朴槿惠,雖然不會為家人謀私利,但這並不代表朴槿惠不會有私心。朴槿惠及崔順實事件的敗露真的讓人那麼瞠目結舌么?腐敗似乎成為了韓國政界的一個詛咒,每一任總統都難逃此劫,這已經不是一個新的話題,也早已不是個例。回顧韓國的近現代史,腐敗的種子在其政治現代化過程中早已埋下。

《我們國家的道路》

作者:【韓】朴正熙

譯者: 陳琦偉 等

版本:華夏出版社 1988年3月

別樣的韓國民主

地方利益與裙帶關係

二戰結束後,韓國在民主和集權統治中往複交替,曾六次修憲,也因此有過六個共和國。朴槿惠之父朴正熙在近代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在1961年推翻第二共和國後,朴正熙建立了第三共和國,後世對其長達18年的威權統治爭議頗大。

一方面,他以工業和基礎設施發展為導向的經濟政策幫助韓國在二十年間迅速擺脫戰後的極度貧困,走上振興之路,2004年被評為韓國人最喜歡的歷屆總統;而另一方面,他所掌控的威權政府壓制民主主義的發展,打壓異己,直至1988年韓國才有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選舉。

雖然韓國從文化、語言、民族已幾乎任何方面都算是世界上同質性最強的國家之一,但社會最重要的裂痕卻表現在地方主義上。地方主義下的政治重視家庭和區域內的關係,也催生了裙帶關係。而談到地方主義的產生,不得不說到韓國經濟發展和政治權利的不平衡。

《裙帶資本主義:韓國和菲律賓的腐敗與發展》

Crony Capitalism: Corrup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outh Korea and the Philippines

David C. Ka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1

慶尚道 (韓國半島東南地區) 和全羅道 (西南地區) 在政治上的對峙決定著總統和議會選舉的結果。總體來講,全羅道在發展過程中滯後於慶尚道地區。近幾十年來,由於來自慶尚道地區的領導人常年主導著韓國政治(包括朴正熙),這些慶尚道的政客們偏袒性地將更多的國家資源投入到他們故鄉的發展中,並且在國家層面的官場晉陞中,他們也總是優先提拔同鄉。在集權時代到民主化過程中,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政治上,全羅道都被當局邊緣化,他們的核心利益也因此受到了損害。

那些享受著出口導向優惠政策的公司老闆們和受到提拔重用的公務員們成為了時代的寵兒,他們主要集中在慶尚道,成為了集權式政府和保守政策的積極擁護者。慶尚道也就成為最大保守黨——新世界黨(前身是大國家黨以及朴正熙成立的民主共和黨,朴槿惠和李明博都出於此黨)的票倉。

相反,全羅道大部分都是在不完善勞工政策下飽受欺凌的低薪工人,以及完全沒有趕上發展快車的人。他們對傳統集權式政府愈發不滿,總是站在政府的對立面上,他們對於持自由主義的黨派民主(統合)黨更有好感(金大中及盧武鉉都出自此黨)。早年間這兩個階級以及這兩個區域間沒少發生致命性的衝突。

《韓國工人:階級形成的文化與政治》

作者:【韓】具海根

譯者: 梁光嚴

版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年1月

部落的兒子

「自己人不會對自己太壞」

在這種地方主義氛圍下,兩方互相仇恨的思維讓他們在選舉中無法摒棄部落式的思維,民眾只希望選出自己「部落的兒子」。比如慶尚道70%以上的選民都支持來自慶尚道的候選人,而全羅道地區的候選人在本區域的支持率更是達到了90%。

這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西方的民主制國家中都不常見,但就經濟發展不平衡和政治權利不平均這點而言,也許可以和西方民主國家中中心和郊區(城鄉)的政治對立做以類比。

因此,雖然韓國是有民主選舉的國家,但未必能說韓國是民主化程度非常高的國家。普遍認為,民主化國家的黨派形成,最好是基於政治意識形態,並由此制定符合其政治理念的發展方針和議程,例如對於政府角色的定義,經濟方面自由與保守的定義。但在韓國,黨派的形成很少是以理念為區分的,而是如前所述,基於地域和候選人的祖籍。也就是說,候選人在競選中的首要任務不是述清當選後的工作方向和發展重點,而是通過努力挖掘反對黨不光彩的過去來貶低對手。

《那時今日:透過事件解讀韓國現代史》

作者:【韓】朴泰均

譯者: 許萌 邢麗菊

版本: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4年5月

▲ 點擊圖片買一本

而地方主義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則在於,政黨對於其政治理念毫無忠誠度可言。他們只忠於黨派領袖和區域性問題,黨派拆分重組常有發生,在過去五十年間居然已經有30餘個黨派今日已不復存在。這種惡意且空泛的競爭關係並不能幫助投票人更好地判斷下一任領導人推行的政策將對他們個體利益產生的影響。

民眾只是盲目地相信,「自己人」不會對自己太壞。而事實上每個個體的利益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不盡相同,選民缺少了判斷的詳細依據,選舉也就喪失了意義。而在宏觀層面上,這種基於過去,而不著眼未來的黨派競爭也並不能惠及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

在2012年的選舉中,朴槿惠從其父親那裡繼承下來的政治遺產中最重要的也許就是慶尚道地方主義的支持。朴槿惠和競爭對手文在寅分別在慶尚道和全羅道贏得了80%以上的選票。只有在首爾,兩位候選人才有真正的競爭 。而她繼承下來的不只是支持,還有伴隨而來的黨內和區域性「義務」。

朴正熙和朴槿惠

這樣的政黨和競選格局很容易培養一系列不良的政治風氣,也是推進政黨規範化的重要阻力。在慶尚道和全羅道這兩個對立的區域中,當地官員的任免幾乎完全取決於他們是否有關係,而非基於其能力、經驗等資質。因此任用親信的裙帶主義以及派系鬥爭幾乎是韓國政客必須熟練掌握的技能,這些問題恰恰是滋生腐敗的溫床。

朴槿惠代表的不是她一個人,她甚至代表也不僅僅是崔家的利益,而是慶尚道政商體系中一系列的利益關係。問題不在於她是否有私心為其家人朋友牟利,而在於在她走上政壇的那一刻起,她周圍所有真誠也好、功利也罷的支持者就鬆散地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她在政壇上每向前邁進一步,這個共同體就會壯大一次。她所需要照料和平衡的關係只是這個以地方主義為前提的政治系統里的一個縮影。

聖人期待

被捧上高台的東亞政客

東亞這幾個民主化的國家和地區在這條變革之路上,多少都遇到了傳統理念上的挑戰。東亞國家的民眾對於政客普遍存在類似於對聖人的期待。人們樂於在他們出事前神化他們,將他們抬上聖殿,而在發現其劣跡後,又把他們貶下地獄。

《東南亞政府與政治》

作者:約翰·芬斯頓


推薦閱讀:

女性國家元首是否相對更不靠譜?女性是否並不適合搞政治?
朴槿惠「崔順實門」醜聞可能是大國角逐的陰謀么?
冰公主
朴槿惠的下台是必然嗎?
把朴槿惠趕下台後1700萬韓國人民同時得獎,朴槿惠下台與人權有什麼關係?

TAG:朴槿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