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九四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九四集) 2012/2/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94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二十五頁第一行:【必成正覺第七】這個科題,「頌行願以求證」,分為五段,第一段「法藏說偈」。【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以偈頌曰。】念老在此地告訴我們,『法藏比丘』在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如來面前,說完了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我們在前面學過,不是偶然說的,也不是自己思索而說的,是實際上考察諸佛如來的剎土,有所感觸而發的大願。所以這四十八願不是同時發的,是在五劫時間陸陸續續發的,四十八願圓滿,他五劫考察圓滿。所以這個願是真實的大願,每一願的來源都有根據,有事實的根據。說完之後,所以他這個有行、有願,願從行持裡面發出來的,求佛證明。因為「大願真誠深廣」,這四個字來形容非常恰當,「應時感得雨花地動」,這是諸佛的神力來給他做證明。「空中贊雲,必定成佛」。這是這一品的內容。現在我們看經文,「願滿普濟」,這裡頭分五小段,第一段「超世願滿」。【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這是第一首偈。念老為我們解釋,『我建超世志』,「建」是建立,「我」是法藏比丘自稱。「所謂超世志者,注經家中頗有異解」,對這一句解釋不相同。「如《凈影》雲」,這是小慧遠,「前所發中,求法身願,求凈土願」,這叫超世願。「凈影以《魏譯》」,康僧鎧翻譯的本子,「光明無量願、壽命無量願與諸佛稱揚願」,這叫「攝法身願」。「國土清凈願、國土嚴飾願」,這叫「攝凈土願」。凈影法師「僅許此五願,超出世間也」,認為這五願是超世間,憬興師同之。可是義寂、望西他們這些人「則謂總指所發之四十八願」,願願都是超世,不僅僅是前面講的五願,每一願都是超世願。「後說甚是」,這句話是黃念老說的,他認為後面所說的,四十八願願願都是超世願,這個說得好!「《甄解》曰:吾祖」,他的祖就是善導大師。這是日本人,日本人對老師確實很尊重,回國去之後建立凈土宗,還是以善導為初祖,而不是為自己,這個很難得。善導說,「不可思議四十八願」,願願都不可思議,「又雲無礙誓願。世人以謂此四十八願者,願願各頭,喻栗與柿相併耳,皆是隔歷不融之見而已。今不然,喻如一匹蜀錦,巧織成華果枝葉。似根莖枝葉有別,而所織成,但匹錦耳。今亦如是。雖數有四十八,而但是一正覺善巧所莊嚴,故曰無礙誓願」。這無礙誓願說得好!這是善導大師講的。所以對於法藏所發的大願、法藏五劫的修行,每個人看法有淺深、廣狹不同的差別。這是各人修養、功夫上的問題,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是我們能理解的。《華嚴》所說的,「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教見性的菩薩看問題就看得圓融,他能看出事實真相。所以善導大師跟他們看的看法不一樣,他舉的比喻也很好。世間人看四十八願,願願各頭,各頭就是不一樣。好比板栗跟柿子,用水果來做比喻,相併它不一樣、不相同。講四十八願就不然了,四十八願譬如什麽?譬如一匹蜀錦,四川錦繡是古今都聞名。現在特別提到的都承認湘繡,湖南,那個刺繡確實是好,特別是他們的雙面綉,從正反兩面看上去都好。巧織成,綉裡面是花,繡花,有花、有果、有枝、有葉,你看起來也各別不一樣,但是它在一匹錦上,所織成的只是一匹織錦而已。今亦如是,法藏四十八願亦如是,雖數有四十八,但是一正覺善巧所莊嚴。四十八願從哪裡來的?從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得來的。法藏比丘去參觀、去考察,諸佛剎土裡面不善的都不取,善好的統統攝受,以他的願力、以他五劫的修行。現在我們看了科學家的報告,這樁事情就更清楚、更明白了,「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自己沒有看到、沒有聽到、沒有見到,憑自己的想像很難、很不容易!法藏沒有自己的想像,完全是在參觀考察當中看到的一些事實。三惡道的果報不善,極樂世界不要,他第一願就不要;造成這不善果報的因也不好,他也不要。所以前面兩願就顯示得很清楚。縱然有三惡道的業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的果報,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極樂世界沒有惡緣,因要遇不到緣,果報不能現前。這是法藏比丘在考察、觀察當中首先把三惡道的因跟緣斷掉,這個不可思議!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美好的完全攝受,變成極樂世界,就是超越一切諸佛剎土,這叫超世願。超世願不是他自己想的我要獨勝、我要超越諸佛剎土,不是的。極樂一切設施是集諸佛剎土裡面美好的大成,它是集大成,它是這麽來的。每一個世界、每一尊如來對極樂世界都有貢獻,是極樂世界的恩主,法藏沒有一絲毫傲慢的心,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的。你看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他的本子從哪裡來的?五種原譯本來的,沒有一字一句不是原譯本的原文,忠於原譯本,忠於叫恩主公。黃念祖老居士的集注也是這麽來的。這都是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說明念佛求生凈土這個法門是如此的殊勝。我們每個念佛的人要學法藏菩薩,在今天我們要學夏蓮老、學黃念老,心胸開闊,一切包容,舍人之短,取人之長。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這個多幸福、多麽圓滿!極樂世界超世,精神在此地,我們有這樣的精神就能超越。取人之長,舍人之短,沒有離開一切大眾,成就一切大眾之所賜。所以,善導又雲無礙誓願,這個好,這四個字太好了、太妙了!「又曰不可思議四十八願」。從四十八願我們能體會到,法藏比丘的智慧、慈悲、神通真正達到究竟圓滿。他所選擇的是非常恰當,沒有選錯,取捨適當,我們讚歎取捨精當,精妙、妥當,從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取得的。十方世界諸佛剎土真的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他一個不舍。前面我們讀過,二百一十億是表大圓滿,這用密宗的,表大圓滿,究竟圓滿,表這個意思,一個都不漏。「一一願皆具不可思議德」,就是他為什麽選這個,選得這麽好?這是智慧,自性裡頭的智慧、慈悲、神通的妙用。「諸願相入」,這句就說得更好了,就是每一願裡頭都含攝其他的四十七願,願願相入,相入相融,「而無所隔」。日本有個宗派叫本願念佛宗,四十八願只取一願,第十八願,他其他都不要。早年我在台灣,他們找過我,以後我在香港,他們也來找過我。我告訴他,我說一願裡頭有四十七願,你懂不懂?他不懂。我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不能分,你們只取一願,怎麽能往生?你那個只取一願,哪部經上講的?你能找出根據來嗎?經上說得非常清楚,「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十八願是一向專念,發菩提心呢?發菩提心在第十九願,「皆作阿惟越致菩薩」第二十願,這都非常重要,怎麽可以捨棄!這都是妄想、分別、執著,說得不好聽是投機取巧,決定不可以的。說到修行求往生,信、願、持名,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幫助我們生起正信,都是幫助我們堅固願力,你那一句佛號才念得好。如果你的信心、願心不堅固,古大德說過,你佛號念到風吹不動、雨打不濕也不能往生,這是真的。四十八願這是凈宗究竟圓滿的精髓,上上根人一接觸到,信願就成就了,中下根人還不行。不行怎麽樣?不行你就得研究這四十八品經,經說得詳細,尤其這部註解,把中下根性統統都攝受了。這部經從頭到尾真的完全聽到,你能不相信嗎?你不可能不相信。再不能生信的,那就得去學大經《華嚴》、《法華》,那要時間,要相當長的時間。我就是這樣根性的人,經讀過,《無量壽經》聽過,我聽的是康僧鎧的本子;這個本子,李老師眉注的本子給我,我也看到了。歡喜,還是不願意往生,還是想華藏世界,喜歡《大方廣佛華嚴經》。到《華嚴經》都看懂了,原來《華嚴》是引導我們到凈土的,才搞清楚了,《華嚴》、《法華》真的古人講得一點沒錯,引導我們到《無量壽》。拐這麽大的彎才相信,這是什麽?中下根性的人,繞這麽大的圈子,花二、三十年的時間。如果沒有那麽長的壽命,那真的就可惜了,完了。什麽是上根?一接觸就相信、就不懷疑、就老實去念,這人是上根。果然具足深信切願,一向念佛,往生凈土絕對不會超過三年,那不就是上上根人!三年成佛,他不是上上根誰是上上根!所以這些與我們世間所說賢愚不肖不相干,佛法之妙就妙在此地。「由上可見,四十八願互融互入,一一皆是超世之願」,這個看法好!偈文裡面,「我建超世志」,這個超世志就是四十八願,願願皆是。願願皆是,這裡頭有四十八願,哪一願是第一?古人有,都評出來了,第十八願第一。為什麽說第十八願第一?第十八願是十念、一念都能往生。這沒得找了,八萬四千法門裡頭沒有,一切諸佛剎土裡頭也沒有,只有極樂世界有,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但是要記住,具足信願,沒有信願不能往生,所以信願太重要了!我們今天有沒有具足信願?真正具足信願,你從他的意念、行持上去觀察。念頭裡頭沒有雜念了,為什麽?他放下了;行為裡頭沒有雜行,他也放下了,那叫信願具足,這樣的人念佛,十聲、一聲都能往生。所以搞來搞去我們今天問題在哪裡?問題在信、在願。我們沒放下,妄想、雜念很多,想這個、想那個。是,外面五欲六塵誘惑很多,佛門裡頭大經大論也誘惑人,你看八大宗,那都是在誘惑你,這個也好,那個也不錯,好了,你的信願被破壞掉了。所以,在佛門裡面也有魔,只要障礙你的全都是魔。我念佛,《華嚴經》誘惑我,《華嚴》是魔,《法華》誘惑我,《法華》也是魔,統統要知道。外面的魔障你容易發現,裡面的魔障你沒發現。所以你真信切願,萬緣放下,包括佛所說的一切法門統統放下,我就從這一門進去。這一門進去之後,所有法門全得到了,不但佛法你全得到,世間法也全得到了。這是當年李老師把「至誠感通」這四個字給我,告訴我的。這個通,通世出世間一切法,用什麽方法?感應。我們要去學,哪有那麽多的時間?哪有那麽多的精力?到哪裡去找高人來指點?沒有高人指點,很多東西看不懂,這個緣都不容易。所以教我們用求感應,感應用什麽?誠。什麽叫誠?曾國藩先生讀書筆記裡頭,他的書房叫「求闕齋」,別人都想求圓滿,他不求圓滿,總要缺一點好,滿招損,他懂這個道理,叫求闕齋。筆記裡頭對誠下了個定義,「一念不生是謂誠」,跟佛法講的一樣。佛法講真誠,真就是誠,誠就是真。什麽時候叫誠?不起心不動念,那誠,那就是你的真心。起心動念是妄心,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心。至誠,真誠到極處,就有感應,上面跟諸佛菩薩感應,下面跟一切眾生感應。不必學,全知道了。真正難得,在中國,惠能大師給我們做出一個榜樣,那就是至誠感通。我們讀《壇經》,能夠看到惠能大師的為人,惠能大師確確實實做到了,一切眾生皆是佛菩薩,他從來不敢輕視一個人,這就是至誠。所以,他在將通未通的那個時候遇到五祖忍和尚,五祖忍和尚跟他講《金剛經》大意。大概只講四分之一,《金剛經》只有五千多字,大概沒有講到兩千字他就通了,全通了。全通了就不要講了,老和尚說可以了、行了,衣缽就傳給他。真通了!四十八願互融互入,我們從這裡得個啟示,大乘佛法,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大乘小乘,是不是互融互入?是,沒錯。再看世間出世間法,是不是互融互入?現在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整個宇宙,他們歸納為三種現象,物質、信息、能量,是不是互融互入?這個要互融互入,就是整個宇宙都是互融互入。世尊在《華嚴》上給我們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諸佛與眾生互融互入。這個眾生他覺悟了他就是佛,他迷了他叫眾生,悟是他,迷也是他,怎麽不互融互入?迷悟互融互入,生佛互融互入。這是佛法裡頭的密義,這個密不是秘密,深密,一般人沒看到,法身菩薩看到了。「又善導大師於《法事贊》中云:弘誓多門四十八」,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遍標念佛最為親」。遍標是修行法門,遍是普遍,標是標示、標準。無量無邊法門裡面,哪個法門是標準?念佛。為什麽?念佛就成佛,一切法從心想生,道理在此地,你念佛你就成佛。所以凈業三福裡頭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我們年輕初學這段經文,這個深信因果就把我們難住了。因為第三福是菩薩福報,發菩提心的菩薩,這經論上都說,發菩提心在《華嚴經》是初住,在別教裡面是初地,這麽高位次的人,怎麽還跟他講深信因果?如果這句話擺在第一句裡頭,我們一點都不懷疑。因為我們凡夫都相信因果,難道佛菩薩不相信嗎?三福第一福是凡夫,第二福是小乘,第三福是菩薩,怎麽會擺在菩薩那裡,要菩薩深信因果?我們為這句話搞了好幾個星期,最後才悟出來,就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不是別的因果,別的因果他怎麽會不知道?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他疏忽了。這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門外的誘惑你容易發現,門內的誘惑你不容易。你真正想成就,最快速的成就就是念佛,那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念佛三年成就的是一般人,我們在《凈土聖賢錄》上看到、在《往生傳》裡面看到,許許多多念佛修行的人,三年功夫就圓滿了。我早年在台北講經,有個住在基隆的法師德融,年齡跟我差不多。我講經下來的時候他就問了我一句話,他說念佛,因為我講到這個三年,他提了個疑問,他說是不是這些人他剛剛好三年壽命就到了?我跟他說,這個不太可能,哪有那麽巧的事情?一、二個可能是碰到了,不可能那麽多,哪有那麽多!那這是什麽原因?他壽命不要了,他求往生,提前走了,這個可能。我們知道,凈宗念佛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也有上中下三品,這是我們凡夫能做得到的。功夫成片上品,就有能力隨時往生。什麽叫功夫成片?並沒有得一心,也沒有得禪定,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其他雜念,這叫成片。這樣的人,想求往生的話,佛就會來接引他,他跟佛已經感應道交了。如果留在這個世間,可以,他想留多久也行。留在這個世間為什麽?只有一個條件,為接引眾生。還有人相信我的,我說話他能聽得進去,那我就多帶幾個往生,就這麽一樁事情;除這樁事情之外,他沒有留在這個世間的條件。所以不想留,他就可以走。這個解釋才比較圓滿。由此可知,這個法門真的是方便,真是穩當、快速、容易。凡是遇到這個法門的,福報大,福報太大了!不是大福報,經上有證明,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你才遇到。遇到能信、能願、能念佛決定往生,你成就了。遇到不相信,遇到沒有意思往生,諸佛菩薩還在加持你、還在幫助你,幫助你生起信心,幫助你發願。這就是我們在《金剛經》上所看到的,諸佛如來護念菩薩。幫助你早一天成就,真正能成就的,圓滿成就你的,除這個法門之外沒有第二個法門,這個法門是圓極了、妙極了!我在這一生當中也受盡了苦難,六十年的時間,真相信、真接受了。我能相信、我能接受,確實是有很多大乘經論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的話,我沒有法子相信它。但這個不容易,得有那麽長的壽命。我在台灣出家、受戒,三十三歲出家,三十五歲受戒,那批同參道友現在沒剩幾個了,都走了,他們走的時候都六、七十歲。這就是你要沒有壽命的話,你就沒有時間學習。壽命是我們自己沒有法子控制的,因此光陰對我們就比什麽都重要。古人說得是真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每天的時間都非常寶貴,都不能空過。造什麽罪業我覺得都很輕,空過光陰我覺得那個罪很重。怎樣光陰才不空過?念佛的人不空過,念佛的人非常踏實,我們不念佛,光陰就空過了。實在講,別的事情都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第一重要事情就是念佛求生凈土,這第一重要!善導大師這兩句話說得好,特別是後一句,遍標念佛最為親。善導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這日本人都相信,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是謂一一之願悉為念佛」,四十八願,願願都是教我們念佛的。只有念佛往生凈土,可以消業障、可以斷煩惱,可以永遠離開六道輪迴。「又《往生論》,謂三種莊嚴入一法句」。這三種莊嚴,前面我們都學過,國土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依報正報。三種莊嚴從哪裡來的?就從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麽?「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怎麽去落實?就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所以,一法句就是一句佛號,這句佛號一定要知道,是真實智慧、是無為法身。「法藏菩薩大願攝三種莊嚴,究竟圓滿,圓入一法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且以聲字皆實相,故此南無阿彌陀佛一句名號,即是法身本體,即是圓圓果海」。這是凈宗的秘密,修凈土的人多,念佛的人多,知道這個意思的人不多。他知道這個意思他就會珍惜,不知道這個意思,常常疏忽了。知道這個意思難,比什麽都難!真知道,這個人肯定成佛,那沒有話說的。知,真知,有很大的差別,真知確實千錘百鏈。真知的人那就是道道地地的老實人,他變老實了。老實人一天到晚口裡就是一句佛號,心裡想著阿彌陀佛,那叫真老實人,沒雜念了。看到一切人阿彌陀佛,看到一切事也是阿彌陀佛,善人惡人他是平等觀,全是阿彌陀佛,好事壞事統統阿彌陀佛,功夫純極了!這樣的念佛人往生,我們想想他的品位,雖然念佛的人不認識字,老態龍鍾,好像什麽能力也沒有,我們相信他的品位很高。蕅益大師說,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他有信有願,品位高下在功夫的淺深。功夫是什麽?功夫是放下。這個老婆婆萬緣放下,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這功夫是最上乘的功夫,我們就知道她肯定上輩往生。雜念多的人、妄想多的人、顧慮多的人,這就是把你的功夫都破壞掉了,你念佛念得再多,沒有功夫,為什麽?心散亂的。說到這個地方,對於這是業障重,心散亂是業障重。業障重的人,沒有辦法不能讓環境影響自己的人,那就是佛說的,你要找個環境,「阿蘭若」。阿蘭若是印度話,意思是清凈的環境,沒有人干擾,這樣的地方你去修。這個修是初階段,最初的階段需要這樣的,離相得清凈心。真有功夫了,你還要修即相得清凈心,那是真清凈。你才能夠入大眾,而不會被大眾所干擾,這是真清凈。你真能放下了,對什麽人都平等。功夫完全是經題上,這經題好,「清凈平等覺」,你不會迷,你有高度的警覺性,你的心清凈、平等、覺悟。什麽樣的境界你都不在乎,順境不生貪戀,逆境不生瞋恚,都能保持著清凈平等覺,功夫成了,這樣人往生極樂世界肯定是上輩。上輩往生實報莊嚴土,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差不多就跟佛平等了。這是阿彌陀佛加持的,比同居土、方便土的高太多了!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薩,也得阿彌陀佛的加持,但是我們能想像得到,智慧、神通、道力一定有遜色,比不上上面的。但是都有,確實大家統統有能力隨類化身,有能力與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這是決定可能的。這裡頭有一句,「聲字皆實相」,聲是念佛號的聲音,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字是文字,都是實相。這個的確知道的人太少了。「故此南無阿彌陀佛一句名號,即是法身本體,即是圓圓果海,乃四十八之所標,故體具本願一切功德妙用」。這名號功德還得了嗎?我們可以說這句名號所在之處,這個地方就是吉祥福地,這個地方的人有福,這個地方的人決定少災少難。台灣是個小地方,災難常常有,但是我們在台灣看到,到處都能看到「南無阿彌陀佛」。連電線杆上我常常看到都貼著,警察也不取締,都能看到,好事情不是壞事情。亂貼標語不是好事情,貼阿彌陀佛是好事情,讓人到處都能看到阿彌陀佛。你看到字、聽到聲音,念佛機是音聲,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又此名號,是性德之本體,修德所圓成,性修二德,圓攝無餘」。阿彌陀佛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量覺,一切無量,出生無盡,《還源觀》上三種周遍的第二種,「出生無盡」,這是修德。所以,這個名號是性德的本體,是修德的圓滿成就,這是每個人的自性,跟自己的關係非常非常的密切;換句話說,是自己的命根!這麽親切,我們不知道,阿彌陀佛五劫修行的圓滿成果。性修二德,圓攝無餘,把世出世間所有一切善法統統包括在裡面。就像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包括了十方一切諸佛剎土的精華、精髓,都在這裡頭。所以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不可思議,名號的功德沒有人能說得出來,說不盡。「今四十八願,遍標念佛,願願皆攝佛之果德」,第一個是阿彌陀佛的果德,第二個是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如來的果德,「一一全顯」,你這一句佛號裡頭統統具足,「無為法身」,無為法身是體,無所不為是法身的應用,無為而無所不為。一一全顯無為法身,「故可悉謂為攝法身也」,攝受法身。「諸願互融相入,無所隔礙」,一願就是一切願,一切願就是一願。「一一願含無量不可思議無上殊勝之願,無有限量」。下面說得好,「進言之」,再進一步的說,「則所云四十八者,亦只是隨順眾生之假名,實則本願無量」。四十八、二十四、三十六都是隨順眾生說的,每一願裡頭都是無量願,願願為度眾生,願願願眾生同成佛道。末後的結語說得好,「又本願之數雖無量,但究竟只是一法句也」,這一法句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一切法都在這句佛號當中,這是我們在介紹經題時候都說過。隋唐時代,中外這些大德,他們真是深入研究過,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哪一部能夠圓滿包容一切經的教義?大家都承認《大方廣佛華嚴經》,各宗各派的教義,這部經裡頭全有。方東美先生把這部經看成佛教概論,早年我跟他學習的,他說這是佛經裡面的「佛教哲學概論」,編得好,在這個世間找不到第二種能跟它相比。第一個是理論講到究竟圓滿,方法精妙細緻,後頭還帶表演,五十三參是表演,他說世間教科書找不到這麽好的東西,它後頭還帶表演。這是一部經包括所有的經典。但是《華嚴》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的究竟圓滿不是五止六觀,而是一句阿彌陀佛。五止六觀不見得個個人能成就,這一句阿彌陀佛個個都成就、個個都入華藏世界去了。我們看《華嚴》、《法華》、《楞嚴》這些大經大論,哪一個不是歸極樂世界的?不是修楞嚴大定,是念佛;換句話說,念佛就是真的修楞嚴大定。《楞嚴經》上二十五圓通,這全是修楞嚴大定的,二十五個人做代表。最後被文殊菩薩選出來的是觀世音菩薩,「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實際上,文殊是選了兩個,一個觀音,一個大勢至,大勢至是念佛的。這兩個人都沒有按照順序排列,提出來,提出來就是特別法門。順序,二十五個人,它前面是十八界,後面是七大。十八界是六根、六塵、六識,這樣的順序,前面十八個;後面七個,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按這個順序。觀世音菩薩是耳根圓通,按照順序他排第二個,第一個眼根,第二個耳根,他排第二。結果他排到最後,把他排在第二十五。大勢至菩薩根大,地水火風空見識,那個見就是根大,他應該排在第二十三,結果他換了,他也排到最後,他變成二十四,原本他是擺在二十三的。結果二十五是觀世音菩薩,第二十四是大勢至菩薩;原本最後一個,第二十五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提前面去了,順序不一樣,不按照順序就是特別法門。所以《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裡面所表的,兩個特別法門,不是一個。觀音菩薩他那個排法非常顯著,你看從第二個擺到最後,這個很顯著;大勢至跟彌勒菩薩只是一個位置交換,他們兩個人一個位置交換,不太明顯,很多人疏忽掉了。大勢至代表什麽?念佛法門,一切法門到最後都歸念佛。觀世音菩薩代表我們地球,地球上的人耳根最利,比眼根厲害,眼看沒看清楚,耳(這個字,音檔中沒有,是加入的字,建議要要列入口誤表)聽清楚了。所以觀音菩薩跟我們這個世界特別有緣分,因為他是耳根最利,我們也是耳根最利,非常契機。這是互融相入,最後都融入念佛法門,楞嚴大定也入了這一法句,《華嚴經》裡面所講的五止六觀也入了這一法句,這一法句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我們就根據古大德這個基礎,從這個基礎上我們再分。古大德這個基礎就是一切經歸《華嚴》,《華嚴》歸《無量壽》。我們再深入,《無量壽經》四十八品,我們選一品,歸哪一品?第六品。第六品四十八願,這四十八願歸哪一願?歸十八願,十八願就是念佛。所以,一切法到最後都融入這一句佛號當中,我們才知道這句佛號之可貴,這句佛號統攝一切法門;你修這個法門,所有一切法門全在其中。所以真正是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底下又說,「又本願之數雖無量,但究竟只是一法句也」,全歸到這一句佛號。「至於對超世之解,諸家亦復不同。義寂謂為超勝地前世間之位,故名超世」。地前是三賢,超過了三賢,這叫超世間。「憬興謂為地前十向滿位一重發心。蓋均謂為初地之前也」。這是義寂、憬興這些法師,都認為超世是初地之前。「善導、曇鸞等師,則大異於是。如曇鸞師謂:法藏菩薩於世間自在王佛所,悟無生法忍,爾時位名聖種性。(此乃《瓔珞經》中六種性之第四種,即十地菩薩)於此性中發四十八願。善導大師亦判為十地菩薩之發心。故均遠超地前之說」。這個解釋好,後面勝於前面。《瓔珞經》的「六種性」,我們蒐集了一些參考資料,《三藏法數》,《瓔珞本業經》裡頭所講的。「種性者,種別性分也」。種是種子,我們常說阿賴耶識裡面的業習種子,種子「有發生之義」。「性即性分」,性分是什麽意思?「自分不改」,有這個意思。譬如植物的種子,西瓜的種子,這個種它能夠發芽,能夠長成植物,能夠結成瓜,這是發生的意思。性分呢?它是西瓜,西瓜籽只結西瓜,不會結成南瓜,這叫性分。所以,種跟性也要分別,性就是它是什麽種子它就生什麽,它不會變質。「《瓔珞經》對別教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而論,故有六種性」。十住跟十行不同,十行跟十迴向不同,十地跟等覺、妙覺也各個不同。「然性通六位,種局限在因,故前之四位名種;等覺雖在因,然勝前,得稱為覺,故不言種也。」就是局限在因者,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都叫因位。覺,那是果位,這成佛了,果位。當然因裡頭也有覺,它不叫覺,叫性;到果地上,這個性就變成覺了,是這個意思。第一個是「習種性」,別教的十住。別教初地才見性,所以它跟圓教差別很大,圓教見性的是初住菩薩,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別教是初地。所以別教的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個三賢位沒有出十法界。一定要登初地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離開十法界。不像圓教,圓教初住就出十法界了,圓教是十信位在十法界。我們在學習、分享裡面說過,圓教的初信菩薩,斷證的功夫跟小乘初果完全一樣,就是八十八品見惑斷了。這是初信位的菩薩,那就是聖人了,在三不退裡面他們得到一個位不退,就是聖人的地位不退。雖然沒出六道,他們決定不墮三惡道。他們修行,在人間、天上,有期限的,七次往返他就脫離六道輪迴,那就升等,升到四聖法界。四聖法界裡面最低的一個果位聲聞,就是阿羅漢,必須見思煩惱斷盡,出六道輪迴。阿羅漢是聲聞,辟支佛是緣覺,上面是菩薩,再上面是佛。最上面的佛,他的果位相當於別教裡面的第十迴向,三賢裡頭最高的,他破了無明他就登地了,就是初地菩薩,在圓教是初住菩薩。這個階級很清楚、很明白,我們要了解。自己功夫到什麽程度,自己很清楚,知道,不是不知道。你就曉得這個事情多難,要斷煩惱、要消業障,就是連小乘的初果,大乘圓教的初信位,就那麽難。八十八品見惑沒有破,那都在門外。你看習種性,「謂十住菩薩研習空觀,破見思惑」,所以叫習種性。別教十住,十住的名稱都一樣,但是圓教跟別教相差太大了。第二「性種性」,性種性是十行位的菩薩,「雖證本性真空之理,不住於空,而能分別一切諸法,化諸眾生,故名性種性」。這個菩薩,別教是菩薩,菩薩跟小乘不一樣,小乘不教化眾生,菩薩教學,菩薩永遠不舍眾生,這叫大乘根性。雖然證得本性真空之理,但是不住於空,他知道是空,不住於空,能分別一切諸法。都在經教之中,從習種性提升到性種性。我們細心去觀察,習種性是研習空觀,性種性證本性真空之理,跟阿羅漢的位置相等。但是阿羅漢住於空,入到偏真涅盤去了,自利而不能利他。性種性的菩薩他證到真空,不住真空,他依舊在學習,這個學習,三種智慧裡面的道種智;證得這個智慧,本性真空,這叫一切智。三種智慧裡頭的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他是屬於這個階段的。跟小乘不一樣,小乘住空,他不住空,依舊在學習,學習道種智。阿羅漢沒有道種智,他知道萬法皆空,他能夠一切放下,但是這一切法到底是怎麽回事情他不知道;只知道一切法空,他能放下,所以他能夠出六道輪迴。性種性的菩薩,就是別教十行位的菩薩,他們智慧比阿羅漢高,他有道種智,所以他不住空,他能教學。第三就是「道種性,謂十迴向菩薩因修中道妙觀,通達一切佛法」,這叫道種性。性種性跟道種性的差別,性種性的人還沒有證得中道妙觀,這個他沒有。習種性是在研習的階段,沒證得;性種性雖然證得一切法空,不知道一切法有。到道種性這才知道中道妙觀,妙觀就是空有二邊都不著,空有二邊都清楚。一切法,性,體性是空寂,但是相有,所以有叫幻有,空叫真空。真空不空,幻有非有,所以他能夠二邊不住;二邊不住就叫中道,這才叫真正了解事實真相。中道妙觀也就是諸法實相,他看到真相了,二邊都不執著。這是十迴向位。「十迴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沒有著相,「不壞迴向、等一切佛迴向、至一切處迴向」。菩薩所修的,他們統統都修了。迴向是回自己修行的功德向三個方向,向菩提、向眾生、向實際,通常這個迴向,迴向三處。菩提是智慧,我所修習的我不求別的,我只求智慧,不求世間名聞利養,我不為這個修,我為智慧。第二,我為眾生,我不為自己。第三個,我迴向實際,實際就是見性;通俗的講我只求明心見性,我不求其他的,這就對了。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最後「普皆迴向」就說這三點,迴向菩提、迴向眾生、迴向實際。第四個「聖種性」,聖種性這是十地了,「謂前諸位皆名賢位」,三賢,「十地菩薩由修中道妙觀,破無明惑,證入聖地,故名聖種性」。這個聖地就是凈土裡面講的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裡面的人,都是明心見性的人、都是大徹大悟的人。他們生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跟十法界不一樣,十法界沒有離開阿賴耶。十法界的相分是阿賴耶的境界相,是阿賴耶的相分,十法界裡面的念頭是阿賴耶的見分,沒離開阿賴耶。換句話說,阿賴耶所變的叫法相身、法相土,叫法相,還在著相,相沒放下。相放下之後,那個身就不是這個現相,完全從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就是經上所說的心現,「唯心所現」,他沒有識,十法界里還要加一個「唯識所變」。十法界的是兩重,實報土裡頭只有一重,只有心現,沒有識變,所以它是法性身,它是法性土。性是什麽?前面講,性是不變的,所以那個世界的人壽命長久,相貌不變,都是年輕,沒有一個老的,活到三個阿僧只劫還是年輕,不老。所以他性跟相就看出來了。十法界裡面有衰老,就是有生有滅,一真法界裡頭沒有生滅。他是變化的。進入到這個境界是化身,而化的那個身,不是小孩慢慢長大,沒有,化的身跟阿彌陀佛的身一樣,一模一樣,都是化身。其實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身就跟阿彌陀佛身一樣,同居土也一樣,方便土也一樣。那是什麽?那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如果不是佛力加持,那不一樣,佛力加持,統統是一樣的。這是極樂世界無比殊勝之處,彌陀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統統是以阿彌陀佛為標準,到極樂世界相貌相同、智慧相同、神通相同、道力相同,沒有一樣不相同,你到哪裡去找?你找不到!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就這一家,你能碰上你說你該多幸運、多難得!你這次要錯過了那叫真錯了。什麽錯都不是真錯,這個錯了你真錯了。決定不能錯過!所以第四叫聖種性,這真的成聖人了。成聖人的標準是什麽?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別教初地以上。別教的十地等於圓教的十住,歡喜地等於初住,離垢地等於二住。所以,登地才是真正的聖人,聖種性。第五「等覺性,謂望後妙覺,猶有一等,勝前諸位,得稱為覺,是名等覺性」。等覺性在圓教是初行位的菩薩,妙覺位是二行菩薩,別教。他不是究竟圓滿,他後面還有很多階級。十行他只前面二行,三行以後有八個位次,再有十迴向、十地,二十八個位次,再加上等覺、妙覺,三十個位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後頭還有三十級。這就別教跟圓教的差別。這些常識我們知道,但是在凈宗,所有的階級統統融入一句佛號,這一法句,所有菩薩階級全在這句佛號裡頭,這無比的殊勝。《瓔珞經》的六種性裡頭第四種,十地菩薩,「於此性中發四十八願」。這是說明法藏比丘在世間自在王佛所,悟無生法忍,他的身分在圓教就是初住,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佛的位次,天台大師稱他為「分證即佛」,他是真佛,跟十法界裡面的佛不一樣。十法界的佛沒見性,所以天台六即佛當中稱他作「相似即佛」,十法界的佛是相似佛。實報莊嚴土四十一個位次都叫分證,他沒有圓滿,他成佛了,他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麽沒有圓滿?無始無明習氣沒斷。無始無明斷了,習氣沒斷,帶著習氣那就不是真正圓滿。等覺才能夠把最後一品無明習氣斷盡,斷盡,實報莊嚴土就沒有了。等覺菩薩提升到妙覺,妙覺才是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他不住在實報土,他住在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所有一切都融入常寂光,常寂光是真正究竟圓滿。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常寂光。所以阿彌陀佛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的身、我們的心沒有離開常寂光,我們的身心跟常寂光都融成一體,我們自己不知道。所以中峰禪師《繫念法事》裡頭所說的,「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凈土,凈土即是此方」,那是什麽?互融互入,是真的,不是假的。祖師這些話是真實語,不是比喻,是確確實實的事相,叫諸法實相,只是我們沒入那個境界,自己不曉得。但是事實真相是真相,不管你曉得不曉得,它都是一樣的,確實是平等的。在這個境界裡頭,你想想看,你有什麽災難?沒有!菩薩看災難像看什麽?看放煙火,不是真的。為什麽會有這個現象?眾生業力變現的。完全看到你迷惑顛倒,造業受報,都看這些把戲,沒有一個是真的。所以菩薩對一切眾生,知道是一體,知道互融互即,即就是入的意思。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確實一體,這個關係多密切。不是一家人,一家人不是一體,是一體!一體是什麽?像我們身上這麽多細胞。身上有多少細胞?科學家告訴我們是五百兆,一個人身體上的細胞有五百兆,五百兆一體。如果細胞再分析,分成原子、電子那就更多了,不曉得有多少,是一體。所以每個基本粒子都是自己。這是有相的,物質現象,還有信息,不是物質現象,更微妙了!這什麽東西變現的?全是自性的本能,自性本有。近代的科學家承認我們老祖宗有智慧,不是我們現在聰明智慧,有這麽多的發明,比他們高明,他說其實我們比不上他。為什麽?他們有種本能,高智慧,我們不知道的他們全曉得。過去總認為上古時候他們沒有開化,他們都是野蠻人,他們沒有知識。現在話轉過來了,他們有很多本能比我們高。你看世界上很多古老族群裡頭留下來的預言,千萬年之後能兌現。他有這種能力,這我們現在趕不上,好像他們什麽都知道。佛為什麽有這麽大能力?你看經上所說的,這些事實真相現在科學家都證實了。佛經裡頭找不到迷信,佛沒有說宇宙是神造的,沒說。佛承認宇宙之間有神,神很多;有天,天也很多,確實有天帝、有天王,統統承認。但是宇宙從哪來的?佛是講從心想生,「一切法從心想生」。誰的心想?自己的心想,不是別人的。我的心想是我的宇宙,你的心想是你的宇宙,現在我的宇宙跟你的宇宙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互相能看見。統統都是互融互入,如果沒有互融互入,那當中就有障礙。它沒有障礙,所有的障礙都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障礙怎麽發生的?佛說業障,業是障礙;知障,知是障礙,無知就沒障礙,有知就有障礙。知是所知障,業是煩惱障,把障礙分成兩大類,煩惱障、所知障都從迷惑產生的,覺悟了就沒有了。曇鸞法師的意思是說,法藏菩薩當年發四十八願,在五劫修行,那個五劫修行就是考察,我們現在講是考察、學習,在這麽長的時間當中完成了四十八願。他那個時候什麽地位?就是別教初地,圓教初住,是這個地位,這不是普通人。這是什麽?法身大士,他是這樣的地位。所以他的發心「遠超地前之說」,這個說法是可以相信的。「復以法藏菩薩大願,不但超過三乘,且超踰諸佛願」,這個超踰諸佛願是怎麽回事情?就是他的願不是自己發的。我們就明白了,他的願是在考察當中發的,取人之長,舍人之短,這就超過了。諸佛發願沒有經過這樣考察,頂多看一個世界,看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所發願的,他是所有諸佛剎土全看過了,這個真的是稀有。哪一尊佛去到一切諸佛剎土去考察去?沒聽說過,只有他一個。到一切諸佛剎土去參觀、去旅遊、去考察,這一點就很難得。好,今天時間到了。
推薦閱讀: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十七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八八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0七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八九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