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岡,揚州的人文高地
1
1 蜀岡,它是揚州城的文化搖籃,考古發現的文明碎片已證明它是揚州城市的濫觴。蜀岡,也是揚州城的人文高地。唐代大詩人李白來過,白居易攜同劉禹錫來過,宋代多位文章太守曾在此酬唱,這裡吸引過江淮名士,這裡駐足過風流帝王……詩文與名人築就這裡的文化高度,而鑒真和尚六次東渡的壯闊與弘法東瀛的偉績,更成就了蜀岡的地標意義。因為他們,蜀岡,就成了由若干高度與深度塑成的城市的精神高地。世界級公園需要這樣的高地,世界名城更需要這樣的高地。 8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全市旅遊業發展大會提出「蜀岡是揚州人文高地,要充分展示鑒真、歐陽修、蘇東坡、石濤、郭沫若、梁思成、趙朴初七大文化名人的遺迹」。這七大文化名人與蜀岡究竟有著怎樣的文化淵源?他們在蜀岡上留下了哪些遺迹?本期梅嶺文化周刊帶你穿越時空,進行一次蜀岡文化之旅。 鑒真,傳燈東瀛的佛學宗師 上蜀岡,進大明寺,過天王殿,由大雄寶殿右側北折,就是著名的鑒真紀念堂了。鑒真和尚端坐其中。雙目失明的他,雖不語靜坐,然而,時光的流,卻重現著千年前驚濤駭浪的情景和矢志不渝的決心。 鑒真,揚州人,曾主持大明寺講律授戒,也就是在大明寺,他接受日本留學僧榮睿、普照等人的邀請,發願東渡。他先後十一年,東渡五度失敗,終於在唐天寶十二年(753)到達日本。 鑒真到日本後,被安置在皇家寺院東大寺。並被日本天皇授予「傳燈大法師」位。兩個月後,鑒真便在東大寺盧舍那佛前立戒壇,聖武天皇登壇,以鑒真、普照、法進、思托等為師證授菩薩戒。 鑒真在揚州就是建築大師,到達日本主持建築的戒壇院,經受了大地震考驗,千百年來受到特別保護,現仍完好地保存在奈良。鑒真後來又主持建造了唐招提寺,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鑒真從揚州帶去一批技藝高超的雕塑師、玉琢人,到日本後在唐招提寺塑造了眾多佛像,是盛唐雕塑造像文化東傳的傑出代表。 鑒真在日本整頓戒律,被日本奉為律宗開山鼻祖。鑒真精通醫藥,為萬千百姓看過病,至今還有許多鑒真帶去的驗方在日本民間流傳,民眾稱其為醫藥始祖。鑒真帶去的王羲之、王獻之等書法真跡50帖,至今還保存在奈良東大寺正倉院內,今日「唐招提寺」門額,就是孝謙女王所書,屬二王書體……鑒真後升任日本宗教首領大僧都,被奉為日本文化的大恩人。 1980年4月,被尊為國寶的鑒真乾漆像回故鄉揚州「探親」,這位唐代的揚州和尚,時隔一千多年又引帶了一場空前的感動。其時,只有幾十萬人的揚州城,前往瞻仰的竟達18萬餘人。揚州轟動了,中國轟動了。一位歷經艱險六次東渡終為他國帶去佛法文化的唐朝和尚,在一千二百多年後,再次擔起了中日文化使者的重任。 歐陽修,革故鼎新的一代文宗 與大明寺西鄰的就是名聞遐邇的平山堂。平山堂在大雄寶殿西側「仙人舊館」境內。堂內高懸清代兩淮鹽運使方濬頤手書楷字匾額「平山堂」,兩側楹聯「曉起憑欄六代青山都到眼,晚來對酒二分明月正當頭」,說盡了此堂之高,其主人格調之高。 平山堂,宋代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所建。慶曆八年春,41歲的歐陽修從滁州謫官來到揚州。是年六月,此堂建成。平山堂是這位揚州太守會友宴客之所和生命情懷寄寓之地。政事之餘的歐陽修,樂於與文朋詩友共度「一樽風月屬吾閑」的時光,那是怎樣一種情形呢?「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這首《朝中措》中,盡說起當年知守揚州時的瀟洒與曠達。 「坐花載月」應該是歐陽修在平山堂上最為人欽羨的一段佳話了。宋人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公(歐陽修)每於暑時,輒凌晨攜客往游,遣人走邵伯湖,取荷花千餘朵,以畫盆分插百許盆,與客相間。酒行,即取一花傳客,以次摘其葉,盡處則飲酒,往往侵夜載月而歸。」這是怎樣的一種風流呢! 當然,歐陽修帶給揚州的絕非只是「坐花載月」的風流雅緻,更有其「以民為本」的政治思想。他最關心農業生產。到任不久,揚州遭災,春日蝗害,秋日又遭洪水。歐陽修奔走河堤,組織抗災。他一方面帶領民眾堵導洪水,另一方面嚴格規定上下官吏合理調撥物資和使用經費,不可藉機勒索農人。歐陽修知守揚州最大的「風流」在於他的「寬簡之政」。他治理刑獄, 除殺人者必死之外,不肯輕易判死刑,從不枉殺無辜,以至活人者甚眾……他對行政吏治之變及文化風氣之變,當領時代之先。 平山堂之北有歐陽祠一座。攜書一萬卷,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的文章太守,依然須髯飄飄地高立於蜀岡之上。近千年來,歐陽祠一直就是揚州的文化之魂。 蘇軾,心繫民生的文壇領袖 谷林堂緊跟平山堂之後,就像當年蘇軾緊隨其師歐陽修一樣。谷林堂建於北宋元祐年間,是蘇東坡知揚州時,為紀念恩師歐陽修而建,堂名取自東坡「深谷下竊宛,高林合扶疏」句。過去此句由揚州現代書畫家孫龍父書寫成聯掛於堂前,近日,谷林堂重修,暫不見了對聯。不過一段近千年的師生情誼仍在此間回蕩。「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是夢。」蘇軾的這首《西江月·平山堂》講述的是對恩師的懷念之情,其實也是對自己人生際遇的一種感嘆。 蘇軾一生經歷曲折。揚州是他人生中重要的驛站,他曾十次過揚州,有風光而過,有落寞而行,甚至還有作為階下囚險些命喪九泉。 蘇軾第一次過揚州是熙寧四年(1071)由京赴杭任通判,第二次是熙寧七年(1074)由杭州移知密州。這兩次過揚州,他的老師歐陽修還健在,儘管因在新舊兩派的政治之爭中備受排斥而天南海北地變遷不定,但生性達觀的蘇軾對政治與人生還是有著不變的抱負與理想。然而,第三次過揚州時,蘇軾已四十三歲,人到中年,他卻體味到了人生的另一種況味。作為精神支柱的恩師已經仙逝多年,人生與仕途始終不得意,這些都消磨掉了他當年風發的少年意氣。面對懸在平山堂上恩師歐陽修的手跡,他深感歲月蹉跎,人生如夢。 到了第十次,元祐七年(1092),蘇軾被任命為揚州太守,三月到任,九月還京。半年多的揚州知府任期內,他為老百姓寫了《記積欠六事並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請求朝廷暫停催欠。看到揚州附近的幾個州瘟疫蔓延,他寫下了《再論積欠六事四事札子》,讓皇帝下令,各種積欠一律寬免一年。他在揚州還恢復了漕運舊法,取消了勞民傷財的芍藥萬花會等。這段時間內,他在平山堂後面建了谷林堂。 蘇軾總是匆匆來往於揚州,然而他卻為揚州立起了文學與精神的高地。 石濤,揚州畫派的開山之祖 在谷林堂與歐陽祠之間的庭院里,有近兩年修葺完工的石濤大和尚文化園,依谷林堂後檐口假山而下的是石濤墓、石濤塑像、紀念碑及紀念塔。石濤塑像面東而立鎖眉凝視。他在想什麼?或許他在想朝代更迭後的家國之事,也可能他仍在探尋藝術的奇峰高地,或者是《苦瓜和尚畫語錄》在後輩中的踐行結果? 石濤,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一生與揚州結緣。他的中國畫藝術也在揚州開啟了一代風尚,影響並成就了揚州又一大藝術群體—揚州八怪。 石濤在揚州足跡頗多,他在揚州度過了最後15個年頭。康熙四十六年,石濤老死於揚州,葬於蜀岡隆慶寺(大明寺)後。 石濤在揚州留下的傳奇和故事多與園林、疊石有關。最具想像空間的是石濤在揚州舊城大東門外所建的居所大滌草堂。石濤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致八大山人求畫《大滌草堂圖》信中寫道:「濟欲求先生三尺高一尺闊小幅,平坡上老屋數椽,古木樗散(香椿樹)數枝,閣中一老叟,空諸所有,即大滌子大滌草堂也。」這個詩意的居所究竟在哪兒,至今一直是一個謎。最具研究價值的是石濤的疊石藝術。如鄰近康山有萬石園,據《揚州畫舫錄》載,出自石濤手。據說萬石園為石濤造園史使用山石最多的一座園林。再一個就是享譽至今,被稱為「人間孤本」的片石山房。片石山房今在何園內。《履園叢話》云:「揚州新城花園巷又有片石山房者,二廳之後,湫以方池,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傳為石濤和尚手筆。」片石山房如今更被搬進了中國園林博物館。 當然,石濤在揚州留下的最重要的瑰寶就是他的藝術思想,他的藝術理論不僅孕育出揚州八怪,《石濤畫語錄》更成了一代代藝術登山者攀登的秘笈與寶典。 石濤,他為揚州書畫藝術留下了永恆的財富。 梁思成,揚州地標的設計大師 其實,鑒真紀念堂是由兩個不可分割的主體共同構成,一是乾漆夾紵鑒真坐像,一是莊重典雅的仿日本唐招提寺金堂的仿唐建築。紀念堂面闊18米,南沿一碑亭,周以迴廊。這個建築,讓一個名字—梁思成,與鑒真一起銘記在揚州人乃至中國人、日本人的心中。 梁思成,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建築學教育學家、學科開拓者和奠基者。1963年,建築大師梁思成親自執筆設計了《揚州鑒真大和尚紀念堂設計方案》。同年,鑒真紀念堂奠基,1973年完工。這座以竹木相襯的清幽之所,除運用了唐代風格,還體現了揚州特點。梁思成提出「用揚州風格手法:柱、梁、枋、斗拱等部分用木材本色,或作紫檀木色,配以白堊牆壁。這樣在色彩方面可以更好地與法凈寺其他殿堂諧和……」鑒真紀念堂是梁思成的經典之作,它曾贏得多項殊榮,被譽為「全國百年經典建築」。 梁思成在揚州留下的不僅是一座鑒真紀念堂,他的博學、嚴謹、幽默、謙遜更是深深印在了揚州人的記憶中。 為了設計好紀念堂,梁思成與陳從周親自來揚州進行實地勘察。為了紀念碑須彌座輪廓線的韻律,他琢磨得徹夜未眠。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幽默。在揚州的一次學術報告會上,梁先生一開場就說:「我是個無齒(齒與恥同音)之徒。」全場愕然。只聽他慢慢說道:「我的牙齒沒有了,在美國裝上了這副義齒,因為上了年紀,所以不是純白,略帶點黃色,因此看不出我的是假牙了,這就叫做"整舊如舊"。」梁思成接著話鋒一轉,說:「我們修理古建築也就是要這樣,不能"煥然一新"。」梁思成的幽默講話,發人深省。 城市的地標要的是博學與嚴謹,人格的坐標要的是責任與擔當。 郭沫若,關注揚州的文化旗手 「唐鑒真大和尚紀念碑」,是鑒真紀念堂前的一個亮點。因為鑒真為人們所景仰,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郭沫若也為人們所敬仰。 郭沫若是宣傳揚州鑒真和尚的發起人,他於揚州人的情誼不僅體現在鑒真和尚的宣傳和鑒真紀念碑的題寫,更體現在他對揚州人文的關心。史公祠內,有郭沫若親書的楹聯:「騎鶴樓頭,難忘十日。梅花嶺畔,共仰千秋。」揚州剪紙,留有他的佳話。1958年,郭沫若僅用10天時間就創作了101首百花詩,隨後,揚州剪紙藝人張永壽對應著創作了百幅百花齊放剪紙,郭沫若欣然為之賦詩:「揚州藝人張永壽,剪出百花齊放來。請看剪下出春秋,頓使東風遍九垓。」揚州藝壇,有著他的讚賞。上世紀五十年代,揚州女畫家吳硯耕在北京舉辦個人菊畫展,郭沫若先生觀後欣然為之題詩:「菊叢饒有階級性,敢與嚴霜作鬥爭。花不凋零根不死,東籬歲歲茁新生。」他稱讚揚州著名淺刻家黃漢侯的作品:「銀鉤鐵畫,玉振金聲」。他與揚州學人有過學術交接。上世紀50年代,在一次關於《論語·泰伯》的學術會上,桑愉與郭沫若發起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討論。郭沫若還與揚州學者洪為法、李仲南、吳道台宅第後人吳征鎰院士有很密切的交往與情誼…… 他讓揚州現代文化藝術重新確立自信。 趙朴初,文化推進的宗教領袖 在鑒真紀念碑的左右立著兩位文化守護者的坐像,西邊是梁思成,東邊則是趙朴初。與靜默沉思的梁思成不同,趙朴初先生更為親和靄然。 如果說鑒真和尚是「日本文化的大恩人」,那麼,趙朴初則是鑒真精神的追隨者和中日交流的促進者。上世紀60年代初,中日尚未建交,1963年適逢鑒真大和尚圓寂1200周年。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抓住這個發展中日友好關係的機遇,向國家領導人提出借用鑒真大和尚的題材、促進中日人民友好的建議,於是,就有了鑒真像回鄉「探親」和揚州鑒真紀念堂的落成。 鑒真紀念堂的落成,使趙朴老深有感觸,他寫下了《鷓鴣天·迎鑒真大師像歸國》:「奮入狂濤不顧身,終攜明月耀天平。千秋德范存遺像,萬里花香結勝因。今古事,去來心,海潮往複兩邦情。故鄉無數新新葉,待與離人拭淚痕。」兩邦情,是鑒真的動力,也是趙朴初及更多人的心愿。 趙朴老還提議在揚州創辦有利於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鑒真學院。在他的呼籲和努力下,這所佛學界的「最高學府」終於在揚州落成。 鑒真、趙朴初之於揚州,對於日本,其因緣之深,作用之巨,都是言說不盡的。李蓉君
推薦閱讀:
※七絕——振波浪清 43品讀王國維《人間詞話》 第一部分 經揚州另感
※揚州人小心,如果你家有這種掃帚拖把,趕緊扔掉!已有人被割斷血管…
※江北四鎮數十萬大軍,為何史可法僅有數千人守揚州,一日便被破城
※你見過清真警務室嗎?
※1645年5月20日,明末名臣史可法於揚州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