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種絕後墳,千萬注意!附:風水被破壞的補救方法

▲ 關注「道教」,弘揚中華文化,功德無量!

投稿、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號:9181511

|27 種絕後墳|

1、不管立什麼向,只要墳地寸草不生,此為絕戶地。

2、不管墳向,只要向前有神廟,老二絕男丁。

3、墳只要正北有坑,此為絕戶坑,老二無後。

4、墳墓落在山的最高峰,為風吹骨寒絕人丁。

5、不管墳地立什麼向,在平原有土崗或土包,墳葬在土包上,或土崗上,此墳出一個當官的以後就絕後,此為騎龍葬,家中出一任當官然後絕男丁。

6、墳後玄武的位置上左右有二個坑構成一條直線,也包括深坑,窪地,河流,在 30 米之內出現此為絕戶坑,這叫兩肩現窪風,絕男丁。

7、子山午向,亥的位置有破軍山高大排行老三絕戶,招養老女婿。

8、癸山丁向,巽山位置有破軍家裡出瞎子,然後絕戶 ,

9、艮山坤向,辰戌丑未四處有高大的破軍山滿堂絕戶。

10、寅山申向,辛山有破軍山老三絕戶 ,

11、甲山庚向,巳山高大,有破軍山。排行老大絕戶。

12、卯山酉向,寅山有破軍山而高大,老二絕戶,巳山有破軍山而高大。老大絕戶。

13、乙山辛向,只有亥的位置有破軍山高大,家裡有財無兒。

14、辰山戌辛向,午火的位置有高大的破軍山,排行老大。老四,無兒貧窮。

15、巽山乾向,辰山高大有破軍山,無兒破財。

16、巳山亥向,癸山有破軍山,而高大,老三絕戶,無人丁。巳山亥向,乙山有破軍山而高大,老六絕戶。

17、丙山壬向,巳山有破軍山,而高大,老二絕戶。辰山有破軍山老大婚姻不好絕後。

18、午山子向,,巳山有破軍山,而高大,排行老三孤寡無後。

19、未山丑向,,午山有破軍山,而高大,排行老二絕後。

20、坤山艮向,未的方位有破軍山高大,排行老二絕戶無兒,招養老女婿,戌山高大而是破軍山,排行老大損妻絕戶,辰的方位有破軍山而高大,排行老三絕戶。

21、申山寅向,未的方位有破軍山高大,排行老三絕戶無後,,乙的方位有高大的破軍山排行老三官司,破財,而絕後。

22、庚山甲向,申的位置有破軍山而高大,後人絕後無人,寅的位置有高大的破軍山,排行老大絕後瞎眼。

22、申山寅向,未的方位有破軍山高大,排行老三絕戶無後,乙的方位有高大的破軍山排行老三官司,破財,而絕後。

22、申山寅向,未的方位有破軍山高大,老三絕戶,乙的方位有高大的破軍山老三官司,破財,而絕後。

23、酉山卯向,寅的方位有破軍山高大,老大家出孤寡。申山有破軍山而高大,老二家裡出官絕戶。

24、辛山乙向,乾的位置有破軍山後人絕戶無兒,坤山的方位破軍山高大老三絕戶。

25、戌山辰向,丙午有破軍山高大,老三絕後,庚山有破軍山高大,眾房絕後招婿。

26、乾山巽向,在戌方有高大破軍山,家裡出絕。

27、亥山巳向,癸位有破軍山,家裡有單身漢,無兒子之人。

|風水被破壞的補救方法|

活人居住講究風水環境,同樣的逝世者所居住的地方也一樣講究風水、周邊的環境。在風水學上,先人的風水地是會庇佑後代的。

陰宅,俗稱墓地,也就是安葬逝世者的地方。因為陰宅會影響子孫後代的生活,所以選址是需要非常小心。另外,生活環境每天都在改變,好的陰宅風水,也很難保證在日新月異之中沒有改變。再說,陰宅地雖然人煙稀少,卻也不是沒有人到往,也可能有一些野生動物穿掠過,難免觸碰陰宅的風水。那麼,在陰宅風水遭受破壞,能有什麼樣的補救方法呢?

方法一

背山面水之地,永遠是人們嚮往的靈地。作為先人的陰宅,當然是不二之選啦。但是作為活生生的人,也是最佳的安居之所。所以如果你在別人還沒開發前,就已經選擇把陰宅安設此地,就需要經常留意周邊的風水。當受人開墾嚴重,就可能有自然損壞、山地崩塌現象,這些都是影響陰宅風水的。建議陰宅周圍種上大樹以作庇護。當然,如果地段無法補救,只能把陰宅遷移。

方法二

在第一點已經提到,好的風水地,陰宅,陽宅都適合選擇。但是如果陰宅已經安置至此,陽宅就該遠離該地段,否則陽宅風水不好,還會影響陰宅。尤其人們居住地會不定時的遷移,改變,越是靠近陰宅地段,陰宅附近的風水會受污染,還會陰陽交錯,讓彼此風水凌亂。陰宅的四周已開發成陽宅,陽氣過重,會讓逝世者不安穩,打擾逝世者的安樂。所以建議把陰宅遷移。

方法三

越是人煙稀少的地方,越有本身自然氣息,也很適合陰宅的設立,人煙稀少也可以避免先人被打擾。但是就是因為沒有人,才是真真正正沒有被人開鑿。土地肥沃,如果是背山面水,靠近水源,更適合耕種。所以為了以防陰宅不小心被別人開鑿破壞陰宅風水,應該在陰宅周圍開始變成耕地前,做好遷移的準備。

方法四

樹木是很溫順的,只是愛吸收水分和陽光。平時它會是大家的庇護,可以為大家遮風擋雨,在炎熱之時,給大家陰涼的綠蔭。不過樹木會成長,樹木的成長也是可怕的,當它們的根陷入房子,那力量足以讓房子倒塌。另外房子的天敵是白蟻,白蟻會侵蝕房屋。對於陰宅也有這樣的說法,樹根進墓,有白蟻進出,表示陰宅風水已經遭受破壞。這樣的陰宅風水只能擇日遷移。

雄奇的劍門山脈由廣元逶迤南來,進入梓潼縣境後,山勢由險峻轉為平緩;從西北方向流來的潼江,恰似一條綠綢般的飄帶。山水在這裡相親相偎,山連水,水繞山,形成了"九曲潼江七曲山"的幽美的自然景觀。七曲山上古柏森森,群峰凝翠。綠濤翠浪之中,隱現出一叢飛檐翹角,紅牆碧瓦的巍峨宮殿,這便是遐邇聞名的七曲山大廟,文昌帝君的發祥地。

七曲山位於梓潼縣城北10公里處,南距成都180公里,北距廣元130公里。它背倚劍門群峰,面向川西平原,是蜀道由陝入川的最後一座險峰。山下,有清咸豐三年(1853)梓潼縣令張香海重修之"送險亭",亭前有一石牌坊,上刻張書"陂去平來",即言蜀道險峻至此而終。

文昌帝君在道教神系中地位甚高,相傳為中國古代學問、文章、科舉士子的守護神。《歷代神仙通鑒》稱其"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迴。"追本溯源,文昌帝君應是"文昌星神"與四川地方"梓潼神"相結合的產物。在天象中,北斗魁星附近有文昌六星,其中,"司祿"星主貴賤爵賞,"司命"星主人年壽,民間信仰十分流行。緯書《孝經授神契》云:"文者精所聚,昌者揚天紀,輔拂並居以成天象,故曰文昌宮。"

梓潼神原是四川地方的保護神,名張亞子(或張惡子),傳說他祖居越西,"因報母仇而徙居劍州七曲山"(見明?王圻《續文獻通考?雜祠》),仕東晉而戰歿,蜀人為之立祠祭祀。唐玄宗入蜀,梓潼神迎於成都萬里橋,被封為左丞相。晚唐黃巢軍破長安,僖宗李儇西奔成都,梓潼神亦有冥助,被封為"濟順王"(見曾鞏《隆平集?卷三》)。宋代重視科舉取士,各地讀書人祀禱神靈保佑功名利祿,蔚然成風,其中尤以梓潼張亞子祠靈應昭著。蔡京的兒子蔡絛為迎合宋徽宗崇尚"神霄大教",神化相權的心理,演義出了"梓潼神風雨送宰相"的故事,《鐵圍山叢談?卷四》云:

"長安西去蜀道有梓潼神祠者,素號異甚。士大夫過之,得風雨送必至宰相;進士過之,得風雨送必至殿魁。自古無一失者。有王提刑者過焉,適大風雨,王心因自負,然獨不驗。時介甫(王安石)丞相年八、九歲矣,待其父行,後乃知風雨送介甫也。魯公(蔡京)帥成都,一日召還,遇大風雨,平地水幾二十寸,遂位極人臣。何文縝丞相(何,1089-1126年,四川省仁壽縣人,宋徽宗趙佶政和五年狀元)政和初與計偕,亦得風雨送,仍見夢曰:"汝實殿魁,聖策所問,道也。"文縝抵闕下,適得太上注《道德經》,因日夜窮治。及試策目,果問道,而何為殿魁。"

宋元道士假託梓潼神降筆作《清河內傳》,謂其生於周初,迄今七十三化,西晉末降生蜀地而為張亞子,玉皇大帝命他掌文昌星神之府並主人間祿籍,司文人之命。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加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自此以後,文昌星神遂與梓潼神合二為一,成為宮觀中香火最盛,影響最大的神□之一。明代,"天下學宮皆立文昌祠"。清代,每年農曆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誕辰,朝廷都要派官員前往祭祀。

南宋道士假稱文昌帝君的"天啟",作《文昌帝君陰騭文》,這是一本託名文昌帝君勸說世人行善積德的書。"陰騭"一詞源於《尚書?洪範》之句"惟天陰騭下民",意謂冥冥之天地暗中保佑人們。該文結合道教人生哲學和倫理學,以通俗的形式勸人行善積陰德,久之必得神靈賜福,即所謂"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是典型的天人感應的報應論。此文在明清時期影響很大,幾乎達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對我們認識中華傳統倫理思想、國民心理及民俗等都有很大的裨益。收入《道藏輯要》星集第九,與《太上感應篇》和託名關羽所撰《關帝覺世真經》同為道教三大勸善書。

七曲山大廟始建於東晉末年(約390年),至今已有1600餘年的歷史了,川陝公路橫貫其中,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陰曆七月,趙恆封張亞子為"英顯王"。南宋高宗紹興十六年(1146)擴建大廟,仿王府格局營造,全部建築由23處殿宇樓閣組成,佔地12000多平方米,外有宮牆拱衛,內有殿堂和宮苑。其後,伴隨著歷史煙雲,歲月滄桑,從南宋末至清初的600年間,屢毀屢建。迨至今日,尚存元、明、清所建殿宇樓閣二十餘處。這些宏偉壯觀的建築,沿七曲山主峰依山就勢而立,布局謹嚴合理,主次分明,殿宇高低錯落,起伏有致,一反傳統宮觀中依中軸線排列的通例,筒瓦鎏金,富麗典雅,既像人間王府,又似天上宮闕。

進入大廟正門,便是明代被譽為"西蜀名樓"的百尺樓,又名忠孝樓,據說此樓堪與荊楚名樓岳陽樓和黃鶴樓相媲美。明末,該樓毀於火。清代雍正十年(1732)重修,樓共三層,高一百尺,由46根擎天大柱凌空支撐,四周翠柏簇擁,宛如雲中樓閣,十分宏偉壯觀!樓後為全廟的核心部位--文昌正殿,殿前左右為鐘樓、鼓樓,殿中文昌帝君駕白騾坐像系鐵鑄,雍容慧顏,該像高約1.4丈,重約300噸,左右有天聾、地啞二位神童陪侍,鑄於明末崇禎元年(1628)。文昌帝君兩側的八尊陪侍像,高約2米,總重量約500噸。這些神像面部豐滿,體態勻稱,彩繪金身,工藝精湛!

文昌帝君左右為何要安排天聾、地啞兩位神童陪侍?《歷代神仙通鑒?卷十一》對此解釋道:"(梓潼真君)道號六陽,每出駕白騾,隨二童,曰天聾、地啞。真君為文章之司命,貴賤所系,故用聾、啞於側,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機弗泄也。"

文昌殿後為桂香殿,系元代建築。殿外丹桂飄香,其中四株老桂植於明代,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十分珍貴!文昌殿南側為"白特殿",建於明太祖洪武年間(1368-1398)。白特者,梓潼帝君之坐騎也。出桂香殿,左為關帝廟,右為幽靜古樸的風洞樓。邑中故老相傳,言此洞極深遠,出洞後即是陝西省地界。

風洞樓後為時雨亭,翹角飛檐,亭後右側為家慶堂,有陡峭石級可上,直至天尊殿,為全廟最高處。我國著名的古建築學家梁思成(1901.4-1972.1,中國科學院院士),抗日戰爭時期曾來此地考察。他在其大作《中國建築史》中論述天尊殿,說它"結構較為宏麗,其斗拱如鷲峰寺兜率殿之制。梁袱上施蜀柱及十字斗拱,與元代宣平延福寺大殿頗有相同之處。該殿營造年代當為明初或明中葉所構也。"

民國二十四年(1935)修建川陝公路時,將七曲山大廟分為兩半。上面所述的一大半為大廟的主體部分,穿過公路,便進入了大廟的另一小半。沿石級而上,即盤陀殿,為元代建築。殿內有一塊大而不平的巨石,傳為仙跡。殿後石階上,有一石門枋,匾額上書"應夢仙台",枋聯云:

仙去多時,大夢至今猶未醒;

神遊何處,青山不老可重來。

過此拾級而上,進入一間四方形脊頂的石砌小屋,屋內有一石床,長約2米,寬約1米。傳說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起,唐明皇西奔成都途中,曾借宿於此。並在此床睡過覺,夢見梓潼神告訴他:安史之亂不久將平定,長安即將克複。唐明皇醒後半信半疑,但不久就收到了捷報,果然應了夢中之言。應夢台石隙內有古柏一株,傳為東晉穆帝永和年間(345-356)張亞子親手所植,蟠踞如龍,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了。

近年來,不少台、港、澳同胞和海外華人陸續到七曲山大廟尋根。每年農曆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誕辰,這裡更是熱鬧非凡,遠近鄉民絡繹不絕地來到大廟朝拜。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農曆二月舉行的廟會,參加者就達百萬之眾。

太白山為秦嶺主峰,山體橫貫陝西省眉縣、太白、周至三縣,海拔3767.2米,為我國青藏高原以東的第一高峰。東西走向,北坡陡峭,南坡舒緩,是不對稱的魚脊山地,渭水和漢江的分水嶺。山東西長約61公里、南北寬約39公里,邊界全長141公里,總面積為54103公頃。

太白山山高谷陡,重巒疊嶂,自然資源豐富,生物群落典型。遠在太古時期,這裡曾是一片汪洋,經由呂梁運動、燕山運動、喜瑪拉雅山運動的造山作用,而形成雄偉突兀,綿延廣袤的太白山地。由於第四紀古冰川的侵蝕作用,留下了冰斗、角峰、刃脊、槽谷及連珠狀的冰川湖遺地。

太白山在我國久負盛名。"太白積雪六月天"為陝西關中八景之一。

一、名山歷史源遠流長

太白山何時得名? 根據《清一統志》、《鳳翔府志》、《眉縣誌》記載,太白山曾三易其名。最早在堯舜禹時代名為惇物山,意思是上天賜給的取之不盡的寶藏。西漢文學家東方朔曾注釋為"玉石、金銀、銅鐵、豫章檀柘,百王可以取給,萬民可以仰足"。就是國家和人民可以從那裡獲得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後來,到了漢代改稱為太乙山。"太乙"是古代星相學說中的術語。道家認為二十八宿圍在北斗星四周,北斗星繞著天極星旋轉,天極星中最亮的一顆星是帝星,即太乙。帝星處在臨制四方的位置上,構成天宮紫微。太乙也即太極,它表示事物所處的一種陰陽和諧、相輔相成、相互包涵、高度完善、高度穩定的對立統一狀態,代表人類的一種哲學追求,一種理想。古人把太白山稱為太乙山,可見對它是何等崇拜。定名太白山,是魏晉時期的事,據前蜀杜光庭《錄異記》:"金星之精墜於終南圭峰之西,因號為太白山,其精化為白石若美玉焉,故名"。

太白山上積雪,炎夏不化,望之皎然如白蓮千朵,橫於南天半壁,相傳山下行軍不得鼓角,鼓角則有疾風暴雨。《水經注》:"山半有橫雲如瀑布則澍雨,人常有為候語曰南山瀑布,非朝即暮。關中諸山,莫高於此。"山上有洞,按《洞天記》暨《白玉經》三十六洞天,太白居第十一,為德元之天。

二、自然景物奇特眾多

太白山具有東嶽泰山的雄偉,西嶽華山的險峻,形成了奇特眾多的景物。

1.太白池光。太白山上有高山湖泊,即大太白池、二太白池、三太白池、三清池、玉皇池、藥王池,以大太白池最為壯觀,面積5000多平方米,湖面海拔3590米,水呈深綠色,其深莫測,湖水潔凈無比,時有微瀾蕩漾。太白池是二百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活動過程中因消蝕作用而形成的,屬冰漬湖。盛夏時節,雨後初晴,有時在太白池可以看到一種幻景,猶如海市蜃樓。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這樣描述過:"太白海中時有雲氣,如宮室、台樓、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古人對這種自然現象無法理解,便以為是潛龍吐氣,神明顯靈。《眉縣誌》中記述:"暑月冰融,香客並攜萬物投池內以祭,其誠心者則池現異光報之。""池有潛龍,其上常雲霧籠罩,曰封池,虔禱之後豁然開朗,曰開池。潛龍一神,時大時小,出入其中,池面常放五色光、萬字光、壽字光、珠光、油光各有其類。"清雍正六年(1728)眉縣知縣張素有詩:"曾記濤名檀廣陵,池光山頂未前開。珠璣萬字須臾織,星斗一天頃刻出。五色煙霞疑豹變,片時雲霧起龍紋。水經酈注還應續,七發觀瀾不是雲。"太白池光實際是一種光學現象。

2.寶光。也叫聖光。遊人站在山上,可在太陽光相反方面的雲霧上出現自己的身影,周圍有五彩光環,光環隨人動,人在光環中。過去人們認為這是天賜其人福壽,必有大福大貴的徵兆。其實這也是一種光學現象,是太陽光通過空氣中懸浮的水珠發生衍射的結果。

3.神燈。夜晚,明月當空,站在太白山頂峰拔仙台上,仰視天空,明星點點,俯看萬山,竟有遍野燈光。這些燈光相傳是眾神仙齊赴拔仙台向姜子牙討封時手執燈籠。實際上是山間未消融的小塊冰雪在月光下反射的結果。

4.太白雲海。登太白山到上阪寺以上,眼界開闊,有一覽眾山小之勢。如遇山下多雲,便可見到茫茫雲海,一望無邊,雲濤滾滾,變幻無窮,遠近山頭或隱沒雲中,或露出一截猶如海中礁島。如在清晨,雲海南天相接,極目處,一輪紅日噴薄而出,不是海上日出,勝似海上日出。

5.石海、石河。主要分布在海拔3600米以上,滿山遍野的稜角分明的花崗石塊,一塊連著一塊,高下參差,起落有致,像凝固的海浪,像奔騰的江流。有的大如巨舟,有的小如卵丸。這是遠古留存下來的第四紀冰川遺迹,是太白山珍貴的歷史,也是世界地質史上十分罕見的奇觀。

6.千年不融的冰洞。太白山"千年不融之冰洞",乃太白風光中的又一奇景。它高懸於拔仙台的懸崖絕壁上,下臨碧波蕩漾的大太白池,仰首觀望,凌空一條羊腸小徑,只可"蟻緣上,或蛇伏以下。"凡登者,足跡必至此。進入洞內,寒氣逼人,像個"天然冷庫"。許多遊人以取出山巔之冰為一樂事,有的還把它帶到山下,競相炫耀。

7.石峰秀景。從劉家崖到放羊寺是太白山北坡,從黃柏原到三清池為南坡,它們均屬石質中山地帶。主要由花崗片麻岩和一些結晶片岩組成。這裡壁岩千仞,柱石林立,在內外力的強烈作用下,形成岩體崩落,湍流飛瀑,蔚為壯觀。進入石群地帶,彷彿漫遊在光怪陸離的峽谷中,那拔地而起的石林,有的像身著法衣的道士;有的像策馬疾馳的騎手;有的像趕著羊群在山間奔跑、歡躍的牧童;有的則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那高峻挺拔的斗母宮峰,像一根巨大的撐天石柱,巍然矗立於萬丈深淵的邊緣,遠看宛如鳥巢,十分險要,令人嘆為觀止。

8.豐茂的原始森林。太白山林海茫茫,綠波無垠,古木參天,森林面積達45000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80%以上,從下至上呈明顯的層狀分布。依次為紅樺林帶、杜鵑林帶、針松林帶、落葉松林帶、冷杉林帶。2300多種植物和許多珍稀動物在綠林中嬉戲,在藍空翱翔。野生鳥獸有270餘種,屬於國家一類保護的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虎、朱睘鳥,屬於國家二級保護的有紅腹角雉,屬於國家三類保護的有林麝、青羊、豹、金雞等。這些世珍國寶生性奇特,十分逗人喜愛。人們稱譽太白山是"亞洲的天然植物園"和"野生動物的樂園"。

太白山得天獨厚,藥用植物滿山遍野,素有"太白山上無閑草"之美譽。目前已發現的藥用植物約510種。

9."鳳泉神澤"。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距渭河南十三里處之湯峪溫泉,沸涌如湯,可醫百病。"千百年來,群眾稱之為"神泉",為眉縣八景之一。泉水出自太白山的山縫石岩,受死火山岩漿熱力的影響,水溫接近沸點。據地質部門化驗,水內含有鉀、鈉、鎂、鐵、鈣、錳、碘、砷、銨、氟等多種化學元素。因硫酸鈉含量較多,故定名為低礦化減弱性硫酸鈉型高熱泉。沐浴能醫疾病,尤其對皮膚病和風濕病療效最佳。據《唐書?高宗本紀》載:唐高宗李治於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曾到鳳泉湯沐浴遊覽。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三年至十八年曾先後四次到眉縣鳳泉湯沐浴遊覽。明弘治年間狀元康海稱道"鳳泉神澤":"鳳凰山下藏太陽,不施爐灶自成湯,泉水飽飲愁能化,浴過神泉骨自香。"

10."神功石"。位於太白山湯峪口河東岸邊,有兩塊巨石相壘,石上有"神功"二字,為唐高宗御書。兩塊巨石重量約二百餘噸,平時巍然不動,但只要找准用力點輕輕一推,即可晃動。以一人之力能推動40萬斤巨石,似有神功,故取名"神功石"。

三、文人官宦樂贊稱道

從古至今,文人墨客,登臨遊覽絡繹不絕。唐宋以來,李白、杜甫、岑參、蘇軾、梅詢等曾遊歷憑弔抒懷,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詞佳句。

宋時,蘇軾曾任鳳翔府簽判,常來太白山,因而寫下多篇有關太白山的詩文。

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監察院長於右任偕陝西省主席邵力子於1933年農曆六月登太白山,並在大太白池太白殿過夜。太白殿道士祈字,他揮毫潑墨題書"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字贈之。"風調雨順神何知,國泰民安或待予。勞人慾了公家事,太白山頭讀道書"。在詩中簡賅為"勞人"的于右任,流露出要想從繁雜的公家事務中退出、歸隱山林來讀書的念頭。

這位國民政府元老,還為遠門口保安宮題書楹聯:"七斗功名八鬥智,三分山水七分才。"意思是說,在社會上要取得一定名位,固然要有相當的才智,但要造就像太白山這樣險奇美麗的山水,卻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他還寫下了《太白山紀游歌》。

邵力子寫下了一萬三千餘字的《登太白山的感想》,還為重修菩薩大殿捐銀圓六百元。

隨喜轉發,功德無量!

▼ 點「閱讀原文」資助道教,功德無量!


推薦閱讀:

【湖北百科】風水諺語
風水筆記(十六)
雜文:關於風水與轉運
風水名詞什麼是【下手砂】【劉】
床頭擺向牢記這幾點,風水財運擋不住

TAG:方法 | 風水 | 破壞 | 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