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豬各階段的營養需要

一、豬的營養需要

豬的營養需要是指保證豬體健康和充分發揮其生產性能所需要的飼料營養物質數量,可分為維持需要和生產需要

(一)維持需要

豬仔處於不進行生產,健康狀況正常,體重、體質不變時的休閑狀況下,用於維持體溫,支持狀態,維持呼吸、循環與酶系統的正常活動的營養需要,稱為維持需要或維持營養需要。

(二)生產需要

豬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除去用於維持需要,其餘部分則用於生產需要。豬的生產需要分為妊娠、泌乳、生長需要幾種。

1.妊娠需要

妊娠母豬的營養需要,系根據母豬妊娠期間的生理變化特點,即妊娠母豬子宮及其內容物增長、胎兒的生長發育和母豬本身營養物質能量的沉積等來確定。其所需要營養物質除維持本身需要外,還要滿足胚胎生長發育和子宮、乳腺增長的需要。母豬在妊娠期對飼料營養物質的利用率明顯高於空懷期,在低營養水平下尤為顯著。據實驗:妊娠母豬對能量和蛋白質的利用率,在高營養水平下,比空懷母豬分別提高9.2%和6.4%,而在低營養水平下則分別提高18.1%和12.9%。但是懷孕期間的營養水平過高或過低,都對母豬繁殖性能有影響,特別是過高的能量水平,對繁殖有害無益。

2.泌乳需要

泌乳是所有哺乳動物特有的機能、共同的生物學特性。母豬在泌乳期間需要把很大一部分營養物質用於乳汁的合成,確定這部分營養物質需要量的基本依據是泌乳量和乳的營養成分。母豬的泌乳量在整個泌乳周期不是恆定不變的,而是明顯地呈拋物線狀變化的。即分娩後泌乳量逐漸升高,泌乳的第18-25天位泌乳高峰期,到28天以後泌乳量逐漸下降。即使此時共給高營養水平飼料,泌乳量仍急劇下降。豬乳汁營養成分也隨著泌乳階段而變化,初乳各種營養成分顯著高於常乳。常乳中脂肪、蛋白質和水分含量雖泌乳階段呈增高趨勢,但乳糖則呈下降趨勢。

另外,母豬泌乳期間,起泌乳量和乳汁營養成分的變化與仔豬生長發育規律也是相一致的。例如,在3周齡前,仔豬完全以母乳為生,母豬泌乳量隨仔豬增大、吃奶量增加而增加;4周齡開始,仔豬已從消化乳汁過渡到消化飼料,可從飼料中獲取部分營養來源,於是母豬產乳量亦開始下降。母豬泌乳變化和仔豬生長發育規律是合理提供泌乳母豬營養的依據。

3.種公豬營養需要

飼養種公豬的基本要求是呀保證種公豬有健康的體格、旺盛的性慾和良好的配種能力,精液的品質好,精子密度大、活力強、能保證母豬受孕。確定種公豬的營養需要的依據,主要是鍾公豬的體況、配種任務和精液的數量與質量。能量不能過高或過低,以保持公豬有不過肥或過瘦的種用體況為宜。營養水平過高,會使公豬肥胖,引起性慾減退和配種效果差的後果;營養水平過低,特別是長期缺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會使公豬變瘦,每千克飼料的消化能不得低於12.5-13.5兆焦,蛋白質應占日糧的18%以上,並且注意適當地補充生物性蛋白質,如魚粉、蠶蛹、肉骨粉或雞蛋等。非配種季節,飼糧種蛋白質水平不能低於13%,每千克飼糧的消化維持在13兆焦左右。

4.生長需要

生長豬是指斷奶到體成熟階段的豬。從豬生產和經濟角度來看,生長豬的營養供給在於充分發揮其生長優勢,為產肉及以後的繁殖奠定基礎。因此,要根據生長豬生長、肥育的一把規律,充分利用生長豬早期增重快的特點,供給營養價值完善的日糧。

二、豬對營養物質的具體需要

豬在不同的生理狀況下,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及能量的數量不同。營養過多不僅浪費飼料,還會給豬身體帶來不良影響;過少會影響豬生產性能的發揮,還會影響其健康。

1.能量需要

豬體內各種生理活動都需要能量,如果缺乏能量,將使豬生長緩慢,體組織受損,生產性能降低。豬所需能量來自飼料中的三種有機物質,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其中,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來源,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飼料如玉米、大麥、高粱等,都含有較高的能量。一般情況下,豬能自動調節採食量以滿足其對能量的需要。但是,豬的這種自動調節能力也是有限度的,當日糧能量水平過低時,雖然它能增加採食量,但因消化道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而不能滿足其對能量的需要;若日糧能量過高,穀物飼料比例過高,則會出現大量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引起消化紊亂,甚至發生消化道疾病。同時,日糧中能量水平偏高,豬會因脂肪沉積過多而造成肥胖,降低瘦肉率,影響公、母豬的繁殖機能。

2.蛋白質需要

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豬的一切組織器官如肌肉、神經、血液、被毛甚至骨骼,都以蛋白質為主要組成成分,蛋白質還是某些激素和全部酶的主要組成成分,蛋白質還是某些激素和全部酶的主要成分。豬生產過程中和體組織修補與更新需要的蛋白質全部來自飼料。蛋白質缺乏時,豬體重下降,生長受阻,母豬發情異常,不易受胎,胎兒發育不良,還會是、產生弱胎、死胎,公豬精液品質下降等現象;但蛋白質過量,不僅浪費飼料,還會引起豬消化機能紊亂,甚至中毒。

在豬飼料蛋白質供給上應注意必需氨基酸和蛋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的供給量。飼糧中必需氨基酸不足時,可通過添加人工合成的氨基酸,使氨基酸平衡,提高日糧的營養價值。

3.脂肪需要

脂肪是豬能量的重要來源。尤其是脂肪酸中的十八碳二烯酸(亞麻油酸)、十八碳三烯酸(次亞麻油酸)和二十碳四烯酸(花生油酸)對豬(特別是幼豬)具有重要的作用。因其不能在豬體內合成,必須由飼料脂肪供給,故又稱之為必須脂肪酸。缺乏時會發生生長發育不良現象。此外,飼料中的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必須溶於脂肪中,才能被豬體吸收和利用。一般認為,豬日糧中應含有2%-5%的脂肪,這不僅有利於提高適口性,利用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還有助於增加皮毛的光澤。

4.碳水化合物需要

豬飼料中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是無氮浸出物和粗纖維。無氮浸出物主要主要由澱粉構成。

(1)澱粉需要澱粉主要存在於穀物籽實和根、塊莖如馬鈴薯等中,很容易被消化。澱粉被食入後,在各種酶的作用下,最後轉化成葡萄糖而被機體吸收利用。

(2)粗纖維需要豬對粗纖維的消化能力比其他草食家畜要低些,但粗纖維對豬消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粗纖維在保持消化為的稠度、形成硬糞以及在消化運轉過程中,起著一種物理作用。同時粗纖維也是能量的部分來源。粗纖維供給量過少,可使腸蠕動減緩,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時間延長,低纖維日糧可引起消化紊亂、採食量下降,產生消化道疾病,死亡率升高;日糧中粗纖維含量過高,使腸蠕動過速,營養濃度下降,則僅能維持豬較低的生產性能。研究結果表明,仔豬和生長育肥豬日糧中粗纖維含量不宜超過4%,母豬可適當增加,但也不要超過7%。

5. 無機鹽需要

無機鹽是豬體組織的主要成分之一,約佔成年體重的5.6%。無機鹽的主要功能是形成體組織和細胞,特別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調節血液和淋巴液滲透壓,保證細胞營養;維持血液酸鹼平衡,活化酶和激素等,是保證幼豬生長、維持成年豬健康和提高生產性能所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豬所需要的無機鹽,按其含量可分為常量元素(占體重0.01%以上)和微量元素(占體重0.01%以下)兩種。豬需要的常量元素主要由鈣、磷、鈉、氯、鉀、鎂、硫等;微量元素主要有鐵、銅、鋅、鈷、錳、碘、硒等。

豬體內無機鹽的主要來源是飼料。據測定,豆科牧草中含有豐富的鈣,穀物籽實中含有足量的磷。所以,在正常飼養條件下,均可滿足鈣、磷的需要量。由於植物性飼料中的鈉、氯含量很低。因此必須補充食鹽。據測定,豬的常用飼料中富含鉀、鎂、硫、鐵、銅、鋅、鈷等元素,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缺乏症。

6.維生素需要

維生素是一類低分子有機化合物,它既不能提供能量,也不是動物體的構成原料。飼料中含量甚微,動物需要量極少,但生理功能卻很大。維生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動物體內各種生理機能的正常進行,參與體內各種物質的代謝。維生素缺乏時,會導致新陳代謝紊亂,生長發育受阻,生產性能下降,甚至發病死亡。豬所需要的維生素,根據其溶解性質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溶於脂肪才能被機體吸收的稱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在豬日糧中均需從飼料中獲得;另一類是溶於水中才能被機體吸收的稱水溶性維生素,即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常用的又10種,它包括:維生素b,(硫胺素)、維生素82(核黃素)、泛酸(維生素b)、維生素84(膽鹼)、維生素85(煙酸)、維生素86、葉酸(維生素b11)、維生素812、生物素(維生素h)和維生素c(抗壞血酸)。

7.水需要

水是豬體內各器官、組織和產品的重要組成成分、豬體的3/4是水,初生仔豬的機體水含量最高,可達90%,體內營養物質的輸送、消化、吸收、轉化、合成及糞便的拍出,都需要水分;水還有調節體溫的作用,也是治療疾病與發揮藥效的調節劑。實驗證明,缺水將會導致消化紊亂,食慾減退,被毛枯燥,公豬性慾減退,精液品質下降,嚴重時可造成死亡。長期飢餓的豬,若體重損失40%,仍能生存;但若失水10%,則代謝過程即遭破壞;失水20%,即可引起死亡。

正常情況下,哺乳仔豬每千克體重每天需水量為:第一周200g,第二周150g,第三周120g,第四周110g,第五到八周100g。生長育肥豬在用自動飼槽不限量採食、自動飲水器自由飲水條件下,10-22周齡期間,水料比平均為2.56:1.非妊娠青年母豬每天飲水約11.5kg,妊娠母豬增加到20千克,哺乳母豬多於20kg。

許多因素影響豬對水的需要量。如氣溫、飼糧類型、飼養水平、水的質量、豬的大小等都是影響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所以,養豬必須保證豬只有優質和充足飲水。

正確的供水方法:料水分開,餵食乾料,若用自拌料餵豬,可採用濕拌料(料水比為1:(1-1.5)),喂後供給足夠的飲水。

文章來源:互聯網


推薦閱讀:

醫生講糖 | 簡說營養
每日三餐營養食譜 3-17,周六
我們可以從食物中獲得全部營養嗎?
警惕藥物帶走營養
【全民營養周】每天吃2~3種穀物更營養

TAG: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