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不願當五虎之首,只因一奇人
中國歷史上論英雄豪傑璀璨的時期不能不提到三國時期,而三國瀚若星辰的能人猛將中又不得不提到「五虎將」,五虎將」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是當時名氣最大武力最頂級的超豪華猛將組合。
那麼能當上五虎將之首應當是相當高的榮譽和肯定。讓人意外和不解的當費詩齎捧誥命投荊州來告知關羽五虎將為「關、張、趙、馬、黃是也」的時候。貴為五虎之首的雲長當場發怒了:「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肯受印。按一般常理的解釋雲長拒印是因為看不起老邁的黃忠,認為黃忠配不上自己,所以寧願不當五虎之首也不與黃忠同列。
實際上,黃忠武力極高,關羽和黃忠大戰長沙的時候也沒有能夠拿下黃忠,而且黃忠還為報恩饒了他一命,另外黃忠對蜀國貢獻也極大,受封前剛在定軍山斬殺曹操軍區司令級別的大將夏侯淵。無論是黃忠本身實力,還是為國貢獻,或是私交上黃忠都完全配得上關羽,但是,為什麼關羽表現了這樣強烈的過激反應呢?我相信這件事頗為蹊蹺,一定是暗藏他因。只要對三國史比較熟悉,對劉備集團的幹部陣容和奮鬥歷程稍加了解,這時候就不能不想到關羽是因為一個人。
打個比方,一個貌美的姑娘待嫁,有好心人介紹高帥富給姑娘,姑娘不但沒有表現歡欣暗喜反而處處挑剔和嫌棄,最後表態寧願當剩女也不願跟高帥富交往。這時候如果有細心考察一下,不難發現姑娘各種挑剔嫌棄並不是因為高帥富真的那麼爛那麼差,更重要的原因是姑娘早有了心上人,芳心早許了意中人,別人即便再好也就很難容不下了。
同樣的道理,關羽嫌棄黃忠並不是真的因為黃忠那麼老邁不中用,更大的原因便是關羽心目中早就有了五虎將的最佳人選,而且那個人顯然要比黃忠更優秀也更適合。所以他強烈表達對黃忠的不滿,內心卻希望藉此能暗地幫助心目中的最佳人選上位。
黃忠既然已經是那麼優秀了,蜀國難道還真有那麼一個人比黃忠還更優秀還更適合當五虎嗎?答案相信多數三國愛好者已經猜到了,如果真一定要找出這樣的人,那個人就是====魏延了。
魏延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什麼他值得到關羽這樣高的欣賞和推薦呢?
我們可以從下面幾點體現出來:
首先從個人綜合能力來看
魏延罕見的「智勇謀」三圍具佳的奇才。魏延的「勇」在於武力驚人「魏延勇烈,敵人皆懼」;馬岱曰「魏延武藝過人,智勇足備,兩川之士,誰敢敵手」。諸葛亮伐魏期間在祁山斬殺過曹軍中「萬夫不當之勇」的猛將---王雙(王雙在三國武力值排行實力榜中前三十名)。可見魏延就戰力可見一斑。純武力值而言魏延跟張郃張遼 這些超級猛將排名伯仲之間。
魏延的「智」也是蜀國武將中最有計謀的一個,通常武力越強勁的武將智謀越是不敢恭維如呂布張飛之類,智力越高的人才武力越不咋地如諸葛亮司馬懿之類,魏延這樣智勇雙全的一流武將就顯彌足珍貴,趙雲也是這類智勇雙全的人才。但趙雲有一點卻不及魏延,那就「謀」。趙雲雖是忠心耿耿,英勇奮發,令人喜愛,卻長時間跟在劉備、諸葛亮身邊,從沒有自己一人獨當一面過。(趙雲的粉絲估計會憤憤不平,趙雲沒有獨當一面只是因為諸葛亮沒有給他更多的空間發揮。這個我是相信的,不過屬於另一個存疑話題了)。魏延則不同,他對指揮作戰中的戰鬥計劃乃至大的戰略方針都能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是一位有主見、有謀略的將領。像魏延那樣能達到「智勇謀」三高的奇才,縱觀整個三國時代都是比較罕見的。大概也就只有姜維,鄧艾這些寥寥無幾的人可以稱得上「智勇謀」三全了。
「突襲長安之子午谷之計」是最能綜合體現魏延「智勇謀」的經典案例。「子午谷之計」若只是勇猛的大將是絕想不出這樣出奇制勝的計謀,若只是智遠的謀士又缺乏那種慷慨決死的精神,縱然智勇雙全的大將也未必擁有獵豹般敏銳超遠大局觀能力。所以 「子午谷之計」這種極其兇險又極能逆轉全局的計謀,也只應由魏延這種軍事視野遠超常人的魏延才可以想到,也只有魏延那種有非凡戰力和決死冒險精神的人才能夠實施,而且也只有魏延這樣敏銳的戰略家,才能夠從(長安都督是懦弱的夏侯楙)捕捉到這種逆轉全局的瞬間即逝間機遇。
唯一可惜的是,最終卻因為諸葛亮「平生謹慎,必不弄險」直接導致魏延的計謀破產。正因為如此,神一樣存在的諸葛亮也因此受到了後人質疑。甚至還背上「長於治國而短於將略」的惡評。(宋)胡寅:「兵行詭道求勝而已,延之計可用甚明。而孔明不從。或謂孔明長於治國而短於將略;或謂孔明疑延不敢委也。」
也許上天有意,幾十年後,三國終於出了個類似魏延的奇人,他想出了跟魏延突襲子午谷非常相似的奇計----偷渡陰平 。這種計謀同樣太過險惡,而被常人理解是自殺式恐怖襲擊。最後的結果,卻是滅了蜀國。
第二點則有點意思,魏延跟關羽高度相似,相似到什麼程度呢?
他們外貌都是比較少見的大紅臉,從演義說得這倆人都是「面如重棗」,都是典型的大紅臉,魏延「此人是誰?身長九尺,面如重棗,目似朗星,如關雲長模樣,武藝獨魁"(三國志通俗演義)。外形已經很相似了,性格偏偏又擰在一起,都是「狂猏」之士,非常傲慢的人,絕對是嫉惡如仇的那種,對待國家公務員一份報紙看一天的「士大夫」從來沒好臉色,也不可避免因此得罪了很多小人,造成了人生悲劇。除此之外,他們連兵器都一樣,他們都是揮舞著大刀,馳騁在戰場上。對待手下士兵,他們也驚人一致「善養士卒」 ,對手下噓寒問暖又當爹又當媽,不捨得打不捨得罵。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麼好的領導卻都不太得士卒愛戴,關羽失荊州後呂蒙喊了一嗓子於是關羽的士兵逃跑大半,魏延和楊儀作對時候,王平喊了一嗓子,魏延的士卒也都跑了。太悲劇了,難道魏延連這也是山寨關羽的?難怪有評論家說他們簡直就是鏡像關係。
物以類聚,人生難得一知己,特別是一個跟自己高度相似的哥們,魏延實力和感情都擺在哪裡,別人不了解魏延,難道關羽還能不了解。當一知道五虎將居然沒有魏延,關羽能不感到震驚!能不發怒嗎?就算不能改變最後的事實,相信遙遠的魏延也一定會因此深深感知到關羽的情和義。
關羽不願意當五虎之首的那一刻,時光無法倒流,我們無法確鑿考究到關羽真實的心理是因為魏延,不過這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隱藏在故事背後的事情卻是最值得人們去挖掘,討論和研究。
PS:[魏延其人?
魏延在歷史上的爭議極大,他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很像新中國的林彪,艱苦奮鬥了一輩子等到功成名就了,最後竟然因為叛國的罪名身敗名裂而死,結局也很相似,讓人唏噓嘆息。(從表面巧合驗證了魏延有「反骨」的論斷,其實背後籠罩著一個巨大的「陽謀」黑網,當然這屬於另一個討論話題,就不繼續驗證下去了)。縱然是這樣,歷史也不會抹殺魏延一生對蜀國的巨大貢獻。
當然歷上天也是公平的,是金子始終會發光,雖然魏延沒有當上五虎將,但他後期的表現卻終於贏獲得了劉備的足夠的尊重和信任,並很快迎來「漢中太守」這個輝煌鼎盛時刻。「漢中太守」可不簡單,漢中不僅是蜀漢政權的門戶和咽喉,而且是漢高帝劉邦和劉備起身發家之地,他們稱皇帝前就是「漢中王」,「漢中則益中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可見漢中的重要性,正因為太重要了,劉備連自己兄弟張飛都不敢讓他去,更不用說其他五虎大將了。幸虧歷史沒有選擇張飛,可是為什麼不是趙雲呢?魏延一句豪言最終徹底打動了劉備的心「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事實上,魏延也證明了劉備能混到皇帝的地步,識人的眼光是多麼獨到。魏延總算沒有辜負「漢中王」的稱號,他在曹操重兵的虎視眈眈對峙下,把偌大的漢中經營得固若金湯。曹軍對著漢中是「狗啃王八---無法下嘴」,10多年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魏延讓蜀國多了15年休養生息的重要時刻。
從這個角度而言,魏延表現要比趙雲他們高出一籌。趙黃馬張「智勇」是一個天生將才,魏延「智勇謀」則是難得的帥才,攻城略地,衝鋒在前,魏延一樣不落。守家護國,寸土不失,魏延盡心盡職。對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方面的貢獻,魏延比黃忠作用顯然更深遠更巨大。憑魏延的實力和貢獻當五虎將也算名至實歸,理所當然的事情。而關羽意料不到黃忠能代替魏延入選五虎 表現出如此激烈的反應也就不難理解了。
23樓zhangzizhong1940笑話!關羽連馬超都看不上,還會去抬舉小小的魏延,明顯的開國際玩笑!關羽是實至名歸的五虎上將之首,其武功,其忠誠,其膽識,其武略,冠絕蜀中諸將之首,又是劉備的拜把子二弟,他不做五虎上將之首,又有誰能擔當得了這個位子呢?
3樓亂舞20101、漢中太守。 我記得張飛曾在漢中附近巴西大敗張合,張合翻山而逃,才撿了一條命;黃忠更有在定軍山陣斬曹軍大將夏侯淵的功勞。按史書記載論功勞,魏延只是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而黃忠卻是:自葭萌受任,還攻劉璋,忠常先登陷陳,勇毅冠三軍。益州既定,拜為討虜將軍。
整個爭奪益州和漢中的過程,魏延出彩的地方何在?煩請列舉!張飛有,黃忠有,趙雲有(漢水之戰),漢中太守本應該是二者(張黃)之一(趙雲要護衛劉備,親信中的親信),然而,劉備就是劉備,他統籌大局,才破格用了新人,也只有劉備這樣有威望的領袖,敢這麼干,不然,張飛和黃忠私下能不有怨言?
別以為劉備提拔魏延,就等於魏延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2、魏大吹牛吹的響,鎮守漢中十載,不能拓土一寸不說,一件拿的出手的作品都沒有。你說關羽任性,人家還有威震華夏的功勞,你魏延還要到諸葛孔明北伐時,才動了動慵懶的身子骨,請問,魏延獨自鎮守漢中十年,都幹了什麼大事了?
殺了魏兵多少兵將?翻看史籍,一無所有!
3、關羽連陣斬夏侯淵的黃忠都看不上,會看得上只是廖廖數有戰功的魏延?你搞笑的本事,果然是空前絕後。
4、或曰:沒有紕漏就是功勞,難道神將魏延,其實能耐也就是和王平不相上下?那還吹什麼吹,不如像王平那樣,低調做人,你魏延不是很鳥嗎?那就該做點大事給蜀漢集團的人看看,比如斬一兩個曹真或是徐晃似的人物,你看楊儀還敢在他面前放肆?
楊儀,劉琰為什麼就敢對魏延指手劃腳,你在漢中呆了十年,完全是消極的防禦策略,好不容易丞相出兵了,又犯了輕敵冒進主義,這種走兩個極端的人,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頂頭上司壓著他, 他什麼事不敢做出來?
果然,丞相過世後,這個人的大頭症馬上發作,行為失常,最終被王平罵散軍馬,被馬岱追斬,完全是咎由自取。
5、劉備有多重用魏延?東伐孫吳的時候,為什麼就沒帶上魏延?反之,魏延為什麼不主動請纓,跟隨恩師劉備東向伐吳?要知道,劉備東征,有太多阻力,魏延這時候本是報答恩師的最佳時機,他卻縮在漢中,一動不動,沒有任何表示,真是讓人遺憾啊!
6、趙云為什麼成為保鏢,說實話,還真得拜託羅老先生,當陽長坂一戰,把趙雲寫的太精彩了,當時就把趙雲定型在了中南海保鏢的職位上了。其實趙雲的能耐,劉備伐吳就可以看出,沒幾個人敢發聲勸阻,趙雲卻冒著生命危險,分析伐吳的利弊,當時把皇叔就說的啞口無言。 不過劉皇叔一點也沒怪罪他,更不像秦宓,關進了監獄,差點掉了腦袋,可見,常山趙子龍在劉皇叔心目中的地位了。倒是神將魏延,在伐吳的問題上,沒有一點表態,也太辜負他神將的名聲了吧,不管是對是錯,你魏延倒是吱一聲啊!
7、總結一點,像魏延那樣能達到「智勇謀」三高的奇才,縱觀整個三國時代都是比較罕見的。--- 是非常罕見,只因那一句,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 魏延就完全稱的上三國第一「神」將。
你魏延算什麼身份,你有什麼權力率諸軍擊賊?有多少將領會聽你的,姜維,楊儀,王平,馬岱?沒人聽你的,你率球球擊賊啊!諸葛亮都搞不定司馬懿,你魏延就可以?找死型的「神」將!
典型的大頭症患者,非神將魏延莫屬!
神將魏延給一代戰神關羽提提鞋,算湊合了,還奇人,我看奇前面加個田字,就對了。
25樓camp19810118LZ能別發病了嗎,歷史上就沒有五虎上將這種東西!陳壽在撰寫《三國志》的時候,將關張馬黃趙合為一傳,而且僅排在諸葛亮傳之後,列於蜀漢各文臣武將之首。而五位將軍又有虎將之名,關羽、張飛被稱為「熊虎之將」,趙雲被稱為「虎威將軍」,馬超「與翼德並驅爭先」,黃忠「勇毅冠三軍」,可以看出,稱這五位將軍為蜀漢五虎上將,都是有史可據的。而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又先後將五位將軍評為蜀漢的「爪牙」,即便非要較真說正史沒有五虎將,那關張馬黃趙就是正史所承認的蜀漢「五爪牙」
不管是「五虎上將」還是「五虎將軍」,其實都只是一個稱謂,一個統稱而已,關張馬黃趙這五人在蜀漢也絕對稱得上虎將的,非要計較是出自演義還是正史,是沒有意義的,史學界因為此類事情鬧出的笑話層出不窮,易中天教授提出的四虎將就在其中之列,因為首先,五虎將是和官職沒有關係的,不是說誰擔任了什麼職位,就可以被稱為虎將了,這顯然是錯誤的
如果你硬是要較真的鑽牛角尖的話,那也沒辦法
50樓我是小p孩
那個年代是很看重門第出身的,真正排第一的是馬超。。。。 馬超不見得就被劉備器重,一直都沒有進入蜀漢權力核心,或許劉備看重他,但劉備死後,諸葛亮未必接受他,從他後來鬱鬱而終,就很說明問題。58樓陳赫 關羽只是忠義,論武力,趙雲比他高。論智謀,趙雲也比他好(還有馬超,馬超是帥才;黃忠也不比他差。)再說,趙雲只是沒和劉備結義,但他一直想做劉備的四弟,劉備也很看重他。說白了,劉備是看關羽是二弟,才讓他當五虎之首 劉備集團可以沒有任何人, 就是不能沒有關羽,草創階段,關羽既是統帥,也是謀士,劉備全靠他來運籌帷幄。補一句,諸葛亮他不為劉備召將,想憑一己之力平定中原。
3樓亂舞2010個人覺得魏延確實是個難得的帥才,他獨守漢中雖沒有什麼驚天動地開疆拓土的功績,但也沒有丟失一寸土地。第二,奔襲子午谷的計謀確實大膽實用。這兩點就說明他確實有統帥之才。要知道將和帥的區別,為將者頭腦里大都只有聽命殺伐,稀有運籌。帥才主要是運籌帷,統籌全局。
魏延獨守漢中要塞,不往前拓疆一步,說明他能剋制,有清醒的頭腦,耐得住寂寞,知道哪該要,哪要不得。身為將帥不貪功冒進這是很難克制的。設想若以他的才能,哪怕稍次於他的人,占此要地,想向外擴張,奪上一兩個城池,也是手到擒來的事。可是有沒有想過奪到城池後能不能守,若是只奪不守,那就是浪費兵力財力,甚至招來複仇大軍,一個不測漢中失手,得不償失。這點說明魏延心細,謹慎。
魏延設計出奇兵穿越子午谷奔襲長安,這個連諸葛亮都意外,料想三國少有人想到此招。而且就算計謀被司馬懿識破,一來他沒有王命調不了兵,二來就算能倉促的調來軍隊布局防守,也可分散他的兵力,還能威懾司馬懿。如果兩線出兵VS兩線防守,攻方更有勝算。這點,說明魏延因地制宜,該大膽時大膽。
而關於說魏延為了當漢中太守,不惜向劉備大誇海口,取信劉備。先不說別的,若是能力不及魏延的人也向劉備大誇海口,劉備也會讓他守漢中嗎?以劉備老狐狸的精明務實,絕對不會輕易相信的。說明他相信魏延的能力,更重要一點,他更相信魏延的忠義(這點很重要,劉備識人方面很厲害,比如說馬謖不可用)。而魏延也一心於劉備,正因為對劉備忠心耿耿,所以後來劉備去世,他才對諸葛亮貌合神離,這個貌合神離只針對諸葛亮本人而非蜀國。
你想啊,如果你是魏延,你對劉備對蜀國忠心耿耿,忽然劉備去世,劉備的結義兄弟關張也沒了,偌大的蜀國卻被諸葛亮控制,看著畏畏縮縮的阿斗,你諸葛亮簡直就是太上皇了,他能不對諸葛亮心存芥蒂嗎?蜀國到底是姓劉還是姓諸葛啊?李嚴不也是同樣心態嗎?
當然,諸葛亮也並非對蜀國有二心,他也同樣對劉氏天下忠貞不二,李嚴也是,魏延也是,可是為什麼不和呢?這個很好解釋,舉個例子,你有兩個同樣對你極好無話不談的鐵哥們,你能保證他兩個一個定是無話不談的鐵哥們嗎?
魏延李嚴諸葛亮的悲劇,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主庸無為,或者說主弱,無法及時調解他們之間的誤會。
所以才有了李嚴誤解諸葛亮勞財傷民,諸葛亮誤解李嚴安於現狀,苟且太平。魏延誤解諸葛亮大權獨攬,為飽私慾,甚至自以為除了他諸葛亮沒人能破魏國,而諸葛亮誤以為魏延「必反」,而卻不知道魏延反的只是他諸葛亮,和李嚴同出一轍。而諸葛亮能連勝二人,和他善於籠絡人心有關係,當然身為大帥,籠絡人心是不可缺少的,諸葛亮也沒錯。
另外,假如諸葛亮死後魏延真的拿到兵符,他會怎樣?會投敵嗎?無論怎麼猜測,他都不會投敵,無論是東吳還是魏國。
首先,拿到兵符後,魏延就是蜀國當之無愧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帥,投魏吳給再高的職位也不可能給他這麼高的榮譽和職位,再說魏吳的大臣也不會容他,這點魏延比誰都清楚。所以,魏延絕不會投敵。
其次,阿斗懦弱,好控制,魏延功成後,地位一定像諸葛亮在世時備受尊敬。
關於征伐,司馬懿可能了解魏延的戰法,卻不了解魏延的軍事思維。他和諸葛亮鬥法多年,已經熟悉了諸葛亮的戰術,而魏延在此之前一直聽命於諸葛亮調遣,沒有自由發揮過,算是身在暗處,從始至終觀察諸葛司馬的戰術長短,一擊肯定會使司馬措手不及。如果能滅魏,後文再分析,如果不能滅魏,或者打個平手,長時間對持下來再斷棧道回川不遲。
如果戰勝司馬懿滅蜀國,繼而揮師南下,尋機滅吳統一全國。就剩下兩個結果,再談魏延反還是不反。
第一種結果,不反。戰亂數十年,天下向漢久矣。人心所向,蜀中官民雖然分三派,但是天下已定,誰也不想再生事端。忠於諸葛劉氏的將帥官民不下少數,魏延上交兵符,拜相封侯(但會出事,魏延從來都看不起弱主。)
第二種結果,魏延謀逆篡位,畢竟他滅了魏吳兩國,聲望肯定達到了從未有過的頂峰,忠於他的人肯定不在少數。可馬岱姜維等一心向漢的人尚在,魏延素愛下屬,肯定不忍殺之,或盡數殺之,所以魏延篡逆凶多吉少。所以說無論結果如何,魏延和蜀漢不能並存,這和魏延的秉性有關。
以諸葛亮的智慧,最保險或者最悲情的結果應該是:魏延受符滅魏吳,不能滅之,回川蜀,身無聲望,終身守川,鬱鬱而終。若能滅魏吳,功成之後,傳丞相遺志,在慶功宴上殺之。
反正不管怎麼說,魏延出身血統不純,註定他是個悲情人物。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可噴勿罵,大家還是好朋友。
55樓asilily3 他有個P的道理,討厭魏延也用不著把他黑的這麼一無是處。
1、伐劉璋奪漢中的過程誰說就是黃忠一個人在表演了?史料明記載著是黃忠和魏延共同的功勞,就因為演義里把魏延刻畫成了一個有腦後有反骨的人就把功勞全拉到黃忠頭上,你有用腦子分析過嗎?難道雒城,廣漢全是黃忠一個人打下來的了?再說說漢中太守的事情,說什麼破格用新人守自家門戶,你是得多天真,多單純,一個戰爭的年代,隨時都可能引發一場打仗的時期,你說什麼破格用新人才用了魏延去守咽喉要地,你是豬吧?
2、鎮守漢中本就是一個艱巨異常的任務,拓土是你想拓就能拓的?關羽威震華夏有個J8用,反過來還丟了荊州,你也好意思提?我不否認關羽的統兵能力,絕對是蜀漢頂級的,但是就丟荊州這一點就已經差魏延一大截了!
3、再不說什麼關羽看不看的上黃忠了,五虎將壓根就沒有封過,更別提什麼這種小孩子賭氣般的鬧情緒了。
4、怎麼還在單純的認為魏延是走極端的人物,跟你說白了,魏延根本就是演義裡面蜀漢政權之爭中的犧牲品罷了。假設,最初的時候魏延是投的曹操,那絕對是後期相比張郃、張遼級的人物,如此個性鮮明的角色,在蜀漢政權的壓制下他能恪盡職守的完成自己應有的本職工作你還挑個毛的刺。
5、你有想到魏延縮在漢中一動不動,那你為什麼沒想到劉備趕放著漢中交給魏延,自己率傾國之兵去伐吳嗎?這是怎樣一種信任!吳蜀交戰期間,沒錯,諸葛還在蜀,魏沒趕輕進漢中,但你敢說這其中沒有魏延自身的震懾力!?
6、你說到趙雲我也不得不說明了,趙雲一生就是個保鏢,你自己翻史料去找,能找到幾次以趙云為主帥帶兵打過仗的戰役,只能說,趙雲只是個將才,但絕不是關羽馬超黃忠魏延這種帥才
7、還是那句話,演義里的魏延根本就是個蜀漢政權爭奪戰中的一個犧牲品,一方面驗證了諸葛先生生前的預言,此人必反!二是諸葛手下的這些人完全按著諸葛的部署一步步的將魏延整死,悲情英雄,哀哉魏延~
請補習以下史料:「十二年,亮卒於武功,軍退還,魏延作亂,一戰而敗,(王)平之功也。」
一戰而敗啊!猛將魏文長啊,神將魏文長啊!一戰輸給了小字輩王子均!
怎麼敗的呢?再看如下史料: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
你魏文長跟諸葛孔明比什麼呢?王子均不過把孔明的名號報出來(已過世的孔明),魏神將一軍皆散,就這種帶兵水平,還敢狂言,丞相雖死,吾自見在,,,,,,
要碰上這種神將,司馬宣王絕對變成了碧眼兒口中那個所向無前的司馬宣王,如何還會龜縮不動?忍受孔明的百般凌辱?
要不是孔明憐惜魏神將有些勇猛,要整死一個魏文長,只是吹灰之間,,,,,,
魏延能比張合張遼?搞笑也要有些依據吧!請問,你家魏神將如此厲害,為什麼入川之戰,功勞連一個老黃忠都比不過;巴西之戰,全是張飛的表現;漢中之戰,又被老黃忠斬了夏侯淵,漢水之戰,又讓趙雲出了風頭;這位神將,為什麼每一次都如此謙虛的把功勞讓給別人啊!
55樓asilily32015/1/14 13:55:13這麼幫子人還在研究五虎上將,除了YY,沒明白你們有什麼實際用處。你們一定要說有五虎上將,請拿出蜀漢的詔書來。
完全搞笑,中國歷史上能獲贊虎威之將不可勝數,加起來就不是五虎了,千虎萬虎都有。
「將軍虎威」這句話在有歷史記載的對話中都出現過無數次,是不是全都是五虎將?
以前就有很多網友發過貼,你們弄明白,你們所說的五虎將在歷史上同時期官位差別有多大!
我10歲不到開始讀三國,猇亭之戰曾經讓我看哭過,但是請你們明白,那個不是史實。
我讀三國到18、9歲開始出現疑惑,為什麼後期出現那麼多不合理的劇情,一查史書,歷史完全不是那麼個樣。
大家可以作為小說愛好者這麼談論,但是請別把演義和歷史混淆了。
中國歷史上虎將數不勝數,哥們能說出幾個? 你多翻翻書,看看歷史上稱為虎將的有多少個!還千虎萬虎呢,人家說的五虎是指蜀漢的5個猛將,不是說整個歷史上的! 53樓柒982014/10/26 22:26:39沒辦法,誰叫他是當權者的二弟呢?再有一個他們也不是論藝論長幼來排名的,關張趙馬黃。是以先來後到排名的
52樓靜聽風滿樓2014/10/26 22:19:44你有點矯情了。 38樓camp19810118以傳奇而亂史實,遲早斷送我華夏正統。 42樓freadren這位朋友飽讀三國演義這點我相信,不過,三國各類正史不知是否有去涉獵,演義確實不可當真實的看待,但正史確值得尊重,前面有戰友指出正史的記載是可以考證一二的。 有時候野史比正史更真實! 51樓蓋爾屈斯特2014/10/26 22:13:57蜀國還有一厲害人物劉備的託孤重臣李嚴,武比關張文及政亮,可謂雄才武略,只因受亮排擠和超一樣在亮掌權後無所作為。
50樓我是小p孩2014/10/26 21:52:00我看蜀漢第一全才非黃忠莫屬。活到那個歲數還在定軍山勇奪夏命,可見保養有術武力腦力實力非凡,總觀三國人物,無人出其右者。關羽成名純屬運氣好,以前斬殺敵超一流將領都依賴赤兔馬的威力,最後不到50歲就荊州命飛天外了,說明做事處人還欠火候稚嫩,自為是劉備二弟處事張揚看不起別人得罪了下屬。同意 我認為 劉備和黃忠 那才真是惺惺相惜 相見恨晚···
47樓freadren2014/3/26 19:26:23贊同戰友的意見,關羽的記載無懈可擊,我也認同關羽是忠義的化身。
46樓m11581319122014/3/26 12:27:05我確實佩服諸位的邏輯能力。毛總讀資治通鑒能讀通帝王之術,不知道你們能討論出什麼來。
44樓開槍打冉2014/3/26 0:14:55當世之人特別是中國南方的代表香港都很尊崇關羽。切!竊以為關羽實乃不忠不義 不仁不孝一渣滓耳!好好看看三國去吧!不抬杠!想辯論?奉陪! 19樓freadren 歷史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既然無法穿越時空,後人只能考古書上的蛛絲馬跡追尋和探討。那你到是說說關羽的不忠不肖體現在哪啊
43樓開槍打冉2014/3/26 0:10:16戰友調侃黃忠確實有意思,一個英雄能在亂世中脫穎而出,除了本身實力,運氣也是最關鍵的。黃忠是這樣,關羽也不例外。別忘了,正史上關羽是沒有赤兔馬的
42樓freadren2014/3/25 19:44:15你換個思維角度考慮這個問題、或許有意外收穫,比如:關、魏本是一人,分身而寫也說不定呢。演義演繹嘛,當不得真的,比如趙雲就是三國演義杜撰的人物。關二爺如今已經是神了、但二爺有許多地方是有微詞的,如果從大義上來講評關羽、關羽是當不起這『忠義』二字的。演義中的關羽是沒有什麼大一概念的,比如華容道放曹操,單就這一件事就是不分是非了。放曹操對於自己的『主公兼大哥』就是不忠不義了。如果從小義上講、關羽也表現的一般的,不如張飛忠厚。這位戰友的思維很有跳躍性和創新思維,英雄的是是非非,不過談笑歷史煙水裡。 37樓蛟川無伊2014/3/25 14:23:50完全搞笑,中國歷史上能獲贊虎威之將不可勝數,加起來就不是五虎了,千虎萬虎都有。「將軍虎威」這句話在有歷史記載的對話中都出現過無數次,是不是全都是五虎將?
以前就有很多網友發過貼,你們弄明白,你們所說的五虎將在歷史上同時期官位差別有多大!
26樓消逝的英魂書生一戲言,爾等窮千年。 32樓freadren2014/3/24 23:13:58這位戰友,首先我是贊同你的觀點,關羽五虎將的首席地位我是認可的。然後解釋一下關羽並不完全是看不上馬超,準確來說是關羽對馬超不服氣,想要大戰300回合,看看誰更強,諸葛先生最終"仲裁"關羽第一後,關羽大笑釋懷了。最後就是關羽賞識魏延有2大暗原因,文中自有說明,本人才疏學淺,歡迎參與討論。27樓東郭獠在正史上沒有五虎上將之說 史學家陳壽在三國正史確有「五虎上將」的說法,歸晉後不便對前朝過於褒義而稱「五爪牙」也表達的是同樣的意思。正如熱心的戰友「消逝的英魂」說得那樣:不管是「五虎上將」還是「五虎將軍」,其實都只是一個稱謂,一個統稱而已,關張馬黃趙這五人在蜀漢也絕對稱得上虎將的,非要計較是出自演義還是正史,是沒有意義的。真相越辯越明,大家互相探討,共同進步。 29樓freadren2014/3/24 21:28:58這位戰友解釋得很好,紀實歷史家陳壽其實有明確記載五虎將的稱謂,「五爪牙」也好,「五虎將軍」也好都是對蜀國最得力手下的組合稱謂。 28樓freadren2014/3/24 21:23:26五虎上將,是指蜀漢名將里名聲最響、地位最高、能力最強的五位將軍,即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但是近代以來,網路上有大量的網友對此不以為然,他們認為五虎上將是出自演義,正史上並沒有什麼五虎將。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更是提出了四虎將之說。其實,這是一個誤區。陳壽在撰寫《三國志》的時候,將關張馬黃趙合為一傳,而且僅排在諸葛亮傳之後,列於蜀漢各文臣武將之首。而五位將軍又有虎將之名,關羽、張飛被稱為「熊虎之將」,趙雲被稱為「虎威將軍」,馬超「與翼德並驅爭先」,黃忠「勇毅冠三軍」,可以看出,稱這五位將軍為蜀漢五虎上將,都是有史可據的。而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又先後將五位將軍評為蜀漢的「爪牙」,即便非要較真說正史沒有五虎將,那關張馬黃趙就是正史所承認的蜀漢「五爪牙」
24樓zhang372822014/3/24 10:29:54主觀上你喜歡哪個武將自然要找理由,即不足為奇也不足為憑;客觀上關羽不願意與黃忠並稱「五虎」理由關羽自己說的再清楚不過了「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雞巴給意淫找意淫的理由,嘿嘿有意思閑球蛋疼的14樓Heykuz老關一向沒什麼智慧的。和張飛一樣。想想孫權要把女兒嫁關公時他說什麼吧。唉…… 15樓m1158131912關二哥的智慧不是體現在政治上,而是在軍事上,別忘了關羽北伐,性格原因導致他的失敗,就像他說孫權女兒一樣,不過關羽不這麼強硬擺明立場估計劉備就要限制他的兵權了,應該不會有機會北伐了。 關羽如果從人際交往上情商確實不敢恭維,這也恰恰是他被後人推崇的原因,不會因環境變化而改變操守,從一而忠,不舍不棄。「情商低」,軍事智商卻確實沒得說,打仗無論單挑還是策略均是高手。17樓蜀漢劉備典型人物 典型性格 都不是 神 是常人 都存在性格局限性老羅 寫得太好 太生動了 人物栩栩如生啊···確實如此,人總是綜合神性人性獸性一體的,越是接近聖的人越是佔據更多神性,越是惡的人越是控制不了獸性。16樓皖南虎當世之人特別是中國南方的代表香港都很尊崇關羽。切!竊以為關羽實乃不忠不義 不仁不孝一渣滓耳!好好看看三國去吧!不抬杠!想辯論?奉陪! 歷史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既然無法穿越時空,後人只能考古書上的蛛絲馬跡追尋和探討。推薦閱讀:
※關公、關羽、關雲長、關聖帝君的傳記感應故事
※關羽文化:做人如修行,做事如打仗
※此人曾活捉關羽,墓中出土一件文物轟動日本!
※關羽有何資格被傳頌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