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兩會報道高出一籌的秘訣

報社召開2018年兩會報道總結會

楊振武講話 李寶善總結

3月21日下午,報社召開2018年兩會報道總結會。社長楊振武講話,總編輯李寶善作總結。編委委員、中紀委駐社紀檢組組長李熙,副社長張建星,副總編輯盧新寧,編委委員、海外版總編輯王樹成,副總編輯王一彪、張首映出席會議,副總編輯、報社兩會報道領導小組副組長呂岩松主持會議。

楊振武指出,今年的兩會報道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代表編委會向所有參加兩會報道的編輯記者和服務兩會報道的後勤保障人員,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楊振武充分肯定今年兩會報道體現出的四個突出特點:

第一,講政治,提升輿論引導力。今年的兩會報道,我們牢固樹立核心意識,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始終圍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這個主題,聚焦總書記兩會期間的重要活動和重要講話精神,把核心意識體現到每篇報道、每塊版面和每個新媒體產品,充分展現了總書記的領袖風範、使命擔當、人格魅力、為民情懷。

第二,促融合,提升網上影響力。我們進一步深化中央廚房機制,通過全系統整合、全流程配合、全方位聯合,面向互聯網,強化移動端,打好融合牌,報網聯動,此長彼長,版面頁面聯動,線上線下一體,實現宏大主題生動呈現、視頻直播有聲有色、創新形式吸引青年,讓優質內容多渠道、多梯次傳播,有效擴大傳播覆蓋面和影響力。

第三,抓拓展,提升對外傳播力。我們充分抓住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時機,圍繞會議重大議題,向國際主流媒體定製推送大量稿件,再次改寫紀錄。通過報道對外宣傳中國道路、中國機遇、中國貢獻,真實、立體、全面反映新時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展現習近平總書記作為世界級領袖的風采。

第四,重協同,提升全社凝聚力。我們充分用好編委會統一部署、報道領導小組靠前指揮、中央廚房統籌調度的三級指揮作戰體系,充分發揚人民日報社的優良傳統,體現了一體指揮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互相借力,彼此補台,既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又密切配合、協調聯動,共同組成人民日報系媒體航母,形成規模優勢和集群效應。

李寶善對今年的兩會報道進行了全面總結。他指出,我們按照中央要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把握正確輿論導向,銳意推進改革創新,大力開展融合傳播,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圓滿完成了各項宣傳報道任務,為兩會營造了莊重熱烈、團結奮進的輿論氛圍。中央領導高度肯定,讀者受眾廣泛好評,可以說,我們打了一場漂亮仗,實現了全年報道開門紅。

李寶善從四個方面梳理了今年兩會報道的突出亮點:一是突出核心,強化思想引領。我們強化「四個意識」,突出主題主線,緊扣總書記兩會期間重要講話精神,做到了報道全面,反應迅速,領會深刻,解讀到位,彰顯了輿論旗艦的「頭雁效應」。二是緊跟議程,把好政治導向。我們緊跟兩會議程,緊扣兩會主題,圓滿完成了各項重要活動的報道,議程議題報道出新出彩,代表委員報道求新求實,會風會紀報道見人見事,做到了聲勢足、容量大、無遺漏、零差錯。三是推進融合,放大主流聲音。今年兩會,我們全面運行中央廚房機制,實行新的績效計分制度,報網端微聯動增強,視頻直播創意爆棚,對外傳播再創新高,跨界生產精品迭出,全社融媒體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全媒體產品呈現井噴態勢。四是強化協作,實現一體聯動。報社各部門之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報道團隊和保障團隊之間牢固樹立「全社一盤棋」意識,充分溝通,密切配合,到位補位不缺位,確保了這次兩會報道的圓滿成功。

呂岩松在主持會議時指出,今年的兩會報道工作雖然結束了,但新的任務還在等著我們,我們要把在兩會報道中形成的好經驗、體現的好作風堅持下來,傳承下去,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昂揚的奮鬥姿態,投入接下來的報道戰役中。

報社兩會報道領導小組成員,中央廚房各工作組負責同志,參加兩會報道的全體編輯記者以及報社各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新聞協調部主任許正中代表兩會報道領導小組作總結髮言,張洋、張棖、袁振喜、李林寶、王遠、姜贇、楊倩、劉汝偉、黃岩、申孟哲、張意軒、姚志飛、柴哲彬、李春傑等14位同志在會上發言。

發言摘登

「干」字當頭 收穫滿滿

人大採訪組代表 張 洋

先說一個人——申紀蘭,唯一一個連任13屆的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已經被宣傳了無數遍,怎麼做才能有新意能出彩?我們聯絡、策劃、採訪、撰稿、拍攝,眉毛鬍子一把抓,最終「法治頭條」工作室圍繞她獨有的「見證」特點和獨特的「女性」魅力,終於在兩會開幕時,推出兩款新媒體產品《兩會來了,測測你的人氣指數有多高》《司徒看兩會:厲害了,中國女人!》,其中後一款產品在一天時間內收穫超過1500萬的點擊量。

再說一件事——修改憲法,這是黨和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3月7日下午5點,領導臨時要求次日刊發關於憲法修改的4個版。我一邊幫著特刊出主意、拿方案,一邊趕緊聯繫代表團、采稿子。次日一早,我又直奔大會堂,整整44個小時沒合眼。3月11日憲法修正案表決通過,專題記者會上,我有幸提了一個時代之問,「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國家根本法,該如何理解?」當晚我又一鼓作氣,寫了3篇稿件。

還有一個感受——都說兩會是競技場,拼的是體力腦力。其實兩會也是大舞台,是全面了解中國的難得機遇。作為常備記者,今年除了負責山西、台灣兩個團,我還承擔了6場領導下團任務。穿梭在不同的團組界別,感受不同的發展主題……說實話,兩會上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我又開眼界了!

做足各方準備 隨時投入戰鬥

政協採訪組代表 張 棖

首先,要做足事前功課。跑政協,我們面對的是陌生的界別和委員,所以需要提前熟記自己所在界別委員的姓名、職務、領域,以及他們所感興趣、適合的話題並進行分類。遇到緊急情況,要通過報社這個大團隊、通力協作,才能完成任務。比如有一次,在地方部和分社老師的協調溝通下,我順利採訪到四位律師委員,完成了關於監察法的委員反響稿件。

其次,要做好體力和精神上的準備。我所在的總工會界別駐地位於八大處的華北賓館,使得我們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往返於駐地與酒店。趕回酒店後,大家又要第一時間投入到寫稿的過程中。在這漫長的過程中,就更需要我們火力全開,全神貫注,在儲備好體力和精力的同時,勞逸結合,絕不能因為精神不集中等問題出現任何差錯。

第三,要做好隨時投入「戰鬥」的準備。由於兩會經常會有臨時策劃稿件,需要在晚上八九點甚至更晚的時候采寫,這就要求我們記者必須隨時做好準備,手機24小時開機,能夠第一時間進行采寫。同時注意在小組討論與平時採訪中積累相關素材。有一天晚上十點,版面需要一名委員的反響,我只好通過電話把已經入睡的委員從床上叫醒,任務順利完成。在第二天看到報紙後,委員在微信上回復了一個大大的感謝。

規定動作到位 自選動作出彩

要聞編輯組代表 袁振喜

兩會前,要聞版很早就開始了準備,做到對程序性報道心中有數,對可能會有的版面空間認真策劃,對重要日期的重要版面,提前預拼出幾十個版、形成多套方案,供有關部門決策參考。

即便是盡一切可能做好了各種準備,要聞版夜班依然面臨了重大稿情的隨時變化。本次兩會程序性報道等明顯比以往多而複雜,有些長篇大稿要麼隨時來襲,要麼突然取消,對夜班統籌力、應變力、戰鬥力形成巨大考驗。本次兩會,重要稿件多、文件多,但都時間不定、篇幅不定。面對如此複雜多變的稿情,要聞版科學謀劃,從容應對,以嚴細深實、忙而不亂的作風,圓滿完成了各項程序性報道。

要聞版不但做好了程序性報道,在自主報道上也努力出新出彩。「代表委員議國是」言之有物、莊重大方,「我和總書記面對面」精心打磨,欄目稿件見報後多次受到領導表揚。要聞版在融合報道上也繼續努力。聯合人民網視頻中心和媒體技術公司,四版繼續推出融合報道欄目「融兩會講述」。由要聞四版編輯許諾製作的「融小聞」系列動畫,首期首日在人民網的點擊即達20多萬次。融小聞講新聞,成為要聞版融媒體產品的代表作,受到越來越多的好評。

精雕細琢 創新不止

特刊編輯組代表 李林寶

這是團結協作的18天。今年兩會特刊編輯組,由總編室、協調部、地方部和分社、經社部、政文部抽調的精幹力量組成。大家通力協作、密切配合,8塊版定位明確、版性鮮明,形成報道合力。特刊稿件不確定性很大,很多是時間緊、要求高的急活重活難活,編輯和記者無縫對接,無論多晚無論找到哪位記者約稿,都能得到爽快答覆。

這是銳意創新的18天。創新是新聞事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創新特刊議題設置,緊跟議程、緊扣總書記重要活動和講話策劃報道,特刊一版策劃「習近平代表說」「習近平總書記兩會金句」,引發關注。特刊八版作為「融兩會」專版,集中展示報社各新媒體平台爆款融產品,立體化、多元化展示兩會盛況。我們創新版式設計,大膽採用通欄標題、通欄照片,版面元素營造莊重喜慶氣氛。3月20日最後一期特刊大氣大方,給人以深刻印象。

這是精益求精的18天。特刊編輯組在深研上級精神的基礎上精雕細琢,反覆打磨每一篇稿件,使之既不失代表委員的話語原味,又準確反映中央精神、大會精神。特刊六版、七版策劃「法治公眾號」「天天聽兩會」頭條欄目,取得很好傳播效果。特刊三版編輯嚴謹細緻,在做第一期特刊時,查實新聞通稿中的一處差錯。

緊跟大會議程 境外響亮發聲

外媒定製推送組代表 王 遠

從2月26日到3月21日上午10點,國際部外媒定製推送團隊共製作稿件230篇,原創率超九成,配發圖片近640張,以16個語種面向全球推送,累計在6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20家媒體落地。此次定製推送工作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

推送機制更加成熟流暢,富有效率。我們的團隊在國內國外兩條戰線上持續高效「作戰」,利用報社報道指揮和雲盤app等技術手段,使報送選題、撰寫稿件、中外文校對、發布定稿等流程更加流暢、清晰、完整,形成一套成熟的工作機制。

緊跟大會議程設置話題,有的放矢。無論是對兩會重大議題議程的解讀,還是對中國各領域發展歷史性成就的聚焦,人民日報及時抓住熱點,迅速成文,第一時間向外宣介。《中國2018年兩會看點》等原創文章在國外數十家媒體落地,《中國加速邁進「無現金社會」》等關注中國發展成就的稿件一如既往成為「爆款」。

動態追蹤國際輿論形勢,響亮發聲。兩會期間,國際輿論場風雲際會,我們在深度研判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回應,發出大國之聲以正視聽,多次得到中宣部的肯定。當半島局勢出現新情況時,我們的「鐘聲」評論文章《半島問題的積極勢頭應當保持下去》被幾十家主流媒體引用,並在全球範圍內實現二次或三次落地,將中國立場廣為傳播。

「一往無前」贏得「前所未有」

言論組代表 姜 贇

人人都有麥克風,但我們拿的是金話筒。今年兩會,要論數量空前。7篇社論、9篇評論員文章已經見報,還有7篇評論員文章已經審定或者正在審定,創造了兩會要論寫作的新紀錄。社論《國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領路人》僅在人民日報客戶端上的閱讀量就超過1100萬,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轉載超過1萬家,代表委員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廣泛引用了這篇社論。網友評價它「文筆激昂,氣勢磅礴」「寫出了民心所向,寫清了歷史必然」。

人人都是評論員,但我們是國家隊。18天會期,評論部全員上陣,全兵種作戰,全天候在狀態。白天寫評論,晚上當主播,百忙之餘趕出鏡,急難險重就通宵,是大家的常態。正是這種打雞血的狀態,以快字贏得輿論制高點,以融字唱響中國好聲音,以新字開拓評論新藍海,讓版面評論、睡前聊兩會、海外小評論在各自陣地,開出首發定調、先聲奪人之花,結出凝聚共識、壯大主流之果。

業務上人人都有兩把刷子,但我們做的是講政治的業務、講業務的政治。政治神經一刻也不能松。這些天里,我們對可能出現的差錯嚴防死守。無論是版面上,還是新媒體,我們堅持「零差錯」,即便是一個成語的使用,都會字斟句酌,反覆推敲是不是符合兩會的政治氛圍。

團結協作 奮力拚搏

內參組代表 楊 倩

截至3月20日,人民日報內參共刊發兩會報道91篇,為中央治國理政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

兩會期間,增加了我們接觸好建議的頻次,很多選題得以在短時間匯聚成組成篇。比如,環保主題, 3篇內參從長江上游生態保護到生態立法,直面問題不躲不避;大數據主題,不同於公開視角,2篇內參呼籲破除數據權力思維;金融風險主題,直面地方債務問題,匯聚多方可操作建議;還有從採訪開始就一波三折,最終寫成的3篇涉台內參,匯聚多名台灣代表委員對國家涉台政策的務實調研與建議。

今年跑政協台盟台聯的上會記者是內參部的黃拯。在參會路上,黃拯摔了一跤,手部骨折。他讓大夫去掉石膏,試圖繼續工作。這就是內參。每一份高質量的對策建議背後,都有內參團隊的配合與努力,都有內參人把工作看得比天還大的拼搏精神。

大家都說,這兩年內參變化大。是的,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大幅增長,在信息報送體系中名列前茅,我們欣喜,內參在一天天成長。

服務永遠在路上

管理保障局代表 劉汝偉

3月1日開始到兩會結束,歷時21天,共出車420台次,行駛一萬多公里,圓滿完成了兩會保障任務。

制定保障預案,把各種複雜情況想透。我們認真落實社領導在動員會上的要求,努力為上會記者提供細緻、周到服務,主動與新聞協調部溝通,了解上會記者編輯,熟悉代表駐地行車線路,明確服務範圍,制定保障預案,備好車、備好人、備好飯,保證隨時出得去,準時到達採訪地點。

加強安全教育,把安全行車意識樹牢。為確保行車安全,我們嚴格車輛檢查,並邀請中直管理局安委會、北京市安委會現場抽查,要求每次出車前,對車輛的水、電、氣、燈光等設備細心察看,確保車輛始終處於良好狀態。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召開動員會,做好談心工作,簽訂「兩會交通安全責任書」,把安全行車責任落實到每台車、每個人。

完善管理機制,把服務保障工作做實。兩會期間,全體人員穿正裝,保持整潔。學習記者編輯奉獻精神,周六日放棄休息,黨員義務值班,堅守崗位。合理調配車輛,空車返回報社時,主動聯繫調度,順路搭車,減少空駛。

兩會中,管理保障局還認真做好供餐服務,保證隨時能吃上熱菜熱飯,醫護人員熱心服務、堅守崗位。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同心協力,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技術驅動融合 創新引領未來

技術部代表 黃 岩

兩會期間,技術部堅持每天4個班次、全天24小時在崗在位,圓滿完成了技術保障任務。

技術部圍繞兩會報道特點,提前實現移動報道指揮系統的迭代升級。新增了移動采編模塊,實現社領導、兩會編輯、記者隨時隨地用手機和PAD進行移動審版、審稿和改稿操作,成為此次「兩會報道」系統中的熱門產品。此外,還完善了移動報道指揮系統「選題」、「審題」功能;新增融合了「新聞熱點」、「傳播效果分析」、「報版分析」功能;在新聞業務系統中新增兩會資訊模塊,為編輯、記者提供大數據支持。

按照兩會報道組的要求,技術部快速響應,96小時完成與媒體技術公司傳播效果分析系統、新聞熱點系統、數字報分析系統的對接工作,36小時完成人民日報版面實時狀態在中央廚房大屏的集中展示,20個小時完成采編版面對版功能的開發和對接,有力保障了兩會報道工作。3月3日,針對特刊組版流程慢、壓版時間長的突發問題,技術部經過一晝夜的奮戰,最終將組版流程由原先需要的30分鐘最終控制到1分鐘以內,深受大家好評。

兩會保障,技術部錘鍊了隊伍、創新了手段。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按照編委會要求,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牢記使命、勇於擔當,適應媒體形態飛速發展,為報社媒體融合技術支撐發揮更大作用。

牢記使命 協同進擊

海外版代表 申孟哲

海外網、海客客戶端兩會期間發文過萬篇,自有平台日均瀏覽600萬;俠客島、學習小組全渠道閱讀量超過4個億,僅海外華文媒體轉載就超過70家。

做好習近平總書記報道。海外版常採取通欄標題,用近半版、超半版甚至通欄大照片展示領袖風采,新媒體則及時跟進總書記每一次活動。牢記總書記指示,服務好海外受眾。兩會中,我們舉辦了列席全國政協會議海外僑胞代表座談會。15位代表到報社,請他們為祖國發展點贊,當天就做出了文字、圖片、視頻等產品,全渠道報道。

服務兩會主題,打好媒體融合這場仗。9名上會記者和海外版後方全員聯動配合,海外版要聞版、特刊比平時工作量增加一倍,休刊日也正常出報。今年,楊俊峰同志深入邊疆要塞,歷時近半年,拍攝製作的《家是玉麥國是中國》《人大代表申紀蘭》紀錄片播放量超過2000萬,創下了俠客島至今的點贊率記錄。推出「俠客島觀察」專欄,每天有一位「島叔」觀察兩會,打通社內資源,聯合香港分社、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等同力協作,做出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產品。

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我們深切感到,背靠海外版和報社這艘母艦,通過協同作戰、媒體融合,找到小切口、書寫小人物,也一樣可以記錄下大國、大黨、大歷史,創造出更大的輝煌。

好產品都是奮鬥出來的

新媒體中心代表 張意軒

新媒體中心共發布各類形態的兩會報道超過2100篇,直播55場,總閱讀量超過60億。

人民日報微博主持的話題在兩會微博話題中居於首位,遠遠領先其他央媒。微視頻《中國一分鐘》,全網觀看量超過3.5億;《重磅!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來了》,客戶端閱讀過億;九圖圖解成為微博平台兩會期間傳播最廣泛的圖文微博,閱讀量超過2億;海報《你好!習主席》《號外!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成為關注度最高、朋友圈刷屏最多的新媒體產品。「新媒體號外」受到中央領導同志肯定,僅兩微兩端總閱讀量就超過6000萬。

我們剪輯習近平主席憲法宣誓視頻,比央視新聞微博快了38分鐘,單條視頻觀看量超過1.42億,是微博平台兩會報道視頻播放量最高單條。推出微視頻《奮鬥》,以總書記原聲帶領人民群眾重溫奮鬥歷史,12小時在兩微兩端的閱讀播放量超過2000萬。推出思維導圖和互動H5《中國領導團隊新陣容》,思維導圖上線僅10分鐘,在客戶端的閱讀量就超過119萬。推出「中國很贊」全民互動為中國點贊,活動話題總閱讀量超10億。

兩會報道中,新媒體中心全員參與策劃、編髮、製作,甚至是身兼數職,全程無休。我們將以兩會報道為起點,用創意+技術+藝術結合推進創新,打造更多爆款產品。

新時代 新挑戰 新作為

傳媒廣告公司代表 姚志飛

我們在兩會期間共刊出廣告版面113個,同比增長9.7%,再創歷史新高。

首先,確保了安全,實現了零差錯安全運行。廣告版面是人民日報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是最低標準,也是最高標準。在政治方向和宣傳導向上,我們堅持與新聞版一個標準、一把尺子;在客戶選擇上,形象不好、有爭議的客戶一律不上;內容把關上,敏感話題、爭議話題一律不說。在嚴格審查、完善流程的基礎上,實現了零差錯安全運行。

第二,優化了結構,品牌客戶開拓富有成效。兩會廣告實現逆勢增長,主要源於企業品牌客戶的規模化投放。今年,企業品牌客戶數量達到了37家,廣告實收同比增長超過30%。

第三,美化了版面,全面提升廣告的品質、品味和品格。堅持優中選優、精益求精,對廣告版面製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繼續加大廣告設計獎勵力度,每版至少做兩個版本以上,有的版面反覆修改達十幾遍。質量達不到要求的堅決拿下,努力讓廣告版面為報紙形象增光添彩。

兩會雖然結束了,但我們會把兩會期間好做法完善下去,努力把今年的廣告工作做得更好,力爭再創新高。

磨鍊媒體「融合」新軍

人民網代表 柴哲彬

人民網在兩會報道中彰顯了媒體融合發展全新力量,磨練了多元傳播媒體新軍。

報道產品化、產品欄目化。人民網兩會專區推出《習近平兩會上關心過問的10件「小事」》、《習近平兩會下團組深度解讀》、《學習有聲》等融媒體報道,有的「圈粉」3400萬,有的PC端總閱讀量近5000萬。聚焦政府工作報告、憲法修正案、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等熱點,打出了漂亮的組合拳。

視頻優先、移動優先落在實處。人民網可視化報道《Rap動畫唱響全國兩會》以說唱MV為依託,在人民網和海外網同步上線,觀看量超過5000小時,瀏覽量達到50萬次,巧妙有效地向世界傳播了中國聲音。《兩會全媒派》《尋訪初心》《兩會正前方》等欄目,實現線下故事線上互動融合傳播。

鍛煉全媒人才隊伍。兩會報道的「融媒體」實戰練兵,記者正面臨著多元身份的隨時轉換,必須做到全面掌握技能、快速出擊。對記者的培養全方位開展:提筆能寫稿,舉起相機能拍照,拉到鏡頭前能主持,站在攝像機後能拍攝,無論是推拉搖移還是現場連線都不在話下,一批前方記者在實戰中脫穎而出,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兩會實戰演練,人民網磨練一批「種子」記者,激發了生產力、激活了創造力、提升了傳播力,相信我們在新時代的媒體融合中定將一往無前。

創新服務 精心保障

金台物業代表 李春傑

18天服務保障下來我的切身體會是「累並感動著」。

我們從每天晚上6點現場會開始,清理衛生,收拾小樣,關燈離開,回到宿舍一般都是凌晨四五點鐘了,囫圇睡一會還要正常的白班工作。18天下來,會務小姑娘們腿發腫,臉色發白,眼圈發黑。安保部的小夥子,一直在樓外站崗執勤,開擺渡車的司機小哥在深夜裡凍得發抖,上個衛生間也是小跑,隨時準備做好服務,穿梭於編輯樓與新媒體大廈之間每晚不下百餘次。

我們為設在新媒體大廈中央廚房的兩會報道指揮部和特刊組提供24小時餐飲、接待、保潔、安保和水電氣暖等服務。為了夜班編輯記者們能吃上新鮮熱乎的飯菜,公司抽調20多人合力配合、精心設計,根據不同的口味需求,制定了每晚的菜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同時也配備了水果以及清火的各類飲品和茶點。

我們還特別設置了兩會報道「愛心小區」,提供濕紙巾、創可貼、護手霜、針線盒、口香糖、棉簽、充電器等日常用品。為了讓編輯老師高強度工作不睏倦,我們還為他們準備了新的熱毛巾用來敷臉醒神,看著大家滿意的笑容我們心裡特別自豪。

今後,我們要繼續加強服務意識,不斷提升服務能力,為報社事業發展做出更好、更大的貢獻。

2018年兩會報道圓滿結束。最後,來看看這段社內新聞採訪錄製的視頻,回顧我們一起奮戰過的「兩會時光」。

(建議在電腦端觀看,如果打開較慢,請直接點開視頻上方文字觀看)


責 編:劉 睿

圖片、視頻:李國良

來 源:社內生活、社內新聞


推薦閱讀:

今日數據行業日報(2017.5.8)
餐桌文明,我們差在哪兒(視窗)人民日報
中國成為偷渡新熱點國家(南方日報 2007-11-24)
300億,豈止「一步之遙」 浙江日報
Jo Malone 推出新香調,以及,Nike在上海辦展:浮華日報

TAG:人民日報 | 人民 | 報社 | 秘訣 | 報道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