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春山何似秋山好,紅葉青山鎖白雲
文徵明
(1470.11.28—1559.3.28)
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謚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為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為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為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文徵明 扇面作品
吳門畫派盟主文徵明
文丨單國霖
16世紀上半葉,吳門畫派進入了全盛時期,文徵明是繼沈周之後吳門畫派的核心人物。他的繪畫和書法藝術傳承不絕,直接嗣承他書畫風格的親屬就有子文彭、文嘉、侄文伯仁,學生陳淳、陸師道、陸治、錢榖、侯懋功、朱朗、周天球等人,私淑者更是眾多,形成了以文徵明為核心的龐大畫家隊伍,後人稱之為「吳派」。
明 文徵明 松石高士圖
吳門畫派繼承了元代文人畫「遣興移情」的創作思想,但隨著社會時代環境的變遷,文人畫的內涵也相應發生著變化。元末文人山水畫流行隱居樂道、草堂雅集、林泉丘壑等主題,以傳導寄情山野的高逸之志和清虛超脫或躁動不安等情緒,境界多為淡逸寥寂。文徵明的繪畫主題,除了描繪高士的隱逸生活外,還把視野擴大到文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更注意文人生活的現實性和具體性。同時在意境上,也擺脫了元人一味以淡逸空寂為高的程式,而賦於平和明朗的氣氛。在一定程度上是明代中期社會趨於安定繁榮、文人生活寧靜安適的社會現實的折射,是當時文人理想精神的物化形態。
明 文徵明 千岩競秀
文徵明的繪畫,擅長山水、人物、花卉、蘭竹各科,尤以山水著稱。他長期活動在吳中和江浙地區,對自然景物有著深切的感受,他創作了許多實景山水畫,更為廣泛生動地描繪江南的湖光山色和名勝佳地。如《石湖清勝圖卷》(1532年)、《吳中勝概圖卷》等作品,都以自然景物為藍本,注入清雅、溫馨的情感,情景交融,引人入勝。
明 文徵明 蘭竹圖紙本
文徵明山水畫以淺絳和細筆水墨山水為主體,被稱之為「細文」。這兩種畫法淵源同一,取趙孟頫之婉約、黃公望之松秀,又從王蒙的細密演變成簡約的形式。其細筆山水,筆法工細松秀而不板滯,色彩明潔而無富艷氣,墨氣清潤而不混濁,具有俊逸秀潤的風神,成為「文派山水」的主體風格。《洛原草堂圖卷》(1529年)《寒林晴雪圖軸》(1531年)、《句曲山房圖卷》(1541年)等,都體現出了他的淺絳和細筆山水的藝術特徵。文徵明另有一類粗放簡疏風格的作品,被稱為「粗文」,則發揚了宋元水墨寫意畫的長處,融書法筆意於畫中,水墨酣暢。代表作品如《雙柯竹石圖》(1531年)、《虞山七星檜圖卷》(1532年)等。
文徵明 扇面作品
文徵明的老師沈周在發展水墨山水的同時,於青綠山水傾注了頗多的心力,這一事業由文徵明繼續下去,他在更加廣博的傳統滋養根基上,融入自己的才情和藝術意趣,努力改造傳統,拓展技法,建立起新穎的青綠山水畫風格範式。他的青綠山水畫宗法元趙孟頫,兼取南宋趙伯駒、趙伯驌技法,綜合陶熔,形成筆法工細松秀、設色瀏亮明麗的風格。他的青綠山水有小青綠和重青綠兩種風貌,小青綠山水以趙孟頫為宗,筆法簡略疏放,率意而樸拙,表達出一種清曠高逸的意境,代表作品有《滸溪草堂圖卷》(1535年)、《木涇幽居圖卷》(1537年)、《赤壁賦圖卷》(1558年)等。另一種重青綠山水畫法,具有工整細勁和色彩盈滿的特點。主要繼承趙伯駒、趙伯驌的造型、筆墨和設色方法。典型之作有《惠山茶會圖卷》(1518年)、《花塢春雲圖卷》(1532年)等。
明 文徵明 惠山茶會圖
文徵明偶作人物,主要學習李公麟流暢勁挺的線描技法,又融入元人的簡潔洒脫,如他48歲時所畫的《湘君湘夫人圖軸》,就有高古清逸的氣息。到他晚年,如80歲所作的《老子像軸》(1549年),線條趨於細勁簡練,造型注重刻劃老子靜穆沉思的神情。
他的花鳥畫多以竹、菊、蘭、玉蘭為主要題材,很少畫禽鳥。這類作品,追求書法的筆墨趣味,寫竹如書八分,沉著渾厚,畫石多用干筆,時露飛白,如《雙柯竹石圖軸》、《蘭竹圖冊》等,即充分體現他融入書法性筆意的藝術特徵。
文徵明 扇面作品
明代中期,吳中書壇有號稱「吳中四家」者,即為祝允明、文徵明、王寵、陳淳4人,而影響最深最廣的為文徵明。他的小楷最為人稱道,時有「小楷名動海內」之譽。他楷書取習鍾繇、智永、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各家,早年體態略扁,起筆尖細,如《小楷鐵崖諸公花游唱和詩卷》(1514年)。明代擅隸書者不多,文徵明是寫隸書的高手。他取習魏晉的《受禪表》、《上尊號奏》等碑,字體方正,挑拔平硬,表現一種凝重端莊的美。如書於78歲的《四體千字文卷》(1547年)反映了他在篆隸書方面的深厚功力。文徵明的行草書,嚴整、肅然的結體與用筆,與飄逸柔婉的筆法和舒放自然的行氣相結合,體現出文人的「士氣」,同時又適度增以婉美之意,使文人書法的高雅趣味顯得平易近人。因而,文徵明的行書風格靡行一時,從學者眾多,影響波及江、浙、閩一帶,成為流播甚廣的文派書風。
明 文徵明 山莊客至圖
明 文徵明 蘭亭修契圖
推薦閱讀:
※文徵明81歲所書小楷《離騷經》|書畫
※恣肆飛揚,勁利遒媚——文徵明晚年大字行書欣賞
※元 文徵明晚年大字行書《醉翁亭記》
※文徵明草書《詩卷》
※文徵明《梅花詩》再獻
TAG:文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