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的中醫學習感想(多人)
今天的主題:「「2016-2018」輕鬆學中醫微信班學員的文章。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們對中醫的學習有了真實、成熟的體悟。
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的幾點體會
學員:趙智良
體會一:說中醫是中國用幾千年的文化澆灌出來的一朵奇葩,是毫不過分的。在我國古代,人類為了生存就與自然界開始鬥爭,開始了探索自然、探索自身人體的活動規律,人從哪裡來?怎樣趨利避災健康的生活?這些都是幾千年文化共同的主題,還有什麼能像中醫那樣得到中國文化精華的滋養,並且從沒間斷?
體會二:中醫的三大學說的哲學基礎,來源於對宇宙不同層面的思考。精氣學說著重於天地從哪裡來的宏觀思考,探求宇宙的本源為出發點:因為天地從精氣來,而人從天地來,所以人的精氣活動感應天地精氣。精氣足,身體抵抗力強。陰陽學說以研究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為重點,著重於考量事物的變化之規律。世界是物質的整體,世界本身是陰陽對立統一的結果,人體任何疾病狀態都是陰邪和陽氣相爭的結果,只有陰陽平衡,也就是陰平陽密才是健康狀態。五行學說把宇宙的一切事物構成歸類於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五種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側重於研究一種事物自身的發展變化及其變化對其他事物的影響,也就是牽一髮如何動全身的考量。三大哲學基礎研究都有所側重,病人本身精氣足嗎?——精氣學說;疾病目前處於一個什麼狀態?陰盛還是陽盛——陰陽學說;一個臟器的疾病會對其他臟器是產生什麼作用?相乘還是相侮——五行學說。我們對同一疾病的判斷應該三種方法並用,不能割裂開來,並融會貫通來判斷人整體的健康狀況。
體會三:中醫的藏象理論以象識藏,就是通過分析人體對不同環境條件和外界不同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映,來認識人體的生理、病理規律。所以中醫可以通過對象的認識,在西醫學沒有發現臟器有異常變化時,可提前介入,以防治疾病。
體會四:一直以來,都有學中醫的想法,但都不得其法,沒基礎,不系統,也堅持不下來。現在,我覺得就像一隻羔羊,被周老師拿著鞭子驅趕,每天都有進步,經歷著辛苦,揣著幸喜和期待,每天向著我們夢中中醫的神聖殿堂行進。中醫知識猶如浩瀚大海,讀一遍覺得平淡無奇,聽一遍覺得有許多原來未知的東西,再經過老師的提綱挈領、點撥研讀之後卻發現字字珠璣,意猶未盡。
體會五:開課的第一天,是老師剛動完手術第三天,帶著略帶沙啞和疲憊給我們打開了中醫基礎理論的第一篇;某一天,老師的兒子感冒發熱了,在上課錄音中,我們聽到了兒子要爸爸的輕輕哭聲,講課一如往常,沒有停頓。真想說:老師,去管管您兒子吧!課,可以下次再補。課終於講完了,結束語:「今天兒子不舒服,有點鬧,影響大家聽課了,抱歉!」。正是有一批精誠大醫用心血和智慧澆灌著她,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中醫奇葩將越開越盛。
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巜中醫基礎理論》課程在2016年的清明節前結束了。這26節課周老師是在剛動完手術後不久開講的,周老師一直在默默克服術後的不便和疼痛,堅持給我們授課,很感動,也非常慶幸可以遇見這樣一位有信仰,有夢想,品格高尚的中醫老師!
能正規系統地學習中醫是我一直以來的一個夢想,因為自己久病,想通過學習去解決問題。我得了一種叫澱粉樣變的皮膚病,一出生從兩頰開始起帶水泡的紅疹,癢得厲害,抓破後就慢慢遷延全身,對稱性發作,40年了,病程發展到現在,不起水泡了,長斑。右臉頰、前胸後背、前臂、小腿外側都是黑斑。幾十年的求醫無果,其實對醫生這一稱謂的人是有點敬而遠之,但認識周老師後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我小孩每到冬天就呼吸不暢,非常難受。求助了周老師,經過細心診斷後,周老師前後給開了兩劑中藥,孩子服用後說沒事了!第一次有了那種藥到病除的感覺,也有了中醫是可以解決問題的信念!再次感謝周老師!
經過近幾個月來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習,明白中醫既治病又保健的奇特醫療效果。它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立下了豐功偉績。中醫學的基本特點在於它的整體觀念和辯證論治兩個方面。中醫在辨證論治的過程中,多向病員解釋中醫治病的現代科學依據,將能使中醫被現代更多的人所接受,是中醫自身生存發展的必要。跟隨老師學習這麼長時間了,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對陰陽五行的理解。陰陽五行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為古代樸素的唯物哲學。陰陽,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兩種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繫的力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和變化所構成。剛開始學中醫的時,不明陰陽就是相對的屬性,只能理解「五行」也是按照五種物質元素的轉換。通過學習,不斷聽老師的課,以及學習課本,明白到應從氣機這個角度來理解陰陽上五行,陰陽五行是宇宙中的天體而來,陰陽日月,五行五星。就這樣,聽課、學習了這段時間,在我的心中也就數了。
二、對藏象的理解。藏指藏於體內的內臟,象指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藏象包括各個內臟實體及其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表現於外的各種徵象。藏象學說是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結合老師對於陰陽的講解和對課本的學習,明白了什麼叫天一生水,以前只知道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不理解,現在終於能把這個跟中醫的理論結合在一起,一下子腦子清晰了很多。關於藏象,主要是對象有了深刻的認識,以前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單純的理解為象是臟腑的外在表象,沒有圖像、印象、形象、抽象的認識,這也是思維的問題。
三、對病因與發病的理解。人為什麼會生病?老師的解答就是五行不平,我感覺很新鮮,因為是第一次接觸,也感到挺形象,這對指導治病也是立竿見影的。如風善入孔竅。例如痔瘡,真的想不到孔竅和風這麼大的關係。
通過學習《中醫基礎理論》,明白了中醫理論體系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也明白作為中醫工作者要時刻用中醫的理法觀念來認識和治療疾病,對中醫充滿信心,希望通過以後不斷的努力學習,能正確把握辨證施治之靈魂,成為真正的中醫生。
《中醫基礎理論》學習的體會
學員聶晶
跟著周老師再次學習了《中醫基礎理論》後,我仍然覺得收穫很大,難以用語言描述。對中醫學的產生、發展及其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以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核心,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學術理論體系,有了更加系統的了解。感受著中醫學的魅力,也堅定了學好中醫的決心。
生活中常常有西醫中醫孰好孰壞的爭論。身邊的親人也有對中醫的偏頗之詞。這是對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中醫的悲哀。中醫和西醫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兩種醫學分屬於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論體系,對事物有著不同的認識角度和方法,也就是說中西醫產生於完全不同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基礎上,這就決定了中醫和西醫在認識疾病的視角和治療疾病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是什幺?就是易、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精氣學說等,這些是先哲認識、解釋世間萬物存在、演變、消亡的理論體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方法論。
中國古代哲學(科學)如易學之屬在現代人看來已經是一種「玄學」,甚至乾脆認為是一種「偽科學」了,中醫隨之自然地讓人們覺得很「玄」了。問題是中醫是不是真的很「玄」呢?是不是就不科學呢?我想,關鍵是在於你能不能真正地認識中國古代科學(哲學),進而用這種思維來理解中醫。時刻用中醫的理法觀念來認識和治療疾病、不受現代醫學觀念的影響,是能否成為真正的中醫生的基礎。用現代醫學的觀念來看中醫或許中醫很不「科學」;然而當我們用中醫的理法認識來審視西醫,其也並不完全「科學」。為什幺呢?因為中、西醫各脫胎於兩個完全不同的理法體系,各有各的認識角度和評價標準,用各自的標準去評價對方都是不恰當的。只有加深對中醫知識的把握和理解,這樣才能排除西醫知識產生的消極影響。
中醫學的基本特點在於它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兩個方面,比如,人體是有機的整體,它是由若干臟器和組織、器官所組成的,它們在生理上相互聯繫,在病理上相互影響;而且,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無不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證」與「症」的概念不同的,在中醫治療的過程中會「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
中醫臨床是以」證"為依據,因之歷代許多醫學名家,所著的浩如煙海的醫書,即辨證論治。證治學為從病象研究治法,即從病象,分辨病證的陰陽、虛實、表裡、寒熱,然後處方,以取得療效。這其間存在著盈虛消長之道理,充分體現出辨證論治是基於一種哲理之學問。
中醫是一種生活態度,用中醫的理念影響生活,同樣:生活中的經歷更能深刻地體驗中醫。活里順境時,學會告訴自己,這是人生曲折的緩衝。在逆境時候,也要告訴自己,這個時候正好磨練心境,人生用功正在此時。
每一個專業,用心學習,都是對人生的修鍊,每一個人是通過不同的事情來歷練自己的。我想,我該是中醫藥這條路上的修行者,也享受著中醫這門文化瑰寶的神秘和魅力。
中醫基礎理論感想
時間過的好快,一轉眼,都已經跟老師學完了中醫基礎理論。已經好幾年都沒動過筆寫過東西了。開始老師說讓交作業,我都不知道如何寫,如何下筆開始。直到老師分享了別的幾個同學的作業,看了之後,才知道如何寫,我就寫中醫相關的感想,主要是自己的感受。
學習中醫,就要先學做人,醫德很重要。這一點對我來說深有體會。剛開始講課,老師就要我們背誦《大醫精誠》,主要就說學中醫要精,深入探究醫理,專心勤奮;還有就是醫德。文中說到「若有疾厄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這幾句說的就是,有患者疾病痛苦來求治,不管是貧富貴賤,老幼美醜,是親人還是普通朋友,不管什麼樣的人,都要一律同等對待。最後也說到不能依仗自己專長一心謀取財物,學醫的目的是在於幫助救治別人,不能因為自己的私利,而忘記了最初學中醫的那顆心。
學習中醫基礎理論,對我影響最深的就是老師講的陰陽,五行,這些內容。改變了我以前的思維觀念,改變了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這點對於我來說非常重要。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中講到整個世界萬事萬物都是由陰陽組成。陰陽生五行,五行學說中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是由五行,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構成,自然界各種事物都是這五種物質不斷運動、變化、相互作用的結果。老師講的陰陽五行,和我以前的思維模式有些不同,對於我來說,思維的轉變最重要,並且影響著我的世界觀。一個人如何看待問題。
學習中醫,要學好中國的傳統文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我也是很喜歡的。俗話說「秀才學醫,如籠中捉雞」,意思就是說在古代的時候,讀過書的秀才,就如同在籠子里捉雞那麼簡單。充分說明了,想學好中醫,也要多看些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古代書籍都是文言文(包括醫書),對於我們現代的年輕人來說,如果沒有基礎的話,很難看看懂,有的甚至還要用到字典。我們應該多看些四書五經方面的,簡單的如《弟子規》《千字文》《論語》等國學精典。對我們學習中醫也有很大幫助的,幫助我們理解古代的傳統文化,對我們學習《傷寒論》《黃帝內經》《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等古醫書都有幫助。
看了下書本,學習中醫基礎理論主要學了中醫的哲學基礎(精氣,陰陽五行)、精氣血津液神,藏象,經絡,病因,體制,防治等,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師講的哲學那章。感想就寫了那章的。還有些想法不知從何寫起。先寫這麼多吧!好長時間沒寫過了,有些不知所措,希望老師不要見怪!(其實前幾天寫好了,由於心理因素,就非要等到截止前下午,因為晚上還有課!不知道是不是最後一個交!不好意思。
學用中醫理論,融入日常生活
新余彭文勝
有幸參加「輕鬆學中醫」活動,重新學習《中醫基礎理論》,周老師的講課理論與實例相結合,深入淺出,引人入勝,每聽一次都有新的收穫,不僅是本人還有親朋好友,都能從這次學習中直接或間接受益良多。
一是對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內容與重點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原先對中醫學理論體系只有一個框架性的粗淺認識,這次學習,從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哲學基礎、臟象,到精、氣、血、津液,經絡、體質、病因、病機、養生與防治都全面的細細複習一遍,不僅加深了印象,還澄清和更新了我原先的一些模糊認識,比如生理解剖學的肝,是一個消化腺,而中醫學中的肝完全不同,是主疏泄、調節血的一個臟,不單純是一個解剖學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體某一系統的生理和病理學概念。其餘臟腑相仿。再如五臟六腑,老師講的是心和小腸、肺和大腸、肝和膽、脾和胃、腎和膀胱通過精髓相連構成五大系統,並由手少陽三焦將五大系統的聯繫為一體,成為了由手厥陰心經主發號施令的一個完整體系。
二是對日常飲食起居有了理論指導,不懵懂,不盲從。
我覺得系統學習了《中醫基礎理論》之後,就可以直接運用到日常生活了。《黃帝內經》中早就提出了「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和治未病的概念,我在把學到的中醫理論知識慢慢傳輸給家人以後,我家人都形成了睡子午覺,早睡早起、中午小憩的好習慣,買了三個泡腳桶,一般晚上泡泡腳,十一點(子時)之前上床入睡,早上自然醒後都會稍事鍛煉再用餐。三餐我也按照中醫理論,早餐一定在九點前(辰時胃經運行)吃完,午時中餐,酉時晚餐。「早吃飽,中吃好,晚吃少」,餐後休息散步消食。我現在「過午不食」兩年多了,每次體檢正常,人人都誇氣色好。
三是對平時預防疾病有了理論依據,順應自然,樂活人生。
中醫學在預防疾病方面指出,「動則生陽」,陽氣足則正氣足,「邪不壓正」,抵禦邪氣的能力自然就足了。我和家人現在已經把運動作為每天的必修課,方式不拘,讓身體動起來,讓充足的氣血運轉全身,就不太容易感染疾病。同時在現有條件下注重食補,食材要應季新鮮,加工適度,間或熬煮一些葯膳,從後天吸收能量,以備身體之用。對一般的感冒發燒,我都堅持以自愈為主,以簡單的中醫處理方法為主,不輕易去打針輸液。
現代人學習、工作、生活的壓力都很大,情志為病常見。有一句話叫「主觀上努力、客觀上隨緣」,我覺得很有啟示,我覺得人生,平和的心態最為重要,什麼事情都儘力而為就行了,盡量不讓七情六慾影響身體健康,保持愉快的心情過好每一天,這個就是幸福,當然這也是要靠長年累月的修養所得。
現在,中醫基礎理論學完了,就帶來了這麼多好處,我覺得中醫學習真是越學興趣越濃,正期盼著進一步學到更有用的中醫知識和技能。
TO YOUR CITY
推薦閱讀:
※「觀師摹影」與初學規矩
※八字初學進階(一)
※初學必看!
※初學八字,怎麼掌握十神的內容
※初學者必看:18個入門瑜伽體式做法(收藏級)