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法抵擋的甜蜜誘惑 南京廖華

無法抵擋的「甜蜜」誘惑

--------淺談糖與人體健康

趙宇星 潘 慧 北京協和醫院

人們總是無法抵擋甜蜜的誘惑,清晨咖啡中的一勺糖,午間的一塊巧克力,晚餐後的甜點……這些有意無意間的甜意總能給人一種愜意,擁甜蜜的滿足感來擺脫工作上的忙碌和壓力。甜是母乳之味---人類學家悉尼-明茨這樣解釋人類對於糖執著的喜愛。它的味道非常像我們出生後吃到的第一種食物——母親的乳汁,所以我們認定甜是安全而幸福的味道。我們的祖先自然傾向品嘗甜的東西,當他們在樹上出沒時,能夠識別出什麼時候東西變甜了,就表明其具有了可食性。 「糖」的往事

根據人們廣為流傳的說法,糖的加工製作起源於印度。這在季羨林老先生的著作《糖史》中也有所證明:糖在英文中為sugar,法文sucre,德文 zucker, 俄文caxap,雖是不同的語言,但發音都很相似,因為其都源自梵文sarkara,就是砂糖的意思。公元前510年,波斯皇帝大流士侵略印度時發現了「蘆葦產蜂蜜卻沒有蜜蜂」的秘密,而把甘蔗稱為「味道甜美的蘆葦」。這個秘密的發現為波斯帶來了巨大的財富。直到公元後642年,阿拉伯人侵略波斯發現了蔗糖的製作方法,才把它帶到了北非和西班牙。西歐人發現糖則是在公元後11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時,返家的十字軍興奮的談論這種「新的香料」以及其美妙的味道。於是在接下來幾個世紀,西歐與東方開始了源源不斷的糖進出口貿易。但糖的價格貴的咋舌,是只有貴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而在中國,糖的加工製造興起於唐朝。唐太宗派大臣前往印度和巴比倫學習製糖技術,隨後改良提高了技術,到了明末,中國人發明了「黃泥水淋法」,用這種方法制出來的糖,顏色接近純白,是當時世界上品質最好的糖。這樣,白糖重又輸入印度。因此印度印地語中稱白糖為cīnī(意思為「中國的」)。

由於甘蔗的生長需要熱帶環境,直到殖民地的興起以及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歐洲強國才開始在殖民地發展大規模的甘蔗種植園和糖工業。在近代社會中,糖的生產已經與一個民族的生產發展力緊密聯繫起來。英國人在17世紀就已意識到,一旦某個國家奪得蔗糖生產的主動權,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對航運、財政收入,進而是整體國力的影響。正因此,西歐列強打擊他國的蔗糖生產,控制自己殖民地的製糖工業,並禁止使用他國船隻來運輸這些商品,這些重商主義措施無異於一場經濟戰爭。李春輝在《拉丁美洲史稿》中說:「蔗糖在18世紀經濟中所佔據的地位,就如鋼鐵在19世紀,石油在20世紀所佔據的地位一樣。」正是由於殖民地貿易的興起,蔗糖的廣泛種植,糖果製造商在這個時候開始試驗各種糖果的配方,大規模地生產,從而使糖果進入平常百姓家。 五花八門的糖

糖既是營養劑,又是調味品,頗受人們喜歡。糖的種類很多,不同的糖它們的營養價值和調味效果也不盡相同。人類食物中的糖類主要有:植物澱粉、動物糖原、纖維素、麥芽糖、蔗

糖、乳糖和葡萄糖等。此外還有一類糖,它們雖然也有甜味,但並不能產熱,這便是糖的代用品——甜味劑,如傳統的糖精及近年出現的甜菊糖、木糖醇等。

葡萄糖,是糖在人體內存在的基本形式,它分解後產生的能量是人每天維持生命活動、運動所必需的。如果我們沒有按時吃飯就會覺得飢餓,這是因為血中的葡萄糖濃度過低,刺激大腦的攝食中樞,產生飢餓的感覺。葡萄糖也是蔗糖、麥芽糖、澱粉、糖原等糖類基本構成單位。人們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如澱粉及蔗糖等都要轉化為葡萄糖而被人體吸收,通過血液運送到全身各處產生能量發揮其生理作用。

果糖是常見糖類中最甜的糖。它以多糖的形式存在於某些植物組織中,如蜂蜜、菊芋、菊苣等。果糖不易被口腔中的細菌發酵分解,故食用果糖不容易患齲齒病,果糖還對組織細胞有較高營養價值,被預測為21世紀全球代替蔗糖、葡萄糖的新型功能性糖。

乳糖是哺乳動物乳汁中的雙糖,由葡萄糖與半乳糖縮合而成。味稍甜,用於製造嬰兒食品、糖果、人造奶油等。

蔗糖即食糖,為葡萄糖與果糖縮合而成的雙糖,廣泛存在於植物界,甘蔗和甜菜中含量特別豐富。我們常吃的紅糖、白糖、冰糖等都是蔗糖的不同製品。其中紅糖是粗提取的蔗糖,除含蔗糖外,還含有少量的鐵、鈣、胡蘿蔔素等物質,營養價值較高。 甜蜜蜜也是健康「殺手」

糖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無疑是不可替代的。它為機體的生命活動、生長發育提供必需的能量,參與機體的代謝活動和物質的合成。

此外,吃甜食還能讓大腦產生欣快感,緩解壓力。美國MSNBC網站撰文指出,人們在高壓狀態下,最愛吃的食物前三甲分別為甜品、奶油類食品和鹹味小吃。但是當越來越多的人面臨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困擾,越來越多的人抱怨對甜食上癮時,我們還可以毫無顧忌的享受糖帶來的快樂嗎?

2008年路透社報道了普林斯頓大學的Bart Hoebel做的一項研究表明:大量服用糖水後,老鼠出現了行為變化和神經化學變化,與動物或人類吸毒後出現的變化類似。Hoebel告訴記者「這些動物出現了停葯反應,甚至長久出現副作用,很像上癮。」

科學研究表明,甜讓大腦興奮,產生愉快感。人吃甜食時,會激活大腦中的多巴胺神經元,刺激神經末梢,讓人感到興奮,進而使大腦對它產生渴望。這裡糖起的作用和吸毒是類似的。尤其女性,月經來潮前,大腦中能帶給人快樂的5羥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會下降。而糖能促進腦內這些快樂物質的合成,因此不少女性選擇吃甜食來緩解不良情緒。從而導致很多人嗜糖如命,長期大量的食入糖已經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

最近美、英、日等國的科學家檢測發現,各國人口死亡率竟與該國糖的消耗量成正比。世界衛生組織在調查23個國家人口的各種死因後指示,嗜糖比嗜煙更可怕。長期嗜食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壽命要比正常食糖者縮短20年左右。

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高糖飲食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增加,但諸多研究表明,高糖飲食可引起肥胖和血脂的異常,從而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西歐和美國等國的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肥胖病、糖尿病的發病率之所以高,與他們的高糖高脂飲食有關。

近些年,糖與癌症的關係引起了醫學界注意,日本的名和能治醫師在《怎樣防治癌症》一書中提出了糖與癌症的關係。他說:「癌細胞等腫瘤細胞的生活能源是什麼呢?它們不像一般正常細胞那樣依靠氧呼吸,而是主要依靠糖酵解作用為生。這些腫瘤細胞分解糖的能力非常強盛,約為血液的20倍。如果使血液流過腫瘤,約有57%的血糖被腫瘤消耗掉。由此可見癌細胞是多麼喜歡糖了。」此外,糖是一種酸性食物,如果大量食用,會使體內酸鹼平衡失調,呈現中性或弱酸性環境,這樣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削弱白細胞抗擊外界病毒進攻的能力,加之鈣量不足,均可成為致癌的誘發因素。

經常過多吃糖能使人發生營養不良和貧血。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飢餓時或飯前吃幾塊糖,飢餓感就會消失,對食物的慾望也就不那麼強烈了,飯菜吃得也就相應的少了。但糖只能提供能量,而我們身體所必須的礦物質、維生素、某些蛋白質等是需要從其他食物中攝取的。所以長期過多的吃糖,抑制食慾,會引起營養失調,天長日久,就會發生營養不良和貧血。

不要讓甜食成為孩子成長的負擔

你是否經常用糖果和巧克力作為孩子表現出色的獎勵?你的孩子是否每天用可樂、果汁代替白水解渴?你的孩子是否常在蛋糕店、糖果店前駐足不前,而你經不住孩子渴求的眼神,滿足他對甜食的慾望?要警惕了,你正在縱容不良的飲食習慣威脅孩子的健康。 一項調查表明美國居民的甜食攝入總量從1977年至1996年間增長了22%,而在我國有20.14%的學生每天要喝1杯或1杯以上含糖飲料。長期的高糖飲食讓孩子們逐漸跨入肥胖的行列。據調查顯示2003年底美國6~19歲學齡兒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 目前公認以體重指數(BMI)作為判斷肥胖的標準:BMI=體重(kg)/身高2(m2)。BMI≥25為超重,BMI≥30為肥胖。)檢出率,白人接近35%,黑人接近40%,拉丁裔(尤其女青少年)甚至接近45%。在我國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根據2002年中國營養健康調查,我國成人超重率為22.8%,肥胖率為7.1%,人數分別為2.0億和6000多萬。7~18歲的青少年肥胖率已經從1985年的<1%增長至女孩4%,男孩5%。

糖固然是孩子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能量來源。但長期大量的吃糖,尤其是讓孩子養成了無糖不歡,嗜糖如命的壞習慣,會嚴重威脅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讓我們了解一下長期吃糖對孩子的幾大危害。

①齲齒:口腔中殘留的糖容易被細菌分解發酵,產生酸性物質,侵蝕牙齒。由於兒童睡眠時間長、睡眠時口腔處於靜止狀態,唾液分泌減少,對牙齒的清潔作用弱,故利於細菌繁殖;而飯後漱口能及時去除牙面滯留的食物殘渣,稀釋口腔中糖及酸的濃度,減輕食物對牙齒的不良影響,從而降低齲病的發生率。

②維生素缺乏與甜食綜合症:葡萄糖在人體中的分解供能過程需要含有維生素B1的酶來催化。人體內是不能自身合成維生素B1的,全靠從食物中吸收。而大量攝入甜食,不僅消耗維生素B1,還同時影響食慾,造成維生素B1的食物供應不足,最終影響葡萄糖的分解供能,產生較多的中產物,如乳酸等,這類物質在腦組織中蓄積,就會影響大腦的活動,引起「甜食綜合症」。孩子會出現精神煩躁,精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愛哭鬧、好發脾氣等。

③營養不良:經常吃甜食會降低味覺的靈敏度,抑制胃酸的分泌,削弱腸胃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加上其引起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不足,使孩子易出現厭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進而發生營養不良。

④肥胖及相關代謝綜合症:近日北京市科委對本市7個區縣的兩萬名18歲以下兒童青少年進行調查得出每100個孩子中就有大約9個孩子患高血壓病,有10個孩子血脂異常。過度的高糖飲食,會使超負荷的糖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從而引起肥胖。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還會使孩子因外表而產生自卑、抑鬱等負面情緒,影響學習和人際交往。

⑤近視:2002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6.96%,中學生為53.43%,高中生為72.8%。如此高的近視發生率究竟是怎樣造成的?近視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包括遺傳因素、不注意用眼衛生、長時間眼疲勞等,但如果小兒食糖過多,同樣可誘發近視。近視的形成與人體內所含微量元素有關,如果過多地吃糖和高碳水化合物,體內微量元素鉻的含量減少,使眼內組織的彈性降低,眼軸容易變長。血糖的升高,會影響眼房水及晶體內的滲透壓改變,從而使眼房水滲入晶體內,導致晶狀體變形,眼屈光度增加,形成近視眼。

⑥甜食影響智商:德國法蘭克福的名醫雷爾特博士研究發現,兒童多食糖果和甜食,必然會降低食慾,一日三餐大受影響,結果減少了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吸取量。他說,在兒童時期,腦是身體發育最旺盛的部分。但如果缺少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就會使腦發育遲緩,智商不高。因此,家長不要一味地讓孩子吃糖果,以免影響腦部發育。

無論何種國籍和教育背景,兒童對甜食的喜好都超過成人。孩子為什麼喜歡吃糖?研究人員還沒能為其找到一個完美的解釋。有些人推測,孩子們因為所接觸食物種類少,所以會覺得甜食尤其好吃;還有科學家認為孩子們有吃甜食的內在「動力」:他們的身體能有效地把這些甜食轉化為成長所需的能量。無論如何從小口味習慣的培養對於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避免對甜食的依賴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對孩子健康糖飲食的幾點建議。

①孩子在哺乳期最好食用天然母乳。母乳餵養在孩子口味的培養方面,比其他的加工乳製品更有利。加工的乳製品都往往添加糖或香料等味覺調料,這會刺激孩子的味覺系統,使他們對口味濃重的食物更感興趣。孩子的味覺一旦發生改變,一般的食物,如口味比較清淡的食物就不再能滿足需要,必須吃那些口味濃烈的食物,這樣不利於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 ②孩子每天攝入的糖量不宜超過孩子每千克體重的0.5克。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的體重為15公斤,那麼他每天攝入的糖量不應該超過7.5克(15公斤×0.5克)。

③複合糖類攝入更健康。複合糖類,或稱澱粉類食品是葡萄糖的最好來源,也是身體的最佳能源。我國居民平衡膳食指南中也強調要食物多樣,穀類為主。一份以複合糖類為主的搭配合理的食物要比高脂肪食物的熱量少,因此每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攝入定量的主食,伴以相應的輔食,可以避免能量的過多攝入,又提供了可供機體和大腦需要的能量和其他營養成分。而純的精製糖(如蔗糖)不含其他營養成分,屬於純能量類食品,應當避免過多食用。此外,蜂蜜、紅糖、果糖等糖類營養價值高,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此外,父母要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瘦肉、雞肉、魚、豆製品、富含粗纖維的水果蔬菜,限制零食、飲料,不吃洋快餐。讓孩子們從小養成健康科學的飲食習慣非常關鍵。

  • 推薦閱讀:

    女特工誘惑訓練
    最易誘惑男人的4種女人
    誘惑造就的迷惘
    欲-----擋不住的誘惑
    文字的魅力,心靈的誘惑

    TAG:南京 | 誘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