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啦!北海公園那些隱秘事,導遊都不知道!

漲姿勢啦!北海公園那些隱秘事,導遊都不知道! 2015-01-28 北京旅遊

小編有話說

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的是北海的波浪。

北海公園,遼、金、元、明、清五個封建王朝的皇家「禁苑」,已有上千年歷史。

從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1741-1771年),三十年的精心營造,耗費二百三十二萬兩白銀,把北海公園建造成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譽為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是公園內的著名景點。

北海的九龍壁只有九條龍嗎?

其實北海九龍壁,不止9條哦,總共365條,眼尖的你快去找出來!

北海九龍壁是中國現存三座九龍壁中最有特色的一座皇家龍壁,建於乾隆年間,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它全部用彩色琉璃磚砌成,高6.9米,長25.5米,厚1.4米,壁的兩面各有九條戲珠于波濤雲際之間的五彩蟠龍,升降各異,造型生動,互不雷同,故而名為九龍壁。如此精製的九龍壁原是為了鎮懾火災和辟除邪祟,在大圓鏡智寶殿及其配套建筑前建的一座影壁。

仔細端詳,九龍壁兩面有由琉璃磚燒制的紅黃藍白青綠紫七色蟠龍十八條,處處都是龍飛龍騰。九龍壁為五脊四坡頂,壁的正脊、垂脊有三十二條龍;二百五十二塊瓦筒、二百五十一片隴垂、八十二塊龍磚和兩個筒瓦蓋上也都有龍各一條,總起來,九龍壁實際有龍六百三十五條,且條條色彩明快,形態逼真,著實讓人眼花繚亂。

北海九龍壁的龍會動嗎?

北海九龍壁的龍傳說是會動的,其實是不會動的,只不過每當正午陽光掠過,光影縱橫、龍騰海上,九條龍就彷彿動起來一樣,栩栩如生。

《前清舊王孫南北看》一書記載了這樣一個傳說,北海九龍壁的龍是有靈性的,第九條龍曾經動了起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書中提到,乾隆二十一年的一天,北海九龍壁前佛光普照,空場上擺放著香案、香爐,香案前有一黃色的蒲團,一高僧端坐在蒲團之上,數百人在虔誠觀看,一派莊嚴肅穆的景象。

  

原來,西藏密宗高僧正在給九龍壁開光。當滿天祥雲繚繞、晚霞映紅了半邊天際時,奇蹟出現了。有人把手帕丟到第九條龍的頭部,就見此龍通了靈性,龍眼、龍鬚都動了起來,把手帕吸著不放,彷彿要從壁上騰飛到天空。書中記載的當然只是一個傳說,但是卻反映了中國人希望龍具有靈性,能夠保佑大地風調雨順的良好願望,同時也說明北海的九龍壁做工是何等的精湛。其實九龍壁的龍並不會動,但是它還真的能給人飛動的感覺。每當正午陽光掠過,光影縱橫、龍騰海上,九條龍就彷彿動起來一樣,栩栩如生。這種現象的產生,還要歸功於琉璃磚。九龍壁運用當時中國獨一無二的七彩琉璃磚,它顏色鮮艷,經久不退,加上光的反射作用,還真能讓觀者覺得龍好像活了起來。

白塔山和燕京八景之一「瓊島春陰」什麼關係?

白塔與山門、石牌坊至智珠殿、見春亭等一組建築、風景融合在一起,構成了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瓊島春陰」。

這裡在遼、金、元時建離宮,明、清時被闢為帝王御苑,它早在九世紀末就被遼朝統治者闢為遊樂場所,名為「瑤嶼」,萬壽山、太液池、藏式白塔、傍水而建的半圓形游廊,更是曲折巧妙而饒有意趣。

  

白塔山亦稱瓊華島、瓊島,位於南半部水面,島為橢圓形,周長880米、高45米,是金代從汴梁(今開封)運大量太湖石堆疊而成的。山頂正中為白塔,依山勢建有永安寺建築群。山南側有永安橋通團城和園前門。山北隅有仿鎮江金山寺的漪瀾堂、道寧齋、碧照樓、遠帆閣、延樓等。山西坡有琳光殿和閱古樓,山垠有畝鑒室、煙雲盡態亭、甘露殿、蟠青室、攝山亭等,景色古雅幽靜。山東麓林木成蔭,怪石嶙峋,崖洞深邃。白塔與山門、石牌坊至智珠殿、見春亭等一組建築、風景融合在一起,構成了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陰」。

明清皇家園林裡面的白塔為何是藏式喇嘛塔?

作為皇家園林,明朝時北海中並無藏式喇嘛塔,而是在清朝順治八年間建的。為了民族和睦,順治帝根據西藏喇嘛惱木汗的請求,在廣寒殿的廢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

作為皇家園林,明朝時北海中並無藏式喇嘛塔,而是在清朝順治八年間建的。因清朝歷代皇帝虔信佛教,到了順治帝時更是登峰造極。當時,藏傳佛教格魯派第四代轉世靈童在位,他是正式沿用達賴喇嘛稱號的第一人,因此藏傳佛教在內地的傳播盛極一時。據建塔石碑記載,當時「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陰贊皇猷,請立塔寺,壽國佑民」。為了民族和睦,順治帝根據西藏喇嘛惱木汗的請求,在廣寒殿的廢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因為島上建起了喇嘛佛塔,山名也就改稱為「白塔山」了。

北海藏式喇嘛塔全部由磚砌成,通體為白色,通高40米,塔身呈寶瓶形,上圓下方,富有變化,塔座為呈方形的折角形須彌座,上部為兩層銅質傘蓋,塔頂設有寶蓋、寶頂,並裝飾有日、月及火焰花紋,下半部如古老的銅鐘覆罩,邊緣懸掛著十四個迎風作響的小銅鐘,最上面是鎏金寶珠塔剎,塔內藏有喇嘛經文、衣缽和兩顆舍利。威儀的寶塔矗立於瓊島頂峰,綠蔭擁簇,巍峨壯美,引人矚目,彰顯出帝王氣勢,是皇家園林北海的一座代表性建築,北海白塔歷近千年的風雨侵蝕、地震戰火,歷代不斷維修,在康熙和雍正時代曾兩次重修,現在的白塔是雍正年間修復的。

北海公園共有多少個亭子?

明清以來,皇家宮苑內各式亭子更是花樣繁多,其中以北海園內的亭子為最多。北海的亭子多而且美,說它多,仔細數數,竟多達四十九座,而它的美,更是典雅、精緻。你數對了么?

「亭」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精巧之作,其歷史悠久,造型多樣,歷來成為中國傳統園林中不可缺少的「點睛之筆」。唐朝時,「亭」為點綴園林和風景區景物所用,宋朝以後,幾乎是有園必有亭,而且造型不斷出新。明清以來,皇家宮苑內各式亭子更是花樣繁多,其中以北海園內的亭子為最多。

  

北海公園內的亭子多玲瓏精巧的鑲嵌在蒼林翠柏之間,它們分布在團城、瓊島及沿湖四周庭院中,使得原本就秀美的山光水色間又增添了另一番巧奪天工的雅緻。北海的亭子多而且美,說它多,仔細數數,竟多達四十九座,而它的美,更是典雅、精緻。因其位於皇家園林內,且不說那亭子上運用的紅柱黃瓦、雕樑畫棟,光是亭子垂脊上的吻獸和瑞獸也多達五個、七個,顯示出皇家園林獨有的特權和威嚴。其中,小西天觀音殿是中國最大的方亭式大殿,垂脊上的瑞獸為七個;與它相鄰的五龍亭垂脊的瑞獸為五個。這兩處亭子均以黃琉璃瓦蓋頂,顯示出它們在眾亭之中的不凡地位。從亭子的形狀上看,也是各具特色,四角的沁香亭、雲依亭、意遠亭、慧日亭……六角的朵雲亭、巒影亭……八角的引勝亭、滌靄亭、枕巒亭、妙香亭……圓形頂的鏡瀾亭、見春亭,還有一座扇面形的延南熏扇面亭,也裝點的整個園林景色更加詩情畫意。

北海公園白塔西北的銅仙人什麼來歷?

清朝時,乾隆帝仿照漢武帝的求得仙露的作法,在瓊島頂部修造了這尊青銅仙人承露盤雕像,希望自己百年掌管社稷江山,長生不老。

在瓊華島西北太湖石建造的假山屏障之中,有一位身高八尺的銅仙雙手托一直徑二尺多的大圓盤,面北立於蟠龍石柱上,神情恭敬虔誠,彷彿在等待著上蒼的賜與。據說,銅盤可承接甘露,為帝後拌葯,旨在延年益壽。這一景觀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銅仙承露盤,它的來歷可謂是大有名堂,有著許多的傳說故事。

據說,漢朝時,人們相信神仙能降仙露於人間,如果飲服,將長生不老,漢武帝為求仙露,長命百歲,下令在長安建章宮內建造神明台,高約67米,上面再鑄造銅仙人雙手捧銅盤,以此來求得仙露。歷代帝王都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永掌江山。清朝時,乾隆帝也仿照漢武帝的作法,在瓊島頂部修造了這尊青銅仙人承露盤雕像,希望自己百年掌管社稷江山。

當然,任何人都不能長生不老,即便貴如帝王,一樣不能避免朝代的更替,歷史的進步。經過二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多少帝王都已經化作塵埃,只有這站在白塔頂上的銅仙人,依舊栩栩如生,其端莊的儀態、豐潤的頰廓和恍若真跡的袍襟紋折,以及那面精細的雲錦螭紋大銅盤,成為人們眼中一道特殊的風景。

北海公園五龍亭的建築有什麼含意?

亭與亭之間用漢白石圍欄曲橋連通,從瓊華島山頂遙看,跨於水面之上的五亭在石橋相連之下猶如一條巨龍盤卧之中,盡顯皇權與龍勢的威嚴。

在北海北岸,有五座亭子一字排開,五亭均為方形,飛金走彩,前後錯落有致,主次分明,五亭之間由曲橋連綴,在水面映照下,若浮若動,如同巨龍戲水,故而名曰五龍亭。

五龍亭中居中的亭子最大,為五亭中唯一帶有「龍」字的龍澤亭,其上圓下方,高大的雙檐攢尖頂形成巨大的空間,安放著象徵皇權的藻井。藻井四周八條金色飛龍環繞,外圍配以藍綠色彩繪團龍圖案的數十個小藻井,其精美程度讓人嘆為觀止。左邊兩亭名為「澄祥」、「滋香」,澄祥亭為重檐,滋香亭為單檐;右邊兩亭名為「誦瑞」、「浮翠」,五亭皆為綠琉璃瓦頂,黃瓦剪邊,檐下樑枋施小點金旋子彩畫,絢麗多彩,金碧輝煌。亭與亭之間用漢白石圍欄曲橋連通,從瓊華島山頂遙看,跨於水面之上的五亭在石橋相連之下猶如一條巨龍盤卧之中,盡顯皇權與龍勢的威嚴。

北海小西天的四平橋你找得到嗎?

極樂世界大殿外有方形水池環繞。四座石平橋橫跨其上。分別位於大殿的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四個方向。四橋的規格完全一樣,均為方孔平橋。

北海小西天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成於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是乾隆皇帝為其母孝聖皇太后祝壽所建,主體建築為極樂世界大殿,總面積達1246平方米。其橫樑跨度13.5米,是中國最大的方亭式宮殿建築,殿內有須彌山一座,山上226尊菩薩、羅漢佛像林立,山間叢林古剎、寶塔聳立、仙鳥神獸、奇花異卉、河流瀑布交相呼應,山下繪滿海水,以象徵佛界的普陀勝境。

  

極樂世界大殿外有方形水池環繞。四座石平橋橫跨其上。分別位於大殿的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四個方向。四橋的規格完全一樣,均為方孔平橋。每橋長9.1米,寬5米,橋基為花崗岩石料,橋面為青白石塊。護欄板,望柱和橋頭抱鼓石均用漢白玉石材建造。望柱頂是圓柱形浮雕八層祥雲紋,中間有鳳鳥飛舞。石平橋外各有一座琉璃牌樓。大殿四角各有一個亭子。

正南的琉璃牌坊外有一月牙形水池,池上跨一單孔拱橋,池水引自太液池,池中種植荷花。這和其他三個方向的琉璃牌坊有所區別,自成一景。

北海靜心齋:乾隆幼年讀書的「園中之園」

據說清乾隆帝身為太子時曾在此讀書,所以靜心齋又名「乾隆小花園」,此後這裡一直是皇太子的書齋。

靜心齋位於北海北岸,天王殿東北側,是一座內含精巧亭榭和怪石溪徑的華美庭院,園子里的建築別緻、風格獨特。靜心齋最早建於明代,初名鏡清齋,後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擴建,光緒十一年(1885年)重修。據說清乾隆帝身為太子時曾在此讀書,所以靜心齋又名「乾隆小花園」,此後這裡一直是皇太子的書齋。

  

據說,清光緒年間,慈禧挪用海軍經費大規模擴建園林,在靜心齋的西北角增建了全園的最高建築「疊翠樓」,並設小火車站,鐵軌由中南海經陽澤門沿西北岸直抵齋門,這也是中國最早的火車。此後,每逢夏季慈禧都要乘小火車到靜心齋避暑。

靜心齋園內疊石岩洞,幽雅寧靜,主要建築有靜心齋、韻琴齋、抱素書屋、枕巒亭、疊翠樓及沁泉廊等。園中山、池、橋、廊、亭、殿、閣,無一不布局巧妙,妙趣橫生,體現了我國北方庭院園林藝術的精華。

北海的萬佛樓是為誰建造?

本來以為是老佛爺慈禧建造的,原來萬佛樓是乾隆為慶賀其生母八旬壽辰,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建造的,「建樓范佛,以紀慶典」。果然還是太年輕啊。

在北海公園的西北隅、五龍亭的北面是闡福寺,這組建築原是明代太素殿北面的一個行宮,是皇帝及妃子們避暑的地方。闡福寺的西面,原有一座三層的萬佛樓。

  

萬佛樓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為慶賀其生母八旬壽辰,「建樓范佛,以紀慶典。內外王公、大臣亦有請鑄佛像為祝者,統以萬計,並奉樓中,因以萬佛名樓」。據清宮檔案記載,樓內供奉金佛10299尊。殿內原供三世佛銅像三尊,並在琉璃磚壁上布滿大小佛洞一萬個,內供金佛一萬尊。大者重588兩餘,小者重58兩。萬佛樓面闊7間,共3層;頂層為歇山調大脊,各層皆為黃琉璃瓦綠剪邊瓦頂,總高近30米。樓前月台東樹寶幡桿,西立石幢。石幢上刻有乾隆庚寅《御制萬佛樓瞻禮詩》。左右各有配樓一座,東曰「寶積樓」,西曰「鬘輝樓」。樓南有水池,跨池為橋,橋兩側各有一牌坊。

萬佛樓不僅體量宏偉壯麗,為宗教與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徵,而且在北海園林的整體構思和設計、規劃、營造中,又與白塔遙遙相望,既是造園的主題,更是皇家園林意境的頂峰,堪稱乾隆時期的經典建築作品之一。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此處淪為日軍司令部,樓中金佛盡被掠奪,後此處漸荒廢。萬佛樓於1965年因破舊不堪,當時財力匱乏,且又不被重視,而被當作危房拆除,據說遺留下的部分青白石料在1970年被用於天安門的第二期翻修工程。

  

2011年,北海團城、靜心齋、小西天萬佛樓、闡福寺大佛殿建築群等12600平方米的古建開始進行修繕,不久將會再見到復建後的萬佛樓昔日風貌。

(本文內容為北京旅遊網原創,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要過年啦,小編準備發福利,足足5000份!

搶到就是賺到,關注1月30日活動信息!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推薦閱讀:

?如何知道一個女生是否有男友?漲姿勢了~
漲姿勢 | 「知識越多越反動」這句原話其實是有前提的
漲姿勢  | 「好女人」都敗給了這五種男人類型
漲姿勢 | 你能駕馭好鎮災辟邪保平安的貔貅么?!
漲姿勢|武夷山大紅袍、名叢、奇種別傻傻分不清

TAG:姿勢 | 公園 | 漲姿勢 | 北海 | 導遊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