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針灸常用處方整理版

1快速無痛進針法,26號不鏽鋼針,酒精消毒無菌操作。2、「龍眼瀉,鳳眼補」:術者與患者對面位置捻針,雙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後,其拇指與食指間所形成的空隙似龍眼,即為瀉法;雙手大指向後食指向前,其拇指與食指間所形成的空隙似鳳眼,即為補法。3、任督脈的補瀉捻轉方向則男女各有不同:因為男子背陽腹陰,女子背陰腹陽,所以以男左女右分補瀉。男子任督脈的補瀉捻轉方向同左側半身腧穴捻轉補瀉方向;女子任督脈的補瀉捻轉方向同右側半身腧穴捻轉補瀉方向。4、捻轉方向:因為均為向一個方向捻轉,能起到滯針的作用而增強療效。5、補法:刺激力度較輕,捻轉角度較小,捻補後不留針,不等針感消失即拔針;瀉法: 刺激力度較重,捻轉角度較大,捻補後需留針,等到針感消失方拔針。6、燒山火與透天涼:燒山火:將針刺入腧穴應刺的深度,得氣後,拇食二指向補的方向緊搓,捏著針柄不動,然後指力均勻的適度適量向下按壓(針身並未改變原來的深度),約0.5~1分鐘後,其溫熱感便可逐漸產生,具有溫補之功效;若燒山火用於溫散寒邪,則拇食二指向瀉的方向緊搓,捏著針柄不動,然後指力向下按壓,使之逐漸產生溫熱感。透天涼:將針刺入腧穴應刺的深度,得氣後,拇食二指向瀉的方向緊搓,捏著針柄不動,然後指力均勻的適度適量向上提針(針身並未改變原來的深度),約0.5~1分鐘後,其清涼感便可逐漸產生,具有清涼之功效;若透天涼用於滋陰清熱,則拇食二指向補的方向緊搓,捏著針柄不動,然後指力向上提針,使之逐漸產生清涼感。7、補瀉時間及補瀉的量:施用補法,得氣後,連續捻補3~5分鐘後拔針,即補法不留針。施用瀉法,需留針。留針時間為20~30分鐘,留針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一次,每次捻瀉約0.5~1分鐘,如此可以捻瀉2~4次。當最後一次捻瀉後須留針3~5分鐘,待針感消失後方可拔針,若用補法配合燒山火,在連續捻補後即刻配用;若用瀉法配合燒山火,在留針期間捻瀉後配用。若用瀉法配合透天涼,在留針期間捻瀉後配用。先瀉後補之法是:得氣後,連續捻瀉1~2分鐘,留針10分鐘,然後連續捻補3~5分鐘就即刻拔針。一般來說,患野取穴捻補、捻瀉均宜少;循經取穴捻補、捻瀉均宜多;辨證取穴捻補、捻瀉應更多。補法捻補時間宜長,量宜輕,瀉法捻補時間宜短,量宜重。8、針治間隔時間,一般為 隔日或隔2日針治一次,必要時可每日針治一次。補益類方名穴位手法益氣補中方針補雙合谷、足三里1、先針刺一個腧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再針刺另一個腧穴;或雙手捻針,先針刺一對腧穴,再針刺另一對腧穴。1、 用於急救或益氣固脫,同時針刺,雙手捻針,輪流捻補5~10分鐘;或留針,再次捻補。2、 隔日針刺1次;用於急救或益氣固脫,每日1次。益氣補腎方針補雙合谷、復溜穴1、 先針刺一個腧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再針刺另一個腧穴;或雙手捻針,先針刺一對腧穴,再針刺另一對腧穴。2、隔日針刺1次;針效在24小時內,每日1次;慢性病恢復期每隔2~3日針刺1次。補益脾胃方針補雙足三里、陰陵泉1、 先針刺一個腧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再針刺另一個腧穴;或雙手捻針,先針刺一對腧穴,再針刺另一對腧穴。2、 用於辨證取穴治療胃腸虛弱,連續捻補4~8分鐘;用於患部取穴治療膝蓋及下肢筋脈疾病,連續捻補3~4分鐘.3、 隔日針刺1次;慢性病每隔2~3日針刺1次。補脾胃方針補雙脾俞、胃俞穴1、 先針刺一個腧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再針刺另一個腧穴;或雙手捻針,先針刺一對腧穴,再針刺另一對腧穴。2、每隔1~2日針刺1次。養臟方針補雙天樞(加灸)、足三里,艾灸神闕、關元穴1、 先針刺足三里,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再針刺天樞穴,留針20~30分鐘,溫針灸,每隔5~10分鐘捻補1~2分鐘,共3~4次。再艾條隔姜灸神闕、關元穴20~30分鐘。2、 隔日針刺1次;用於久瀉久嚦或益氣固脫,每日1次八珍方針補雙合谷、三陰交1、 先針刺一個腧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再針刺另一個腧穴。2、 氣血虛弱嚴重,需要大補氣血急救,同時針刺,雙手捻針,輪流捻補5~10分鐘;或留針,再次捻補。3、 隔日或隔2日針刺1次;用於急救或固脫,每日1次。慢性病隔日1次;鞏固療效,防止複發,隔3~5日針刺1次.養心方針補雙心俞、神門、三陰交1、 先針刺一個腧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再針刺另一個腧穴;或雙手捻針,先針刺一對腧穴,再針刺另一對腧穴。2、慢性病隔日或隔2日針刺1次;用於急救,每日1次。養榮方針補雙合谷、三陰交、神門1、 先針刺一個腧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再針刺另一個腧穴;或雙手捻針,先針刺一對腧穴,再針刺另一對腧穴。2、 如果虧虛較重,得氣後連續捻補5~8分鐘.3、 慢性病隔日針刺1次;必要時,每日1次。歸脾方針補雙神門、三陰交1、 先針刺一個腧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再針刺另一個腧穴;或雙手捻針,先針刺一對腧穴,再針刺另一對腧穴。2、 連續捻補的時間根據病情而定。3、慢性病隔日或隔2日針刺1次;必要時,每日1次。失眠宜下午。都氣方針補雙復溜、太溪;氣海1、 先針刺一個腧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再針刺另一個腧穴;或雙手捻針,先針刺一對腧穴,再針刺另一對腧穴。2、如果虧虛較重,得氣後連續捻補5~8分鐘.或據證候再延長。3、隔日針刺1次;慢性病隔日或隔2日針刺1次。健脾滲濕方針雙足三里、陰陵泉,均用先少瀉後多補之法1、 同時針刺,得氣後,各穴連續輪流捻瀉1~2分鐘,留針10~15分鐘後,各穴連續輪流捻補4~5分鐘後即拔針。2、 補瀉的多少,依據病情而定。3、 治療膝蓋及小腿局部筋脈疾患,方法同上,但補瀉時間宜短。4、 隔日或隔2日針刺1次。必要時,每日1次。溫陽類方名穴位手法右歸方針補關元(腎陽虛甚者,針上艾條灸或燒山火)和雙太溪、三陰交1、 先針刺關元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再雙手捻針,同時針刺太溪、三陰交。連續捻補的時間根據病情而定。2、 關元穴的針感走向:針治陰器及下肢疾病,針尖略向恥骨方向斜刺,使針感分別到達陰器及下肢部;臍周病和胃腑病,針尖略向肚臍方向斜刺,使針感分別到達肚臍、上腹為佳;一側下肢疾病,針尖略向恥骨方向偏患側斜刺,使針感到達患側下肢;腰部病變,針直刺,針感達於腰部。真陽不足,患處覺涼,配燒山火使溫熱感達於患部。3、 腧穴變通:關元穴取用不便,改為太溪溫針灸;或太溪燒山火。亦可改為命門穴加溫針灸。4、 一般隔日或隔2日針刺1次。慢性病隔日或隔2日針刺1次。鞏固療效,防止複發,隔3~5日針刺1次.腎氣方針補關元(腎陽虛甚者,針上艾條灸或燒山火)和雙復溜、腎俞1、 先針刺關元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再雙手捻針,同時針刺雙復溜、腎俞。連續捻補的時間根據病情而定。2、 關元穴的針感走向:針治陰器及下肢疾病,針尖略向恥骨方向斜刺,使針感分別到達陰器及下肢部;臍周病和胃腑病,針尖略向肚臍方向斜刺,使針感分別到達肚臍、上腹為佳;一側下肢疾病,針尖略向恥骨方向偏患側斜刺,使針感到達患側下肢;腰部病變,針直刺,針感達於腰部。真陽不足,患處覺涼,配燒山火使溫熱感達於患部。3、 腧穴變通:關元穴取用不便,改為腎俞溫針灸;或腎俞燒山火。腎俞取用不便,腰又不痛,亦可改為太溪穴。4、 一般隔日或隔2日針刺1次。慢性病隔日或隔2日針刺1次。鞏固療效,防止複發,隔3~5日針刺1次.溫補脾腎方針補關元(腎陽虛甚者,針上艾條灸)和雙太溪、陰陵泉,艾條隔姜或隔附子片灸神闕穴1、 先針刺太溪、陰陵泉,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再針刺關元穴,得氣後艾灸20~30分鐘,期間連續捻補4~6分鐘,不留針;連續捻補和艾灸的時間根據病情而定。2、 危重患者,每日1次;一般脾腎陽虛,隔日1次;針灸後轉危為安者,隔日1次。回陽益氣方針補關元、氣海、雙合谷1、 同時針刺,得氣後輪流連續捻補6~10分鐘.用於急救、回陽固脫,可待病情緩解或轉危為安時拔針。2、 針感:亡陽、喘脫患者無力回答針感,應觀察表情,並從手指下的沉緊情況判斷其虧虛程度。若針下肌肉鬆馳屬於病重或久病體虛,應捻針至針下肌肉沉緊。若針下肌肉沉緊屬於病輕或臨時虛脫,或平時體質較好。3、 病情危重,每日1次或2次;一般陽虛氣弱,隔日1次。轉危為安者,配補有關腧穴或中藥調治。四逆方針補關元(配針上艾條灸或燒山火),艾條懸灸神闕穴(或隔薑片、隔附子片灸),若恐針效不足,加補合谷和氣海1、 先針刺關元穴,得氣後艾灸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補2~3分鐘,共艾灸2~4次拔針。然後艾灸神闕20~30分鐘。連續捻補和艾灸的時間根據病情而定。2、 若急需回陽救逆,先針刺關元穴,得氣後得連續捻補2~3分鐘配燒山火1次,如此3~4次拔針。然後艾灸神闕20~30分鐘。甚至40分鐘以上。3、 針感:患者不能回答針感,應觀察表情,並從手指下的沉緊情況判斷其虧虛程度。酌情操作。4、 回陽救逆者,每日1次;慢性病者,隔日1次。5、 代用腧穴:關元穴有疤痕,或小腹脂肪較厚,或針感不明顯,或不能針刺者,改補命門配艾條灸。但急需回陽救逆者,療效遜色於關元穴。清熱類方名穴位手法玉女方針瀉雙內庭、補雙復溜穴1、 先針刺內庭穴,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內庭穴留針期間,針刺復溜穴,有針感後,連續捻補4~6分鐘拔針。補瀉的時間長短根據病情而定。2、 針感:內庭穴針感循經上達於胃部或頭面部,清胃熱效佳。3、 隔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導赤方針瀉中極穴和雙通里穴,均配透天涼手法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並配透天涼手法,共捻瀉2~5次,停留數分鐘拔針。捻瀉的多少和留針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2、 針感:中極穴針尖宜略向下方(恥骨方向)斜刺,使清涼感達於小腹部及尿道處。3、隔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清胃方針瀉雙內庭(胃火盛者配透天涼)、三陰交(配透天涼)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並配透天涼手法,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捻瀉的多少和留針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2、 針感:內庭穴針感循經上達於胃部或頭面部,清胃熱效佳。配透天涼手法,清涼感明顯走達患處附近效佳。3、 隔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清肝膽方針瀉雙太沖、丘墟穴。肝膽火旺嚴重配透天涼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1~2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可配透天涼手法。捻瀉的多少和留針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2、 針感:太沖穴針感循經上達於膝上或頭頂部,清肝膽火效佳。丘墟穴針感循經上達於頭、耳等處效佳,配透天涼手法,清涼感走向同上效佳。3、隔1~2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清膽瀉肝方針瀉雙太沖(或行間)、丘墟穴、陰陵泉。肝膽火旺嚴重前兩穴配透天涼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1~2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可配透天涼手法。捻瀉的多少和留針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2、 針感:太沖穴針感循經上達於膝上或頭頂部,清肝膽火效佳。丘墟穴針感循經上達於頭、耳等處效佳,配透天涼手法,清涼感走向同上效佳。3、隔1~2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八正方針瀉中極穴和雙陰陵泉,均配透天涼手法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1~2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可配透天涼手法。捻瀉的多少和留針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2、 針感:中極穴針尖宜略向下方(恥骨方向)斜刺,使清涼感達於小腹部及尿道處。陰陵泉針感循經上達於膝上或腹股溝效佳。3、隔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濕熱方針瀉雙足三里、陰陵泉,熱重於濕配透天涼手法;一般濕熱不配透天涼,因濕去熱自清。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2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可配透天涼手法1~2次。捻瀉的多少和留針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2、 針感:胃腸及帶下病證,針感達於腹部為佳;小腿及膝踝處病變,針感達於患處為佳。3、 隔1~2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清燥救肺方針瀉雙尺澤、內庭穴,針補雙復溜穴1、 先針刺復溜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拔針。再同時針瀉雙尺澤、內庭穴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2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2、 為了節省時間:先同時針瀉雙尺澤、內庭穴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2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在以上腧穴留針時間裡針刺復溜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拔針。3、 針感:內庭穴針感循經上達於咽喉部效佳;尺澤穴針感循經達於胸部效佳。4、 隔1~2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清頭腦方針瀉雙風池、太陽和百會穴。若頭腦鬱熱較甚,太陽和百會穴點刺出血數豆許。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2、 太陽和百會穴點刺出血數豆許。出血多少視鬱熱程度而定。病變範圍較大,可用皮膚針扣刺出血。風池穴可在以上腧穴點刺出血前後針刺。3、 隔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理氣血類方名穴位手法行氣活血方針瀉雙間使穴、三陰交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捻瀉的多少和留針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2、 針感:間使穴針感循經上達於胸部效佳;本方留針期間,不少患者局部疼痛減輕。3、 隔1~2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4、氣滯血瘀的腰疼、胸脅痛、痛經等,只要病情輕,時間短,首先用本方治療,若針後疼痛減輕或消失,一般不配患野腧穴。補陽還五方針瀉雙三陰交、針補雙合谷、1、 首先針瀉三陰交,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1~2分鐘,共捻瀉2~3次,停留數分鐘拔針。在三陰交留針時間裡針補合谷穴,得氣後連續捻補8~10分鐘拔針。2、 隔1~2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生化方針瀉雙三陰交,艾條隔生薑灸關元、阿是穴(小腹部)1、 首先針瀉三陰交,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在三陰交留針時間裡艾條隔生薑灸關元、阿是穴(小腹部),各艾灸20~30分鐘。捻瀉的多少和艾灸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2、 除寒凝血瘀之惡露不下每日1次,其他隔日針灸1次。但艾灸每日1次,患者每晚施灸。少腹逐瘀方針瀉雙三陰交,針瀉加溫針灸雙歸來、阿是穴(小腹部)1、 腹部腧穴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4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2、 腹部腧穴拔針後再針瀉三陰交: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捻瀉的多少和艾灸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3、 為了節省時間,以上腧穴亦可同時針刺,手法同上。4、 一般每隔1~2日針治1次;長期治療,隔3~4日針灸1次。消痞塊方阿是穴(用22~24號粗毫針或火針直接刺入痞塊上2~4針)和針瀉雙間使穴、三陰交1、 先用自製22~24號粗毫針或火針直接刺入痞塊上(左側肋弓下脾腫大處)2~4針,刺入1~1.5寸,各針相距2橫指左右,刺入即拔(亦可捻瀉0.5~1分鐘拔針)2、 先用自製22~24號粗毫針沿左側肋弓下緣向下方(臍部方向)橫刺1.2~1.5分深,每隔2~3橫指針刺1針,向痞塊上橫刺2~3針,刺入即拔,其針刺入方向形如雞爪狀(毫針在肌層連續向左、中、右橫刺如雞爪狀)。3、 用自製22~23號粗毫針,燒紅後,即刻從左側肋弓下緣向內下方(臍部方向)斜刺,刺入即拔,每隔2橫指針刺1針,刺1.2~1.5寸深。再用針時,針體用酒精棉球擦拭乾凈。4、 以上三法任選一種。但必須在針刺痞塊完畢後,即刻針瀉雙間使穴、三陰交,得氣後留針20~4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3~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捻瀉的多少和留針時間的長短根據針刺痞塊後的疼痛時間和程度而定,最好達到不痛或微痛為目的。5、 一般每隔4~7日針治1次。祛風類方名穴位手法風濕熱方針瀉雙曲池、陰陵泉。熱重於濕配透天涼手法;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捻瀉的多少和留針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捻瀉同時配用透天涼手法。2、隔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風寒濕方針瀉加針上艾條灸雙曲池、陰陵泉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30~340分鐘,期間用針上艾條灸,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捻瀉的多少和留針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2、 一般每隔1~2日針治1次。風疹方針瀉雙曲池(風寒配艾灸)、三陰交(血熱配透天涼)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2、 若曲池配艾條針上灸,可在留針期間進行;若三陰交配透天涼,可在捻瀉時進行。3、一般隔日針治1次。平肝熄風方針瀉雙太沖(肝火亢盛配透天涼或行間)、風池,針補雙復溜穴。1、 先針刺復溜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拔針。再同時針瀉雙太沖、風池穴,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2、 為了節省時間:先同時針瀉雙太沖、風池穴,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在以上腧穴留針時間裡針刺復溜穴,得氣後連續捻補4~6分鐘拔針。3、 針感:頭部和眼部病變,風池穴針感循經上達於頭眼部效佳;頭腦部病變有內熱或有熱感,針瀉風池穴配透天涼手法,使清涼感達於腦部為佳。太沖穴針感循經上達於頭部效佳。4、一般每隔1~2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醒腦息風方針瀉雙合谷、太沖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2、 捻瀉的多少和留針時間的長短:伴有痙攣、抽搐和神志不清的急性病患者,捻瀉次數多,留針時間長。留針30~50分鐘,待神志清醒或抽搐停止後拔針。3、 針感:患兒有神志清醒或抽搐停止表現,提示病情好轉。否則,急需專科治療。4、 一般隔日針治1次。急性病每日1次。祛痰類方名穴位手法痰濕方針瀉雙陰陵泉、豐隆穴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2、一般隔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清氣化痰方針瀉天突和雙尺澤、豐隆穴(配透天涼)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其中豐隆穴在捻瀉時配透天涼手法。2、 體弱者不能同時針刺,可先針刺天突穴(針刺後留針時有壓重感,或因留針而咳嗽),天突穴拔針後再針刺其他兩對腧穴。3、 針感:天突穴的針感向下方走達,走向劍突部,局部有沉緊感或困脹感效佳,個別患者未拔針即感呼吸通暢。豐隆穴的針感循經上達腹部效佳。尺澤穴的針感循經上達胸部效佳。4、一般隔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寒哮方針瀉天突和針瀉加針上艾條灸雙肺俞、風門穴1、 先針刺背部腧穴,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留針期間進行溫針灸。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2、 再針天突穴,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捻瀉的多少和艾灸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3、 針感:天突穴針尖略向下方(胸骨方向)針刺,使針感沿任脈循胸里下行至上腹部(少數患者),對咳嗽、胸膈痞悶和痰壅氣道效佳,往往痰隨針感下行而消失。壓重感和發癢感多在針下。若針下發癢咳嗽,可將針尖退出1分許。4、 一般隔1~2日針治1次。發作嚴重時每日1次調胃腸類方名穴位手法和胃暢中方針瀉中脘、上脘和雙間使、足三里。中焦氣機失暢,上脘改為下脘。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2、 冬季寒冷,取穴不便:先針刺中脘、上脘;再針刺雙間使、足三里。操作同上。3、 一般隔1~2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和胃降逆方針瀉雙內關、公孫穴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1~2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2、 一般隔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消積導滯方針瀉雙天樞、足三里、陰陵泉(濕熱甚者配透天涼手法)1、 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陰陵泉可在捻瀉的同時配透天涼手法。2、一般隔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溫中和胃方針瀉中脘、上脘(加艾條針上灸)和雙足三里、間使或內關。1、 首先針刺中脘、上脘得氣後留針20~40分鐘,留針期間進行溫針灸。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艾灸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2、 再針刺雙足三里、間使或內關;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3、 為了節省時間,以上腧穴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中脘、上脘進行溫針灸。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艾灸達到溫胃散寒即可。4、 針感:間使或內關針感循經上達胸部效佳。足三里針感循經上達胃腑效佳。中脘、上脘在瀉灸時或瀉灸後脘腹有鳴響,或胃痛減輕或有舒適感效佳。5、 一般隔1~2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胃腸承氣方針瀉中脘、上脘和雙天樞、足三里。熱盛者配透天涼手法,1、 以上腧穴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1~2分鐘,共捻瀉3~5次,停留數分鐘拔針。2、 捻瀉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熱盛者多留針、多捻瀉,並在捻瀉的同時配用透天涼手法。一般病證僅足三里配透天涼手法。3、 針感:留針期間,腹部有腸鳴、矢氣時作或欲解大便效佳。4、 一般隔日針治1次。急性病證,每日1次。其他類方名穴位手法開竅醒腦方針瀉人中和雙合谷穴,配用強刺激。點刺手十二井穴出血如豆許1、人中和雙合谷穴同時針刺,得氣後留針20~40分鐘,期間每隔3~5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3~5次,停留至神志蘇醒拔針。同時配用強刺激,拔針時人中不閉穴孔,令其出血少許。以上腧穴留針時用三棱針或粗毫針點刺手十二井穴出血如豆許。2、留針30分鐘不能蘇醒可以多留針、多捻瀉,直至蘇醒。40分以上轉科治療。3、 針感:留針期間,有神志清醒地外在表現效佳。否則轉科治療。4、一般治療後神志清醒,不再治療。痛瀉要方針補雙陰陵泉、針瀉雙太沖穴1、 首先針刺太沖,留針20~30分鐘,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在太沖穴留針期間,針補陰陵泉,得氣後連續捻4~6分鐘拔針。2、 一般隔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暖肝方針瀉加艾條針上灸雙太沖穴和曲骨穴,艾灸雙大敦穴1、 先針刺太沖和曲骨穴,得氣後留針20~30分鐘,留針期間進行溫針灸。期間每隔5~10分鐘捻瀉0.5~1分鐘,共捻瀉2~4次,停留數分鐘拔針。以上腧穴拔針後艾灸大敦穴,或自己每晚艾條懸灸20~30分鐘.2、 針感:曲骨穴針尖略向下方(陰莖方向)刺入,使針感走達陰部為佳。3、 一般隔日針治1次。必要時每日1次。
推薦閱讀:

針灸的平補平瀉手法怎樣操作?為什麼叫平補平瀉?(十二)
針灸必讀之----------通玄指要賦
針灸在國外竟成「貴族醫療」,一般平民扎不起呀!
【針灸講壇】灸法補瀉點滴
【針灸】節氣灸——秋分

TAG:針灸 | 整理 | 處方 | 祖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