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靜"是一個幸福的人生

"靜"是一個幸福的人生

靜是一切人生智慧的源頭,心靜則明,心躁則暗。成功者靜氣也,失敗者躁氣也。人無靜則躁,天下事往往就壞在急躁二字。急於求成,心浮氣躁,大概是每一位失敗者的深層原因。老子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一語道破問題的根本。沒有急躁冒進,肆意妄為的人不遭遇挫折,禍害自身的。惟獨靜定才能給我們的心境帶來喜悅,使我們進入寧靜空靈,安樂祥和的境界。

「天地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真機括,惟靜者能看得透;天地間真情景,惟靜者能題得破。」靜觀天地,品位人生,每多感觸。世間的很多道理,都是需要閱歷來沉澱的。年輕的時候往往不懂事,我們內心浮燥,好大喜功,恨不得一夜功成名就。順境時則志得意滿,內心驕傲,目空一切;遇挫時,則萎靡失落,意志消沉,一厥不振。經過歲月風霜的洗禮,經過人生挫折的磨礪,心態才漸趨平和沉穩,才真切體味到「風恬浪靜中,見人生之真境,味淡聲希處,識心體之本然」,從而生出一種 安然恬靜,寵辱不驚,任其自然的寧靜心境。

一些稍懂得西學皮毛的人批評「靜」為消極,強調世界只有在「動」中才能發展。然而,否定「靜」而一味強調「動」者,其實不懂靜之妙用與動的哲學。事實上,靜為陰,動為陽,動靜合一,陰陽一體,動與靜是不可割裂分離的,它們是一個整體。我們常說無中生有,靜極生動,靜的目的是動,是走向善端。故莊子曰:「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動靜之關係與陰陽關係同體,陰陽互生故而動靜互補。動生靜,靜生動,動動靜靜實際上包含在一起,所以動即為靜,靜即為動。

還有,在中國文化中, 靜從來就不是單指外在的形式,它更多的是內在修為境界的體現,是指精神上的恬淡安寧 。老子曰「靜為躁君」,在這兒,靜與躁是對立的。靜是要否定動嗎?非也,靜不但不否定動,而且還促進動,它否定的只 躁動 。

在我們的生活中,相對靜定的缺失,從來就不缺乏躁動。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每天都在奔波忙碌,追名逐利,流浪生死,從未停歇。我們每天總是忙忙碌碌,一心向外追逐,心在得失毀譽間跌宕沉浮,片刻不得安靜。殊不知這一切往往都是在「瞎忙」。仔細想想,我們人生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用在了解決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矛盾和是非上。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明白「動之徐生」的道理,缺乏靜中妙動的智慧。動中存靜,才是妙動,真動;動中失靜,便是躁動,亂動。老子告訴我們要「安以動之徐生」,此處的「動」,不是盲從亂動,不是濁世中人隨波逐流的動,不是「舉世多從忙裡錯」的亂動。真正的動,是明明白白而又充滿意義的「動之徐生」,心平氣和,生生不息。

關於靜的學問,儒家《大學》有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佛家禪宗則以「禪」示人,禪,乃「靜慮」之意也。道家亦強調「致虛極,守靜篤。」我們做一切事情,都要於定靜安慮之中求結果,要完全心平氣和,順其自然而為,不暴不躁,不「亂」不「濁」,一切要悠然「徐生」,慢慢地來。態度從容,冶然自得,千萬不要頭腦發熱,冒進衝動。須知 世間之事,從來都是欲速不達,物極必反。你急切地想要得到它,它卻離你很遠。當你的心趨於平靜,淡然,冷靜理智的洞察自身及周邊的一切,尋找健康和正確的方向時,它就會來到你的身邊。一個人如果有了急於求成的心態(有時候甚至自己還不察覺),無論你是一個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學子;還是一個已經功成名就的社會成功人士;這種心態都必然會使你最終走向毀滅。「安以動之徐生」是人生至理,小至個人的修身,大至天下的治理,莫不如此。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即是此意。清末朝鮮傳奇商人林尚沃窮盡一生,始悟出「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之商道。其中「財上平如水」一句與「安以動之徐生」可謂異曲同工,其中深意和智慧,值得我們玩味一輩子。

每臨大事而有靜氣,於外界激烈碰撞中,於各種人生逆境中,仍能持靜者方為真靜。「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見心體之真機。」蘇軾在《留侯論》中說,「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古往今來,多少豪傑之士,將處變不驚,鎮定持重,從容自若視為修養的重要內容。孔子一行困於陳蔡之間的野地里七天七夜,斷糧缺水,弟子病倒,愁雲一片,人心惶惶,怨聲四起。而孔子依舊淡定從容,「講誦弦歌不衰」。此為仁者之靜;淝水之戰,前秦苻堅八十七萬大軍南下,意圖滅晉。胡馬臨江,京師震恐,人心惶惶。東晉的總指揮謝安,率八萬大軍迎戰10倍於己的前秦大軍。壓力空前,卻始終從容自若,不動如山。淝水大戰,兩軍對壘,前方戰報傳來,謝安正與人對弈,他看了一眼便隨手丟在了坐榻上。面色如常,別人小心問起,淡然道:孩子們到底把秦人打敗了。而後對弈至局終。李白詩讚:「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此為將帥之靜。靜為天下之本,"識得靜者,無我為鏡,鏡能照人,也能鑒物。"夫得靜者,可以知遠近,通古今,察日月之行,明陰陽之變。

氣沉不下去則浮,心靜不下來則躁,人若浮躁,則「省身也不密,見理也不明」,還能成什麼事?!「靜」字功夫最要緊,說到根本,首先要氣下沉,然後心才安靜;心要安靜,然後神才凝聚。心靜神凝,則通達一切,圓融無礙。鬼谷子雲,「心安靜,則神明榮;慮深遠,則計謀成。」然而,常人之「氣」浮而不沉,都聚在心窩處,也就是太極拳所說的「氣壅胸際」。因七情六慾,辛勤勞作之故,此氣滯而不通,鬱結在胸中,常常自覺胸悶,俗話所說的「心裡堵了個大疙瘩」,即是此種心氣上浮之癥狀的表象說法。古人則從雅的一面說胸中有「塊壘」難消。那麼如何才能使氣沉下來?方法只有一個:無為。譬如,一杯混濁的水,放著不動,這樣長久平靜下來,混濁的泥渣自然沉澱,終至轉濁為清,成為一杯清水,此即老子所言「濁以靜之徐清」。具體而言,就是靜其身如山嶽,澄其心如秋水,胸中之氣自然如水中濁物沉澱一樣,漸漸下沉至丹田(小腹)了。這裡的關鍵是,身體要端正放鬆,胸際要自然舒展,空空洞洞,虛靈開闊。一定要打開心胸,空洞其心,則自覺有物通過,沛然下降至丹田,久之小腹必然感到充實溫暖。老子曰「虛其心,實其腹」,又道,「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仙學真詮》云:「所謂凝神者,蓋息念而返神於心耳,神返於心,而不外馳,則氣返於身,漸漸沉入氣穴去矣。」

氣沉丹田則心意安定,此時人會變得特別「沉著」,特別「沉得住氣」,一切可喜,可怨,可怒,可怕之外界刺激,均不足於動其心。此時人「心放在肚子里」,沉穩不亂,常處於泰然自若之境,而不會「提心弔膽」地「把心提到嗓子眼」去面對可怕之事;也不會「(心)氣一下直衝頂梁門」,「氣堵脖梗子」的去應對可怒之事。謙謙君子,休休有容,真正使心態如水一樣平和寧靜。當年禪宗二祖曾問:「如何是安心法門?」事實上,當我們心煩意亂,無法安心之時,皆是心氣上浮,沉不下去之時,故「致虛守靜,凝神調息」,即是安心法門。儒家有「靜坐」,「心齋」一說;禪宗有坐禪聽息之法;道家有內丹修鍊之密。無論是那一種方法,都講究凝神靜氣,使氣下沉。但人們往往不懂其法,不得要領。這裡有一個奧秘,一般修鍊家都強調要全身放鬆,豎直脊樑,面部含笑。惜世人只重面部微笑,卻不知修道之士更須胸口微笑,胸口微笑則舒展張開,即心胸洞開,所謂空洞其心,使氣順暢,上下通達。此即「虛其心」也,而心胸洞開自然氣沉丹田,腹部充實,「虛其心」的結果便是「實其腹」,當年老子早已將這一秘訣說出。人人皆知「靜」字要緊,然真正知道如何」靜「下來的人卻極少,正應了那句古話,「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焉!」

呂坤曾言:「靜」之一字,十二時離不了,一刻沒有便會混亂。門盡日開關,而「樞常靜」;面孔盡日往返,而「鏡常靜」;人盡日應酬,而「心常靜」。惟獨有「靜」才能制動。假如隨波逐流,隨著動而動,所要做的事情就一定沒有什麼結果。即使在睡覺的時候,如果不保持平靜的心境,所做的夢就會亂七八糟。把意念沉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得起,何事不可做?世間之人,常帶著個浮躁心觀察事物,以萎靡的情緒去做事,就這樣糊塗的虛度了一生。故而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叮嚀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孔子亦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定靜安慮,聖人胸中無一刻不如此,吾輩亦當靜而行之。擁有了寧靜,立於人群,則靜若處子;行於世中 ,則穩如磐石。其勢若山,其態如水,寵辱不驚,風雨不懼,淡定從容,任其自然,萬物為一。

推薦閱讀:

家是什麼 說的太精闢了 關心尊重 忍讓包容 有愛有幸福
寬容一點就會有幸福
蔥烤大排 — 梅璽閣之幸福生活
幸福要提醒 每天做3件快樂事
再婚夫妻最易遇到哪些問題 使婚姻不幸福

TAG:人生 | 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