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法藏《金剛禪》第九章 夢幻泡影
《金剛禪》第九章 夢幻泡影
金法藏
第九章 夢幻泡影
40、夢影露電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本段的禪機要點有二處:
第一,財布施與法布施較量。這是本經八番布施較量之最後句。表面上說,無量的財布施不如少量的法布施。至於「七寶」和「四句偈」等的禪機密意,前面已經反覆拈提了。
本處的要點是「發菩薩心」,即是發菩提心。在本書序分部分,已經解說過四種菩提心:第一種,發起方便信願菩提心。這是初學佛者所發的菩提心,屬名字即佛的層面。第二種,發現觀行相似菩提心。初學佛人有了信願並進行相當長時間的修學後,有了一定的心得體會後發起的此種菩提心,屬觀行即佛或相似即佛的層面。第三種,發明中道空性菩提心。這是唯識宗行者通過修行參究發現的第八識心,或稱如來藏,或稱阿賴耶識等,屬相似即佛向分證即佛的過渡階段。第四種,發覺實相無相菩提心。這是宗門眼見佛性開悟者的境界,屬分證即佛的層面。
若人明心見真後,發起中道空性菩提心,便能了知如來藏此「菩薩心」不入六塵無見聞覺知,本來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若人禪悟見性後,發起實相無相菩提心,就能如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所說:「菩薩始發廣大心,即能遍往十方剎。一切法門無不入,一切國土悉能往,一切智境咸通達,一切功德皆成就。」此為眼見佛性者在自佛世界內所證的般若波羅蜜如幻法,屬於妙有境界。又如華嚴經十迴向品所言:「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相。」這就是真空妙有不二的見性境界。依禪悟見性者所見,自佛世界內的慧眼不入六塵無見聞覺知,自佛世界內幻人作幻事,末後句的空平等地,這些都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的境界。
第二,金剛六觀。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絕大多數人認為,此偈是說一切有為法都是虛幻不實,無常生滅,終歸空寂。這樣說,雖然不無一定道理,但不是如來真實究竟義。因為小乘人都明白緣起性空等道理,而本段中特彆強調「發菩薩心者」,顯然是說大乘究竟法門。世尊在大涅槃經中說,以前無常、苦、無我、不凈、空,是佛對治外道邪見對聲聞人所說的方便法,屬半字說權宜說;如今常、樂、我、凈、不空則是如來果地的圓滿究竟境界,屬滿字說真實說。世尊又說:「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可見,第一義空是超越空和不空的不二中道空性。
其實,上述四句偈是引導見性開悟的入門著眼處,其中至少包含六重公案:若人會得雪峰祖的「莫寐語」,或會得南泉祖師的「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或會得無門慧開禪師的「如啞子得夢」,就明白見性開悟的「夢」門。愣嚴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臨濟祖說:「漚和爭負截流機」。「漚」指水的氣泡,本句文字表意是,水泡怎麼具有荷負截斷眾流的能力呢?若人會得此漚和水泡,就打開頂門正眼,契入見性開悟的「泡」門;若人識得「截流機」,就入得本偈中的「影」門,於是就找到正法眼藏的大門了。長沙招賢祖師有「也勝秋露滴芙蕖」句,其表面意思是,也勝過秋天的露水滴落在荷花上。若人識得此「露水」,就點開見性金剛眼,入了見性開悟的「露」門;若人識得此荷花,就明白正法眼藏的契入處了。若人會得雲門祖的「如擊石火,似閃電光」,或會得大涅槃經中「電明暫發因見牛聚」,就明白十住菩薩「於己身見如來性」的境界相,由此就契入見性開悟的「電」門了。以上的夢、泡、影、露和電,都囊括在大寶積經所說的自佛世界般若波羅蜜如幻法內。
禪門法眼宗三祖、凈土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有一首非常高妙的禪偈:「修習空花萬行,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里魔軍,大作夢中佛事。」金剛經偈中的夢幻泡影露電觀,大體都含攝在永明祖此禪偈內。大家需知道,禪門見性開悟之事,從觀空入手著眼,萬中難得一人成就,是故佛門常言:寧執有如須彌山,勿執空如芥子許。禪門公案語錄大都是說森羅萬象的妙有機鋒,禪師由妙有見性開悟後,照見自佛世界的般若波羅蜜如幻法,再由有萬象地入空平等地,並不是很難的事情。正因為如此,世尊在本經的開頭,先以托缽化緣示現祖師禪的妙有機鋒,在本經最後,更說出夢幻泡影露電的妙有觀。
需要說明的是,俗有和妙有的區別和聯繫。俗有或假有者,就是我們世俗不凈六根六識見到的三界內的六塵境界,這些客塵會引起我們的分別執著妄想,從而墮落無明生死煩惱中不能自拔。妙有者,就是我們見性開悟後,在自佛世界或正法眼藏內,見到的有情無情同圓種智的森羅萬象境界,它們是十方三世佛土的全息濃縮投影,諸佛密藏和成佛之道都在裡面,能令我們生起無師智和自然智的妙觀察智和平等性智。俗有和妙有,統稱為幻有,這就是世尊在本經中反反覆復說的公式:說-非-名的真正含義。下面再舉出祖師禪公案一則,進一步體會本經的夢幻泡影露電觀。
「南泉夢花」公案。南泉普願祖師。「陸大夫向師道:「肇法師也甚奇怪,解道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師指庭前牡丹花曰:「大夫!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陸罔測。」(《五燈會元》卷3)
石頭希遷祖師讀到僧肇法師的「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拍案叫絕大徹大悟;陸亘閱到僧肇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一語,非常驚訝教下法師怎麼能道出如此高超玄妙的禪語呢?於是南泉祖師用手指著庭院前的牡丹花說:「大夫!現時之人見此一株花如同夢中所見那樣。」有的唯識大德認為,南泉祖師此作略此眼,顯示了世界身心如幻觀的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境界,在我國古代禪師中見性開悟者不足一打。末學則認為,古代真悟的禪師都是眼見佛性者,因為禪宗祖師勘驗弟子是否證悟的標準就是正法眼藏的見性境界。
若人真見南泉祖所指的那「花」,便會見到此牡丹花與靈山付法會上梵王所奉之「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華」一樣,都具「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都與「天地同根」,也明白世尊拈花公案是怎麼回事了。若人逆著南泉的手看到觀夢華之眼,就見到本經的夢幻泡影露電了。若順著南泉祖的手指的方向,便能看到「靈山付法一會儼然未散」的壯觀場景了。如是這般,本段偈的禪機密意就全部明白了,本經的玄機妙義也不難懂得了。
41、信受奉行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本段是本經狹義的流通分,廣義的流通分包括前文反覆說的受持乃至演說此經的福德或功德。一般人讀到佛經的流通分時,心裡的第一感覺是:這部經總算拜讀完畢,有鬆了一口氣的覺受。殊不知,佛經的證信發起序猶如大學的入學考試,佛經的信受流通分猶如大學的畢業考試或論文答辯。
在本經中,對於參禪者而言,最容易開悟的地方有三處:第一是世尊托缽化緣,第二是須菩提請法,第三是本段流通分,其易難程度也是如此排列的,舍此三段想見性破初參大難大難,因為其他經文都是開悟破初參後增益差別智的境地。下面分別解說流通分:
第一,「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開頭證信序只提到佛「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為何結尾流通分中卻出現佛門四眾等呢?解釋有三:其一、序分中僅是簡略提到與會眾,流通分中具足說出。其二、說明本經的對機者不僅是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而且是佛門四眾等。其三、佛門四眾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也是禪機密語。若人會得前面拈提的浮山街頭公案:「你一似個三家村裡賣柴漢子,把個匾擔向十字街頭,立地問人,中書堂今日商量甚麼事」,就完全明白本流通分的禪機密意了。但是浮山街頭公案是祖師禪破牢關句的境界,不是未破初參者的入手處,因此我們下面再舉出一些較為容易的公案。
第二「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許多佛經的流通分中,還有「作禮而去」一句。也許因為本經僅是大般若經中一部分,故沒有作禮而去,但按情理來說,應該有此酬謝法乳之恩的表示。在發起序中,「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在流通分中也應如是,如此方首尾呼應,圓滿一會。正像善財童子向善知識參學,起初見面和最後告辭,都要頂禮和繞圈一樣。那麼這些作略又有何禪機密意呢?請見下列祖師禪公案。
「首山頭尾」公案。首山懷志禪師,僧問:「從上諸聖有何言句?」師曰:「如是我聞。」曰:「不會。」師曰:「信受奉行。」(《五燈會元》卷11)
首山懷志禪師,是臨濟宗首山省念祖師的法嗣。學僧問:從上諸聖有何言句?這是問開示佛之知見的從上佛祖西來意。懷志禪師答:如是我聞。就是佛經的起首語,若人透得過此句,如來禪和祖師禪都有個契入處了。那僧透不過,倒也是個老實頭,直接說自己不能契會禪師的此機鋒。末學代那僧下個轉語:「不會最親切」,接著如趙州祖所說「問事即得,禮拜了退」,珍重告辭,更有何事。維摩經云:「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從唯識明心的見處看,如來藏不入六識不會六塵,若人觸證此如來藏的本來清凈涅槃的自性,於空性般若就得個入處了。懷志禪師聞學僧如此說,就代其答覆道:信受奉行。因為那僧剛才出言吐氣道出「不會」時,信受奉行的文采已彰,只不過那僧「如蟲御木,偶爾成文」,百姓日用而不知罷了!玄沙祖師因參次聞燕子聲,乃曰:「深談實相,善說法要」。為何那僧說不會時就不是深談實相呢?參!
下面我們再舉出一則祖師禪公案,以此作為一份考卷,也作為金剛禪解說圓滿的最後一招。
「達摩考試」公案。初祖菩提達磨大師者。欲返天竺,命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時有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後慧可禮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乃顧慧可而告之曰:「昔如來以正法眼付迦葉大士,展轉囑累,而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並授汝袈裟,以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五燈會元》卷1)
達摩大師欲回印度前,對其弟子們說:我將走人了,你們各自說說參禪的心得。其隱含的意思是,我可要傳佛心印,授予正法眼藏的衣缽了。
道副先說:依我的見解,不執著文字,又不離開文字,這就是道之用。初祖打分為:你只得我法之皮毛。道副此說,不執文字為非有,不離文字為非無,而為道用即中道。這只是口頭般若的境界。世尊說四依原則: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大涅槃經云:「法者即是法性,義者即是如來常住不變,智者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了義者了達一切大乘經典」。佛門有言:依文解義,三世佛怨;離經一字,如同魔說。在未明心見性之前,雖主觀上想依循四依法,但難免會依人依語依識依不了義。是故弘忍五祖直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未明心見性之前,受持演說大乘佛法,雖能獲得有漏的福德,但得不到真實的功德,所以五祖如此說。達摩祖此「汝得吾皮」,不僅是評分語,也是機鋒語。克勤祖說:「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若人具有撕破「娘生鐵麵皮」,具備葯山祖的「牛皮也須穿」的眼力,才能明白達摩祖「汝得吾皮」的破初參的機鋒,然後增益差別智數年後,方能到達葯山祖「皮膚脫落盡,唯有一真實」的境地。
尼總持次說:我今所得之見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達摩祖打分為:你得我法之肉。在阿閦佛國經中,「承佛所致,賢者舍利弗於其座中,見阿閦佛剎及弟子等。」慶喜即阿難,彼經中並未明確說阿難尊者睹見阿閦佛國之事。尼總持想表達的意思也許是,她在禪定境界中,曾經有幸見到凈土或者諸佛法會的勝境,但只是偶爾一次有此奇遇。我們念佛人朝思暮想夢寐以求見到阿彌陀佛,若在念佛定中有幸見到佛,一定會欣喜若狂。這雖是好消息善境界,若由此以為自己證果開悟成聖,那就要小心走火入魔了。愣嚴經中,世尊說五十陰魔時,提到色陰區宇的第四和第八兩種境界,在此僅錄出其中的一段:「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遍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然見毘盧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若行者由此境界自以為證果成聖,就墮入色魔網羅中;若行者不往證果成聖上理會,則是禪定功夫得力的善境界。
需要說明一件事,見性開悟的祖師說他們能見到諸佛凈土,這與五十陰魔的境界有何區別呢?若在禪定中偶爾或有時見到諸佛法會或凈土的勝境,佛說「暫得如是非為聖證」。開悟祖師則是開眼閉眼想見就能隨時在自佛世界內見到自性凈土,絕對不會走火入魔,這是兩者的主要區別所在。由於尼總持偶爾見到禪定善境界,只是觀行般若的覺受,並非見性開悟的般若波羅蜜如幻法的境界,是故達摩祖說:汝得吾肉。若人會得臨濟祖的「赤肉團上的無位真人」,就明白達摩大師「汝得我肉」句中的玄機密意了。若尼總持將禪定理解成禪悟,也是不奇怪的現象。我國禪宗興起之前,佛門中人大多都認為禪定就是禪,況且達摩大師在見到慧可之前,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之久,世人謂之「壁觀婆羅門」。但是如今我們還這樣理解祖師禪,誤將禪定波羅蜜當作般若波羅蜜,那在參禪知見上的偏差實在是太大了。
道育然後說:「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初祖打分為:你在我法中得到骨頭。道育一空到底,無法可得,乍看同本經中「無有少法可得」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等句所契合,實際上道育只是達到相似般若的境界罷了。世尊在金剛經中說的都是明心見性開悟者的現量境界,即是如來藏的真如自性或自佛世界般若波羅蜜如幻法的境界。然而道育說的是其意識推度真如佛性的知解,而非祖師所說的本心自性的證量,二者似則似,是則不是。對於道育而言,當務之急不是鑽進萬法皆空、無法可得的無事甲中,而是應該明白如來藏非五蘊四大、非離五蘊四大,正如愣嚴經所說蘊處界大本歸如來藏妙真如性,就在自己的五蘊四大中尋覓真如佛性。其入手著眼處,正是初祖所說的「汝得吾骨」機鋒句。僧問:「如何是吹毛劍?」雲門祖云:「骼」。達摩的「汝得吾骨」比起雲門一字禪「骼」,實在是老婆得太多了。與道育同樣見解者,應當如無門慧開禪師所說:「莫有要透關底麽,將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毫竅,通身起箇疑團。參箇無字(或骨字或骼字——末學加),晝夜提撕。莫作虛無會,莫作有無會,如吞了箇熱鐵丸相似,吐又吐不出。盪盡從前惡知惡覺,久久純熟,自然內外打成一片,如啞子得夢,只許自知。」無門禪師此段話,不僅是警策我們勇勐精進老實參禪的話語,而且也是祖師禪最初句和牢關句打成一片的禪機密語,請讀者明鑒!
慧可祖最後應考,從大眾中走上前去,五體投地禮拜達摩大師,然後走回原位。若達摩大師與慧可祖初次見面,慧可呈此機鋒作略,達摩也許還會進一步勘驗,因為達摩此前已經明了慧可的見地,所以當下就能印證慧可了。至於禮拜所表達的禪機,在須菩提請法的發起序中,我們已經詳細解說過。在此只需說明,慧可祖這個禪機作略,真正相應於靈山會上世尊拈花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宗門意旨。因為在大乘經中,世尊已經反覆無量次地開示了教內真傳的大事因緣,即以表意的口頭語言方式為主,運用譬喻因緣言辭,來開示自佛世界內見性開悟的如幻境界。所以在靈山會上,應大梵天王之請,世尊獨闢蹊徑用表形的肢體語言,以無言拈花的方式,來開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眼見佛性大涅槃義。前面說到,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在龍樹大士遣侍者送來的滿缽水投入一針,這也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宗門作略,慧可祖的禮拜了退之禪機亦復如是。達摩大師為此判了最高分「汝得吾髓」。有人問:「如何是學人自己?」石霜楚圓祖師曰:「打骨出髓」。若人會得此句,就明白達摩大師的話中有話了。接著達摩大師就向慧可祖付囑正法眼藏的衣缽了,這是禪宗傳承從西天到東土的重大轉折,以後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歷經千餘年的禪門傳燈,如今宗門大法猶如風中殘燈,但願大家真參實修,明心見性開悟,重振宗風,令正法眼藏再放光芒!
(全書圓滿)
推薦閱讀:
※金剛三昧(凈挺《閱經十二種》)
※羊城東甫居士潘永耀的小楷冊頁《金剛經》(歡迎轉載,功德無量) [圖片]
※金剛經的邏輯
※南懷瑾老師講「善護念」:《金剛經》的要點所在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達理)
TAG: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