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血證中醫臨床辯證最佳特效方

血證中醫臨床辯證最佳特效方

婦科血證屬常見、多發病證。婦科疾病中,「血證」常見於月經病、妊娠、產後等過程中。本篇所討論「血證」,是指與血有關的寒、熱、虛、實因素而產生的病證,並不單純指出血性疾病。

1 婦科血證主要的臨床證型

1.1 血瘀  血瘀指血行緩慢或凝滯不通。血瘀的原因很多,氣滯是主要原因,血瘀的程度取決於氣滯的程度。血虛也可引起血瘀,因血虛不能營養臟腑及四肢百骸,同樣也不能充盈和營養脈道,血虛則血中之氣也衰少,因而脈澀血行緩慢,瘀阻脈道而致血瘀。血寒引起血瘀則更為常見,血遇寒則凝滯不暢,而致血瘀。  血瘀引起的臨床病證較多。在婦科,血瘀胞宮或沖任二脈,則見月經過多,色紫有塊,或見崩漏、閉經、經間期出血、經期延長、月經過少,也可見於產後惡露不盡,產後腹痛、發熱,還可引起不孕。1.2 血虛  血虛一般指血少,由於生血不足或者失血引起,但血的功能不足也可表現為血虛,雖然血本身並不少,但可表現為血虛的證候。  血虛有較明顯的全身表現,如面色少華、形寒肢冷、心悸脈虛細等。在婦科,有月經後期、月經過少、閉經、經行頭痛、身痛,以及產後腹痛、發熱、身痛等。1.3 血熱  血熱指熱入血分而引起的各種病證。臨床上常見因氣鬱化火、瘀血蘊結、陰虛火動等引起。在婦科,主要見於月經過多,經行先期、崩漏、產後惡露不盡等。1.4 血寒  血寒在婦科相對較少,一般因感受寒邪,或過食生冷,或本身陽氣虛弱而致。血遇寒則凝,流行不暢,因而血寒往往和血瘀同時並存。在婦科,則產生月經過少、後期、痛經,寒凝胞宮則引起不孕。

2 婦科血證治療法則和驗案舉例

2.1 活血化瘀  主要用於氣滯血瘀之證,活血行氣之葯一般同時使用,氣行則血行。同時要注意對其兼證的治療,如兼血虛、血熱等,在治療時,增加補血或涼血之品。如果血瘀日久,或血瘀成塊,或阻塞脈道,則配以破血散結藥物,使瘀祛新生。  病例:鄧某,女,29歲,農民,1998-11-20就診。患者經行前乳房脹,內起小核,有壓痛,少腹脹痛,經行中期則較劇烈,有時需服止痛藥。月經量中等,紫黑色,有血塊,結婚4 a未有生育。刻診舌邊略呈暗紅,苔白,脈細澀。辨為氣滯血瘀之證,以行氣活血化瘀法治療。處方:全當歸10 g,元胡索10 g,桃仁10 g,紅花10 g,五靈脂12 g,白芍10 g,制香附10 g,川芎6 g,炒枳殼6 g,烏葯6 g。於每次經行前1周左右開始服用,1劑/d,經行時停服,連服3個周期後月經轉為暗紅,有少量小血塊,腹痛較輕。於第4周期去紅花、元胡索再調理2個周期,諸證基本消失。2.2 氣血雙補  血虛的治療,以氣血雙補為主,氣充足則能促進生血功能。常用方劑有參芪四物湯、十全大補湯等。如病人陰血雙虛,多使用血肉有情之品。  病例:林某,女,26歲,農民,1998-03-17就診。患者產時出血約600 ml,未輸血。產後面色蒼白,精神萎靡,惡露量少,淋漓不清,色較淡,少腹部有空墜感,頭暈,惡寒,納較差,舌淡苔白,脈細弱,為氣血不足之證,以氣血雙補之法治療。處方:當歸15 g,熟地12 g,阿膠(另沖服)12 g,懷山藥15 g,炒白朮10 g,太子參10 g,黃芪12 g,肉桂5 g,枸杞子10 g,炙甘草6 g,1劑/d,連服10 d,同時服鐵劑。於服藥後第5 d食慾稍有增強,病情逐漸好轉。服10劑後原方去阿膠、肉桂,繼服5劑調養。2.3 清熱涼血  血熱證,使用涼血藥物為主,配合清熱之劑,涼血和營,調理沖任。如血熱日久,灼傷陰液,需要增液養血化燥。清熱涼血宜清經湯之類,增液宜用增液湯。  病例:李某,女,29歲,農民,1998-12-28就診。患者每次經行超前3~5 d,且經期延長已有6個月,經量較多,色紅無塊,腹部稍有脹痛,心煩胸悶,口乾不欲飲,小便黃,大便正常,舌尖紅,脈細微數,證由邪熱伏於沖任,以清熱涼血之法治之。處方:當歸10 g,丹皮12 g,黃芩10 g,黃柏6 g,細生地12 g,赤芍10 g,梔子12 g,陳皮6 g,枳殼6 g,生甘草6 g。經前10 d開始服用,1劑/d,經行期停服,連服兩個周期,諸證有所減輕,第3周期再服1周,諸證基本消失。2.4 溫經散寒  血寒用溫經散寒法治療,主要對內寒或外寒引入血分,或寒邪凝澀經脈之證進行治療,常用方劑如溫經湯之類。因虛能生寒,寒久必虛,對此可配合溫補氣血的藥物治療。  病例:張某,女,45歲,工人,1998-10-21就診。患者素體虛弱,動則易汗出,惡寒肢冷,面色無華,月經周期正常,但每次經期經常超過1周左右,甚至更長,經行量少色淡,語言低微,納較差,苔白脈細,由氣血虛弱,寒自內生而致,以溫經湯增減溫補氣血。處方:當歸12 g,熟地15 g,吳茱萸10 g,白芍10 g,阿膠(另沖服)10 g,太子參10 g,桂枝6 g,炮姜6 g,黃芪12 g,炙甘草6 g,艾葉6 g。1劑/d,連服10劑後諸證有所減輕,納谷增加,下周期再服10劑,病情大為好轉,囑以食療加以鞏固。

推薦閱讀:

命理辯證法
老學的「三連式」辯證思維 文書文秘網_免費的文秘網
為什麼中國人要有政治自信?
石疽辯證施治
念咒語的辯證(學院群里分享學習《開示集》)

TAG:中醫 | 辯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