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_臨沭縣情網-臨沭縣地情資料庫

喪葬

 一、舊俗 人老年邁,下輩要為其預製壽衣壽材。壽衣一般要有衣、褲(裙)、鞋、襪、帽,衣褲需有單有棉,顏色多為藍、紅,忌黑,忌花。壽材多以柏木製 作,棺越厚越好,並以油漆塗之。彌留之際,兒女要為其凈面,著壽衣,咽氣前,兒女一定要守護身邊。氣斷,全家舉哀。入殮時,死者臉蒙黃表紙,日「蒙臉 紙」;口含一銅錢,日「噙口錢」;背墊一銅錢,日「墊背錢」;手中拿線穿小麵餅,日「打狗餅」,小餅個數要與死者年歲相等。棺頭點一黑磁燈,日「引魂 燈」;放一陶盆,以供停靈期間子女親朋燒紙弔孝之用,日「老盆」;靈房門口搭棚,日「靈棚」,棚內設供桌,供舉行弔孝儀式;大門外懸白紙條做成的幡,日 「指魂紙」,紙條數與死者歲數相等。 孝服白色。父母死亡,兒子要戴斜角孝帽,帽訂麻匹,謂之「披麻」,著孝服,腰束苘繩,舉喪期一端拖地,謂之「拉腰繩」,赤足穿草鞋,手執柳 木哀杖,杖用白紙條裹纏。兒媳頂褡頭,著孝衣,束苘繩,白襪草鞋,長媳手執湯壺。女兒基本同兒媳。侄、孫輩依輩份戴孝區別多在孝帽式樣。夫亡,妻需穿白戴 孝;妻亡,夫不戴孝。弔客一律平角孝帽。 人死後,喪主派人紛至親友報告死訊殯期,謂之「報喪」;親友需攜紙、燭、香箔前往弔喪,謂之「奔喪」、「弔紙」。 至安葬前,喪家一般搞「報廟」、「指路」、「送湯」(又叫「潑湯」、「送盤纏」)、「請靈」(如夫婦先死一方,要「請」回家來過宿相聚)、 「出殯」等儀式,繁瑣至極。每次儀式舉行,兒女需大哭流涕,大哭大慟為孝,不哭不淚被視為不孝。親朋弔唁行磕頭禮,喪者之子要磕頭回禮。老殯多請「喇叭匠 子」數人吹奏。吹奏得越「熱鬧」,圍觀者越多,喪主家越覺得「要臉」。喪後停欞,一般三天,富者五、七、九天以致更長,貧者亦有當日葬者。出殯時,要在路 口處停欞,把「老盆」放在長子頭上繞一圈摔碎,謂之「摔老盆」,已婚女兒花錢用彩紙所扎「金山」、「銀山」、「童男童女」、「車馬樓宇」也在這時燒毀。下 葬時,死者鄉鄰多持杴前往墳上培土,以表生前相處之誼,事畢,喪家要酒飯相待。 此地禮俗,死後三日上「三日墳」,逢第一個七日上「頭七墳」,其後逢「七」上墳,一般至「五七」而止。其中以頭七和五七最被看重。五七之後還有「百日墳」、「周年墳」、「三年周」、「十年周」等。 人死後,死者兒女侄孫等要在停欞房內集體居住,謂之「守靈」。一般五七日為限。 二、新風 喪葬舊俗,儀式繁瑣,迷信色彩濃重,依次施行,需大事鋪張,一般人家多搞不起。解放後數十年來,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搞封建迷信的諸種葬儀多已廢除。有的即使按舊俗辦喪事,也大量進行了簡化,而且許多新的喪葬儀式已被人們接受和實施。 1、追悼會 人死之後,親屬改披麻戴孝為臂帶黑紗,弔唁者改送燒紙香燭為送花圈,改燒紙磕頭諸種葬儀為開追悼會,由領導或親友鄉鄰中年長者致悼詞,行鞠躬禮以悼念死者,寄託哀思。本縣60年代起有些村莊就是這麼舉行葬禮的。人們覺得時新、文明。 2、火化 1975年5月,臨沭縣火化廠建成,縣委作出《關於開展喪葬改革實行火化的決定》。10多年來,通過不斷地宣傳教育,人死屍體火化,骨灰盛於骨灰盒,逐步變為本縣多數群眾的自覺行動。1985年,全縣火化率為93.3%。 3、厚養薄葬 由於黨的多年教育,本縣廣大民眾封建迷信思想漸少,孝敬老人之風漸濃,一些精神文明帶頭戶,對老人在生前多多孝敬,從吃飯,穿 衣到一擔水一筐柴,均時時想到老年人的難處,作出周到安排。老人有病,及時就醫,每有好吃的東西,一定奉送老人。但老人去世殯葬時,不搞迷信,不大操大 辦,一切從簡。這樣做,深合老人心愿。有的說:「生前不孝敬,拿著老的不當人,死後大擺花架子,以顯『孝心』,眾人不服,這樣的兒女也問心有愧。」在這些 帶頭戶的帶動下,許多過去不孝敬老人的,對老人亦在生前多方照顧贍養,死後實行薄葬,不再在老人死後用大操大辦來顯示孝敬。 但至今縣境之內喪葬習俗仍是新舊並存,且舊俗有漸長之勢。人死後,披麻戴孝者有之,燒香磕頭者有之,請魂送靈者有之,鋪張浪費大擺場面誇耀 於人者有之,堅持土葬者亦有之。有人說,舊俗的破與新俗的立,既需宣傳教育,亦要進行適當的法規約束,這樣方可去葬俗中封建、迷信、落後、繁瑣,鋪張之陋 習,立求實、簡便、文明之新風。針對婚喪嫁娶中大操大辦日趨嚴重、封建迷信活動有所抬頭的實際情況,臨沭縣各級黨委、政府非常重視開展破舊俗立新風的活 動。韓村鎮率先在鎮村兩級成立移風易俗理事會,理事會由黨委、政府領導人擔任主要負責人,吸收民政、婦聯、青年等部門幹部及村裡德高望重的村民參加。理事 會負責移風易俗宣傳教育,並親自料理喪事。理事會規定舉辦喪事用款最多不得超過300元,不收弔喪親朋的封建迷信品,殯葬儀式及喪主親朋的往來均由理事會 操辦。這樣既剎住了喪葬中的大操大辦、大搞封建迷信之風,又照顧了喪主與親朋之間的關係,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推薦閱讀:

【原創輯佚】諸子抄佚書集錦-2 |諸子百家|中華歷史文化版 - 浪人御所 戰國文化愛好者聚集地
我們要有正確的歷史文化觀(大家手筆)
關於陸子岡,還有他的子岡牌 | 玉雕 · 文化
慶祝楊旭樂先生《話說懷城》出版
宿州古城復原,斑駁的古城牆見證宿州滄桑的歷史!

TAG:歷史 | 文化 | 資料庫 | 歷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