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譜、五線譜、五音
06-08
簡譜:音樂記譜法之一。16世紀中葉初步成型於歐洲。17、18世紀經法國方濟各會會士蘇埃蒂及盧梭等人的加工而漸趨完備。曾流行於日本,傳入中國後經改進而被普遍採用。現用簡譜以1、2、3、4、5、6、7七個數字表示七聲(讀如dao、re、mi、fa、sol,la、si或ti),用「0」表示休止,其時值相當於五線譜的四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數字下標圈點者為低八度音(如),數字上標圈點者為高八度音(如)。數字後加一短橫線,表示時值比原音增長一倍(相當於五線譜的二分音符)。休止符增長時值習慣上不用短橫線而仍用「0」表示。在數字及「0」的後面加一圓點(稱「附點」),則表示時值增長二分之一;在其下加一短橫線,則表示時值簡短二分之一。調號通常用1=C、1=D等表示,標於曲譜左上方。現在除了中國外,其他國家已基本上不再使用簡譜。
推薦閱讀:
五線譜:音樂記譜法之一。以譜號、調號、音符、休止符等符號記在五條平行橫線及其上下加線所組成的譜表上,表明音樂進行。最初僅有四線。為義大利音樂理論家圭多所發明。其後增加至六、七線;約16世紀末五線譜式逐漸確立,現為世界各國通用。
五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上的五個音級:宮、商、角、徵、羽。相當於現行簡譜上的1、2、3、5、6。也稱五聲。
我訂閱過1984年全年(六期)的《音樂愛好者》(雜誌),但是現在一本也找不著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