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婚姻》第三章轉載

第三章 修行與婚姻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增壹阿含經》卷第一

● 中國大陸現有各種宗教信徒一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8.5萬餘處,宗教教職人員約30萬人;

● 全國一億多宗教信徒中,佛教信徒(居士)約為七千萬人以上,包括漢傳、南傳、藏傳三大語系的出家僧尼僅20餘萬人,其中漢傳僧尼十萬餘人;

換言之,佛教信徒絕大多數,都是有工作有家庭的在家人,一萬名信徒中不過有兩名出家僧人。幾千萬在家佛教徒,分布中國廣大城鄉及各行各業,如何使他們按照佛陀的教義,過好合理、道德的居家生活,愛國愛教,奉獻社會,凈化世間,便成為一件頗具現實意義的事了。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常在講經說法中開示家庭和樂和修行為善之道,這部分內容,對今天的廣大在家人來說,無疑是一份最好的精神財富和行動指導方針。

第一節、修行與婚姻責任

在佛教的五乘法裡面,人乘的佛教對男女婚姻的態度是:不要求斷欲,而是提倡節慾。

很多人以為學佛就要遠離人群,不近女色,其實不是那樣。也可以說任何人都可以學佛。當然,進一步修行,或自願守持戒律的人,可修持五戒、菩薩戒等。這些戒對今天工商社會的普通人而言,可能記不住,也不易修成,但只要原則上不貪、不嗔、不痴就可以了。修行者到了相當層次後,也許會發大悲心,他就會自行修持較為嚴格的戒律,再高層次的修行者則會持守「菩提心戒」,但這都是發自內心,而非條文式的戒條而已。

最重要的是——學佛人隨時要有慈悲心、利他心,總是以社會為重,以他人為重;如果能夠時時處處以自己的一言一行,體現出佛教的慈悲、、寬容和利人,這就是在家居士對佛教的最大貢獻了。

一、婚姻生活對修行的意義

1、在家學佛也能成就

不少人執著地認為:在家干擾多,學佛難修。曾有一位學佛居士對我說:「在家裡,我心就煩,到了寺廟,心情馬上就舒暢了;所以,在家永遠修不成,眼不見心不煩,只有走遠點,才能修成功。」在許多人眼裡,只有山中、寺廟裡,才能修行,紅塵家庭怎能修行呢?

也曾有不少人,向我詢問出家的有關事宜。對其中年高歲大,且對佛教陌生者;以及雖然也能講幾句口頭禪,但世俗習氣甚重者,我往往勸他們打消這個念頭。告訴他們出家並非容易之事,因為他們大都認為一入寺廟,就與紅塵徹底脫鉤了,自然就會煩惱頓消。但我告訴他們,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因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矛盾與煩惱;你們不能期望住在寺廟裡的,就應該是聖人;只要是凡夫,就應該充許別人有煩惱、有矛盾;聽到這裡,對方往往睜大眼睛說:「出家人四大皆空,難道寺廟裡還會有矛盾嗎嗎?」當我肯定的回答後,他們往往流露出大失所望的神情說:「我還以為一出家就一了百了呢!」

認為學佛是極其崇高卓絕的,非一般生活在碌碌塵世里的男女所能實踐的觀點;以及學佛必須離世棄俗,住到寺院里或是其它僻靜的處所去的觀念,是一種片面的觀念,是對佛的教誡,缺乏全面了解所產生的。有這種看法的人,大都只因聽到或讀到某些佛教的小冊子,而這些小冊子的作者,或許對佛教的整體並沒有充份了解,因此所發表的見解是片面的;也有的則是一些人自己斷章取義,想當然的誤解佛法。

佛的教誡,不僅是為了寺院中的僧眾而設,也是為了身有家庭的普通男女;代表佛教生活方式的八正道[1],是為了一切的人而設,沒有任何分歧。

因為不論佛教是多麼純凈而高尚,如果廣大的群眾,不能在日常生活里受持奉行它,它就將一無用處。可是,如果你能正確的了解佛教的精神,而不是拘於某些文字,你便能夠一面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一面遵行其教誡。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住在邊遠之處,與世隔絕,比較易於接受佛法。但我認為大部分人不適應這種生活,離世的生活,會使得他們整個身心都變得沉鬱滯鈍,反而不利於發展他們的精神與理智的生活。

而真正的出離,並不就是將此身離開塵世。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就說過:一個人可以住在林間修苦行,心中如仍然充滿了染污不凈的思想;另一個人住在城鎮里,也不修苦行,可是他心境澄朗,了無微瑕。兩者之中,舍利弗說,在鄉鎮中過清凈生活的人,遠勝於住在林間的人,更為偉大。

面對一切誘惑而又能證果的在家人,當然要比那些不受外來干擾,潛心修習而獲證果的比丘更值得讚歎。如佛陀時代,有一位大臣,當他騎在大象之上,穿戴著上等的衣著,但心澄凈無染,當下作觀,立刻就證得聖果。

對此,佛陀說道:

「寂靜,自律,自信,純潔,非傷非害一切有倩,此人即為婆羅門,隱者,沙門。」

「嚴身住寂靜,調御而剋制,必然修梵行,不以刀杖等,加害諸有情,彼即婆羅門,彼即是沙門,彼即是比丘」。——《法句經》第142偈

佛陀時代,許多在家居士並沒有拋棄世間生活,而獲證涅槃聖果。其中,最為虔誠、最為慷慨的在家信徒給孤獨長者,修行證到聖位斯陀含果(二果),釋迦族的大名為二果,陶工甘提柯羅為不還果(三果),凈飯王(佛陀之父)死時,據說證阿羅漢果(四果),從此解脫了生死。

有人也許要問:如果常人可以過在家的生活,而仍能修習佛法,為什麼佛要創立出家僧團呢?

其實,出家僧團是專為某些志願獻身的人而設的。這些人不但要發展自己的精神及心智,而且立志要為人類服務。一個有家有室的居士,不能期望他將一生整個地奉獻出來為人群服務。出家僧人因為沒有家室之累,也沒有其它俗務的羈絆,可以根據佛陀教誡,將全部身心貢獻於「增進多數人的福祉,增進多數人的快樂」。在歷史過程中,佛教寺院不僅成為宗教中心,也成為學術文化的中心。

由於宿世因緣和願力的不同,絕大多數人都不大可能走上出家修行的路。因此,對一般人而言,現實生活更直接、更有吸引力;而斷欲去愛,別離家庭,全身心地投入追求真理,奉獻大眾,這目標雖然高尚,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古今中外,東西方的宗教中,能捨棄家庭追求真理的人:如比丘(尼)、道士(姑)、神父、修女等,從來都只佔人類的極少數。故對普通人而言,不必去勉強效仿。

2、婚姻有助於我們認識人生、完善人格

孔子曾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在家學佛的人,下手處可以從夫妻、家庭做起,經由婚姻生活的鍛練,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生活和人際處世,乃至認識社會人生。如果學佛者能在婚姻生活中,能好好地跟自己的另一半相處,那麼這個人必然是認真的修行人。

切不可小看婚姻生活的複雜性。《俱舍論記》言:「多思慮故名為人。」來自不同因緣、不同成長背景的夫妻,雖說彼此存有真摯的愛意,但人類具有的煩惱和矛盾,潛藏在心靈深處,當它生起時,常常是身不由己的。因此,夫妻兩人要長時期地和睦相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中有許多學問。

當雙方還只是男女朋友或未婚夫妻時,通常只會分享快樂,而不會患難與共,約會結束後,便各自回家,自己的問題自己煩惱,自己的責任自己照顧;當兩人在一起時,都只是分享快樂而已。所以那時候的情況不太一樣,感覺比較浪漫、唯美,即使有些小爭吵,也會因為雙方雖有些距離,也會很快就回心轉意,並原諒對方。

然而一旦住在一起以後,大家就必須同甘共苦,這時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所以才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了解熟悉彼此的習慣和點點滴滴,婚姻關係才能漸趨成熟。而且相處時間一久,伴侶內心深處的一面,也會慢慢顯露出來,然後雙方會逐漸習慣對方的優缺點,如早歸、晚歸等等,因此,需要長時間的相處,才能彼此調適。

據說夫妻感情越好,兩個人就會越來越相像。意思是說,夫妻彼此十分相愛,不知不覺地就會吸取對方的品質,然後變成同一體一般,連他們的表情也會跟著變改。人類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看起來越相像,就表示他們的感情越好。因為彼此相愛,表達方式和想法又很接近,「相由心生」,所以外表就跟著變改,然後看起來就越來越像。

坦白說,我們最愛的就是自己,是不是這樣?我們每天花很多時間照鏡子,把所剩無幾的頭髮梳好,細細整理好那幾根鬍鬚……我們愛我們自己,這並沒有錯;但你要繼續學習,學會愛別人、愛鄰居、愛家人,你越多愛別人、關心別人,你的幸福感越會增加,古人云:「愛人者,人亦恆愛之」;你越多關心自己,你的煩惱就會愈多,這就是《老子·道德經》所言:「反者,道之動。」

3、婚姻也是修行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台灣著名居士李炳南先生針對學佛中存在的問題,曾語重心長地告誡後學說:「我們學了幾天佛,世間的事故人情天理一概不懂,對社會有何利益呢?學佛要先求人道,人道站得住腳,學佛才可以成功。自古以來沒有壞人成佛的,曹操、王莽、秦檜這些壞人,有誰聽說他們成了曹操佛,王莽佛,秦檜佛的?所以請大家先得保存人格。……我們學佛要注重實行,若無實行,講多少也無用處。實行必先扎住根本,一棵樹有了根本,才能發生枝幹花果,立不住根本,永遠不能成功。」

家和萬事興。做為一個學佛居士,首先要處理好工作、家庭婚姻等,然後才能談到其它。

佛說五乘法中,以人乘為本,強調注重人格修養。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而家庭有傳燈的功能,不僅把生命延續下去,更將文化、慈悲、道德、信仰等傳揚下去。

但現代社會,工作節奏快,精神壓力大,造成人心浮躁,故夫妻間易生矛盾;因此,現代夫妻應明確相處的基本原則。

夫妻相處的基本原則是——「尊重而不佔有、關懷而不自私、隨緣而不強求」。

但事實上,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事!而這也正是我們婚姻生活,帶給修行者的正面意義之所在。

不知痛苦的人,沒有資格話人生。

人類的快樂只存在表層的感官上,但痛苦卻深入骨髓。唯有在肉體和精神、親情和愛情、學問和財富、麵包和尊嚴、家庭和事業的交纏衝突中,才更能體會人間的苦樂和競逐的現實,對於做人的辛苦和做人的無奈,也才會有真實的體驗,而這些都是修行人所應知應證的,尤其是發心學習菩薩的人,更應以此為成佛的道場。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絕大部分都是男女結成夫妻、組成家庭,並且在種種兩難之間掙扎著,這當中有辛酸、有甘甜,卻無一不是刻劃入骨的激情。

修行人除非真正了解此中的衝突、痛苦與無奈,不然如何能做到原諒無知、悲憫罪惡的地步?又如何能避免說些不著邊際、無關痛癢的空言呢?當知除了少數天縱英才之外,一般沒有歷經世事的人,不能體察人間疾苦,也不知凡夫是多麼的彷傍與無助,徘徊在萬花筒般的世界中。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經由婚姻的生活,使人可以進入人間的天堂,也能使人墜入人間的煉獄。對於修行人,特別是志求一切智的菩薩而言,婚姻生活是一門寶貴的修學法門!


[1] 【注釋】八正道亦稱八支正道、八支聖道或八聖道。意謂達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1、正見。正確的見解,亦即堅持佛教四諦的真理;2、正思維。又稱正志,即根據四諦的真理進行思維、分別;3、正語。即說話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說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等違背佛陀教導的話;4、正業。正確的行為。一切行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作殺生、偷盜、邪淫等惡行;5、正命。過符合佛陀教導的正當生活;6、正方便。又稱正精進,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達到涅盤的理想境地;7、正念。念念不忘四諦真理;8、正定。專心致志地修習佛教禪定,於內心靜觀四諦真理,以進入清凈無漏的境界。

二、建設佛化家庭

1、佛化家庭的好處

佛化家庭,即已皈依佛教的居士,以自己的言行,來感化全體家庭成員學佛,從而使佛教理念,成為全家的行動指南和準則,這就是佛化家庭。

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礎,家庭成員關係的和樂、家庭教育的成功,便能提升個人品質,凈化家庭,進而影響周圍的親人、朋友,再擴及社會,達到凈化人間、建設人間凈土的目標。

假使一位在家弟子,皈依三寶以後,暴躁的變為溫柔,懦弱的變為強毅,疏懶的變為勤勞,奢侈的變為儉樸,欺誑的變為信實,怪僻的變為和易;在家庭中,對自己的父母、兒女、兄弟、夫婦,更體貼,更親愛,更能完善在家庭中應盡的責任。這樣,家庭因此而更和諧、更幸福。大家會從學佛者的模範言行中,受到感染,而對佛法生起好感與信心,並逐漸向信佛教靠攏,乃至皈依佛門,成為三寶弟子。這是佛化家庭的最有效的法門,是每一個在家佛弟子所應遵循的方針。

要以信仰來促進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滿。

信仰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共同的信仰,家庭就會成為夫妻共同修行的道場。大家都以佛菩薩的慈悲及智慧,作為共同學習的目標,提升自己,凈化自己。彼此關懷、彼此尊敬、彼此體諒、彼此禮讓、互相學習、共同成長。建立起這樣婚姻的共識,夫妻就能建設成為互為同修的菩薩,互為善友,互相提攜的佛化家庭。

佛化家庭,最要不得的,是不從自己的身心凈化去努力,而是從形式上追求,如在家庭中設立佛堂,早晚做著冗長的課誦;或者去寺院的時間過多,無形中忽略了對家庭的應盡責任;或過分施捨而影響家庭經濟的健全。這使得過著共同生活的家屬,感到他的消極氣息,或者覺得很浪費,這不但不能引起家屬的同情,引導家屬來信佛,反而引起惡感,弄得家庭不和。即使由於身為家長,做兒女的不敢說,不好意思說,而這種不良印象,種下了兒女們長大後,反對佛教的因緣了!有些丈夫為了避免爭執,只好將就他的妻子,然而內心卻是隔礙和不快。為了愛護自己的佛教,為了引導家屬得到佛法的利樂,正信的在家信眾,應時時刻刻反省自己,發揚成績,修正缺點。使自己成為佛教的實踐者、報恩者,而不是以自己負面形象為佛教做廣告,成為佛教的損害者!

2、佛化家庭與家庭主婦

佛化家庭的關鍵,往往與家庭主婦有很大關係。

在佛陀誕生之前,婦女在印度得不到尊重。印度作家黑摩禪陀把婦女貶低為「照亮通往地獄的火炬。」在佛陀降世之前,婦女沒有享受到應有的自由。她們展示內在精神能力和思想才智的機會被剝奪了。

在佛陀的教法中,肯定了婦女對社會的重要性。

佛陀曾同拘薩羅國王談過有關婦女之事。有一次,國王誠懇地同佛陀交談,一侍衛走了過來,小聲地告訴他,皇后生了一個女兒。國王一聽這個消息,臉上一陣的不高興。在古代印度(即使在今天也一樣),女兒的出生不會給家庭帶來快樂。這是由於多方面自私的原因,比如說提供嫁妝等問題。

不同於其它宗教師,佛陀對婦女作了熱情洋溢的讚美,並在如下的話語中表彰了婦女的四種品德:

有些女人真的比男人強,萬民之主,把她撫養成人。

她們有智慧,有道德,忠貞誠實,敬奉婆婆如神明。

如此高貴的妻子會生下勇敢的兒子,統治王國的國王。

「有的女人比男人強,」這是佛陀親口所說。特別是在婦女不受尊重的印度,沒有一個宗教家說如此勇敢而又高尚的話語。

佛陀雖然看到婦女性格上的脆弱,但他教導人們要看到她們的內在美德;作為母親,婦女在佛教中佔有值得尊敬的地位,母親被認為是升天的方便之梯,妻子是丈夫的最好朋友,同時,性別不是純潔和服務的障礙。

女性比起男子來,雖有她的弱點,但女性的柔和、堅忍、慈愛,都勝過男人,而與大乘的特質相契合。一位賢慧的妻子,是家庭的融和安定力,也是丈夫在事業上成功的助力。在兒女的教育上,母親的教導更重要。如果在家女眾,能對佛法有真誠的信心,堅毅的願力,正確的智力,這對於家庭、人間的凈化和樂,可說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特別是在佛教弘揚方面,家庭主婦信佛,更是佛化家庭的主要力量。

佛陀時代,在廣大學佛居士中,也有許多以虔敬、慷慨、信仰、學識和慈愛而著稱的婦女。

《勝鬘經》中,由於勝鬘夫人的言行化導,首先化導了丈夫──「友稱大王」。進一步,「城中女人,七歲以上,化以大乘;友稱大王,亦以大乘化諸男子,七歲以上,舉國人民皆向大乘」。勝鬘夫人還發十大誓願,護持正法,饒益眾生。

維莎訶是僧團的女大護法,在婦女界中猶為突出。

那庫羅母是一位忠誠的妻子,她通過列舉自己福德,把她的丈夫從死神口中挽救回來。

沙摩婆蹄是一位虔誠而又值得敬重的王后,當她被人用火燒死時,她沒有惡意,反而對謀害之人施以慈愛心念。

瑪理卡王后多次勸諫,安慰她的丈夫拘薩羅王。

女僕庫玖陀羅講說佛法,救度了眾多的皈依者。

輸曼努和輸跋達是兩位具典範品德的姐妹,對佛陀的信仰絕對的虔敬。

這幾個例子足夠說明婦女在佛陀時代所起的偉大作用。

中國唐朝的文成公主信仰佛教,為了唐朝和西藏兩國的關係,嫁到了西藏,把漢傳佛教也帶到了西藏,為西藏佛教的淵流播下了重要的種子,並且把唐朝的文化傳揚於異域。

在中國大陸,七、八千萬佛教居士[1]中,女性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每逢過年過節或平時寺廟舉辦法會,無論在城市或農村,積极參与者,女性往往占絕對多數。

今天,婦女在家庭、杜會和國家中,有其舉足輕重的重要性,尤其今日是婦女除了傳統的責任(相夫教子、事奉公婆)以外,還參與到經濟生產、杜會政治的行列中,這些更顯示出婦女,比過去任何時代,對於社會的安定和諧都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3、修行是佛化家庭的提升

生命是習慣的積累,許多大道理在煩惱習氣的面前,往往顯得蒼白無力,你們不覺得嗎?

一些常鬧家庭矛盾的學佛居士,經常感嘆:「學佛後,也知道發脾氣不對,但事到臨頭,便什麼都忘了,只顧當時痛快,過後又後悔!」

道理知道,但又做不到,這就凡夫的通病,所謂——「看得破,跳不過;說得好,做不到!」

因此,光懂得大道理還不行,必須腳踏實地地依教奉行。要改造自己的生命,還得用佛法不斷薰陶自己,在生活中磨練成長。

如能隨時發現毛病,也是修行的一個進步。但要徹底擺脫煩惱習氣,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持之以恆的修行,修行,能使我們的心慢慢變化,由量變到質變。為達此目的,每天應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宗教修持,如課誦、禮拜、念佛、持咒、靜坐等;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以不影響工作和家庭生活為宜。也可定期參加寺廟的法會活動、參加念佛七、禪修等。

日常功課,如能定時定數,那是最好。要配合自己的生活環境,拜佛、靜坐、誦經、念佛(如環境嘈雜,觀想默念即可)、懺悔(包括毫不容情地反省,至誠懇切地悔過,以及對於三寶恩德的感仰),選定一、兩種,作為日常的恆課,但於懺悔一項,不能缺少,唯有在不斷地懺悔之中,才能不斷地改往修來,才能不斷地邁向成佛之道;凡在功課之時,必須放下萬緣,一心一意,縱然少到每次僅僅數分鐘,行持久了,日子長了,必有效驗可觀,對於人生的境界,必將開朗豁達,增長。

另外,學佛居士要注意模範遵守法律、道德,並守持佛門戒律。

為什麼要守持佛門戒律?持戒的目的:是在改過遷善。改過,即不造一切惡業,可得離苦的果報;遷善,即努力一切善業,可得幸福的果報。如果只求離苦得樂,而不從身心行為方面切實改過遷善,便與常情常理的因果定律相違。

持戒的意義,就在於改變我們不良的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修行從廣義上來說,其實就是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

三、正確處理家庭成員的信仰差別

妥善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信仰差別,是許多學佛家庭遇到的一個共同問題,許多人為此出了偏差,主要表現為:一人學佛,往往強迫全家學佛;夫妻中若一方學佛,則常為信仰而生矛盾。

相當一部分學佛居士,學佛後不是把重心放在自我修養上,而是把精力放在改造家人和同事、朋友,美名其曰:度化眾生。城市中的學佛女性,此類傾向猶為突出,倘若不能同化全家,便認為他們與佛無緣,其心態由滿腔熱情轉為不屑一顧,而把精力轉投到他自認為有緣的人身上。

還有人在學佛上化的時間、精力過多,使家人大為不滿。

一位青年學佛後,常常與居士們來往,見面便稱「阿彌陀佛」長、「阿彌陀佛」短,十分親熱;談起佛法,滔滔不絕,電話聊天,常常老半天。但對家庭,則甚為冷漠,使父母甚為不快。一次電話鈴響,其母剛拿起電話,便聽見一位居士話音:「阿彌陀佛!……」其母氣惱地打斷:「阿彌陀佛不在家!」隨之「啪」地放下了電話。

在城市的學佛家庭,這類矛盾帶來的麻煩似乎更多。最糟糕的是,許多有文化、懂道理的人面對這個問題,好象也無計可施。以至居士們在一起,談到家庭婚姻,總是不少人唉聲嘆氣,一籌末展的模樣。

一般而言,中國人似乎大都缺乏宗教情懷與氣質,宗教在生活中占的比重甚少,對一般人的精神生活也影響不大;加之「文化大革命」摧毀性地打擊,許多人更是以無信仰而自詡。雖然現在不少人有了宗教信仰,但急於想同化全家的做法,顯然操之過急,許多這樣做的人,皆不同程度地引發了家庭矛盾。

對此,我的建議是:勿著急,慢慢來,要有耐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精神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以佛法的觀點來看:我們的家人和我們,累世有著深厚的因緣,這就是佛法所講的:「同業相聚」;他們的精神狀況如何,皆與自己有著密切聯繫。因此,當一個人想要提升自己的精神修養時,家庭生活是一個很好的鍛練環境。

許多因信仰而激發的矛盾,其癥結來自於當事人內心深處的自我中心,因而導致產生宗教執著(所有執著本來皆應破除);同時,因為慈悲心、愛心不夠,所以對家人缺乏最起碼寬容和理解。而在社會思想多元化的今天,如果心量不夠,缺乏慈悲心,自然難於駕馭、處理好信仰差別帶來的矛盾。

無論家人學佛還是不學佛,我們都應該和他們和諧相處;如果他們信仰其它宗教,我們則要抱著隨緣、隨喜的心來接受;如果他們在日常生活和精神修養上做得比自己好,則應以歡喜、讚歎的心來學習。

因為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分別、執著與對立;二元對立的心態容易引發煩惱,與我們修行的初衷相去甚遠。

要相信人們內在的覺性,相信每個人都具有獨特而完美的一面。

要相信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最好的人生之路;切不可認為自己學佛了,道德格修養馬上就提升了。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心態是不對的,也是對別人人格的不尊重。因此,對家人的信仰問題,我們可以啟發或提供幫助,但這種交流必須是平等的、互動的;決不可一味地強迫家人接受佛教,即使對待自己的孩子,也不可勉強他們入教,包辦代替的做法,在當今時代是行不通的,並且埋下潛在的隱患。應耐心等待他們,並展現出修行人應有的與愛心,這才是使他們接受佛法,獲得真理與解脫最好的方法。

如果達不到預期的結果,也大可不必懊惱和沮喪,只要他們都能夠健康、順利、正直地走在人生路上,就應該歡喜、慶幸與感恩!

坦率說,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這些,這也是許多學佛家庭彼此仍不快樂的原因所在。

我曾聽一位出家人講述她侄女信教的一個故事:

當她尚未出家時,她曾非常努力地修學佛法,她的侄女也處處效仿,又念佛又吃素,非常認真,並宣言:「我要向姑姑學習,長大了我要出家修行!」

因為她全家大部分皆是佛教徒,對此不僅不反對,她姐姐(某市佛教協會成員)還因此為女兒自豪,並鞭策、鼓勵她:出家好,我們全家支持你。

殊不知,女大十八變;其侄女因為成績優異,幾年後出國留學。當回國探親時,已經成了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而且具有比她母親更強的傳教精神。對此,她母親十分氣惱,大加斥責,女兒毫不退讓,稱:佛教太消極了,缺乏人情味,不如基督教好!……。

這位出家人最後言:她姐姐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內心深感失敗。

同樣,在家庭里,如果我們總是期待自己的伴侶應該要這樣、那樣,要做這個、做那個,如果對方沒有那樣做,或是沒有依照我們所期待的樣子,我們就會傷心、失望;甚至想結束這段婚姻關係。這真是自尋煩惱、自找麻煩。

婚姻並不是要束縛或奴役對方。當然也不能以宗教的名義,或一廂情願的善念,而去強迫他(她)們達成自己的願望。一味地要求對方該做什麼事,要求對方配合我們的期望,雙方都互相這樣期待,這就是婚姻成敗的關鍵所在!

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對方身上,而失去自我、忘了自己,你越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就越容易出錯,對方就越會批評你,這樣只會使情況更糟。

要容許他人有與你意見不一致的權利。

假如一個人單獨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當然毋須面對不同的意見。但是,假如我們選擇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我們必須學習尊重和處理與你的看法相距甚遠的意見。

前任聯合國秘書長尤坦曾說,當他在辦公室工作時,他小心翼翼地避免在言語行動中,將自己的信仰和傳統加諸於同事身上。但是,當他在家中時,他完全按照緬甸的傳統,包括語言、食物和宗教。這顯示了一個值得尊敬的人,從來不會運用個人的影響力,強迫他人接受他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1] 居士:即在家學佛者。男的梵語優婆塞,華言清凈士。謂其自行清凈,親近承事佛法也。女的梵語優婆夷華言清凈女。

第三章第二節、學佛青年如何對待愛情、婚姻

一、新世紀與佛教青年

1、家庭也是修行的道場

以因果來看,婚姻很多是過去生某些前因所衍生的果報,此生既現,則有怨要化解,有恩要了結,不要在此生生命結束時,尚有遺憾而延續到來生。我們既已學佛,就要用佛法的,要觀世間一切如夢幻,我們既要進入愛情婚姻的夢中,就要以慈悲心抱著成就家庭,而犧牲自己之心,成就短暫之美夢,使在時空交會的短暫中能發出家的光輝,那也是難能可貴的。

但也不要忘記時常提醒自己,世間畢竟無常,婚姻愛情之樂也是短暫無常,再甜蜜也有破滅之時(最多在肉身死亡之時)。當肉身敗亡後,彼此就不相識,就是識中留有愛,但又如何?只是潛意識的幻影而已,來生要再相見要相識,畢竟機會很少。

男女要真正能長久在一起,只有雙方一起修習佛道,若雙方皆能修成佛菩薩的「化身」,則永生永世彼此了知,那才是永遠在一起。雙方可以在無盡的明天,共同出世間,行菩薩道,這是永久的「道侶」,這才是究竟。

各位也許認為很困難,但只要有恆心,亦會有成功的一天;建議各位在找另一半時,最好能找個志同道合,有慈悲心,能共修佛道的伴侶。

雖然夫妻恩愛和諧,也應觀情愛過患,愛別離之苦,發出離心,雖居紅塵而心不執著。

在戀愛、家庭生活中,只要善於運用佛法,可使戀愛易於成功;以緣起法則冷靜觀察自他,知己知彼,善體他心,可避免單戀、失戀的痛苦;勤觀無我,可超越低級的肉慾和自私的佔有慾;懷慈悲、平等心,常為對方著想,尊重、關心對方,夫妻關係易於和諧,家庭生活過得美滿合理。

2、佛化婚禮

凈化家庭可以從凈化婚姻開始。受太虛大師等提倡的「人間佛教」的影響,從上世紀以來,漢傳佛教便開始提倡佛化的婚禮。

男女的結合是人生的大事。結婚的儀式是證明一對男女已經成長成熟,必須負起做為一個成年人的責任,也是建立另一代人倫關係的開始。從兩個單獨的個人而成為一對夫婦,他們彼此之間必須共同遵守信諾、責任、義務。所以一個人在結婚之前和結婚之後,對於人生的體驗和責任的承擔,是完全不同的。

佛教徒的在家人和一般的在家人,有所不同。在家的佛教徒,必須依靠佛、法、僧三寶,為人生方向的指歸;應該遵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乃至不飲酒(包括不吸毒)等的五戒。實際上這也是做為一個凈化人心、凈化社會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縱然無法將五戒全部守持得清凈,至少也要通過佛化婚禮,從此知道要學著遵守五戒,特別是不邪淫戒,那更是終身非守不可的。

在佛化婚禮中,勸勉新婚男女,要互相尊敬、互相禮讓、互相關懷、互相諒解。要將夫婦中的另一半視為共同修行菩薩道的伴侶,所以佛教徒稱呼自己的配偶為「同修」。對於公公、婆婆和岳父母,就將他們當做成就自己修學菩薩道的「我家老菩薩」。如果能透過此種認識,彼此相待,則在遇到種種的家庭問題時,自然會運用佛法的慈悲和來化解。

所以說:凈化人間始於佛化的家庭,建設佛化家庭始於舉行佛化的婚禮,而佛化的婚禮就是為了提升人的品質。

在佛化婚禮中遵守素食,禁忌葷酒,不在婚禮中大擺宴席,也不大事喧鬧,更不讓親友有致送厚禮的額外負擔,由法師或學佛的長者,以三寶來為新人祝福,就是婚禮中最高的禮物,也是對於新人終身受用不盡的最佳禮物。

舉辦佛化的婚禮,可使參加婚禮的男女新人,在隆重、莊嚴、祥和、喜悅的氣氛中,感受到婚姻是一樁神聖的責任和崇高的義務。也能讓新人的父母親友們,在佛化婚禮的參與過程中,分享到新人的喜悅和幸福。所以,佛化的聯合婚禮,具有凈化人心、凈化家庭與凈化社會的多重功能。

在中國大陸舉辦佛化婚禮的,尚不多見。但在台灣等地舉辦佛化婚禮,已成普遍習俗。佛教居士結婚往往請出家高僧、社會名流擔任祝福、證婚人。如台灣法鼓山已舉辦了十屆佛化聯合婚禮,參加的共有470對新人。婚禮期間,由聖嚴法師祝福,社會名流證婚。

2004年1月,著名影星林青霞以居士的身分(2000年10月皈依佛門),應邀在台灣法鼓山佛化聯合婚禮擔任主婚人。第一次當主婚人的林青霞表示,她是應師父聖嚴法師之邀出席這項活動。她以10年婚姻生活經驗與大家共享,並提醒新人,維繫婚姻不只靠「忍」,還得消化所有的不愉快,彼此互相成長。她說,婚姻是一門大學問,也是一種藝術,許多人以為維繫婚姻靠的是一個「忍」字,但她引述丈夫的話說,光靠忍是不夠的,還要能消化生活中的不愉快、不開心。林青霞還指出,今年2004年是她結婚10周年,她也祝福所有新人都和她一樣,共同攜手度過許多個10年。

二、如何對待愛情、婚姻、性

1、守持不邪淫戒,防止婚前性行為

持戒的目的和作用,在於維護自己與他人的身心清凈。

佛教不邪淫戒的內容,除了不與非配偶發生不正當的性行為,另外,還可延伸至年輕人,則是不應發生婚前性行為。面對情慾觀點紛陳的社會,佛教提倡不邪淫戒,恰好可為紅塵男女提供一條遵循的道德依歸。

在高喊情慾自主的世代,若能守持不邪淫戒,能從根本上維護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安定和睦,進而造就清凈家庭、無諍社會。

婚前性行為,這早已是現代社會司空見慣的事,很多年輕人都是如此,甚至學佛青年也難以避免!但是,一時放縱,後患無窮;據研究統計:婚前有性行為的夫妻,離婚率大大高於守貞夫妻。這倒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始亂終棄。」

觀看每天的社會新聞,因為第三者、外遇問題導致自傷傷人、身敗名裂的事件層出不窮。近年標榜一晌貪歡的「一夜情」、「一夜性」等看似你情我願,但這種道德倫理逐漸模糊的兩性關係,也正快速侵蝕著現代男女對性愛、婚姻的價值觀。

婚前性行為不管出自何因,都會導致多方面嚴重後果,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種種不幸,所以在大多數民族和國家中,婚前性行為是不為社會輿論、宗教、倫理觀念和法律所允許的。避免婚前性行為,不僅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也是青年日後建立穩固家庭,使婚姻美滿幸福的需要。

婚前性關係的危害及後果,主要有七條:

(1)、婚前性關係容易使男女兩人在結婚前分手。有些女孩為了怕失去心愛的男孩才勉強獻出自己的肉體,結果常常適得其反。

(2)、許多男人不願娶一個跟別人發生過性關係的女孩。儘管不少男人平時作風開放,但是到了結婚的時候,他們卻不肯要一個「舊貨」。

(3)、有婚前性行為的女孩,婚後的性生活常常比較不滿意。婚前沒有性經驗的女性,婚後生活相對比較美滿。理由之一,是有婚前性行為的妻子常會比較過去,因美化往事而生煩惱。總之,婚前性關係次數越多,婚後的生活越不快樂。

(4)、發生婚前性關係的女孩,離婚率較高。婚姻生活不快樂,是離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5)、在婚前發生過性行為的女孩,婚後容易對丈夫不忠實,容易發生婚姻外性關係。據統計,她們紅杏出牆的機會,是婚前沒有性經驗的妻子的兩倍。

(6)、在婚前發生性關係,可能會使少女嫁給不合適的人。「性能夠使你盲目」——某些少女也許相信她已找到真正的愛,事實上使她和男友結合在一起的力量,是性而不是愛。

(7)、婚前性行為如果使女人意外地懷孕,假若多次人工流產,有可能使子宮穿孔破裂,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而因婚前性行為而感染上的性病,有可能會傳染給配偶或子女。

另外,婚前性關係對未來婚姻也有影響:它破壞了婚姻的神聖性,使洞房花燭夜形同虛設,新婚大喜失去應有的甜蜜。同時,一旦失去童貞,會在心靈上留下鮮明的印象,因而在與配偶拿來與從前的性夥伴作比較,難以與自己選擇的終生伴侶建立親密關係。

婚前性行為對社會的影響:由於婚前性行為沒有法律保證,使某些別有用心的人認為有機可乘,如有的女性以性關係詐騙對方錢財,男方人財兩空產生報復殺人念頭;或女方失去貞操後,採取報復手段傷害對方;還有女方輕易委身於人後,欲作新的選擇,遭到男方的糾纏、威脅等等。

因此,佛教徒應以身作則,化導世風,杜絕婚前性行為。

2、性與婚姻

性是婚姻的重要基石,是婚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成年人結婚後,便自然有了正常的性生活。性生活既屬於人類的自然本性,也是人類自身繁衍的需要。適當的、有規律的性生活,是普通人必不可少的。

在婚姻中,性應該發生在適當的場合下。性不應被不健康地壓抑,也不應該被病態地誇大。對於性的渴望,就如同其它情感般,應該規律化。雖然對大多數的夫妻而言,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但是我們必須明了:性不是一個人快樂與否的首要因素。另一方面,有些人有著豐富的性生活卻仍然不快樂,生活中常遇見一些大款級的中年人,結婚離婚數次,擁有N個性伴侶,但仍感嘆未找到「真愛」。

真正的愛並非肉慾,而是一種契合的心靈狀態。

性並非只是肉體上的滿足,而是永久伴侶關係的基石。歷經時間的磨練,愛和尊敬顯而易見是親密關係的基礎。夫妻應該儘力培養貞節和忠誠等永恆的美德,這些美德會增進夫妻間的親密程度。沒有人能夠免於因果循環的宇宙法則。社會成員間的和諧和個人成長,在於承認這些基礎法則,而不是讓自己屈服於動物的獸慾,為我們所愛的人帶來痛楚。

由於自重、尊嚴、慚愧心等人類特質在現今社會中,日漸腐蝕殆盡。故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乃是增進夫妻和睦幸福的關鍵。

3、防止婚外情

(1)、於己忠貞、與人慈悲。

不耽溺於感官享受,由於淫慾絕非個人行為,而是關係到與他人的情慾糾纏,彼此愛怨情仇也由此產生。

修行,即是為斷除任何感官欲樂帶來貪著、愛戀的煩惱;而制戒、守戒,則幫助尚在凡夫階段,卻意向佛道、歸趣身心清凈的欲界眾生,從心規範身口意三業,根本拔除煩惱造作之因。因此,戒律被喻為佛門子弟的防腐劑、預防針。

雖說愛欲乃生死根本,離了愛欲即阻斷了生死流轉的漫漫長河,但是回歸現實生活,除了出家人必須禁慾修梵行外,對在家居士則是以不邪淫戒為依止,期以個人節慾、少欲知足、知足常樂,來維護家庭和樂、夫妻和睦。

在這看似節制的行為中,其實正展現出戒律的積極精神,是出於一份對人對己的慈悲心。從佛教強調「護生」角度解析,遵守不邪淫戒亦即將「護念配偶(眾生)」的心念化為忠貞的行為,也就是慈悲的展現。

「忠貞」的精神原是建立、維護婚姻的基石,但是當為滿足一己身心的欣喜,任意把此一觀念拋諸腦後,不由自主跌入看似快樂,實際卻布滿各種痛苦荊棘的情慾陷阱,終將無法自拔。

台灣曾有一部名為《出軌》的電影,劇中栩栩如生刻畫女主角在情慾與婚姻擺盪糾結,最後竟釀成丈夫失手殺害第三者的故事,使得外遇問題引起廣泛討論。「出軌讓親密變成恐懼的總和」,一位影評家串用兩部片名的撰述,成為當時的名言。

根據2002年台北市觀音協會松山婦女中心公布「九○年代全國婚姻外遇現況調查報告」,推估全省約有四十六萬的家庭,正處於婚姻外遇的風暴中。在面臨離婚率居高不下,外遇問題首當其衝的情況下,聖嚴法師於每一屆法鼓山所舉辦的佛化婚禮,總一再叮嚀提醒新人共同持守不邪淫戒,重視自己許下的婚姻承諾。

站在法律的立場,存在婚姻關係以外不正當的男女關係,有可能會觸及妨害家庭等罪責,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甘冒不諱。

從佛教觀點來看,須從「心」下手根除慾念,才是正本清源的方法。《四十二章經》第二十九章記述,有出家比丘人因受淫慾所苦,竟拿鋸斧欲自斷生殖器官,卻被佛陀斥責「該斷的不斷」,此「該斷」所指便是內心的情慾。

要想完全根除慾望的念頭,或許不容易做到,但試著從轉變心念做起,經典中也都提供具體的方法——例如視老者為母、長者為姐、少者為妹、幼者為子,以禮相敬。或者運用禪修方法,將對他人的注意轉而對己起心動念的觀照,以理性化解、削弱慾念的影響。

《法句經·法喜品》指出,人的私慾多半根源於色慾,若不看輕色慾乃至放下色慾,貪心與私慾將如影隨形。

提倡「心靈環保」的聖嚴法師經常強調「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無止盡的私慾是自找煩惱、自討苦吃的開始,能夠節制過多的慾望,自然能使身心安頓。

《八大人覺經》:「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就是最好的明訓。個人身心情緒能穩定,便是為家業奠基了良好的基礎,為下一代立下榜樣。

(2)、建立正常情感生活

從不邪淫的定義來說,雖建立於已婚對象,對一般未婚男女同樣受惠。現代社會年輕人,在重視感官刺激以求欲樂的社會風氣影響下,展開似是而非的情感探索,加上網路的發達,更讓新世代的情愛觀,呈現複雜多元的傾向。

曾有位作家以「輕、薄、短、少」四字,生動地描述時下年輕人情感交往的現況,即:「愛情質量輕、貞節觀念淡薄、愛情維繫時間短、交往禁忌少」,因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不久前,英美幾所大學校園有學生髮起回歸純樸本性,倡導貞節觀念的運動,拒絕隨波逐流的感情生活,他們的行動獲得讚賞,同學紛紛加入表示支持。「慎重選擇自己感情方式,才是真正自信的表現。」

在這高喊情慾自主的世代,倘能回歸不邪淫戒的制戒精神,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理性思惟,以及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慈悲精神,就能抽絲剝繭,看清情慾的本質,讓真心作主,享受身心的健康安全,進而造就清凈家庭、無諍社會。

4、性的升華。

現代人過於依賴、堅持一種觀念,認為性是騷動的原因之一,今日的性觀念卻是過於推崇和慫動,因此阻礙了性價值觀的進展與升華。

大眾傳播媒體特彆強調了生命中色慾的一面,使人類受到各方面的性衝擊而變得不健康。於是,有人以性為生活重心,忽視了其它重要的責任;追求感官享受、性慾刺激,成為「新新人類」的所好。

對一般人而言,性是必需的,但過分強調與誇大,則是不必要的;因為人具有眾生(動物)性、人性、佛性;人潛在的追求至善欲求,能使人從愛欲中超脫。精神素養愈高,愈能擺脫對性慾的執著與迷戀,如印度的甘地。

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獨立之父,被尊為「偉大的靈魂」,一八八六年,曾渡海赴英國攻讀法律專業,歸國後執律師業。其畢生以抵抗不公正、侵略、民族歧視及恢復人性為最高理想。為此,先後入獄十餘次,並以絕食抗議而獲得英國政府之讓步,最後終獲全勝。甘地不但受印度全國民眾之崇敬,亦備受世界仁人志士的推崇,

甘地的根本思想:為把握真理、不流血(無傷害)、保持身心之純潔,嚴以律己,以正當手段使其理想得以實現。

甘地曾於1906年立下了夫妻終生「禁慾」的誓言,當時僅37歲,實踐證明,他始終奉行不渝。甘地畢生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非暴力社會活動及精神靈修生活中去,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被世人尊為「聖雄甘地」,至今也被印度國人視為聖人轉世、菩薩再來。

三、讓婚姻成為修行的助力

1、對家庭的愛,可成為愛一切人的動力。

儒家修行的理想是先修身,然後齊家、治國,最後才平天下。

佛教也強調要普渡眾生。由於我們的家人和我們累世有著深厚的因緣,因此,當一個人想要擴展自己的靈修層面時,家庭即是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

家庭成員之間的愛,若能以修行觀點去了解,並以開悟為目標,就不是一種束縛;這種愛反而可以幫助我們,袪除狹隘自私的心理。家庭是我們將愛心從自身,擴展至他人的一扇門,愛與都是我們修行的目標。對家庭的愛,可成為我們學習愛一切人的動力,藉由修行可發展更多的及愛心。

如果不夠智慧的話,可能會將整個婚姻帶領到不正確的方向,走入生命中的沙漠里;如果愛心不夠,則會因為不完美的個性而傷害對方。所以和家人之間的關係,與修行是相輔相成的。

孔子曾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無論家人和親友是否學佛或修行,我們都應該和他們和諧相處,而不要一味地強迫他們接受佛教;應耐心等待他們,並展現出修行人應有的與愛心,這才是使他們接受佛法,並獲得永遠解脫最好的方法。

2、做個好伴侶。

夫妻相處並不意味著要去期待對方做我們所要求的事,而是應該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角色,展現自己好的品質,把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伴侶表現出來。比方說你想做個好妻子、寬容的妻子、忠實的妻子,這是你對自己所期盼扮演的角色,而不是每次都期待你先生應該是怎樣的丈夫,或是他應該如何對待你、應該如何跟你講話等等。

許多人的觀念並不正確,他們會想:「哇!我終於找到另一半了,以後的日子將會變得非常美滿,他(她)將會帶給我幸福快樂。」

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婚姻生活能不能幸福的關鍵在於你們自己,但人們大都期待另一半能帶給他們幸福,期待另一半符合他們想像中的樣子,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遺漏了自己要負責扮演的部份,忘了為自己安排一份工作清單,卻只是一味地要求對方該做什麼事,要求對方配合我們的期望,雙方都互相這樣期待,所以婚姻關係才會失敗。

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下面,來看一則人生經典笑話: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

「哎」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

「你當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不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都只要檢查自己就好,想想看在這種情況自己要怎麼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要如何展現自己?在另一半或世人眼前,要將自己哪些美德呈現出來?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對方要有所表現。不論他們想要如何表現,那是他們的事,我們只要管好自己的問題就好。

但是多數人結婚以後,或有了伴侶或朋友以後,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對方身上,然後挑剔對方:

「喔!他這樣做不對。」

「她做得真差勁。」

「她這個人沒什麼好。」

「他不夠體貼。」

但一般人幾乎都忘了檢討自己。其實重點是在我們自己,任何的人際關係或情況,都是給我們學習的機會,而不是要給對方學習。對方只是個催化劑,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鍛煉自己的力量,運用自己的想像力。但問題就出在這裡,所以多數婚姻才會不美滿。

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對方身上,而失去自我、忘了自己,你越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就越容易出錯,對方就越會批評你,這樣情況只會更糟而已。

第三章第三節、家庭與社會

學佛的宗旨,是在求取解脫道;學佛的著力點,卻在於人天道。尤其是人道,乃是生死與解脫的最大關鍵。

一個居士,雖然歸依了三寶,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該照著俗人的生活軌範去生活,而且要比沒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積極、更和諧、更美滿、更有朝氣、更有活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自己愉快,使得他人敬仰,並使他人樂意來接受自己的影響。

一、居士的家庭責任

1、對自己負責——嚴持五戒、提升自己

人是萬物之靈,頭腦靈活,思想敏捷,忍耐力強,而且有進取的雄心,有學習的精神。所以人應該珍惜自己,愛護自已,切勿對不起自己,或浪費生命,做個醉生夢死的「動物」人。

根據六道輪迴的因果定律,人是六道眾生上升下沉的樞紐,是轉凡入聖的管道,亦是覺悟成佛的基地。

因為天道眾生,耽戀五欲快樂,無心修道;阿修羅道瞋恨心重,好戰好殺,障礙修道;畜生道太蠢,缺乏智慧,不懂得修道;餓鬼與地獄中眾生,苦惱逼迫,不能修道。唯有人道,上有天堂鼓舞,下有地獄警惕,旁有畜生借鏡,容易激發道心,最宜修道。所以諸佛出世,無不選擇人間,將人類作為主要教化的對象。

佛降生於人間,出家、成道、轉***、甚至入涅槃,都是在人間;目的無非是欲令一切人,皆知道人生的寶貴,持戒修福,保持人身不失;然後從人道提升自己,轉迷為悟,轉凡成聖,直至究竟成佛,離苦得樂。否則,一失人身,何止失去學佛修行的機會,同時閉塞人天善道,永劫沉淪三惡道,無法自拔。

戒律可以防非止惡,保證我們在輪迴中不失人身。雖戒有多種,但無論出家、在家的佛弟子,皆以五戒為根本,若犯五戒,將被棄於佛法大海之外,不得進而求受具足戒,或菩薩戒,可見五戒,對修行學佛人的重要性。

五戒——即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1)、不殺生是仁慈愛物,不殺害任何有生命的動物。當知有命盡貪生,不分人與畜;我們愛護自己生命,豈可以任意殺害其它生命?何況基於因果定律,殺生之人,必被人殺,即使目前能逃避法律裁判,但終難免因果報應,死必墮落惡道,償還命債。因此,佛勸世人,不得蓄意殺害他人,或殺害一切生物,甚或殺害自己。無論是親手殺,派人殺,教人殺,直接或間接殺,暗殺,謀殺,兇殺,殘殺,都要一律禁止。

可惜世人不懂因果,喜歡殺生,不但喜歡殺畜生,還喜歡殺人,不僅殺害敵人,且殺害與自己無關的人。如一般狂徒,沖入商店,亂槍殺人;又如羅馬尼亞一個心理學家,運用隔地催眠術,在兩年內殺害三十七個素昧生平無怨無恨的人,目的只是為了試驗他的邪術,真的是人面獸心。

在此獸性抬頭、人性毀滅的時刻,人竟然忍心殺害自己的父母,殺害自己的子女,甚至殺害曾經與自己山誓海盟,相親相愛的人。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有人利用宗教名義,強逼無知教徒,殘殺異已的同胞,或集體自殺,使自己失去做人的資格,變為食人的羅剎(惡鬼),今生固然是自毀前途,來生必失人身,報在三塗,受苦無量。

(2)、不偷盜,即是重義輕利,不貪非份之財,不謀非份之利,不貪贓枉法,不沽名釣譽,不邪知邪見,爭取名聞利養,不利用職權受賄。做到正其義而不謀其利,明其道而不計其功,以建立完美人格,以保持人身不失。

可惜在此物質極端文明的世紀,人每為滿足自己的私慾與佔有,不惜欺騙奸詐,巧取豪奪,或侵犯他人權益,或強取他人財物,致使社會禍患日益增,罪惡日益盛,這種惡人,今生固然要接受法律懲罰,死必墮落惡道,酬還宿債,喪失人身。

(3)、不邪淫,即是尚節守禮,亦能尊重他人名節。清心寡欲,潔身自愛,不邪思,不亂倫,不涉足舞場妓館,不強暴非禮,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行」。

可惜目前社會,***黃潮泛濫,非禮強姦、亂倫邪行,時有所聞;未婚媽媽,無父孤兒,舉目皆然。此皆因人心不正,邪淫墮落所致。這種喪德敗行之人,何異衣冠禽獸?死必墮落惡道,人身不保。

(4)、不妄語,即是據理實說,不乖曲事實,不花言巧語,不挑撥離間,不惡口漫罵,不妒害饞謗,以維護彼此權益,以保持人格尊嚴。可惜世人每因利欲熏心,口出狂言,或妄言綺誇,或挑撥離間,破壞人際正常關係,障礙社會正常發展,製造人間糾紛,增加社會罪惡,使人類世界,變為魑魅魍魎的鬼域。特別是貪圖名聞利養,妄言證聖的人,自稱真佛,愚惑無知,自害害人,大妄語成,殃墮無間,喪失人身,萬劫不復。

(5)、不飲酒,即是提高理智,不吸食麻醉刺激的毒品。保持頭腦清醒,維持正常作業,不致醉酒闖禍,導致身敗名裂;不致借酒行兇,姦淫邪盜;不致醉酒駕駛,導致意外;不致損害健康,喪身失命。所以,佛制凡是佛弟子,不得飲酒,免招苦果,喪失人身。

綜上可知,殺、盜、淫、妄、酒,都是罪惡的媒介,是喪失人身的主因,而貪、瞋、痴,又是導致殺盜淫妄的罪魁禍首。因為人心自從無始時來,便蘊藏著貪、瞋、痴等毒素,加以外界物質誘惑,***迷惑,環境蠱惑,遂形成人性的弱點,最易侵犯他人,滿足自己,不是因貪瞋而殺盜,便是因愚痴錯覺,而妄語、而飲酒。是以佛制五戒,令人克制自己,保障他人。

如果人皆不殺生,一定可以保障他人生命安全,人間怎會發生兇殺,殘殺,謀殺,暗殺,姦殺,自殺等罪惡行為,世界又怎會弱肉強食,發動戰爭?

如果人皆不偷盜,自然可以保障他人財產安全,社會何來強盜與小偷?人與人間怎會有互相欺騙、奸詐等邪惡行為發生?

如果人皆不邪淫,在家居士可保障婚姻安全,出家人可保障人格安全,梵行清凈;社會何來非禮、強姦、通姦,以及桃色糾紛?

如果人皆不妄語,必然保障彼此權益,促進人間親善、和諧、合作,何來是非口舌?以及人為的災害與禍患?

如果人皆不飲酒,一定保障健康,繁榮社會,不致荒廢正業,及招致種種意外的損失與不幸。

所以佛制五戒,直接可以規範人的身心,改善自己,提升自已,間接可以杜絕社會罪惡,凈化人間。

過去印度偏僻的農村,有一對夫婦,丈夫名樂修,妻子叫欣見。因為仰慕佛法,為求善知識,遷移到舍衛城居住。同時皈依三寶,求受五戒,自此夫婦二人,精勤修學佛法,嚴持五戒,且樂善好施,人皆讚美,尤其妻子欣見,美麗賢慧,更為人喜愛。

當時國王名自在,好色,聞其妻欣見貌美,欲想一見,無奈欣見嚴持五戒,除供養有道比丘外,不與外人或男性接觸。於是國王假扮比丘應供,自此念念不忘欣見美色,欲佔為己有,求計於大臣。奸臣獻計,命其夫樂修往千里外取五色蓮華,必為三災所害(盜賊,惡獸,毒蛇)一去不返,就可收迎娶欣見云云。

樂修奉命前往,果遇強盜,幸喜盜亦有道,聞知樂修是三寶弟子,不加殺害,反派人代往取華,然後護送回城,免被惡獸毒蛇所害。當樂修謁見國王,獻上蓮華,將經過稟告國王時,王心生慚愧、懺悔,亦皈依三寶,受持五戒,施行仁政,強盜亦改業謀生。自此,國王仁慈,人民安樂,可知念佛持戒,必蒙佛光加被,善神維護,既可以逢凶化吉,又能感化別人。

所以,我們要對自己負責,保持人身不失,誠應該受持五戒,奉行十善,作為提升自己的階梯,轉凡入聖的管道。

2、對家庭負責——學八正道、自行化他

家庭,是兒童的褓姆,是鑄造人格的工場,是人生責任的開始,亦是組織社會的骨幹。社會是否健康,全視乎組織社會的骨幹是否健全而定。

古人云:「人之五倫,造端夫婦。」所以夫婦,是人倫的開始,共同組織家庭的夫婦,既然志同道合,願意結為終身伴侶,就應該彼此互相尊重,互相信賴,甘苦與共,分擔家庭責任,養老育幼,傳宗接代,專心教育子女,為國家作育英材,以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職責。

可是,現代人思想變了,觀念也變了,普通家庭都喜歡二人世界,既不願養老,也不負責教育兒童。遠離大家庭,拋棄舊禮教,將五倫之愛,濃縮為兩口子的愛,卿卿我我,好不甜蜜。可惜人畢竟是自私的動物,曾幾何時,竟將夫婦之愛,變為只愛自己。親如夫婦,每因意見爭執,或因利害衝突,反面無情,互怨互恨,甚而互相殺害,導致婚姻觸礁,家庭破碎,子女前途被毀棄,社會秩序被破壞。

目前世界各地,單親家庭,愈來愈多,問題兒童,大量生產,此皆因組織家庭的人太自私,不肯負責任之過。當知家庭幸福,夫婦雙方都有責任,必須互愛互助,和衷共濟。

特別是在家佛弟子,更要負起佛化家庭的責任,以佛的八正道作為家庭共同遵守的德目,使自己與家人,都見解正確(正見),思想純正(正思維),言行合理(正語),從事正當職業(正業),爭取合理利潤,過正常合理的生活(正命),時刻提起正念,凈化身心(正念),修習禪定,集中精力(正定),同時以八正道來培養下一代的德性,使兒童在八正道的熏習中長大,自小就知見正確,思想純正,行為端正,無不良嗜好;自小就養成仁慈愛物的觀念,自小就富於同情心,正義感,將來長大成人,必然向善發展,向道德進軍,自勤自奮,為人類的幸福而努力,為社會的繁榮而貢獻自己,這是必然的演變。所以佛弟子,學習八正道,自行化他,不但是對家庭負責,同時對社會,亦有莫大貢獻。

二、居士的社會責任

1、實行布施、福利群眾

社會,是我們的大家庭,我們是社會的一份子;唯有社會安定繁榮,我們才有幸福可言。否則,社會動亂不安,人必憂心彷徨,所以身為社會一份子的我們,絕對有責任安定社會,造福社會,以及服務社會。何況人是不能離群獨居的,我們日常生活所需,無論是物質供應,或是精神互助,皆依賴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合作與支持;我們誠應以感恩圖報之心,來回饋社會。

夫妻共同參加宗教活動、公益慈善活動,有助於增進共識,提高道德修養。

特別是佛弟子,更要盡個人的與力量來安定社會,服務群眾。不管是慈善福利,或是文化教育事業,皆應參與,貢獻自己一份力量;或弘揚佛法,為他人提供精神食糧,為社會除暴安良,所謂財施,法施,無畏施,以盡自己對社會應盡的責任。

至於法布施,儘力而為。例如:學校教育,文化事業,以及佛學講座等弘法活動,無一不是法布施,無一不是盡佛弟子對社會的責任。要以《華嚴經》「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一己求安樂」之語自勉,積极參加社會公益慈善活動,對修橋補路、救災濟貧的善事,皆應積極為之,要以我們有限的物力、智力、體力、心力,不斷地修行布施功德,以增長自己的福德資糧。

要養成隨時修布施的觀念和習慣,布施要隨力隨心。給貧病急難做布施是大功德;擁護佛法、培養弘法的人才,也有無量功德。

2、融入社會、影響大眾

社會生活,凡是人的生活,便不能脫離社會,在家的佛教徒,除了家庭之外,社會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為了工作謀生、為了求學深造、為了服務社會,都需要跟社會接觸,同時要將自己融入社會,才能被社會大眾接受而影響社會。

社會生活可以包括學校、工作、商業、政治和宗教信仰等。不管是那一種社會生活,基本的態度和認識是不能離開禮節、威儀。而基本的禮儀是從衣著儀容的整齊、清潔,乃至言談舉止的禮貌和親切。必須對上尊敬、對下謙虛、對左右平輩禮讓,不論舉手投足、一言一行,對任何人不可有驕傲心和輕慢心,一律以尊重和禮貌對待。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其實尊重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一種表現。

心智的開發與凈化。

要在與社會大眾相處中,注意心智的開發與凈化,事實上,開發心智和凈化內心的染污,都不可能憑空得來。無始以來,我們已轉生過無數次,由於沒有應用啟開的法門來凈除業障,所以仍停留在凡夫的階段。同樣的,將來不論我們還要再轉世多少次,如果不修持,也會一直停留在同樣的階段。因此,不論我們聽聞何種法教,都應每天修持,並實際將它運用在日常生活上。

修行不會與世俗的事業成就發生衝突的。事實上,修行可以幫助人心靈上的成長,及世俗事業活動上的成就。

經由學佛與禪修,我們學會如何放鬆自已,保持平靜祥和。以這份寧靜的心,我們才能知道在繁忙雜亂的生活中如何自處。禪修還有很多益處,經由修行我們可以增長。日常一切事都要仰賴我們的,因此經由禪修和菩提心的培養,他人會感覺到你的改變,而認為你是「眾所歡迎的人」。

有些居士,當他們信佛學佛之後,竟與他們的社會關係疏遠了、冷淡了、隔閡了,甚至被人視為孤獨、冷漠、不近情理的怪物了。這不是一個居士應有的態度,修道的居士,也是不該如此的。

一個理想的居士,對於名利物慾,固然要冷,對於社會公益,仍當要熱。事實上,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證大果位的人,對於社會的大眾,無一不是熱烘烘的。這種熱,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信佛學佛,是為發菩提心,學佛之後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豈不成了背道而馳?最低限度,一個居士,不該是惹人討厭的對象。要不然,那就是他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乃至是虧辱了職守!

一個佛教徒的本色,應該是多盡義務,少享權利,才能獲得他人的尊敬和愛戴。

3、行「四攝法」

學佛居土對社會要行四事,即佛陀教誡的「四攝法」:第一就是要布施,第二就是愛語,第三就是利行,第四就是同事。

大家都能以這四攝事來行持,那麼我們這社會絕對會成就,成就什麼呢?成就和樂、無爭,大家都活得很快樂,

第一就是要布施。

布施,分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對於缺吃少穿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對於怯弱者,給予無畏施,即用種種的方法去消除別人的恐懼,令其無畏。理想的布施工作,最好能三種並重,但一般的人,在現實生活的驅迫之下,對於物質的要求救濟,遠比對於精神的要求寄託,更為急切,首先使他吃飽了、穿暖了,才能再談精神的追求。

慈悲也要大雄力。在現代社會中,無畏施的部分表現得並不夠,當今社會已養成「不叫強者住手,而要弱者住口」的習性,社會大眾普遍自私怯弱,缺乏起碼的人道精神。而佛教界大都只注重慈悲某些方面,例如賑災、濟貧。而相對的,佛教的勇猛大雄力則被忽略了。面對世間強者欺壓弱者時,很難適時展現大雄力。當眾生在恐懼彷徨時,若能施無畏,就算不能幫他解決問題,至少可以讓他不孤獨。

第二就是愛語。

《無量壽經》曰:「和顏愛語。」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他生歡喜心,感到和藹可親而與之接近,以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第三就是利行。

利行攝是修學佛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學佛居土必須要顧全社會公益、大眾利益,對社會利益福利一定要兼顧,若兼顧不到,那麼社會就會產生自私。

第四就是同事。

同事攝是修菩薩道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而度化之。

菩薩濟度眾生,必須先行此四攝法,使眾生愛我敬我信我,然後方能聽我勸導,修行佛道。

我們對社會道德,對社會生活要完全健全者,必須要行這四事。

在學校,對師長應盡到禮敬、服從和愛戴的責任;對同學應該盡到謙讓、原諒、關懷的責任。彼此的相處,除了向師長、同學學習學問、經驗、知識和處世為人的長處之外,要諒解他們的缺點和錯誤,取長補短。不跟同學計較,不老師抱怨。有事要誠懇地請教和商量,不做背後的批評或互相間的搬弄是非、說長道短。

在工作的場所,對上級、領導管理階層,應該體貼、忠誠;對同事應該協助、支持;對屬下應該關懷、體恤,使得上下左右,都因為你的關係而同心同德、同甘苦共患難;要把工作當成自己的生命來看待。雖然是為公家或老闆而工作,還是要想到:不論是老闆或職員,都是在同一鍋中吃同樣的飯,不過彼此扮演的角色,所站的方位不同而已。如果能如此想,一定可獲得老闆的信任及同事、屬下們的信賴,自己也必然會感到非常地穩定和愉快。

在商場中,雖然各自都是為利益而有所接觸、交涉。於往返交涉中,要以誠信和尊重來應對。自己希望賺錢,更希望他人也得利益,以這種雙贏的存心,一定能促使自己在商場中,受到重視與推崇;明明知道如此做會吃虧,而對方也很清楚你是吃虧的,雖然在物質上有所損失,可是在信譽和人格上,卻受到對方的肯定和感恩,這種事還是值得做,能吃得起虧,也是一種慈悲的表現。

當然在商言商,做生意不等於做布施,以經商之盈餘做布施較實際,不要以經商的資本而行布施。

政治的社會生活——做一個佛教徒也不可能脫離政治的生活和影響。應該參與選舉並珍惜投票權,對國家、政府應盡納稅人的義務,和關心政治的責任。其目的是希望建立富強康樂、安寧和諧的社會環境。這也就是我們學佛人的理念,從提升人的品質,而做到建設人間凈土。

對自己要負責,對社會要盡責,透過政治管道的運作,而完成建設人間凈土的目標。

佛教徒的社會生活,就是從凈化人心進而凈化社會,所以用佛法來幫助自己,用佛法來關懷社會,並且鼓勵社會的大眾愛護大眾的社會。

三、居士的宗教責任

對佛教負責——弘揚佛法、續佛慧命。

古人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同樣:「佛教興衰,四眾有責。」身為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男眾或女眾,除了研究佛法,如法修持外,還要負起弘揚佛法,續佛慧命的職責。但弘揚佛法先決條件,必須理解佛法,正知正見。否則,既不了解佛法,又不肯親近善知識,多聞佛法,僅憑個人世智辯聰,妄想揣測,曲解佛經,懷疑佛經,修改佛經……,甚至邪言邪語,實非弘揚佛法,而是破壞佛法;非續佛慧命,而是傷害佛教慧命。

佛教弟子,從聞思修。先多聞佛法,思惟理解佛法,進而修學佛法,然後將自己所理解所體驗的佛法,為人解說,輾轉弘傳,使佛法慧命延年益壽,長住世間,利益眾生。是以文殊師利菩薩,教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廣聞佛法,以增勝解,以利修行。

四十卷《華嚴經》中,文殊菩薩告善財童子言:「汝今發心,求菩薩道,為欲成就一切智,應當勤求善知識。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當念隨順,不應違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但應恭敬,勿見其過。」善財童子依教南行,經歷一百一十個城市,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供養侍奉,多聞佛法,親受教益。最後,文殊菩薩教善財童子十法,則以法供養居首。

法供養,即是法布施,亦是弘揚佛法。可知行菩薩道,弘揚佛法,以多聞為先,以法供養為最,不求多聞而弘法,難免曲解佛經,自誤誤人。但求多聞,不肯弘法,則有失佛弟子職責。

常護持寺廟,樂意當義工;應以佛法救濟人心,因為一個人向十個人弘傳佛法,不僅十人獲益,以十人若各傳十人即成百人,以百人向橫面是對當今社會、當今世界傳播佛法,向後世是對無盡的未來社會傳播佛法。只要是佛法所到之處,只要有佛法傳流之時,你的功德就跟著傳遍,跟著傳流,那豈不是永恆而普遍的布施嗎?

希望佛教同仁,亦以此共勉,為凈化人心,安定社會的職責而努力。


推薦閱讀:

禪定的意思是進入了睡眠狀態嗎?
圓覺經的修行四病是哪四病?
《轉 》神奇的呼吸念佛法(大力推薦)(
想要結交學佛同修應該怎麼做?如何把握分寸?
【推荐珍藏】佛法名词解释?1011问

TAG:婚姻 | 佛法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